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终结:一起焚尸案背后发生的诡异故事

作者: 诡异半脸人

  日期:2011-1-12 17:50:14
  这个事情在我心里压了十年,整整十年。
  在这件案子发生之前,还是要说一个跟这个案子看似无关的事情。
  事情发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塞外小城。时间倒回到2000年的12月,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分充满了变数,世纪末的大灾难最终没有落在地球上,但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却落在了这个塞外小城里。
  当时我还是县城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临近年末,学校为丰富课余生活,强健学生体魄,减轻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组织了一次面向高三学生的登山比赛。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那些都是冥冥中的定数,不可更改,发生的事情,就是应该发生的事情。

  县城的地形,是两面环山,中间一条狭长地带。东山平缓多沙,西山陡峭,怪石嶙峋。出于安全的考虑,学校自然把登山的场地选在了东面。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沿着马路,浩浩荡荡的到了河对面的公路边上。体育老师和几个班主任选择了一个开阔地带,作为学生们的集结地,只听发令枪一响,数百学生发了疯似的冲了出去。

  集结地和山之间,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被作为缓冲地带。被农民收割下来的玉米秸秆,摞成一堆一堆的,散落在农田各处,无人看管。我们很快跑过这片农田,沿着较缓的坡度,手脚并用的开始登山。
  由于我们班男生较少,班主任发下话来,本次比赛不用重视名次,重点在与放松与缓解压力,能否取到名次,并不重要,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得到了这样的指示,我们在身体力气即将用光的时候,便不再用力争先,三五个一伙散步一般的往山上走去,边走边聊。登山的路程不远,待我们基本是最后一拨到达山顶拿上号码牌之后,慢慢悠悠的下山,下山的路已经不是我们之前出发的那条,山脚下的农田也与我们开始选择的缓冲地带偏移了大约200米。

  当我们发现离集结地开始偏移的时候,就加快了脚步向集结地开始走去。突然一个散落的玉米秸秆堆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片农田的玉米秸秆都是被摞成一人多高的垛子,只有前面这一堆,零散的铺排在农田里,中间黑黝黝的像是被火烧过。在中国北方地区,人们在秋后或者冬季的农田里用秸秆烧烤玉米或者其他可以烧烤的东西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我们正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懵懂与躁动,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莫名的好奇。我们向着焚烧过后的玉米秸秆走去。

  走近之后,几个人围着那些焚烧过后的玉米秸秆看了一圈,这很明显是一整垛的秸秆焚烧之后的迹象,而且焚烧的时间应该在两三天之前。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草木灰,没有燃尽的秸秆胡乱的散落在周围。草木灰中间,两个被烧的焦黑的物体扭曲的横在那里,没有烧尽的秸秆横七竖八的盖在上面,一时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我们其中的一个同学,顺手拿起一根没烧过的玉米秸秆,走进了捅了捅那两个东西,那两个东西已经在焚烧和天气寒冷的冰冻下,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开始以为这是患了什么传染病无法治愈被杀死后焚烧,避免传染病扩撒。随即在我们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秸秆弄掉之后,尚未烧尽的布片提醒我们,这分明死两具被焚烧的死尸。

  看清楚这是两具尸体后,大家表现的并不是害怕。而是更加仔细的研究起来为什么尸体会在这里。当时在我们看来,这个现场看上去完全像是两个流浪汉在冬季偶然死亡之后被随意焚烧处理了,而处理这件事的人偷懒,随便找个人少的地方拿秸秆一烧了事。还有同学认为鉴于我们县城满蒙汉回杂居,还猜想这是不是穆斯林的丧葬习俗。这个结论很快被一位看过《穆斯林葬礼》那本小说的同学坚决否定了。这时集结地方向传来了班主任老师的呼喊声,她看我们到时间没归队,在远处喊我们赶紧回去。在这个焚烧现场耽搁的过长,我们竟然忘记了集合的时间。大家听到班主任老师的招呼,转头向集结地跑去,焚烧现场发现的两具尸体则瞬间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甚少对任何人提起这事。也许是这个焚烧现场的兴趣对于我们来讲远远低于高考对我么的压力,甚至连一个期末考试对我们来讲,都比偶然发现的一个无关紧要的焚烧现场有着更多值得聊的话题。
  也许,唯一让我们还能精神为之一振的,就是即将到来的元旦晚会。
  日期:2011-1-13 14:25:00
  一、晚会
  北方的冬天寒冷的让人有点难以抵挡。

  登山比赛之后,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下了元旦晚会的任务。叮嘱我们一定要在不耽误期末复习的基础上,把高中期间最后一届元旦晚会搞的热热闹闹。
  元旦晚会,对于整日沉浸在高考复习,埋头做卷子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无比兴奋的事情。晚会上有零食,有水果,有同学们的才艺表演,有欢聚一堂的喜悦,还有这样轻松的时刻,更能冲散高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最重要的是,对那些互相有意思的男生女生来说,元旦晚会的热闹的氛围更是一个互相表白和交流的不错的机会。

  我和同宿舍的同学为准备节目开始忙前忙后。又和班长一起去市场买瓜子和花生,买了苹果和橘子,安排女生布置会场,总之那两天忙的不亦乐乎,而之前登山比赛时在农田发现尸体的事情早就不记得了。按理说,我出身于警察的家庭,又住在公安大院,对于这类事件我理应提高警觉,我应该早点把这事情告诉我父亲。可是那时候十七八岁的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与父亲的交流很少,父亲也总外出办案,一个月也难得见到几次。忙碌的应付元旦晚会和期末复习,在我偶尔想起发现尸体的时候也被这两样事情冲得淡忘了起来。时值今日,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准备了几个合唱,当年流行的歌曲《好汉歌》被我们在晚会上唱的酣畅淋漓,那首《我的祖国》也被我们唱的慷慨激昂,仿佛唱出了摇滚的味道。其他的同学们也各自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晚会很快就达到了高潮……

  年轻人的心总是容易激动,当元旦晚会结束之后,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欢乐中难以出来。我的同桌,一个身体柔弱的女生看天色已晚,过了下晚自习的时间。便提出要我和一位叫谢晓峰的男生一起送她回家。我们爽快的答应了。
  路上三个人聊着天,谢晓峰突然又聊起了那天发现焚烧的尸体的事情,他问我,会不会是一起杀人案啊。听到这里我心里猛的一惊,对啊,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他妈的高考给整晕了,这么明显的事情居然没有看出来。匆匆的送这个叫赵娜的女孩到家,我交代了谢晓峰几句先不要乱说,掉头奔家里跑去。
  十一点的时候,我敲开了家门,母亲一看我这时候回来显得很是吃惊,我说今晚回家住,找我爸爸还有事说。母亲说今晚家里没地方住了,我的房间被在市里上中专的表妹给占了,她们放了寒假,和同学一起回家,到县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就在我家先住上一宿,第二天再搭班车回乡下。我问我爸爸去哪了。母亲说父亲今晚喝酒喝醉了,已经很早就睡下了。听到这里,我想也只能先回学校住,第二天再回来和爸爸说这件事了。

  回到学校的时间刚好赶上门卫锁门之前。我回到宿舍,发现平日里几个其他班里相熟的同学也在我们宿舍聊天,大家似乎都还沉浸在晚会的欢乐当中。我们谈论着今晚谁的节目最好,谁拿回好东西最多,谁和谁借着这次机会确定了恋爱关系。聊着聊着发现时间已晚,看看表,已经快到两点了。
  这时楼上又传来咚咚咚的跳舞的声音,还有叮叮当当敲暖气管子的伴奏声。在我们楼上住的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平日里习惯熄灯之后这样消遣。大约在期中考试期间,他们也是这样跳舞,被我们高三的学生狠狠的骂了一顿。有了这一次冲突,两个楼层之间的学生积怨越来越深,平时见面都互相辱骂。而这一次,我们则认为他们是故意挑衅,影响我们休息,影响我们备战高考。在当时的年代,高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高于一切,所有与这一事件相背的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都是需要被及时扼杀在摇篮中的。

  我们打开窗户向楼上骂了几句,楼上的学生似乎迟疑了一下,跳舞和伴奏的声音更加强烈。这一行为瞬间点燃了我们的怒火,我冲到楼道里喊,大家都出来,去楼上找他们去。这一嗓子喊完之后,三楼大约十个宿舍的门不约而同的打开,人们纷纷从宿舍里面冲出来,在我们带领下到了四楼。几个人发一声喊,找到了正对着我们宿舍楼上的房间,一脚将门踢开,在那群高二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暖壶,饭盒,水杯冲着里面的学生就砸了过去。就这样我们踢开了三个宿舍。大约四十多人与高二的三个宿舍的学生发生了冲突。碰巧当晚宿管员回家睡觉,闻讯赶来的学校领导在宿舍楼门被锁住的情况下在门外无计可施。风暴平息之后,我们回到宿舍准备睡觉,这时学校保卫科的老师带着学校领导把我们宿舍的几个带头的学生领导了保卫科的办公室,然后通知家长过来领人。

  我还在想父亲喝多了,会不会是母亲过来领我。由于我的家距离学校并不远,很快我看见父亲推开了保卫科的门,看见我在站着,我刚要说话,父亲说,大半夜的你还真能折腾,赶紧跟我回家睡觉去。我从他的话语里没有听出责备的意思。我不清楚保卫科的老师怎么跟父亲陈述的这次打架事件。以至于父亲看上去仿佛像没有事情发生过一样。

  家里注满了,父亲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我在这里踏实的睡了一晚。第二天早晨我回家吃饭,父亲并没有提起这次打架事件的只言片语,只是在说着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我没心思听,突然我想起来发现尸体的事情。我说,我们登山比赛的时候,在东山下的农田里发现了两具尸体。父亲脸色微微一变,又详细的问了问发现尸体时的情况,比如现场如何,都有谁和我在一起发现的,等等。然后走进屋里关上门开始打电话,我听不见他说的什么。我正在诧异的时候,父亲打开了门,跟我们说了一句局里有事,得回去开会,连剩下的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1月2日回到学校,我还没来得及上早自习,就被班主任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我到了办公室一看,那晚我们宿舍惹祸的几个人都在,还多了两个其他宿舍的同学。班主任看见我们就一脸焦急的说,公安局要找你们问事情,至于问什么事情,他们没说,你们好好想想,到底怎么回事。还特意问我,说,你爸爸怎么也来了,还这么兴师动众的,有什么话在家问你不行吗。

  其他的几个同学听到有我爸爸在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经常进出我家,跟我的家人都很熟悉,只有另外一个宿舍的同学说,我们就打了一场架,怎么还就惊动公安局了。
  我心里想,他们今天这次来,哪里是因为我们打了一场架那么简单……
  日期:2011-1-14 19:46:00
  二、询问
  进了班主任的语文组办公室,我看见父亲和刑警队几位我都熟悉的警察坐在那里,看见我们进来,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赶紧坐过去。
  我看见他们自然不陌生,也不发怵。张叔李叔的叫了一遍,跟我一起进去的几个同学看见我都认识他们,自然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带队的是住在我家楼上的赵队长。他看见我们都坐下之后,跟我们说:“今天叫同学们来啊,你们也别着急,咱们就是简单的聊聊你们那天发现焚尸案现场的事,做个笔录。”
  有两个家在乡下的同学一听是要做笔录,脸色立刻变绿了,赶紧哀求着说:“警察叔叔,我们真没干坏事,我们就过去看看,看看就走了。不是我们干的。”
  “哈哈,没事,这位同学,别着急,我们也没说是你们干的,今天叫你们来也就是问问你们当天发现现场的情况,也是为了我们破案,不会耽误你们学习时间的。”父亲笑着对他说。“你们不都是季然的同学么,别紧张,那天看见什么,怎么看见的,就跟我们说说就行。”
  询问持续了两个小时,无一例外,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份询问笔录,在上面签了字,按了手印。
  询问结束后,我还问父亲,怎么他一个治安大队长,也参与刑事案子了。父亲说,就在12月30日那天,一个农民去自家农田里里收一些玉米秸秆准备回家给骡马当草料,没想到一下子发现了焚尸案现场,这个农民吓的掉头就跑,回家跟他老婆说了,他老婆算是个明白人,拿起电话就报了警。警察来了把现场圈了起来就对他进行询问,他哆哆嗦嗦的什么也说不清楚。于是警察就开始继续问周边的村民,得知前几天我们学校的高三学生在这里举办过一场登山比赛,正好这时我把这事跟父亲说了,父亲就跟局领导汇报了,带着刑警队的人就来了学校。

  询问的警察走了之后,学校领导鱼贯而入,就我们深夜聚众打架的事情进行探讨。听着他们在里讨论我们的处分,听的我们心惊肉跳,比警察询问的时候还害怕。最后班主任说了句话:“鉴于他们是因为楼上影响了休息,也是出于高考考出好成绩的迫切心理,处分是不是可以轻一些。”
  最后得出的处分是我们警告一次,赔偿了被踢坏宿舍门,最倒霉的林浩则被认为是发起者和领导者,代替我们在全校大会上以追悔莫及的语气读了检查,经过班主任的修改,检查把全校学生感动的稀里哗啦,让大家深刻体会了学校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
  期末考试无声无息的进行。考试完后我们没有立刻放寒假就开始了假期补课,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我大约一周的时间没有回家。一个周日的中午,我们上完课刚回宿舍的路上,听见父亲的喊声,原来他见我一周的时间没回家,特意买了我爱吃的糖烧饼和母亲做的我平时爱吃的菜给我送来。远远的看见他站在那里,我跑了过去,一边跟他聊天,一边回到宿舍。父亲话语不多,只是告诉我学习累,不要饿着自己,要吃饱。然后给我留了些钱,我又问到了那起焚尸案,父亲说正在查,目前基本能和西城镇派出所的两个失踪人口对上号,但是一直找不到人头,所以最终还没确定,还问了问我那天看见的时候尸体有没有人头,我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最终没想起来。父亲带我在外面饭店吃完了饭,跟我说案子的事跟我们已经没关系了,告诉我不要再多想,安心准备复习高考,又特意叮嘱了我翻一番,报考志愿的时候不要考警校,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专业比如中文和历史比较好。我答应了之后,父亲开车回了家。我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周一从早晨开始,稀稀拉拉的小雪就下了起来,从早晨到晚上没有变大的迹象也没有停下的意思,就这么慢慢悠悠的下着。外面的天阴沉着仿佛要压下来一样。这一整天的课上的我心烦意乱,整天无精打采偏偏又如坐针毡一样难受。整个人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粘液包围着,让我挣脱不出,呼吸困难。下午下了最后一节自习课,突然间冒出了莫名其妙的想回家看一看的想法,这种念头一产生,我找班主任老师批了个出门条,虽然我不确定这种行为有助于解决我当天的困境,但是回家看看电视台放的动画片,和父母以及弟弟吃个饭,这种行为无疑能够让我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

  回家一看,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弟弟在学校上晚自习没有回来吃饭,我一边在厨房帮母亲包着饺子,一边和母亲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学校的事情,期末考试成绩没出来,母亲也没多余的可问,只是问问复习的进度。我又提到了父亲不让我报考警察学校的事情,母亲说,你爸爸是怕你以后出危险。他们警察那个活儿没日没夜的,又苦又累,还没个出头之日,你爸爸是想让你以后从事个体面一些的工作。

  母亲话音未落,家中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冲到母亲的卧室,拿起话筒说:“喂,喂,找谁啊?”话筒里面一片死寂,听不见声音。几秒钟之后突然间话筒里面传来急促的声音,仿佛是一个会场,一群人聚在一起开会,讨论事情。只听见里面有人在说:“一辆银灰色的尼桑…………”“什么?撞的还挺严重?”“桑塔纳2000撞的怎么样?”“好像是一死两重伤?”“有人把他们送医院吗?”“尼桑轿车撞什么样?”嘈嘈杂杂的说到这里,我只能在那边乱哄哄的场合中听见这么几句,接着又是一帮人在接着讨论着什么事情。我在这边“喂”“喂”的喊了几声,那边依然没有人应答。只听见电话那边突然又陷入了死寂,接着就是挂断电话的“嘟”“嘟”“嘟”的声音。

  我放下电话,跑到厨房问母亲:“妈,我爸去哪了?”“去市局汇报工作了。”“开的什么车去的,那个轿车,银色的那个?”我头嗡的一下,这时,我才透过厨房的窗户,看见了父亲经常开的那辆墨绿色的越野吉普安静的停在我家窗前。手中的擀面杖掉在地上,发出了令人心惊的“咚”“咚”的声音……
  日期:2011-1-15 0:24:00
  三、车祸
  一顿晚饭吃的我心神不宁,总共吃了五六个饺子就端着碗难以再咽下更多的东西。我跟母亲说了这个奇怪的电话之后,母亲更是忧心忡忡,一点东西也没吃。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马上要返回学校上晚自习。走之前跟母亲打了个招呼,看见她在房间里不停的打父亲的传呼。走时她还不忘叮嘱我一句多穿点,别感冒了。
  回学校的路上,我的心一直悬着。本来想用家庭的温暖驱散一下一天不舒适的感觉,谁知道竟然适得其反。回到学校,三节自习,我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仿佛书上的字我都不认识了一样,拿起,放下,反复着这两个动作。下了自习回宿舍的时候,我甚至因为脑子里一片空白而走错了楼层。这一夜翻来复去,辗转反侧,瞪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一直到天亮。

  早自习我还没坐稳,姑姑出现在班级门口,还没等喊我,我就冲了出去。姑姑说,快回家,家里有事。路上姑姑不肯跟我说一句话。我看见她忍着悲痛,也没敢再问。到家之后,看见母亲,母亲第一句话就是,季然,你爸爸没了。我当时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父亲的追悼会气派而隆重,市局县局的很多领导出席。父亲的追悼会之后,紧接着就是县局治安大队冯副队长夫妇的追悼会。整个县局沉浸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
  事情发生的往往过于突然而让人猝不及防。
  那天父亲去市局治安支队汇报年终工作,刑警队冯副队长则去市局汇报焚尸案的进展,冯队的爱人跟着老公一起去看望在市第一医院工作的儿子,他们两口子听说儿子新搞了个对象,就联系好了儿子顺便去看看未来的儿媳妇。一行人公事私事都结束之后,开车准备返回县城。返程同行的还有在市医学院上学的一个女孩,由于跟冯队家里是亲戚,女孩的父母跟冯队说顺便把放寒假的女孩带回家。由于当天一直下小雪,路面有些滑,行到邻县的公路上的时候,一辆车冲了过来,冯队一踩刹车,无奈路面太滑,父亲的尼桑轿车直接横在了路中央,那辆桑塔纳2000正正当当就撞到了父亲的车上。车上四个人,全部当场死亡。桑塔纳2000车上的三个人,一死两重伤。

  这样悲惨的局面无论是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到,就连当时的我,都丝毫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与我们发现的那两具被焚烧的尸体有关系。
  父亲头七的早晨,我和母亲天还没亮就起来给父亲准备他爱吃的饺子,正在我们包饺子的时候,父亲那辆停在窗前的越野吉普的前车大灯,一闪,一闪的闪了三下。着三下灯光闪的我立刻发了懵。我转过头看看母亲,母亲喃喃的说,你爸爸,他回来看我们了。我冲到院子里,那辆越野吉普从父亲出事后就一直停在那里,没人开动过。今天也如往常一样,它安静的卧在夜色里,一动不动……

  安顿完父亲的后事之后,马上就迎来了春节,家里一派凄冷的气氛,无论发生了多大的事,年总是要过的。这一个年,我们都郁郁不乐,母亲更是沉浸在悲痛当中,难以自拔。
  春节过后,学校很快开了学,高考的气氛越来越紧,很快冲淡了我失去父亲的悲痛,我必须从这件事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备战高考。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五月。一天下午放学,在刑警队工作的表姐夫来学校找到了我,跟我说焚尸案有了新的进展,他们抓到凶手了。
  我对这样的事情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兴趣,只是应付性的答应了一声,便埋头接着吃饭。表姐夫见我这样的态度,又说了一句,我觉得,这个案子可能和我舅舅(指我父亲)的车祸有关系。听到这里我猛然抬起头来,问,你说什么?怎么会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表姐夫又问了我一句,你信这世界上有鬼吗?我迟疑了一下,说,信呀,肯定是有的。我爸爸还回来跟我和我妈说再见了呢。表姐夫说,我在破案子的时候,一直觉得蹊跷,你知道吗,冯队的母亲,在得知他们两口子出事之后,大年初五那天,也突然过世了。有人说是悲痛过度,也有人说是死因不明,不到一个月,冯队家里除了一个儿子之外,死了三条人命,我跟其他几个兄弟都觉得这事太蹊跷,已经近不仅仅是车祸那么简单了。表姐夫边说,还边掩饰不住恐惧的神色。

  听表姐夫这么一说,什么高考压力,什么复习题,全都被我抛在了脑后,赶紧拽住他,问道,这案子怎么了?有什么蹊跷的地方,我爸爸这事难道真的跟那个焚尸案有关系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