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莲蓬鬼话经历故事整理贴
作者:
真庆子
日期:2018-07-09 23:08:01
序言
中国的华夏文明讲究阴阳的正反发展,在华夏文明的延续上中国史官对历史的记录一直是政府或者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说正史的记录是高大上的阳面,那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开始记录的志怪故事则是对华夏文明从另一个角度的记录,上千年来,中国民间的文化人一直在志怪故事记录的道路上前行,为的是记录大家当下不清楚不明白的故事,让未来的人对于未知的世界有更多的资料可供研究。如果说中医是华夏文明里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研究,那中国的志怪小说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对未知世界的记录和研究,汉字的产生能让“天雨栗鬼夜哭”,那志怪故事的记录本身也就变成恐怖的事,因为几千年的小账本,会让我们更接近世界的真相,关于未知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这个真相就是中国几千年志怪故事前进的动力。
书里的故事不是我的原创,我做的工作只是收集整理、点评,故事都是在天涯社区莲蓬鬼话里收集的,感谢“好大的核桃”、“麟州异尘”、“天下十三州”、“旷野孤行客”对民间故事的收集记录,汇编成册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聊斋志异》后几百年间民间记录的缺失,虽然本书收集的只是流传下来故事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也能真实的反映历史,书中一个个小故事能让我们管中窥豹一点点的接近真相,也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像青蒿素一样,用科学去发现和思考过去古籍里记载的先人故事,用唯物者勇敢面对一切事物的精神,认真的思考那些出现在我们当下时空中奇怪的事情,主席说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我们现在的思考和记录为的是让未来的地球人能更早的接近宇宙的真相,我相信小账本也有发挥巨大作用的一天。
日期:2018-07-09 23:11:12
1、开天门
楼主:星空无限966 时间:2013-06-16 00:12:00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但经济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富裕的,大部分的人都盖了平房,在当时的社会条件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而我们家乡还有一个远古流传的传说:开天门。据说,每年的八月十七都是上天开门的时间,需要内心善良、纯洁的人才有机会见到,每到这一天,全村的人,不论男女老少,纷纷通宵达旦地在天台上守候,希望能亲眼看到开天门的奇景,当然,他们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想证明自己是个内心善良纯洁的人。但很多人从来没有目睹过,甚至有些人一生中也没有见到过。但我却有幸亲眼实实在在的见过一次。
事情发生在1981年的一个夏天里,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当天的时间正好是传说中的八月十七日。这个日子对其他人也许没有是么特别的地方,但在我们村确实非比寻常。首先,从中秋节当天就要开始做好准备,洗干净衣服和身子,一天三次,还要烧香拜祭神灵,祷告让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看见开天门,满足此生的愿望。
终于到了八月十七日,一大早,奶奶就准备聊各种贡品,等大家洗过澡后,叫来父母以及我们兄妹一起跪下,向上拜三次,然后等到中午吃饭,再洗澡,反正就是重覆做这些事情,到了晚上,就是传说中开天门的时间了,但是,开天门并没有特定的时间,只知道是晚上或凌晨(农村把第二天的凌晨也算作前一天),族谱里也没有提及具体时间,只能等待!
我们全村人这一晚都拿着被子、枕头、睡席到自家天台上休息,说是休息,其实没有一个人睡得着,谁都等这个传说中的奇景,百年一遇啊!谁不期待?
我们几家小孩子都聚在一起玩耍,大人们隔着楼房大声聊天,玩了不知多久,我们兄妹都觉得累了,各自回自家的天台上或院子里休息,我虽然极力打着精神撑着,但是,刚一躺下,马上就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睡了不知多久,突然,听到人们在纷纷在大叫着:“开天门了,开天门了!”我忙咕碌地在地上爬起来,只见人们全部都站起来,眼睛统一望向天空。
天空上从上到下延伸出一条绿色的光线,在我看来,那条光线大约有15米长,其实,15米只是角度问题,实际上,远远不只15米,就像我们看天上的云或星星月亮一个道理;接着,那条光线慢慢向左右两边延伸拉开,怎么说呢,就像古代的圣旨一样,大概拉开到30米左右。
接下来,最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随着着光线停止后,一个十分奇异的的景观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透过天门里面望去,竟然是一个异常繁华的都市,只是建筑物都是古代的结构,比我们现代古装戏里看到的还要豪华千倍万倍,那种漂亮的程度,使我至今都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都市里的景象就像放电影一样,十分清晰可见,在周围那些街道上,有在做生意的人,也有逛既然看风景的人,过一会儿,又看到传说中的龙和麒麟在里面走过,我看到青龙、白龙以及黄龙,龙的周围都发着光,而麒麟身上还坐着小孩,小孩身上的装束像是古代的童子;唯独没有见到凤凰。奇怪的是,周围的人似乎并没有对这些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感到惊讶,也根本不去理睬它们。
不一会儿,我妈指着天门一角说:“啊!快看,孙悟空。”我兄妹二人顺着母亲的手望去,真的!骑着白马的唐僧、猴面的孙悟空、猪面的八戒、大汉般的沙僧等人出现了,我敢百分之百保证,那确实是唐僧师徒四人,只是,看到的人物和电视里的人物造型的有点不大相同,接着,更加神奇的一幕开始了:有个穿着古装的仙女慢慢地飘到天门前,然后她把脚向天门外迈出,我清楚地看见了她粉红色的鞋与略显青色的裙子在空中悬浮着,似乎要从高空走下来一样,但她的身型,明显比我们这些凡人高几十倍,我同姐姐那时后年纪还小,看到仙女要出来,有点害怕,赶紧躲到父母身后,但是,当她的腿刚伸出到膝盖部分时,她好像突然发现我们这些人在地面上看着她一样,她用眼睛向着我们望了一下,然后,神秘地一笑,把腿从门外收回,转身向里面的街道走去,越走越远、、、、、!
正当我们全村每一个人都看得口瞪目呆之时,那条绿色的光线开始慢慢收缩,然后,又变回初始时的一条直线,接着那条直线也越缩越小,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天空又再次回复原貌,星星、月亮仍然高高的挂在夏天那一望无际的夜空中,众人似乎意犹未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那时,我年纪才不过8岁,不觉得开天门有什么诡异的地方,只觉得可以亲眼看到神仙而高兴不已!
随着年龄的长大以及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开始不断回忆着这件事,觉得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觉得神秘莫测,非常令人难以置信,根本就不符合常理;为此,我也不断地请教朋友、同学,可他们压根底不相信,我也到医院里咨询过一些心理医生,他们也说不出个所然,唯一的,只有大学里一位光学教授给出一个看似合理,实际很勉强的解释,他说,也许,我那一晚看到的并非是什么开天门,而是一种磁场反应,就像录影带一个道理,可能是由于你村子里存在强大的磁场所导致的影像!
但是,如果按照他这个解释来看,导致磁场出现影像,需要雷电交加之时才会产生,可是那晚天空没有雷电,能见度非常好;再说,天门里的唐僧师徒四人又怎么解释,这些人物不是吴承恩在《西游记》这本小说里幻想出来的吗?除了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之外,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几个人根本不存在,但我那晚确实清楚地看到那个猴面的孙大圣与猪面的八戒,我全村的人都可以作证的,难道说古代也真的有过这几个长相怪异的人?如果不是,那我看到的又是谁?另外,那个仙女伸出天门外的腿,我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我敢肯定那绝对不是影像,她还看见我们呢!磁场会有这种效果?最后,这个画面为什么一定要在八月十七日这一天晚上才会呈现?我根本就找不到结论,至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27年了,这其中,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开天门。我只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茫茫的宇宙里,到底还藏着多少我们未知的秘密?
真庆曰:根据描述大家深夜时分看见的应该是白天的场景,那么这是现场直播吗?或者是录播呢?如果是直播那说明这个场地应该在地球的另一面,又或者这个空间是全天候有阳光传说中的仙界,但仙界为什么会有做生意的人呢?难道仙界也有物质消耗也有阶级吗?而仙女飘过来很明显是看见了一个好的风景或者好奇的东西,或许是一个水塘或者是一个台阶,所以仙女才会把腿伸了出来,但仙女伸出的腿却打破了仙界视觉的障碍,让仙女也看见了村庄的场景,或许仙界有规定,仙女不准下凡,所以仙女就马上逃走了。这个故事很像真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确实比现在留下来的古建筑要精美很多,一些古画里有很多高大玲珑的木建筑,但讲述者却不说自己是哪个省哪个地区,可信度降低不少,每年的8月17号出现,那说明讲述者最少看过20次左右, 加上亲人朋友长辈的描述,讲述者应该了解更多的画面和信息,虽然感觉是真实的故事,但理论上的可信值并不高,况且1981年在中国的村庄能盖平房的地区确实不多,或许只是有人编了一个故事而已。
日期:2018-07-09 23:12:49
2、吊死鬼
这是老爷子讲的。他也是听他堂兄复述的。
那时候山东人民正在遭受灾难,什么灾难呢?张宗昌督鲁。这人是个大军阀,无恶不作,人称狗肉将军。他有三不知,其中一不知,就是不知道姨太太有多少。督办如此,手下兵丁的纪律好得了吗。
老爷子的表兄的一个朋友,当时给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大户人家看宅子(其家的人都不在本地,雇一个人看着房子,是为看宅子)。那天傍晚,忽然跑进家个妇女。把他吓了一跳,妇女向他求救,说有兵追她。这事太多了。朋友把这个妇女安顿在柴房。柴房柴草几乎堆到房顶,朋友以为很安全了。
刚安顿好,兵们就到了。骂骂咧咧的叫他交出妇女。他说没人来啊。兵们不信,到处搜。朋友上前阻止,被兵们几下打倒在地,跟着给绑上了。兵们搜来搜去搜到柴房,朋友心说坏了。不料兵们进去转了一圈出来,骂着踹了他几脚,扬长而去。他慢慢磨开绳子,进去一看,原来妇女听见他被绑上,自知不免。在柴房上了吊。
朋友挺过意不去买了领破席,叫了几个穷哥们,把妇女葬在乱葬岗了。
过了几个月,当地闹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朋友给人看着房子走不了,原以为就是等死了。没想到自己一直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瘟疫过去,就是前面说的,老爷子会治鬼的那个伯父进城,顺便住在他这,一进屋就说有鬼气。朋友不信说大伯,我这绝对没有鬼。你看死了多少人,就我平安,有鬼不先把我带走了。伯父说嗯,有点奇怪。
晚上伯父布了个阵,俩人看着。一会门外飘来个东西,正要进门。不知道哪又飘出来一个。后来这个对门外那个说:这是我要找的替身。那个就飘走了。伯父跳出来催动阵法,后来那个东西一下子被困住了。他老人家正要下手,朋友给拦住了:是那个上吊的妇女。吊死鬼赶紧说:自己横死,投不了胎,只能在宅子里游荡。瘟疫起来,好多鬼要来找替身,她为了报恩,就告诉那些鬼魂,朋友是自己看上的替身。新鬼不敢和她争,朋友也才平安无事。
伯父认为她知恩图报,给她算了个时辰方位,告诉她那个时候可以去抢着投胎,来生做个小贵人呢。吊死鬼大喜,行个礼去了。
真庆曰:古代有伥鬼一说,有个成语叫为虎作伥,伥鬼就是需要找到替死鬼,自己才可以投胎,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这样做的结果感觉像是阴间的计划生育一样,鬼去投胎,必然鬼就减少,找一个替死鬼那阴间鬼的数量就可以保持不变,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鬼的轮回需要能量的催化,而人生死之间就是阴阳能量转化的关键,所以借助新鬼产生的能量,旧鬼才可以打开封印,得到投胎的信息和引导。
日期:2018-07-09 23:13:40
3、吊死鬼
这是一个朋友讲的。她老家的县城有个甲,创业的手段就是扮吊死鬼。
她老家比较偏僻,所以所谓创业也就是赚点外快。怎么赚呢,有夜间赶路回村子的山民或者凌晨赶路去县城的山民,都是甲的客户。
甲在算计好的道路上扮演吊死鬼,一般客户一看见他,不是吓得扭头便跑,就是昏倒在地。这个时候,客户的随身资产就变成甲的了。但是因为甲是无师自通,所以有个小问题,就是把自己吊上去以后,自己下不来。颈后的绳结必须旁人帮忙解开。这项工作一般由他老婆完成。同时给客户搜身,也是他老婆的事。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甲在工作的时候,他老婆就隐蔽在不远的地方,以便发现客户倒下,能够第一时间冲上去。他们这个产业,儒林外史里木耐夫妇干过,最后被郭孝子打了一顿。不过甲的运气,没有木耐那么好。
那天甲又上班了。这次过来的是个小伙子。甲扮得很认真,小伙子也的确大叫一声,扔下包袱撒腿跑了。跟着甲的老婆过来,先检查包袱,她很满意,甲等着她站起来解开绳子。不料他妻子起身,回头,砰的一声摔倒昏过去了。甲这个着急,可是他吊在树上没办法啊。人急计生,他想起自己准备的备用措施了——————口袋里的小刀。
甲摸出小刀,反手到颈后去割绳子,碰到个冰凉的东西,他也没在意。等他掉到地上,无意的一回头,看见刚才他挂着的位置,还有一个吊死鬼。伸着红彤彤的舌头冲着甲微笑。
第二天甲老婆醒过来,发现甲不见了。回到村子才又发现他,这时候,甲已经疯了。从那以后甲只会做一件事,拉住每一个他看见的人讲这段经历。
真庆曰:看样子吊死鬼都看不惯骗子,要替天行道,这个故事很搞笑,灵异版的李逵和李鬼,害人之心不可有啊,害人之后是前途未卜。
日期:2018-07-09 23:14:54
4、养鬼
这是我堂妹跟我说的
我堂妹大学的一个同学,住在她旁边宿舍。这女孩是个很一般的女孩,家境一般,相貌一般,学习一般,人缘一般,但是她却遇到了一件很不一般的事。
这个妹妹大三的暑假,曾经跟几个同学去南方旅游。在一个中部省份的县城,她买了一个很有民族色彩的包,同时买一赠一,还给了她一个小工艺品————-木制的圆球,上面有五彩的纹饰。
妹妹回来以后,运气变得非常好。去食堂打到好菜,考试遇上的题目都是自己复习的,喜欢的学长主动邀自己吃饭………………美中不足,妹妹的精神变得很差。其实她每天睡眠的时间比正常人还要多。但是总好像只睡了5,6个小时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妹妹感觉每天只睡了3,4个小时,2,3个小时………………直到好像每天不曾睡眠一样。
她的运气变好了,可是越来越不愿意见人。妹妹的家长最后用强制手段把她带到医院。没有别的毛病,只是很严重的贫血,严重到会危及生命。家长震惊了。不要说妹妹原本没有这个病,就是父母双方的家族里,也没有这个病啊。几次求医问药无效以后,家里的亲戚给请来了一位道士。
道士怎么做的,我不知道。但是事情解决了。据妹妹事后的复述:那个圆球就是养鬼的凭证。这鬼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只要养了它,它就会主动帮你的忙,然后吸取你的精气作为报酬。你不需要召唤它,只要你心念一动,它就开始行动,你完全控制不了它。而且,除非用术法消灭它,它会一直跟着你。
不知道那人把圆球送给妹妹,是不是也是为了摆脱这个鬼呢?
真庆曰:南方中部省份,民族地区,不会是湖南吧?不过现在网络发达,学习歪门邪道也不需要家传,养鬼很多人听说过,香港电影里介绍过很多泰国的养小鬼,中国的巫蛊也有这样的技术,看样子出门还是不要乱收礼物,买一就好,送一看样子有风险。
日期:2018-07-09 23:16:16
5、卖鬼
这是我舅舅讲的。
他战友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一赌徒。
不过他的运气和他的技术都很差,或者,运气更差一点。
后来他没了本钱,只好在赌场里混来混去,像赢了的赌客说几句吉利话,或者跑个腿什么的,讨两个赏钱挨日子。
一次他碰上一个老赌徒,这老家伙,逢赌必赢。他在赌场里连赌了三天,除了上厕所,一直呆在赌桌旁。
当第三天晚上老赌徒离开赌场的时候,年轻的赌徒跟上去。他想法很简单,说几句好话,讨两个钱。老赌徒出了门,拐到紧挨着赌场旁边一个僻静的胡同里,撩开衣服,看样子要放水。忽然身子抖了几抖,慢慢的瘫在地上。年轻的赌徒走上去,发现老赌徒死了。吓得扭头就跑,跑不几步,他又停下来,装着胆子走过去,把老赌徒浑身上下摸了个遍。奇怪,他赢的钱呢?最后他只摸到一个荸荠大小,像罗盘一样的东西。摸了半天死人,只摸出这么个玩意。赌徒很生气。
他垂头丧气的往回走,走到路灯底下,顺手拿出荸荠罗盘,看见罗盘上的指针向着一个方面不停的伸缩。他很好奇,罗盘的指针不是转圈吗,伸缩是什么意思。他冲着那个方向走下去。
一直出了镇子,过了河,到了一片松林。远远地他看见树上挂着个人。吊死鬼!他的头轰的一下大了,继续刚才的程序:扭头跑,跑不几步又回来了。万一吊死鬼身上有东西呢。他壮着胆子过去,伸出空着的左手一摸,发觉上吊的人身上还有点热,还有救啊。他把右手也伸过去,想托那人出绳子,右手拿着的罗盘刚和那人一接触,那人身子颤动了一下,等赌徒把他放下来看,已经没救了。赌徒在那人身上,还是没发现钱。
过了几天,赌徒又在赌场熬了一夜,出门正想回家睡觉,一个看上去像算命先生的人拦住了他。这人要和赌徒谈生意!赌徒才知道,罗盘是用来收魂的,专收将死未死的枉死的鬼魂。两人很快达成协议,赌徒提供鬼魂,作为报酬,算命先生给他好运气。赌徒提出试行几天,算命先生笑着答应了。结果当然是赌徒这几天的运气出奇的好,他暗自庆幸,多亏我拿到了这个罗盘,不然算命的自产自销,我上哪发财去。
从那以后,赌徒除了上赌场,就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出事的。好在当时中国战乱频繁,赌徒胆子又大,他甚至上战后的沙场去找货物。如是三年。赌徒的日子过得太滋润了。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碰上一个道士。
道士叫住赌徒,说你只有三天性命了,怎么还想着害人。赌徒认为道士在跟他玩江湖口,理都不理。道士拿出一面镜子,说你来看。赌徒往镜子里一看,正是老赌徒去世的画面,后面跟着他怎么遇上算命的,怎么到处去收鬼魂,一幕一幕清晰无比。赌徒这才害了怕。
赌徒请道士救他,道士说那些鬼魂固然是自己寻死,但是将死未死之际,你不救他们一把,反而力促其死,大干天和。况且你的好运,其实是算命的用你的阳寿换来的,你以为你卖鬼获利,其实你也不过是算命之人的货物而已。没人能救你,你回去准备后事吧。赌徒大哭,道士也不管,只一伸手,从他怀里拿过来罗盘。放在地上,口里念念有词,拔出背的宝剑一指,一道火光,罗盘化为灰烬。道士飘然而去。镇上的人都看傻了。
赌徒没办法,回家准备自己的后事。亲戚们都笑他,他也不管,只找族中一个本家兄弟,说要过继他儿子。他兄弟贪赌徒有钱,一口答应。第二天赌徒就办了酒席把孩子领回家。这孩子就是我舅舅战友的父亲。
第三天,赌徒很守信用的去世了。
真庆曰:当事人的儿子直接口述,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死有命,但提前取人性命也有违天道,算命先生取那么多的鬼魂,可以长命百岁?可以成仙?天道以正行势,歪门邪道或者后门有违天道,注定不能长久,为什么邪不胜正?正是阳关道,邪是独木桥,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
日期:2018-07-09 23:17:27
6、倒霉鬼
这是一个朋友讲的。
他老家有一个人很有名,有名的原因在于他干的兼职——————走阴。
他走阴主要是为阴间办事,但是捎带脚的,也给阳间人帮忙,所以名声很大口碑很好。
这个人去世的时候,村里人都来送他。他走得很安详,告诉大家,他这一去,阴间已经有职务了。如果出公差路过家乡,一定想办法给造点福。
他去世以后4,5年。他的一个好朋友,也是个大爷,晚上上茅房。发觉角落里有个人影,大爷以为是贼呢,提着棍子过去一看,居然是走阴的。大爷吓得浑身都酥了。走阴的发觉老朋友看见他,不由冲着大爷痛哭。
大爷趴在地上直磕头,说咱们交情不错,你缺什么我给你烧之类的求饶话。走阴的费了好大力气才让他镇静下来。
大爷镇静下来,这才发现老朋友穿的那叫一个惨。看来阴间的乞丐实在不是好行业,战战兢兢的他问走阴人,不是说到阴间当官去了吗。走阴的长叹一声,别提了。刚到阴间,的确是个小官。他的工作,就是保护一位未来的县长。没想到一个疏神,县长3岁的时候淹死了。这下走阴人不但丢了官,而且受到极大的惩罚。现在这位县长投胎到老家的村子,阴间让走阴人将功赎罪,继续保护县长长大,在此之前,凡有空闲时间,还要受阴间的刑罚。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