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熟女研究生的无奈日记
作者:
蓝雪飛
日期:2011-01-25 13:32:06
1“比俺们老的多的新生”
2010年9月1日 北京 阴心情爽朗
决定从今天开始写日记,是源自一个网名叫“幽幽”的女孩。自从订好9月5日前往昆明的机票,我几乎每天都抽时间在网上查看相关信息,计划我即将重新开始的校园生活。仿佛是一个轮回,在离开校园5年后,又将重返校园,心里难免隐隐有些忐忑。
在论坛上看到一个标题为:“2010级新生接待QQ群火爆开启!”的帖子,帖子中的一句声明让我念念不忘:“我们不是官方,只是学生。我们不会做老师的走狗,也不会在工作中夹杂个人偏激思想,骂人的请闭上嘴巴。”好可爱纯真、似曾相识的学子语气!
在这个帖子中,我选择了一个群——“明大女人群”,此群的宣传口号是“做明大女人,体验别样人生!”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对着电脑笑了,看来选择明大,对于我这个28岁高龄、有5年职场经历的已婚熟女来说,完全是不二之选。
很快加入,我单刀直入地问:“请问群里姐妹,学校周围有租的房子么?”这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携家带口前往昆明,不比那些单身女生住宿舍来的方便。
“有,很多很多很多……”回答的正是“幽幽”,这个网名让我有些恍惚,恬淡安静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该是一个温柔可人的女孩。
幽幽:“欢迎租房!”
幽幽:“为什么要租房子住呢?”
幽幽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疑惑,让我对她产生了难得的好感。“和家人一起来,所以需要租房。”
幽幽:“= = 陪读?”
“也不算陪读,刚好家人的工作调动到昆明了。”我委婉地解释,真不好意思肯定传说中的“陪读研究生”真的要来了。
幽幽:“0 0 那你也就周末回家嘛,坐公交车就好了,学校有房子住滴!”
“就是想平时没课的时候也回来,研究生的课应该不多吧?”我问。
“= = ~~~~~!!!” 幽幽发了一连串惊叹的字符。
“研究生!!!”
“我以为新生的学妹。” 幽幽发了一个大哭的表情。
“不好意思,也是新生啊!”
“ 比俺们老得多的新生?” 幽幽不依不饶的反问。
“嘻嘻,是老得多啊,可也是首次来哈!”我连连解释,并诚恳地抱拳说:“多多关照!”
幽幽好久都没说话,过了好一会,似乎很沮丧地说:“如果没记错,研究生的校园卡和俺们不一样的。”
这时候,一个网名叫“拜拜”的小童鞋,插进来说:“明天就去注册了。”
幽幽问:“0 0男的女的,明儿注册那个?”
“女”
幽幽忘情地大叫:“么 ~! 亲一个”
接着欢呼:“我是学姐 ~~哇咔咔 ~~”
“5555——”我在旁边大哭。
幽幽:“= = 咋了 ”
我酸溜溜地说:“见到学妹就好亲热!”
幽幽一本正经:“ 0 0你是俺学姐——”
“嫌我老。”
“木有……不敢……”
我发了一个拥抱,以示和解。
幽幽开始称呼我学姐,她告诉我:“那个学姐啊,大学城=呈贡校区=农村郊区”
我笑了:“这么悲观,我搬呈贡了找你,请你吃饭,嘻嘻。”
幽幽: “真的哇~~ 表欺骗小孩子的感情捏……我会记得记得记得死死的记得……”
“恩,我现在北京,5号到昆明。”
幽幽 :“啊哈,我喜欢北京的地铁 两块钱可以蹭一天……”
“没什么好,吃得饱点的就会挤破肚皮的。”
幽幽 :“没有啊,那是那个城市的性格。”
幽幽的这句话触动了我,这个城市的性格?在北京这么久,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懂了这个城市的性格,只是怕冷的我,对这个城市漫长的冬天、肆意凛冽的风深恶痛绝。
那么云南呢?曾经有段时间,云南热风行,有人说云南就像一个风华绝代的佳人,所有的人都想一睹芳容,争相去朝圣,而诸如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些旅游胜地,变成了小资们的装逼天堂。越来越多的嘈杂被带到了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上,一切似乎都与美好背道而驰。
或许我去云南去昆明读研只是我逃离北京的借口,我只是想找一个风和日丽的城市享受生活。
但是幽幽的一句话却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代沟的存在,她问:“安啦,你来昆明是灰过来的吧,知道咋坐车咋整吧 ?”
顿了顿,我回答说:“是灰过来,灰过来再说。”
这或许不仅仅是我跟90后小女孩之间的代沟,也是我跟学校生活、跟昆明生活之间的代沟,一切都才刚刚起步。
日期:2011-01-25 21:54:37
2 离职后写给老板的一封信
9月2日 北京 小雨心情郁郁
工作到我这个年份,刚刚升职加薪,理所当然应该一鼓作气,再创辉煌。然而,我却看似优雅的转身,执意要去推开象牙塔的门。从此就可以远离江湖纷扰,不问世事了么?
本来想学学徐志摩的洒脱,轻轻的来轻轻的走。跟同事们宣布离职,花样年华统统留给大家,我不带一滴眼泪,微笑着离开。
可是,离开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优雅。职场五年,一朝别离,往事云涌,人生能有多少个5年呢?跟同事们一起故地重游、吃饭、碰酒、对唱、拥别……才明白原来我舍不开的并不是北京这个万人朝圣的地方,而是在这里朝夕相处过的这些可爱的人。
最终被离别的落寞环绕着回到家,跌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好久都无法合眼,终于忍不住给老大写了封邮件。老大是我的老板,在他身边工作了四年也是我进步最大的四年。老大拥别时说的那句话像无形的手指,不时拨动着我的神经弦,他说:“你就是我们嫁出去的女儿,要常回家看看。”
夜已深,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起身坐到了常常静夜码字的书桌前,幽幽地敲下了这些字:
老大,今天下午分开后,突然有点怅然,这一次说再见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说再见。
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见您是在电梯门口,见面的时候根本就想不到,我们会在一起工作这么久。我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在目,真的像亲人间的感情一样,如此难以割舍。
不过,以这种方式离开,或许是最好的离开方式,来不及惦念太多,也就不会太伤感。
还是要感谢这么久以来您对我的好,一直都肯定我的努力,支持和鼓励我,给予我大学毕业后最美好的工作记忆。我最近在写一本日记小说,结合我这几年的职场经历和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
其实呢,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琐事,总是会折射出不平凡的人生哲理。您说对吧?我这个稿,就是想反映琐事中的艺术,说不准我去云南也会有艳遇啥的!嘻嘻。
好久没这样写东西了,还好,说到这里,心里轻松多了,祈愿一切都是越来越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老大,不管我还能不能跟着您做事,我越来越觉得,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您对于我,永远都是亲人。我们这几年已有的这些回忆,已经足够温暖我今后有记忆的所有日子。
敲这些话的时候,我的牙齿一直紧紧地咬着下唇。其实,说起对老大的记忆,用一个词形容比较恰当,那就是“爱恨交织”。
我在暗暗地对自己说:等我到学校以后,我会把这些年在北京有关“爱恨情仇”的记忆都慢慢写出来。
日期:2011-01-26 11:09:06
3 富贵的离开
9月3日 北京多云心情轻松
晚上跟公司新加盟的作家河先生一起吃饭,因为之前河先生几次三番执意要请我,我就点了公司旁边常去的一家咖啡店。
河先生还未下班,我自己先去店里等。这家咖啡店是西式装修,桌椅和灯饰都很考究,灯光很柔和。我特意选了二楼靠近窗边的位置,每次来这里我都习惯半躺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窗外来往匆匆的车流,便会有生命匆匆之感油然而生。
河先生坐到对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李嘉诚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富贵是内心的富贵。贵,是从一个人的行为而来。”
这段话是一个启示。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从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检视自己所做的事。离职后,我开始更多的检视自己,毕业这些年,时间如流水,大浪淘沙,我究竟留下了什么?
河先生之前邀请我的时候说:“我一定要郑重地请你吃饭,你是我的贵人。”
其实我认识河先生的时间并不长,认识他是从看到他的简历开始。当时,我是想招聘几名助理。显然他不是我招聘的合适人选,但是我还是联系了他。
我喜欢在线和应聘者聊,因为这样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对方会比较放松,从而能够将自己的优势都展示出来;第二,减少应聘者面谈来往路上的时间浪费,北京的堵车盛况想来大家没有亲见也有耳闻了。我固执的认为,如果在线都谈不拢的应聘者,就算面谈也多半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河先生,你好!看到你的简历,你对我们公司和你的应聘职位有了解么?”
“说实话,我并不是很了解,我只是看了网站,因为我迫切想找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所以我必须试。”这句话很有份量,可以断定河先生不但真诚中肯也很有阅历。
“好的,你可以试试做公司的签约作家。具体请你再看看公司网站简介。如果合适,我想请你明天下午来公司面谈。”这并不是我的风格,第一次对从未谋面的应聘者如此爽快。
当然做这个决定也不是我的臆断,河先生的简历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最直观的信任感,简历中显示他已经年过四十,做过不少职业,包括讲师、咨询师、策划师、杂志主编等。这样一份简历在一帮应届毕业生和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中显得很突兀,也让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结果可想而知,河先生的阅历和能力不但折服了我,也得到了老大的信任,公司很快决定请他加盟。
河先生是难得真诚的人,对我的引荐一直念念不忘。我不是盲目膨胀的人,但这却足够让我的心里满满地盛上开心。然而河先生究竟能不能在这里找到他的希望却不是我能掌控的了。
畅销书《别自个儿用餐》的作者启斯•法拉利曾告诫大家:“先不要问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要先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这些年,我一直秉承着这句话对待每个人,付出总会有安慰。如此说来,我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离开,我是富贵的。
日期:2011-01-26 19:22:34
4带不走的和要带走的
9月4日 北京 多云心情淡然
(一)带不走的老北京情愫
今天是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决定去趟王府井大街。直接目的是拿朋友送的戒指券,去王府井大街的一家指定珠宝店看看戒指;间接目的是想再感受一次老北京风情,特意选择了公交出行。
经过白石桥到动物园公交站去坐车,熟悉的建筑、熟悉的街景。周六,上品折扣门前人潮涌动,动物园批发市场外的人群更是接踵摩肩,一切似乎都与往日没有任何不同。不同的唯有我的心境,在任何人也看不到的地方悄然膨胀。
坐在公交车上,从“西四”到“东四”,已经看不到昔日巍峨的牌楼,心却幽幽的,莫名升腾起一种思古幽情。“西四”和“东四”早在元代就已形成为繁华商业区,牌楼刚开始就是街区门牌标志,元朝时叫“大市街”,热闹非凡。
然而到了明朝,“西四”牌楼演变成历朝行刑之地,充满了皇权专制的冷冷杀气。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多疑的崇祯下令将曾为明朝抵御外侵立下赫赫战功的明朝名将袁崇焕在此凌迟,“凌迟”便是千刀万剐。袁崇焕实为陷害,临刑前吟诗曰:“死时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 “功到雄奇即罪名”,1457年,为大明呕心沥血的功臣于谦在“夺门之变”后亦被处死在西市。时代变迁, 忠魂何在?
而“东四”,不仅有商业的繁华喧嚣,还是达人显贵的居住地,清朝王爷贝勒和高官望族很多都在此居住。这里也居住过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师和文学巨匠,包括钱钟书、卞之琳、杨绛等人。如此说来,这里也弥散着文人墨客的清雅书香。
据说北平解放的时候,这些牌楼还健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扩建马路才拆掉,牌楼没了,叫法也就省事了:“东四”、“西四”。“东单”和“西单”也是这么来的。
虽然牌楼早就不在了,历史却记载了这里的起起落落。
北京的每一个胡同和巷子,每一个地名都包含着历史文化的浓韵。我曾经在探访老舍故居的时候,在老舍书屋里看到很多有关老北京介绍的书,知道了一些关于老北京的事儿。
从那以后,我喜欢一个人,幽幽的穿行于北京的胡同中,感受老北京独到的韵味儿。 然而今天,却没有时间慢慢地去体味了。
(二)带走的紫水晶蝴蝶
在王府井一座富丽堂皇的酒店一楼寻到目标珠宝店,跨进门的瞬间我就被店中央的水晶吊坠柜台吸引住了,准确的说是被一块不大的紫水晶吊坠所吸引。
漂亮的导购小姐很快看中了我的心思,凑过来说:“美女好眼力哦,紫水晶是水晶家族里最高贵美丽的。也叫风水石,代表着高贵典雅,还有庄重、幽静等,跟您的气质很搭呢!”
我笑笑,请她拿出来细瞧。这块水晶石是淡淡的紫色,晶莹剔透,被打磨成简单的蝴蝶形状,神秘中透着一份高贵气质。
民在旁边轻叹道:“是只蝴蝶哦!”
导购小姐马上说:“先生好细心哦,想必您也知道,蝴蝶是纯真爱情的象征,代表着幸福和忠贞,很适合赠送给心仪女生呢!”
“恩,据说紫水晶还有增进记忆力,加速脑细胞活力、集中精力的作用,看来她真的跟你很相配。”民冲我挤挤眼。
“是哦是哦,紫水晶也可以作为护身符辟邪之用,还可以消除霸气,带来贵气,加强包容心和容忍性。”导购小姐接过崽子的话,忙不迭地说:“最有利于增强人缘,促进人际关系呢。”
导购小姐当然不会明白民深藏在话中的潜台词,他那句话是揶揄我常常丢三落四的老毛病。我冲他挥挥拳,便扔下他们,去旁边看戒指了。
等我把各个柜台都转了一圈后,民冲我晃着一个红色丝绒饰品盒走过来,“猜猜?”
“紫水晶蝴蝶!”我扁扁嘴。
打开盒子,那只安静伏着的紫水晶蝴蝶便一下子跃跃起来,散发着莹莹的光,难道她也有灵性,也一直在等待着我么?
紫水晶蝴蝶,是我和民离开北京最美丽的纪念。其实我知道,民是不愿意离开北京的,作为一个正当而立之年的男人,北京对于他的意义可想而知。
但是,民还是选择了与我同行。
此一去,八千里路云和月,又是何番风景?
日期:2011-01-26 21:30:10
5有没有一根牵住风筝的线?
9月5日 北京多云心情复杂
下午6点的飞机,早上却醒来的很早,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莫名就想起了那个关于风筝的寓言故事。
“大鸟”风筝和牵住自己的线在对话:
风筝说:“你限制了我的自由,我想飞的再高些都不行。”
线认真地解释说:“如果没有我的束缚,你会迷失方向的。”
风筝固执地说:“我有一对坚固的翅膀,有天生导航能力的头脑,我根本不会迷失方向,我也要成为一只真正的鸟。到是你那长长线总是碍我的事,每当我想忘我的去飞时,就会被你无情的拽回.我要摆脱你,飞向我向往的地方。”
“哎,既然你如此渴望自由,那我就还你一片自由的天空。”线无奈的放开了天空中的风筝。
风筝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无拘无束的和鸟儿们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突然雷声大作,暴风雨来临。鸟儿们纷纷飞回了自己的家,风筝慌了神,面对着一望无尽的天空,挥舞着纸做的翅膀,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的方向。
没有了线的束缚,风筝找到了真正的自由,却永远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我会是一只离开了线的风筝么?
当知道我决定去昆明的时候,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还会回来么?”
“当然!”嘴上是这样说的,心里却隐隐问自己:“为什么要回来?”
我是那么强烈的向往着自由,以至于离开是如此的义无反顾。拒绝了所有想要相送的朋友同事,包括雯子。
我常常念念不忘跟雯子的相识,在自己的记忆里一遍遍重温,现在终于有机会写出来了。
那是我失去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一份持续了三个月的工作。不要说这个时间很短,三个月,足够让一个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对职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足够消磨掉一个青涩女孩子对工作梦想的所有激情。不说别的,对于曾经盲目乐观年少轻狂的我来说,已经足够。
时间渐近冬天,北京的冬天,霓虹灯挡不住的萧索。风越来越肆意,任何人造的繁华都无法阻拦,路过之处,无不清冷。
我常常整天整天慵懒地呆在暖气充足的屋子里。不愿意看电视,那会儿连电脑也没有,就不要谈上网了,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发呆、发呆还是发呆。
直到有天午后接到雯子的电话。
“是蓝雪么?我是海月出版集团的编辑郑雯,很冒昧打电话给你。”电话里的女声语速很缓慢而且压得很低,声音谈不上好听。
“我是,”我迟疑了一下,记忆里搜索不出来这么一个名字。
“我在你博客上看到你的文章,很不一般。我这里有个选题,想问你有没有时间合作?”
出版集团编辑向我约稿,我受宠若惊,还是克制住自己,低声问:“怎么合作?”
“如果方便你周三下午3点来找我,稍后我会把地址电话发短信给你,我们见面详谈。”
就这样我认识了她,后来熟悉了我叫她雯子。她是我最早一部稿子的编辑,我们合作的很好。虽然这本稿子我并没有拿到版税,只拿到了很少的稿酬,但是却对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就是这次合作使我走上了写稿的路子。
其实我是想见雯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改变了我的生活轨道。至少那一个冬天我都没再发呆,很充实也很温暖。
但是,我最终还是决定不见。我的脑海中可以清晰的映现出我们见面的场景:某个熟悉的咖啡馆,对坐、浅笑、面前的桌上放着对方携带的书……
我们不是那种可以肆意说笑的朋友,我们会在网络上无所不谈,甚至最私密的感情,但是见面却只字不提。
尽管我们相互了解,但是我们的会面却总是很矜持。这跟我们做的工作不无关系,我们都是以文字为生,而且我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像同一个人,过着看似不同,其实没有差别的生活。
顺便提一下,雯子是70年代生,依然单身,曾经有过一段刻骨的恋情。在北京像雯子这样的女孩不少,经济独立,才气逼人,有一份足够养活自己的工作,骨子里骄傲自信,有小资情调。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寂寞脆弱的,我深深地懂得。
我还是要离开北京了,雯子还在这里,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时间到了,坐上机场大巴的时候,我很洒脱地拉上了窗帘。是不忍心再看北京一眼,还是不愿意再看北京一眼?
起飞的瞬间,我默默地说了声:“珍重!”
还有没有一根线牵住我飞翔的翅膀?
……
飞机抵达昆明上空的时候刚刚入夜,透过小玻璃窗朝外望去,黑暗中的蓝天和大地洪为一体,俯仰之间皆星辰。
着陆的瞬间,我一阵眩晕。
日期:2011-01-27 10:18:58
6 租房遭遇(一)
9月6日昆明多云心情不爽
容不得多想,刚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安身之处,毕竟待在宾馆里度日不是长久不计。
学校的宿舍每学年1200元,还是要住的,幽幽说过:“住校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又何尝不知。
我从高中时就开始住校,那时基于高考的压力和对家的思念,对住校并没有好感,甚至有些厌倦。如今回过头看,正是因为住校,不经意间拥有了朝夕相处的姐妹情谊,这份情谊一生都不再改变。
大学的时候,叛逆的一塌糊涂,迟到、翘课、标新离异、网恋……却一直老老实实的坚持住校,寝室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堡垒,一个可以安放不羁梦想的堡垒。
毕业后到北京工作,5年搬了4次家,租房经历如果早写出来,火的肯定就不只是《蜗居》了。
经历过在北京的租房大战,到昆明租房,还不是拈花之举?
然而事情远非想象的单纯,首先得到的消息是:新生报到后全体搬往呈贡大学城。之前的消息是:新生报到后先在市区,呈贡大学城迟早是要搬去的,只不过时间未定,搬迁的消息叫嚣了好几年一直未付诸实施。
这无疑于当头一棍,在北京的时候,民就已经托昆明市区的朋友在市内找好住处,就等抵达后看房没有问题就可以入住。我还清晰记得民当时洋洋得意地说的那句套话:“朋友多了路好走啊!”没想到半路杀出这样一个程咬金来。
接着得到的消息简直让人泪奔:呈贡大学城周围都是民居,根本没有可租住的房子。
我和民只好续订了宾馆,一边上网查看呈贡大学城的地形地貌,一边商量对策。呈贡大学城距离昆明市区菊花村公交枢纽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果堵车就另当别论。并且出租车司机也绝对不会打表去呈贡,除非以包车的形式,给足他来回的费用,据说要200大洋。
“把房子租到市区,你住在市区,我住在呈贡?”我小声问民。
“恩,我打的去看你,往返一次就算飞回北京一次。”
“那如果去住民房,你可以么?”
“我们千里迢迢到云南,最大的乐趣不就是为了住的原始一些么?”
两个人都不再说话,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年在北京生活,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一些大城市生活病,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挑剔,这一点民比我更甚一筹。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