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惊悚档案:特战五处

作者: 杜博宁

  日期:2009-2-4 16:26:00
  新特战五处
  天生奔放,世间任游荡.
  独自去流浪,傲啸山岗,
  登高四方望, 万里苍苍.

  任雪霜满路, 何惧向前行, 万水千山中流浪.
  不怕天际苍茫 ,独觉星月朗,
  不怕苍海多风浪, 亦会向前往.
  路上向前望 ,美好风光 ,
  心中满希望, 未会悲怆.
  恨怨不过问, 名利太繁忙,绿水青山中流浪.

  序幕
  千万里的胸怀,五千年的色彩,孕育多少中华豪杰;养我浩然正气,塞于天地之间……
  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开始亲政的顺治帝按照中国历代帝王沿袭的惯例,派人寻找“万年吉壤”,但未如愿。
  终于,顺治帝御驾亲征。他们沿长城向东来到河北遵化县所辖的马兰峪镇一带凤台山时,顺治来到一处高坡,举目四望,只见高山连绵,岗峦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一条条天龙奔腾涌越,呼啸长空,在天龙盘旋飞舞的中间,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气盎然。东西两项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顺治在惊讶于这天造神赐的宝地后,大声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他来到一块向阳之地,跳下坐骑,十分虔诚地向苍天高山祷告一番,而后取出镇国奇宝——凌云夺,系于全漆箭翎之上,弯弓满石,振臂一射,那箭便穿云度日,飞落于正面凤台山的山阜之前,入地盈尺,振振有声——“箭落穴定”。
  臣僚、术士们赶到山前,找来木锨在“凌云夺”的四周地上挖出一个磨盘大的圆坑,谓之“破土”。这个圆坑便是陵寝地宫“金井”的位置,待陵寝地宫修好后,将第一锨土放入“金井”之中,标志着皇帝死后依然拥有黄天厚土,并和他生前的大地永远血脉相连。
  顺治传谕,改凤台山为昌瑞山,臣僚们又找来一斛形木箱,盖在“破土”的位置,不再让它见到日、月、星光,同时委派人员在此日夜守护,以待动工兴建。
  烈风里,马背上的顺治厉声道:“这里将成为大清帝国的龙脉!“凌云夺”为龙穴镇守神器,不能移动半毫半寸,有违令者,诛九族!”

  “奴才遵旨!”
  一位位大臣战战兢兢,跪在地上……
  顺治万万没有想到,二百年后的大清帝国,出一位叶赫族的女人——慈禧,她将皇宫紫禁城中汉白玉阶梯的龙凤位置颠倒,舞乱乾坤,亲自垂帘听政……甚至为改善自己百年后所葬的东陵风水,不顾群臣反对,启出“凌云夺”……
  慈禧也万万没有想到,她所葬的东陵在一九二八年五月,被军阀孙殿英的工兵部队给炸。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孙殿英手下悍将——刘凤鸣少校带着士兵在一位道士引导下,把慈禧陵的地宫大门轰开。

  一具硕大的棺椁静静得停放在棺床上……
  “给我开!”一声令下,阴冷死寂的地宫中,顿时响起镐头利斧的撞击和刺刀的沙沙声响。
  马灯和手电忽明忽暗,忽左忽右地照射着木棺,利斧和成排的刺刀在光亮的映照下,闪着道道寒光,兵士们憋足劲用力向上撬着。
  突然,木棺中传出“喀嘣”一声巨大响动,整个棺盖“哗”地蹦起一尺多高,紧接着,一阵凄冷冰凉和阴风黑雾“呼”地一声窜出棺外,直向兵士们的面部扑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像被重重地击一把石灰,痛疼难耐又涕泪俱下,眼前一片漆黑,头脑一阵晕眩。就在这个瞬间,众人抽刀弃斧向后滚爬而去,蹦起的棺盖又“咣”地一声回到原位。

  “都别慌。”道士的口气很平静,向棺材轻轻挥挥拂尘。
  “奶奶的,瞧你们的狗熊样!”望着兵士屁滚尿流的惊恐之状,刘凤鸣端着大张机头的手枪,站在地宫出口的地方,一边骂一边命令所有持枪的士兵都将枪口对准眼前的木棺,呈扇形慢慢包抄过来。
  他同时严厉命令,一旦出现慈禧炸尸伤人的不测之象,先以刺刀相拼,奋力搏击。万一慈禧尸身刀枪不入,刺刀拼杀无效,当开枪射击,若射击无效,则切战切退,直至退出地宫,由机枪封锁地宫出口。
  兵士们端枪围将上来,木棺复成死寂之状。刘少校来到兵士们的身后朝木棺详细观察半天,觉得就此开棺仍不踏实,便派人到地宫外调来两挺机枪架在地宫后室的出口处,枪口对准木棺中心部位,并告诉机枪手,只要兵士们一退却,两挺机枪同时开火,予以射杀。
  在感到万无一失后,他方才命兵士重新开棺。棺盖很快被刺刀和利斧撬开,慢慢移于地下。由于刚才的气体基本跑净,棺中再无阴风黑雾冲出,只有一股浓重的霉臭气味散发开来。
  棺中的尸骨和珍宝被一层薄薄的梓木“七星板”覆盖,上面用金线金箔勾勒成一行行的经文、墓志及菩萨真身相。

  掀开“七星板”,下面露出一层柔和光亮的网珠被,当兵士用刺刀挑出网珠被时,棺内唰地射出无数道光芒,这光芒呈宝蓝、微紫、嫣红、嫩绿等各种颜色交替混合着射向地宫。
  整个地宫波光闪烁,如同秋后西天瑰丽的彩虹,耀眼夺目,灿烂辉煌。整个地宫后室如同白昼般光亮起来。
  只见一个形同鲜活的女人,身穿华贵富丽的寿衣,头戴九龙戏珠的凤冠,凤冠之上顶着一株翡翠青梗金肋大荷叶,足下踩着翠玉碧玺大莲花,静静地仰躺在五光十色的奇珍异宝之中。
  一块长约二尺的玉枕放着绿色彩光,金丝九龙凤冠上一颗重约四两有余的宝珠,金光闪烁,流耀含英。整个棺内如同旭日初照中的大海,碧波荡漾,碎光叠起,光彩流溢。
  那个女人如同在金光烁动的海洋之上,青丝如墨,颧额隆茸,双目微合,面庞如生,如同花间仙子蓬莱俏女般美丽动人。

  但这种神奇的美貌转瞬即逝!
  随着外部空气的突然进入,那看似鲜活的身体又如同冷水泼于沙滩一样,“唰”地声收缩塌陷下去,粉红色的脸庞由红变白,由白变紫,由紫变黑,微合的双目渐渐张开,额骨突现而出,那双由于霉变而生有一寸多长白毛的手,随着整个尸体的塌陷猛地收缩起来,紧闭的嘴唇在荡动中分裂开来,两排牙齿鳌然露出……
  “炸尸啦!”
  一个兵士在神经极度紧张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恍忽觉得慈禧已蹦跳起来,抓住他的头发,掐住他的脖颈。他在情不自禁地大喊之后,先是一蹦老高猛地向后一仰,整个身子“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昏厥过去。
  其他兵士闻听这突然的一声叫喊,一股冷气自下而上窜入头顶,头发炸竖而起,“哗”地一下向地宫出口窜蹦而去。
  极大的紧张使所有的人忘记用刺刀拼杀,忘记开枪射击,只顾呼呼啦啦向外奔逃。

  原本离地宫出口最近的一个压阵脚的军官,看到前边乱将起来,顾不得下令阻止,自己先从两名机枪手的头上一跃而过,率先逃窜。两名机枪手见众兵士叫喊着蜂拥而来,一时摸不清究竟,在惊恐混乱中扔下机枪也向后逃奔而去。
  黑暗里,只有墙角那位道士一动不动,跟泥塑一般。
  “快压棺镇邪!快架机枪!”刘凤鸣不愧号称“刘大胆”,他一边撤退,一边握紧张大机头的手枪对准棺木,嘴里不住地叫喊。
  几个逃在最后的兵士听到叫喊,突然想起先前的命令,停住脚步,端平步枪,向棺木望去。
  “快,冲过去,用刺刀给我抵住!”刘凤鸣挥动手枪,仍叫喊不止。此时兵士们紧张的心情有些缓和,十几个人先后端枪向棺木冲来,随着“哪僻啪啪”的一阵响动,十几支枪杆刺刀加叠相压,死死地架在棺木之上,随后,又是十几支枪杆刺刀叠压过来。

  整个棺木之上枪杆林立,刀光闪耀,黑洞洞的枪口伴着几十只血红的眼睛,对准慈禧的尸体一动不动。
  灯光集中照射过来,只见慈禧面目狰狞地侧躺在一块樟木板上,身边一位兵士半趴着,双手抓着慈禧尸体的胳膊,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清的声音,在地上来回蠕动。
  “这是咋回事?”刘凤鸣不解地问。
  “开棺时被吓昏,醒来后就一直这样,看来脑子出事,中疯。”道士笑笑回答。
  “没出息的东西!”刘凤鸣恨恨地从嘴里挤出几个字,走上前来抬起高筒马靴,重重地向地上的兵士踢去。只听“扑”地一声响动,那半趴在地上蠕动着的兵士,猛地扑到慈接的尸体之上,随着那木头一样硬梆梆的尸骨翻动。

  忽然,一道深蓝色的光芒从慈禧的嘴里疾射而出,从西北角一直射到东南角的墙上,约三十步之外几个士兵的头发,皆被这亮光映照得一清二楚。这道蓝色光芒的突然喷射,惊得所有的人都打个激灵,向后连退数步。
  “是咋回事?!”刘凤鸣望着慈禧那张开的嘴和从嘴里射出的蓝光,极为恐惧与迷惑地问道。
  没人回答。
  过一会儿,有人悄悄走上前来,大瞪着眼睛冲慈禧张开的嘴巴望片刻。
  “圆鼓鼓的,像是一颗夜明珠!上面还有字!”有人率先大呼起来。

  “夜明珠?!”众人一听,纷纷围上来。只见一颗硕大的圆珠在慈禧口中若隐若现,烟烟生辉,珠子上满是密密的细碎文字。
  “我曾听说世上有一圆珠形的宝物,能生寒防暑。若让死者将此珠含在嘴里,可使尸体永不腐烂,千年鲜活如新,这大概就是世间流传的那个东西,实乃旷世之宝物啊!”刘凤鸣欣喜道。
  “这样好的东西怎能让老妖婆占用,弟兄们,给我将这个珠子抠出来。”他下着命令。
  “是!”众人答应着,一个矮个子士兵来到尸体的头前,蹲下身,伸出手指插入慈禧的嘴中。他本想这夜明珠会一抠即出,唾手可得,谁知这珠子似有灵性,像舍不得离开伴二十多年的主人一样,“滋”地声钻进慈禧的咽喉,矮个子费好大的力气,也未能抠将出来。
  这时,围观的众人急,刘凤鸣更急,他抬头瞪着腥红的眼睛,对身、边的卫兵说:“奶奶的,你去给我找把刺刀,我捅这个老妖婆,看她舍得不舍得!”
  一把明亮的刺刀很快递过来,刘少校握刀在手,将刀尖捅人慈禧的嘴中,然后分别向左、向右狠劲地切割。很快,慈禧嘴角两边被割开两道伸到脖根的大口子。
  当这一切做完之后,他又令身边的那位亲兵将慈禧尸体的上都抱起来,安放到一直躺在地下哼哼卿卿的显然是神经高度错乱的兵士背上。
  慈禧的身子半趴着,头低垂,脸朝侧下,刘凤鸣左手踩住慈禧的头发,右手猛力在她的脖颈处捶击几下,只听“咕碌”一声响动,那颗鸡蛋大的珠子滚动而出,蓝绿色的光唰地映亮每一个围观者的脸,地宫顿时明亮许多。
  刘凤鸣将那珠子在眼前仔细观看一下,珠子很大,中间有个孔,珠面上有很多却字符,根本不是汉字。
  他正看着,突然感到手臂像被一条狂蟒啮食般钻心疼痛,又清晰看到无数的黑白人影飞向空中乱舞,不由得眼角狂跳,臂上青黑的血线在静脉里向上突跃……
  “快扔掉它,刘长官!会没命的!那不是夜明珠。”道士开口。
  啪嗒一声,刘凤鸣把珠子摔在地上,疼痛仍然在继续,血线上的很快。
  地宫里,所有人都是惊诧莫名!

  道士掏出一块朱砂红布,小心地将那蓝幽幽的珠子包裹起来,说:“小道别无他求,只希望将这珠子带走,刘长官意下可否?”
  “这鬼物,快拿走!拿走!”望着遍地的珠宝,刘凤鸣活动着逐渐发麻的手腕:“就算你给我们引路的酬劳!”
  “多谢长官!小道走前奉劝你一句,赶快壮士断臂,否则性命不保!”道士说完飘然离去。
  “断臂?”刘凤鸣迷茫地望着他的背影,随后一片漆黑,打三个阴冷的寒战后,一个倒栽葱,摔在地宫里,黑线已游进他心脏的至深处……
  道士走出黑黢黢的东陵地宫后,扑通跪在地上,向一弯清月大笑:“苍天有眼,斗枢凌云夺,我终于得到啦!”
  月色如血照东陵……

  日期:2009-02-04 19:03:10
  第一章 杀机前夜
  一
  二零零八年的第一场雪后,傍晚时分的明孝陵,游客稀少。
  一男一女,在石阶上迅速游走着……
  明孝陵在南京东郊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葬于此陵。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
  咸丰三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男女二人步伐飘逸,转向西北。
  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像、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维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

  男女二人在神道上掠过……
  弯曲的神道自明代以来就众说纷纭,最流行的三种说法是,一,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的皇帝,做事随意,包括建自己的陵墓也别出心裁;二,朱元璋要让孙权给他的陵墓看大门,所以避开梅花山孙权墓,使神道变得弯弯曲曲;三,朱元璋尊重自然,顺应山水形势,设计出这座前无古人的陵寝布局. 
  夕阳的余辉,掩映在苍郁的钟山上,二人在山道上开始加速。
  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就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 
  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 
   从风水堪舆学上分析,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像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像”,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 
  二人翻过钟山侧后,在山后一块密林中停下来,女人将乱蓬蓬的树枝拨开。
  一个暗洞,出现……在周围树木的掩映下,张着黑暗的嘴巴,更加阴森诡异。 
  “相公,今天是最后一锹土.”女子莞尔一笑。
  “干活,娘子.”男的攥着洛阳铲先钻进去.
  新挖的地道里阴暗潮湿,死寂可怖。支撑的短木有的已经开裂,仿佛随时都能压下来,将进来的二人瞬间埋葬。
  最后一锹土扑簌簌落下,甬道出现,二人跳进去,用手电筒四下打量,两道光柱照进这个墓穴。
  这是个很小的墓,但精致有加。墙上雕梁画柱虽已剥落,却仍可见当年的华美气象,灯盏炼子也朽烂断裂,除一些玉石制品外,陶器、木器、铁器、铜器、丝织品等物都被空气侵蚀损坏得极其严重。有些陶罐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一碰之下便成为齑粉,中间基座是一张旭黑的木棺,沉寂在那里。

  “我操!这墓被用过!这趟水是白了(盗墓切口)!随便抄点尸体扯呼!”男的沮丧说着撬动棺盖。
  棺盖轻易地被打开,棺瓤裸露出来,一个带着银皮面具被大殓装裹住的尸体,显露出来。
  “还是老规矩。”女子自身后背囊中取出一瓶茅台酒,先行喝一口,递与男子。
  男子接过酒来也喝一口,就将剩下的酒倒进墓棺内。
  “老公,这酒钱谁付呀?”女子笑问。
  “当然是此墓之主出。”男子答道.
  “老公,那只好从这里取走一二喽。”女子无奈地说
  “哈……”

  一丝怪异的笑声回荡着......
  寂静无人的墓穴中,怎么会有人的笑声?
  他们手中两支手电光柱立刻钉向每个角落,冰冷的笑声随即嘎然而止,只留下一片空旷和漆黑,什么也没有。
  二人极为震惊,一时无言,女子额头上也见汗珠,隔一会儿才问道:“老公,刚刚那是什么声音?”
  男子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慢慢掏出五九式手枪,打开保险,顶上火儿。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在这阴暗潮湿的洞里,能有什么好东西?
  没有动静……
  “劲儿不对!!赶紧收拾收拾尸体走人!“男子疾步走近棺材,将尸体扶正起来,准备解下尸体的衣物和面具。
  “哈哈……你慢点脱,我腰疼!”
  尸体,开口……

  “尸变!”男女两人不由心惊肉跳.
  “不是尸变,是失败!”
  蒋文龙摘下面具和裹尸布,掂晃着手中英吉沙猎刀,冷冷笑问:“是把你们“甘肃双煞”抓去送南京公安哩,还是你们自己跑路回兰州?永不来中原盗墓!”
  “特战五处的蒋文龙?!”女子脱口惊呼,花容失色!
  “哎……触到霉头。”男子慢慢放下手枪,沉声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是后会无期!这是两张今晚九点十五分的火车票,我一个穷当兵的可没钱买卧铺票,两位可否忍忍硬座?”

  “嗖”,蒋文龙甩出“英吉沙”,猎刀平滑优美的扎进男子右肩旁五毫米的墙上,刀面上是静静的两张车票。
  “好俊的身手!”女子幽幽叹道:“江湖传言,“浪子”蒋文龙少年老成,待友仁义,今日一见,果如其然!”
  “走娘子。见过“浪子”,这趟江苏也算不枉来。”男子在裤腿里别上五九式手枪。
  望着两人俯身消失在盗洞口,蒋文龙吁口气,复又坐在棺材里,掏出火机点上烟。
  氧气稀少的洞里,烟头一明一暗发着亮。
  亮光照在棺材板下一个腐烂的道人尸体上。

  这是个亚字型“妃子穴”,估计在清朝末年就已被这道人挖过,墓主的骨头一块块散落在棺角四周。
  蒋文龙看着从道人怀里找到的珠子,端看起来。
  蓝幽幽的珠子泛着“苗疆蛊火”似的气息。
  这珠子是什么?和这挖墓的道人有什么关联?
  一周前,“甘肃双煞”刚到在南京机场,就被特战五处在南京的人盯上,总部派蒋文龙赶来,上演一出借尸还魂的轻喜剧。
  此时,蒋文龙口袋里也只剩下刚够买回北京的车票钱,看来今晚要在棺材里暂居一宿。
  国安局特战五处是一个反恐专项部门,处理世界各地神秘恐怖事件,装备精良训练残酷。
  这珠子上缴还是不上缴呢?

  做个纪念品喽!
  他主意刚定,烟头却奇怪的灭了。
  被盗过几次的墓里空气还算流通,蒋文龙在棺材里枕着个颅骨碎碴子沉沉地睡了。
  日期:2009-02-04 20:27:42
  二

  “嗨!”
  一个赤裸着上身的壮汉毫不留情地把一个身穿迷彩服、身材娇小的女子狠狠地摔在雪地上,使用的是背胯方式。
  “不知道怜香惜玉。”那个女子故作可怜兮兮地哼哼着,用手揉着被摔疼的肩膀。
   本想狠狠地用膝盖砸下去,顶住女子胸脯以使她彻底丧失战斗力的壮汉犹豫一下,就是这下犹豫使他后悔莫及。
  因为尽管从半空中被扔在坚硬的雪地上,可女子根本没有丧失反抗能力,她抓住时机,以鲤鱼打挺的姿势一跃而起,不由分说,抬脚踢向壮汉的胯下。

   来不及提防的壮汉浑身一软,蹲在地上,无法还击。
  任何一个被击中这个被称为子孙根部位的男人都不可能再有还击的能力。
  “你!”壮汉一定是想说我没有往你的要害砸,你却恩将仇报。可他没有说出口,因为这种交手的结果就是你死我活。
  “怜惜敌人就是送死!”女子得意地笑着,露出蔑视的神态,教训着壮汉。
  而她也绝没有想到壮汉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比她浅,所以他的鞋子里才会弹射出一柄三寸长的尖刀,正中她不算太高耸可也绝不平坦的胸脯上。
  这下轮到壮汉狂笑。
  女子“啊”一声,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沮丧,她看看落在脚下磨平刀尖的尖刀和自己胸脯上留下的一个红点,退到一边,一屁股坐在塑料椅子上。
  根据规则,她被淘汰出局。

  显然这不是真的拼杀,否则正中胸膛的三寸尖刀足以让任何人的心脏洞穿,而任何高明的医生对洞穿的心脏都无力回天。
  紧接着,又有一男一女冲上来,不由分说就开始对打,打得同样凶猛和残酷,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不远处,有枪声传来。
  蒋文龙很无聊地站在一群年轻男女中间,眯着眼睛,观看着对打,并活动着手腕,准备上场。
  有人朝蒋文龙笑着,像是在对着一只绵羊发出中午的问候,那是蒋文龙的对手,很显然认为吃定他。

  这里是一处准军事训练场,属于国安局特战五处所有。
  从寒冬中刚刚绽出的腊梅花可以得知,这训练场在北方,若对西面山坡上的塔有认识的话,则更能得知这里是北京的玉泉山下。
  玉泉山周围有不少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香山的红叶、卧佛寺里的卧佛、樱桃沟里的樱桃、植物园里的热作大棚、颐和园里的昆明湖和佛香阁,当然也少不玉泉山上的清澈泉水。
  一次装弹21发的英国产手枪拿在蒋文龙手里不很舒服,他更喜欢使用国产92式手枪,92式手枪虽然装弹量少,可很小巧,放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不扎眼,而且射击起来震动较小,命中率就会相应提高。
  提高命中率是为把子弹射入人的要害,可蒋文龙还从没有机会亲手把子弹送进什么人的身体,别说要害,就是头发都没碰断过一根。
  此时,蒋文龙的搏击训练已经结束,正要开始射击训练。

  在刚才的搏击训练中,教练给蒋文龙的得分是优。两个男性对手和三个女性对手都被蒋文龙击倒并丧失战斗力,而蒋文龙只中一刀,当然成绩很好。
  男性对手是分两次上场的,第一个身高1米85,体重90公斤,据说在日本练过相扑和柔道,还从来没有碰上过真正的对手,所以才会在上场之前冲着蒋文龙蔑视地笑。
  但是,在他似乎轻而易举地把蒋文龙抓起来,准备往地上狠狠摔下去时,蒋文龙的手掌恰到好处地敲在他的后脖埂上。
  若是在实战中被可以一掌击碎五块红砖的蒋文龙击中后脖埂,肯定会因脊椎断裂而一命呜呼,但在训练中掌握分寸,只是击昏对手而已。
  当然不会昏太久,半个小时而已。

  第二个上场的男性对手在对恃三个回合之后,便被蒋文龙踢伤膝盖,跪倒在地,站不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