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世界之复仇

作者: 应轩

  日期:2010-3-21 2:28:36
  自序兼简介
  这是个系列故事《疯狂的世界》的第二部分,为了初次看到的读者方便,简介下第一部分《青虫》的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2009年夏末,地点是郑州,主角赵明(郁闷的三十岁宅男一枚)身边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绿色的小青虫,从小玩到大最好的朋友赵民离奇失踪,被好友的女朋友(女主角莫妍)拜托,一同寻找失踪人士的过程中,自己被当成杀人嫌疑犯,事业上也面临崩溃,赵明在想法设法挣扎与纠结的过程中,跟莫妍加深了认识产生了感情发生了关系,经历了难以忍受令人发指的痛苦,揭开了小青虫中隐藏的秘密,遭遇了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惊人的发现(某人的评语)……,最后在意外事故中丧生。(略去各种情节16万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浏览前面的内容(在这里http://www.xunlei-mz.com/art_8357_3816.html),没有耐心的也可以直接开始看,两者的情节相对独立,但看了前面的可能会让你觉得第二集更有趣,或者更好玩。
  这是用真实时间和真实地理环境来写的故事,因为作者很懒,不想做架空的设定,也觉得这样很好玩。郑州的朋友看起来可能会觉得亲切,外地的读者请原谅作者的不负责任,希望情节能回报你的耐心。其实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写成《赵明的怪奇事件簿》,让男主跟药师寺警视(看到这里不明白的读者请自行补习田中芳树先生的名作《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一样在郑州街头进行华丽诡异的大冒险,但作者比较偏好《疯狂的主妇》(看到这里不明白的读者请自行补习同名热门美剧)那种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惊心动魄,于是形成了现在整体比较宅比较郁闷的风格。

  好了,看完以上内容还想看下去的同学,请跟我一起,从2010年2月10日走进这个故事。
  日期:2010-3-21 2:30:00
  一
  2010年2月10日午夜,郑州东南某垃圾场。
  由于地势空旷没有遮挡,阴冷的西北风得以毫无阻隔地来回纵横驰骋,不时把塑料袋和说不出名字的杂物卷到空中挥舞一下。天空阴沉沉的,星星点点的雪花在寒风中飘洒,地面上,垃圾堆上覆盖着薄薄的积雪,看起来像连绵起伏的白色丘陵。
  石棉瓦和破布搭起的临时房里,拾废品的刘老汉披着被子,配着简陋的花生米、豆腐干喝酒驱寒,偶尔跟着老旧的收音机喑哑不清的哼几嗓子豫剧,远处隔三差五传来稀疏的鞭炮声。
  再有几天就是春节,同住的伙伴都已经纷纷返乡,刘老汉无儿无女,也无家可回,只好留在这里。

  外面传来轰隆隆的车轮声,老人把门帘掀起一条缝,看到几辆大卡车开过来停在垃圾堆旁,后车厢翻起来,哗啦哗啦的倾泻一空。
  刘老汉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裹上破棉袄,拿起工具和手电筒,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东西。要在平时,不等东西卸完,早就有一大群人蜂拥而上争抢,刘老汉腿脚不怎么灵便,经常是落在后面。今天没有了竞争对手,大可以优哉游哉的翻捡。
  运气不错,找到一顶旧棉帽,很传统的款式,就是雷锋同志标准照片上那种棉帽,两边放下来可以罩着耳朵,戴上尺寸刚好。他心满意足的继续翻,没几下又找到只鞋子,拿起来看了看,拍掉泥土看着还行,老人把它放到一边,继续向下找,想找到另一只。
  下面是些建筑垃圾,不是有价值的富矿,刘老汉意兴阑珊的想换个地方,感觉脚被绊住了,他弹弹腿,没有解脱,就用手电筒照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
  微弱的光线下,一只手抓在他脚踵上,黑乎乎的,手指蜷曲如钩。

  他啊的一声,条件反射的用力想要挣脱,仍然没能成功,反倒又从杂物下牵出一条手臂,还有双冰冷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
  老人惊慌的退却,一脚踩空,连滚带爬的从垃圾堆上滚落。
  那只手还抓在他脚上,手后面还连着一个人,也跟着滑了下来。
  那是个中年男人,脸色灰暗,身上穿着衣服,一只脚没有鞋子,直勾勾的看着他。
  那是死人才有的眼睛,苍白僵硬,死不瞑目。

  刘老汉手脚并用屁股挨地向后挣扎,始终无法摆脱,只好跪坐起来,双手合十哆嗦着拜了又拜。
  老人听说过,这样死去的人八成会变成厉鬼不得超生,要找到替死鬼才能投胎转世。虽然他已经63岁,在农村老家算是高龄,虽然他生活穷困无儿无女,虽然他平时经常说不如早点死了干净,但这一刻,他强烈的觉得,就算这么孤苦伶仃的活着也比死了要强。
  刘老汉嘴里嘟囔着各路神仙的名字,脸上已经是涕泪交流。“观音菩萨保佑大吉大利,冤有头债有主,不是我害的你,千万别找我。南无阿弥陀佛、济公活佛、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八仙过海……”
  老人把听说过没听说过的神仙都召唤了好几遍,见没有什么异状,战战兢兢地伸出手,想要掰开死扣着自己的手指,突然全身一震,整个人瘫在了地上。
  死人的眼睛竟然动了一下。
  如同一幕恐怖的哑剧,灰白的瞳孔在干涩的眼眶里缓缓移动,上下左右转了一圈,最后停下来,视线在老人身上聚焦。

  那只恐怖的手沿着他的小腿,膝盖慢慢向上延伸,应该是已经死去的人慢慢向前爬行着,动作僵硬笨拙。
  被那双眼睛盯着,刘老汉全身犹如进入梦魇状态,想跑动不了,想喊发不出声音,只能心胆俱裂的看着那张毫无生气的脸离自己越来越近,目光呆滞,嘴唇慢慢张开,喉咙里传出隐隐的“嘶嘶”声,像藏着一条毒蛇。
  有看过《生化危机》、《活死人之地》等经典电影的同学,对这一幕和接下来的情节应该不会陌生。
  好在这个故事并不是僵尸片,任何人都能猜出下一个情节的故事,看起来也肯定没意思。
  在老人开始失禁的同时,他听到一个嘶哑的声音,“这是……什……么……地方?”
  梦魇状态解除。

  刘老汉突然可以动了。但他已经崩溃的意识没办法理解这些音节的含义,只能一边惊恐的摇头摆手,一边乱七八糟的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那张脸继续靠过来,“那你……是……谁?”
  老人的身体向后仰着,徒劳无功的想要避开,慌乱的反问,“你是谁?”
  那张脸停住,眼睛左右游移了一下,好像在思索,“我……叫……赵明。”
  说出这个名字,好像打破了什么,涉嫌疑似僵尸的男人突然停住,仰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老汉趁这个机会,连滚带爬的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
  男人没有再动,好像在自言自语。刘老汉摸索到手电筒,颤颤微微的照过去,惊奇的看到他的瞳孔已经成了黑色,脸上也不再那么苍白。
  难道他不是死人,自己刚才看错了?刘老汉满头雾水。大着胆子问,“喂,我说……你死了没有?”
  男人抬起头,看看刘老汉,又看看自己,语气也不是很肯定,“好像……没死。”
  只要没死就没什么好怕的。
  刘老汉缓过劲来以后,用灯光照了照有影子,摸了摸手上也有点温度,用传统方法肯定了这是个活人,才敢把他领回自己的住处。人都遇到过难处,看他这副狼狈的样子,不是被打劫了就是被谁害了,已经够凄惨,老人不忍心大冷天的再把他撵到外面。

  赵明跟在后面跌跌撞撞的走着,像个蹩脚的木偶,时不时的想要跌倒,走了一会步伐才逐渐灵便起来。
  刘老汉边走边问他是哪里人,怎么会到这里的,赵明说都想不起来了,说话也结结巴巴,含含糊糊。
  一回到屋子里,赵明看到桌子上有块剩烧饼,猛扑过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烧饼很硬,他时不时被噎住,就在胸口猛拍几下咽下去,然后继续吃。
  灯光下看起来,这是个平凡普通的中年人,大概40岁左右,全身灰头土脸,左眉上面一道明显的伤疤。
  赵明很快吃完了那块烧饼,又把桌子上的豆腐干、花生米全塞进嘴里,然后意犹未尽的舔着嘴唇,用饥饿的目光搜索着室内,问还有没有吃的。

  刘老汉撇撇嘴,“没有了,就是有也不给你吃。都给你了我吃什么。我的晚饭还没吃呢。”。他感觉很气愤,因为没有替换的裤子,只好围着被子坐在床上,又接着抱怨,“你一个大男人,干什么不好,非要藏在垃圾堆里,干啥呢?吓人玩?”
  赵明摇头说想不起来。真的,除了自己的名字,他什么都想不起来。只记得睁开眼睛的时候就被埋在垃圾堆里,抓着刘老汉的脚,感觉饿的要死。刚才吃了点东西,他脸上多了些血色,说话也流利许多。
  老人上下打量赵明,看样子他不是撒谎。
  赵明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把一个老人吓到尿裤子不是什么光彩的壮举,还吃光了人家的食物。他尴尬的去挠后脑勺,手刚碰上去,突然啊呀叫了一声。
  刘老汉又被吓了一跳,问他干什么一惊一乍的。

  赵明说很疼,把手放到眼前看时,赫然有暗红的血迹。
  刘老汉让他过来看看,赵明凑过去转过头,看清楚以后老人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赵明的后脑上,有个鸡蛋大小的伤口,头发粘在上面,还在往外渗着黑乎乎的液体。
  老人叹了口气,下手的人真够狠的,赵明能活着算是万幸,可惜人给打傻了。
  刘老汉找出条旧毛巾撕开,在赵明头上缠了一圈算是包扎,赵明皱着眉头,一直在拼命回忆,但不管怎么去想,记忆总是截止在睁眼时看到的天空,再往前都是一片黑暗。
  包好以后,刘老汉自己挺满意,让赵明自己照镜子去看看。

  面对镜子里缠着包头布,类似印度阿三的中年大叔,赵明感觉很陌生,一点也不像看着自己,特别是眉头的伤疤,看着很扎眼。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始逐个掏身上的口袋,也
  日期:2010-3-21 2:32:00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始逐个掏身上的口袋,也许能找到些线索,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什么都没有,所有口袋里都是空空的,一张纸片都没有。
  刘老汉看着他,同情的说,“小子,能留一条命就不错了。先睡吧,剩下的明天再想。”
  所谓睡觉也就是在一张门板上再铺层厚纸板就构成了床,两个人合盖一床千疮百孔的被子。
  老人很快开始打鼾,声如雷鸣。赵明因为脑袋有伤,只能趴着,总也睡不着。
  被浓重的黑暗包围,他觉得应该想点什么,又实在没有什么可想,无聊地趴了一会觉得很累,就换成侧躺。
  翻身的时候腋下被东西硌了一下,他伸手去摸索,原来在衣服侧面还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口袋,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硬塑料片。
  赵明激动起来,拿过手电筒,把手上的东西凑过去。
  是张身份证。
  手电筒小小的光晕里,一个男人不自在的板着脸。

  姓名:张卫东
  性别:男民族:汉
  出生:1969年5月7日
  住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豫丰街x号
  张卫东?对这个具有20世纪70年代鲜明时代气息的名字,赵明觉得很陌生,虽然照片上那个毫无存在感的男人确实是他。
  对那个地址,他也没有任何归属感。

  也许失忆症都是这样?总觉得心里空空荡荡的。可为什么记得自己叫赵明呢?会不会是改过名字?还是身份证是伪造的?
  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下一步前进的线索。他决定等天亮了就去找,找到自己的家,也许一切都能解决。同时他决定从现在开始使用“张卫东”这个官方的名字,也许对尽快回复记忆有帮助。
  张卫东很激动,他在黑暗里趴了一会,反复念着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忍不住推醒了刘老汉,“喂,郑州在哪?”
  老人半梦半醒的回答,“北边,西北。”
  “多远?”
  “远着呢,好几十里。”老人翻了个身继续睡,随口问了一句,“你打听郑州干什么?”
  “我住在那。”
  刘老汉噌的一下坐起来,看到张卫东的眼睛在黑暗里熠熠生辉。
  张卫东几乎一晚没睡,天快亮的时候才打了个盹,还做了个梦,自己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走着,前面有个人影,他想追上去问一下路,却无论怎么加速双方始终保持着距离。他最后急了,大声喊起来,“喂,同学,前面这是到哪?”前面的人停下,回头,脸上竟然没有五官,平坦的像个鸡蛋,正在他害怕的时候,鸡蛋上裂开一个口子发出了声音,“回家。”

  张卫东被吓醒了,他再也等不下去,早早的就跟刘老汉告了别。按照老人说的方向开始前进。老人说步行的话可能要一天,如果运气好能搭上车,说不定他能赶上在家吃午饭。
  离开前刘老汉送给他两个馒头和三块钱,他给老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如果不是这个老人,他也许就要永远被埋在生活垃圾下面。
  雪停了,但周围还是很冷,他穿的衣服很快就被风吹透,全身冰凉,手脚都觉得不像自己的,走起来越来越僵硬。
  大概是因为没有热量。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一直觉得很饿,也一直没能吃饱,天越是冷的时候人体消耗热量越快,冬天比夏天吃的多也是这个道理。
  张为东掰下一块馒头慢慢嚼着,真切的感受着干硬的面粉在牙齿的压迫下裂开,味蕾品尝到淀粉淡淡的甜味,开始有活力向全身扩散。他从来没有觉得馒头这么好吃。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既然失去了记忆,刚才想到的热量消耗、味蕾、淀粉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也是记忆的一部分。看来他失去的只是关于自己身份和经历的记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没有忘记。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他的所有记忆都还在脑子里,只是有一部分暂时想不起来。
  只要没忘就能慢慢想起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张卫东的心情为之一振,正好这时候太阳也出来了,阳光爽朗的照下来,映衬着路面和树枝上的新雪,一派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生活都觉得美好起来。
  他劲头十足的一直走到中午,唯一遗憾的是运气不太好,没能搭上车。大概这里还是远郊,路上人烟稀少,偶尔有辆拖拉机、奔马车什么的呼啸而过,丝毫不理会他在路边又招手又跳脚的示意。
  到一个岔路口的时候他犯难了,算上来的方向,一共有五个路口,不规则的分布在周围,他记得刘老汉交待让他向北走,可一片田野中没有任何标志物,他搞不清哪里是北。
  最初张卫东想等个人来问一下路,可等了很久,他没有表,估计可能有一个小时,还是没有一个人经过。太阳也不怎么够意思,提前下班跑的不见人影,气温又冷了下来。
  他又等了一会,冷的实在受不了,想出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拿根树枝放在地上转,停下来的时候树枝指到哪条路就往哪边走。这种方法古时候叫占卜,现代叫随机选择,4个路口他有25%的概率走对方向。考试的时候他就这样对付过死活不知道答案的选择题。

  慢着……考试的时候?
  随着这个念头,他记忆中的黑暗有了些松动,从裂开的缝隙里,他想起高中时的某场考试,那是夏天,考的是英语,整整一百道莫名其妙的选择题。他连蒙带猜到最后还是有几道题没法解决,就从演草纸上撕下四个小片,写上ABCD,然后抓到哪个就写哪个。监考老师对他这种厚颜无耻的做法极其不屑,却也无计可施。
  张卫东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少年时的荒唐记忆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美好。
  可他的记忆只能停止在这一个镜头里,其他的都还是一片黑暗。
  不管怎么说,这是开了个好头。
  按照树枝指引的方向,他精神抖擞的走了下去。
  日期:2010-3-21 2:33:00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始逐个掏身上的口袋,也许能找到些线索,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什么都没有,所有口袋里都是空空的,一张纸片都没有。
  刘老汉看着他,同情的说,“小子,能留一条命就不错了。先睡吧,剩下的明天再想。”
  所谓睡觉也就是在一张门板上再铺层厚纸板就构成了床,两个人合盖一床千疮百孔的被子。
  老人很快开始打鼾,声如雷鸣。赵明因为脑袋有伤,只能趴着,总也睡不着。
  被浓重的黑暗包围,他觉得应该想点什么,又实在没有什么可想,无聊地趴了一会觉得很累,就换成侧躺。

  翻身的时候腋下被东西硌了一下,他伸手去摸索,原来在衣服侧面还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口袋,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硬塑料片。
  赵明激动起来,拿过手电筒,把手上的东西凑过去。
  是张身份证。
  手电筒小小的光晕里,一个男人不自在的板着脸。
  姓名:张卫东

  性别:男民族:汉
  出生:1969年5月7日
  住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豫丰街x号
  张卫东?对这个具有20世纪70年代鲜明时代气息的名字,赵明觉得很陌生,虽然照片上那个毫无存在感的男人确实是他。
  对那个地址,他也没有任何归属感。
  也许失忆症都是这样?总觉得心里空空荡荡的。可为什么记得自己叫赵明呢?会不会是改过名字?还是身份证是伪造的?

  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下一步前进的线索。他决定等天亮了就去找,找到自己的家,也许一切都能解决。同时他决定从现在开始使用“张卫东”这个官方的名字,也许对尽快回复记忆有帮助。
  张卫东很激动,他在黑暗里趴了一会,反复念着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忍不住推醒了刘老汉,“喂,郑州在哪?”
  老人半梦半醒的回答,“北边,西北。”
  “多远?”
  “远着呢,好几十里。”老人翻了个身继续睡,随口问了一句,“你打听郑州干什么?”
  “我住在那。”

  刘老汉噌的一下坐起来,看到张卫东的眼睛在黑暗里熠熠生辉。
  张卫东几乎一晚没睡,天快亮的时候才打了个盹,还做了个梦,自己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走着,前面有个人影,他想追上去问一下路,却无论怎么加速双方始终保持着距离。他最后急了,大声喊起来,“喂,同学,前面这是到哪?”前面的人停下,回头,脸上竟然没有五官,平坦的像个鸡蛋,正在他害怕的时候,鸡蛋上裂开一个口子发出了声音,“回家。”

  张卫东被吓醒了,他再也等不下去,早早的就跟刘老汉告了别。按照老人说的方向开始前进。老人说步行的话可能要一天,如果运气好能搭上车,说不定他能赶上在家吃午饭。
  离开前刘老汉送给他两个馒头和三块钱,他给老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如果不是这个老人,他也许就要永远被埋在生活垃圾下面。
  雪停了,但周围还是很冷,他穿的衣服很快就被风吹透,全身冰凉,手脚都觉得不像自己的,走起来越来越僵硬。
  大概是因为没有热量。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一直觉得很饿,也一直没能吃饱,天越是冷的时候人体消耗热量越快,冬天比夏天吃的多也是这个道理。
  张为东掰下一块馒头慢慢嚼着,真切的感受着干硬的面粉在牙齿的压迫下裂开,味蕾品尝到淀粉淡淡的甜味,开始有活力向全身扩散。他从来没有觉得馒头这么好吃。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既然失去了记忆,刚才想到的热量消耗、味蕾、淀粉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也是记忆的一部分。看来他失去的只是关于自己身份和经历的记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没有忘记。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他的所有记忆都还在脑子里,只是有一部分暂时想不起来。

  只要没忘就能慢慢想起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张卫东的心情为之一振,正好这时候太阳也出来了,阳光爽朗的照下来,映衬着路面和树枝上的新雪,一派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生活都觉得美好起来。
  他劲头十足的一直走到中午,唯一遗憾的是运气不太好,没能搭上车。大概这里还是远郊,路上人烟稀少,偶尔有辆拖拉机、奔马车什么的呼啸而过,丝毫不理会他在路边又招手又跳脚的示意。
  到一个岔路口的时候他犯难了,算上来的方向,一共有五个路口,不规则的分布在周围,他记得刘老汉交待让他向北走,可一片田野中没有任何标志物,他搞不清哪里是北。
  最初张卫东想等个人来问一下路,可等了很久,他没有表,估计可能有一个小时,还是没有一个人经过。太阳也不怎么够意思,提前下班跑的不见人影,气温又冷了下来。

  他又等了一会,冷的实在受不了,想出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拿根树枝放在地上转,停下来的时候树枝指到哪条路就往哪边走。这种方法古时候叫占卜,现代叫随机选择,4个路口他有25%的概率走对方向。考试的时候他就这样对付过死活不知道答案的选择题。
  慢着……考试的时候?
  随着这个念头,他记忆中的黑暗有了些松动,从裂开的缝隙里,他想起高中时的某场考试,那是夏天,考的是英语,整整一百道莫名其妙的选择题。他连蒙带猜到最后还是有几道题没法解决,就从演草纸上撕下四个小片,写上ABCD,然后抓到哪个就写哪个。监考老师对他这种厚颜无耻的做法极其不屑,却也无计可施。
  张卫东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少年时的荒唐记忆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美好。
  可他的记忆只能停止在这一个镜头里,其他的都还是一片黑暗。

  不管怎么说,这是开了个好头。
  按照树枝指引的方向,他精神抖擞的走了下去。
  日期:2010-3-21 2:48:00
  张卫东?对这个具有20世纪70年代鲜明时代气息的名字,赵明觉得很陌生,虽然照片上那个毫无存在感的男人确实是他。
  对那个地址,他也没有任何归属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