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阴阳先生的二十年—独家揭秘民间阴阳先生不传绝密道术法决,有缘速来

作者: 墨籬

  关于本文的特别说明:
  一, 本文情节中所涉及的道术将会择取部分整理在章节后。所载法术均为民间阴阳先生绝密,仅供广大爱好者参考,若有任何疑问,请将您的宝贵留言发表在本帖中,谢谢。
  二, 文中部分情节效果为文学艺术加工,实际各类道术在运用中并无各种光怪陆离的虚幻效果,请仔细分辨。
  三, 对于本文中未曾提及的玄学内容,若有爱好者愿意了解,请留言在本帖中。若是在本人理解能力之类必将解答,以供参考。若是本人不理解将咨询相关人士和相关书籍资料代为解答,为您分忧。
  四, 关于故事中出现的禁忌道术符法,恕不公开,请读者见谅。
  五, 本贴中若有任何信息触犯到您的权益,恳请您不吝指出,必当修改,谢谢。
  七, 本文的创作目的是寄希望先辈流传已久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够传播和发扬。谨以此文,表达对道家文化的热爱。
  八, 限于本人白天需要工作,如果无法及时回复到您的问题,请读者见谅。

  九, 修行之道孰为不易,其修行之道首重德行,希望广大爱好者若能够以本文中所载之术法用以助人为善,此亦乃本人之所愿
  十,请各位广大读者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天涯各项规定,理智发言,谢谢。
  免责声明:
  因读者本人误学误用,以及以此相关内容引起的一切后果,均与作者无关,特此声明。
  道门弟子,首重德行,次重修为。君子立身处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本人之初心,亦是为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尽到一些绵薄之力,故在此呼吁大家,当恪守德行,以正道正心待人处事,莫失本心。
  引用:

  《初真十戒》
  第一戒,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二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三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四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五戒者,不得馋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六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过羌,食肉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慧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词,以道德为务。

  以上各条戒律,请广大道教爱好者共勉,谢谢。
  日期:2016-08-21 20:23:00
  序言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这个问题,恐怕是我听过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是没有答案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遇见的人遇见的事不同,所以各自的思想观念也会不一样。我只能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就在你的心里。
  很多事情,无论你相信与否,它永远都存在那里,不会因为你的质疑或者态度而对它自身有任何影响。比如说风水。为什么很多人说它是迷信?确实,对于没有接触过风水的人来说,它确实有迷信的色彩,风水师去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个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人家会告诉你,这个坟地,这个房子,会对后代子孙或者住在这个屋子里面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什么年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风水师会这么告诉你,能够做到未卜先知,告诉你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情呢?

  因为风水术,说白了,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们,一代代的人在观察自然,模仿自然,学习自然界的规律,然后不断做出一些总结和归纳,最终才所形成的一种学术。比如说,最开始的风水,讲究住的地方坐北朝南,背阴向阳。为什么会这么要求?
  因为经过很多的人总结发现,只有这样修建的房子,面对着阳光,长时间能够经受太阳的照射,家里的湿气比较少,人住在里面,会少生病,身体很健康。所以,风水术的由来,其实就是人类在不断的模仿自然环境,而总结出的一些结论。所以,风水师本身也不会未卜先知,只是由于无数代人在总结了很多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再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把结果最终告诉你而已。这就是风水术的真谛。

  其实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该怎么写这个故事?是按照网络小说的模式,写一些虚构的故事,编造很多现实中没有的东西,把一个故事写的很精彩之类的。
  老实说,我是考虑过这么来写作,毕竟只有这样写,写出来的东西,才像是一本网文小说该有的模样。但是在生活中,事情却往往不是这个样子的。小说可以设计,人为的去添加或者修改一些元素或者背景。但是生活,却不可能是这个样子。
  我们做阴阳先生的,一般都是因为一些原因,比如说通过朋友互相介绍啊,或者别人从其他的地方认识到你,上门找你帮忙处理事情。又或者自己点儿背遇到一些事儿,很多事情都是具有偶然性的因素。毕竟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谁也不知道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所以写这个故事,我也是再三思考,最终下定决心,所有的故事,完全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按照它本身来写。真正的还原给大家,一个民间阴阳先生的经历。

  日期:2016-08-21 22:20:00
  我叫赵三阳,话说我为啥会叫这个名字呢,当然了,这其中也是有因由在的。因为我出生,恰逢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再加上我出生那个时候,距离羊年的岁末,只有三天的时间。
  所以在我出生之后,我的姐姐看了眼襁褓中瘦的跟猴子一样的我,开玩笑的说道,“爸,你看我弟弟咋出生的这么巧呢,他要是再晚几天,就能赶上吃年夜饭了,要不我们叫他三羊吧,他要是再晚生几天,可就不属羊了。”
  因为生育显得特别虚弱的老妈,躺在床上,听到我姐的话,白了我姐姐一眼,担忧的看着怀中瘦骨嶙峋的我,又看向坐在床沿的我老爸说,“孩子他爸,你看老三这生下来咋这么瘦,还没当年老二这丫头一半重。今年这冬天冷的这么邪乎,这娃………………。”

  坐在床边吧嗒着旱烟的父亲,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看着窗外,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无奈的口气道:“唉,想不到我都过了四十五了,居然还会有个儿子。前两天村里的刘会计看到我,还问我你是不是快生了,估计他们这两天就会到屋里来收超生的罚款了,这忙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能有点钱过个年,这点钱还都得给村上交上去。老大今年在外面,过年想多挣点钱,过年连家都没回。这倒好,一次就让老三给祸害完了。”

  日期:2016-08-21 22:20:00
  我妈听到我爸的话,生气的回呛了一句:“咋的,这娃你还打算不养活啊,你看看你这一辈子,尽是弄些不沾边的东西,一年到头,邻居都不敢上门来坐坐,你要是把心思都放在正业上,屋里头还能是这样啊。”
  我爸一看我妈生气了,连忙说道“你看你,这是说的啥子话嘛,我又没说啥子。老三这娃,虽说八字全阴常见,但是他这命里杀伐太重,刑克至亲,天生孤星下凡。他在十五岁以前动辄便有大祸临头,他这以后是福是祸,也是难说。唉。刚丫头说名字叫三羊,这名字倒是也不错,只不过,要是把羊字改成阳气的阳,多少能压制一些他这个全阴的格局,希望以后他能过的顺一些。”
  于是,这个显得有点滑稽的名字,就这么的被定下来了,从小到大,我也没少受到同学们的嘲讽,每当和同学们有争执,同学们总是一边坐着鬼脸一边冲着我“咩……。咩……。咩”的叫,为了这事儿,小时候在学校我没少和人打架,常常都是鼻青脸肿的回去。
  听我妈说,我刚出世,村里的村主任带着一大票人,几乎把我加翻的底朝天,为了给我交超生罚款,家里甚至把最后两只下单的老母鸡都卖了,就这还是给村委会打了一张欠条后,家里才消停下来。
  从小我就身体特别虚,小时候我生下来三斤都不到,那年的冬天,整个家乡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灾,甚至某些地方都出现过冻死人的传闻。因为我,家里是操碎了心,一个冬天,为了给我取暖,几乎把家里所有能烧的东西都烧了,寒冬腊月的,我老爸还背着柴刀四处去偷砍柴火,几次都差点被人追着打。小时候也没有啥吃的,我妈生我的时候上年纪了,我也没奶吃,整天都是靠喝糨糊糊凑活着长大。

  日期:2016-08-21 22:21:00
  从小我就身体特别虚,小时候我生下来三斤都不到,那年的冬天,整个家乡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灾,甚至某些地方都出现过冻死人的传闻。因为我,家里是操碎了心,一个冬天,为了给我取暖,几乎把家里所有能烧的东西都烧了,寒冬腊月的,我老爸还背着柴刀四处去偷砍柴火,几次都差点被人追着打。小时候也没有啥吃的,我妈生我的时候上年纪了,我也没奶吃,整天都是靠喝糨糊糊凑活着长大。

  所以从小,我看上去就是一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显得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因为我家老爷子的名声,一般的小孩儿也不敢到我家来找我玩。再加上,家里的哥哥姐姐和我年岁的差距太大,他们平时都是在外省打工。一年到头也男的回来一次。所以时间长了 ,慢慢的我也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因为家里之前就有交代过,所以在村儿里,凡是婚丧嫁娶之类的事儿,家里人都是把我一个人锁在家里,说是怕我去了冲撞到什么东西。

  有时候,人的好奇心就是这么来的,你越是不让干什么,那就偏偏想去干点啥。所以我小时候,对这一类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好多次呆在家里,听着窗外的炮仗声,心里跟猫爪似得急的七上八下。
  日期:2016-08-21 22:21:00
  这件事儿是发生在我刚记事儿那会儿。那时候应该也就只有六七岁的样子。不过这也是废话,不记事儿以前的那些事儿,我到现在可不早就没印象了不是。
  打从我记事儿起,几乎每到晚上,家里就会有人找我爸,来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我老妈就会把我支开,不让我在里面呆着。时间长了,我自然也就习惯了。相信看过前尘录的人都知道。咱老赵家也算是正儿八经的阴阳先生世家。我爸的师父,也就是前尘录里面的赵木生,相信大家应该印象都是比较深刻的。木生的原型人物,也就是我老爸的授道恩师,也就是我师祖。他老人家原本姓李,至于名字,在这就不能多说了,当年是随着我婆婆下嫁到我们老赵家的。这事儿以前我听我爸跟我说过,大概就是我婆婆家的前夫过世后。然后我婆婆再改嫁到我们老赵家,改嫁的时候,我婆婆的父亲,也就一块儿来到我们老赵家,从此大家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日期:2016-08-21 22:22:00

  说起我师祖,他算是我们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师傅,他的名气,甚至传到了咱本省以外的地方,在那些年代,据说有人不远千里来请他去办事儿。即便到了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依旧还会记得有这么个人,甚至在我们当地的县志上。也有一些关于其人其事儿的记载,这可都是真事儿来着。
  我老爸入道时间很早,据他自己说,他是幼年出家。为啥会这样呢。因为我婆婆走的早,我爷爷常年在外面忙,很少回家,所以我老爸,打小都是我师祖带大的。小时候睡一张床,话题自然也就逃脱不了这些东西。慢慢的,时间长了也就正式入了道拜了祖师爷。不过好景不长,在我老爸十多岁的时候,师祖就过世了。一些很屌很牛逼的法术,也算是就这么失传了。或许这也是天道,这事儿谁也说不清。然后年纪再大些,时间就到了那场浩劫文化***了。

  十年的文丨革丨,中国的传统文化算是遭了秧,所有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都是要被打倒的对象。出生在这个年代的阴阳先生,也算是投错了胎生错了时间,不少人都遭了难,我们这一脉,我两位师叔,还有一位师叔祖,就是在这段时间走的。我老爸那时候,因为年轻,平素也没人面前搞过这些事儿,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他还会这些东西,所以也算是侥幸逃过了一劫,没有被拉去批斗,被当成牛鬼蛇神给打倒。然后之后就是娶妻生子,老老实实的种了一辈子的地。在之后社会的一步步发展,身边的人也知道他会一些手艺,所以一些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儿啥的,家里有个啥事儿,都会到我家来找我老爸给看事儿,就这么的,他的名气也就慢慢的传来了。

  日期:2016-08-21 22:24:00
  我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一个很平常的晚上。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急匆匆的上门就直接来找我爸。平时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次有人到家里来,都会在家里坐坐然后才会走,但是那天却有点不一样,这个人其实我也是认识的,因为他跟我老爸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两人经常凑在一起下象棋,虽说两个臭棋篓子水平不高,经常在背后偷偷摸摸的乘着对方不注意偷对方的棋子啥的,但也是因为这个爱好,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经常有空就往一块儿凑。

  那天晚上,张叔急匆匆的来找我老爸,到了门口就在大呼大叫的闹腾,我爸听到他的声音,也顾不上扒拉碗里的饭就迎了出去,我跟在后面想去凑凑热闹也端着碗跑了出去。只见张叔在门口,着急上火的朝着我爸叫了几句,一时之间我也没听清说啥,只看到我爸一听到张叔的话,当时脸色就变了,连忙转过头就去到屋里翻东西。
  前后估计也就一两分钟时间,我老爸就钻出来了,手上提了一个竹篮,也不知道装了些啥,转头跟我说了声,“老三,我去你张叔家去一趟,你妈等会儿要是回来了,你就跟她说一声。”
  日期:2016-08-21 22:25:00
  我在门口端着碗一边扒拉着饭,随口应了一声,抬头瞥了一眼消失在夜幕中的两人,一道红光突然在夜幕中重重的闪了闪然后就不见了,我一个人蹲在门口,看着门外黑漆漆的一片,心里也有点害怕,缩缩脖子就转头回到屋里去了。

  那个时候,我记得似乎是家里刚通上电没多久,为啥会这么说呢,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我还小的时候,我爸妈去西安打工,在一个水泥厂待了两年,家里的电线被人剪了,他们回来后,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拉电,到了晚上就靠着一个煤油灯在照亮,这种味道一直持续到我们家搬新家之后才算结束。记得那个时候,每天早上洗脸,鼻子里面都是黑黑的灰尘,一直到现在,印象中都充斥着那股煤油的味道。

  日期:2016-08-21 22:26:00
  记得那天晚上我在家正在摆弄家里的那个破收音机的时候,我妈提着东西就从外面回来了,只见我老妈一身衣服都湿透了站在屋里,桌子上的煤油灯在忽闪忽闪的,将她的身影在墙壁上拖曳的不断晃动。水珠从她的头上和衣服上顺着往地上流,就这么站着说话的时间,她脚下的地上就积了一个小小的水滩。我妈在屋里转头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一边把手上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一边问我,“你爸他人呢?又到哪去了?”

  我看着浑身都是湿漉漉的老妈,连忙跑到门后拉下来一条毛巾递了过去。开口说道:“哦,刚才张叔来了,把我爸叫到他们家那边去了。”我妈听到我的话,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大晚上的他还跑啥,外面这会儿雨这么大,他走的时候拿伞了没?”我愣了愣,呆呆的回答道,“没有啊,那会儿外面没下雨啊。”我妈转头看了看桌子上的剩饭剩菜,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唉,都是一把年纪的老头子了,一天也不干正事儿,就晓得一天到处蹿。三阳,你去你张叔那边去一下,给你爸把伞送过去,这会儿外面雨大,叫他早点回来。”

  日期:2016-08-21 22:26:00
  我应了一声,转身进到里屋去找家里的那把大黑伞,回头跟我老妈招呼了一声,撑开了伞走出了家门。盛夏的天气就跟小屁孩儿一样,说翻脸就翻脸,刚刚还是晴天,结果说下雨就下雨了,屋外噼里啪啦的雨点打在我的伞上,一走进雨中,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股被风吹起的水汽,门口我妈对着我喊道,“看到你爸就让他赶紧回来。”我摆了摆手,畏惧的看着四周黑暗的环境,咬了咬牙,向着门前的小路奔跑了起来。

  日期:2016-08-22 00:22:00
  真心感谢各位支持这个帖子,支持我的朋友们,这两年来,如果不是有朋友们在一直支持我,我想我也不会再写新故事。是啊,中国的文化传承不易,尤其是民间的教派,更是到了非常尴尬的时候,现如今的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齐。有钱才有社会地位,有钱别人才高看你一等。师父想收个徒弟,徒弟问,学这个能赚到钱吗?一句话就把师父给堵死了,确实,学习这些东西,一来不赚钱,二来费时间,三来规律还多,禁忌也多,四来,自己还得遭罪遭报应。多少民间的流派,先生,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老后,身上的本事都得带到棺材板儿里去。而且在我身边,亲眼所见,明明一些人遇到一些事儿,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影响,和家里风水磁场造成的影响,他们也不自知,白白的熬着,熬到最后人财两空,啥都落不着。即便想帮他,也因为一句封建思想被人嗤之以鼻。所以写这个故事,一来是想为传统文化尽尽心,二来,也是希望给在座的各位提个醒,如果您遇到这些事儿,不防给您自己做个参考。人生中遇到事儿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却连这事儿的原因都不知道。

  日期:2016-08-22 22:54:00
  滂沱的大雨从天而降,不知从何时起,一道闪电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天边,紧接着,一道轰隆隆的雷声响彻了整个天空。我举着手中笨重的大黑伞,畏惧的看着四周因为闪电的光晕而变得朦胧模糊的环境,曾经听村里老人讲过的各种各样的鬼怪故事在脑海中翻腾着,似乎他们就藏在四周的黑暗里,随时准备出来袭击我。远处的树木在风中张牙舞爪,犹如一个绝世魔王一般在黑夜中肆意的扭动着身躯,发出一阵阵绝望的嚎叫。

  日期:2016-08-22 22:58:00

  远处从民房里透出的微弱灯火,在这黑暗的世界中,犹如最后的希望一般映衬在我的面前,我不敢在多看四周的环境,低着头,艰难的举着伞,快步的向前面的光亮奔跑着。
  跑过了长长的青石板,我从村东头穿越到了西头,远处哗哗的流水声从雨夜中传来,我知道快到地方了,拐了一个弯,走进了一条泥泞的小路,前方一个院子顿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跑到门口,用力的拍打着大门,一边惴惴不安的看着身后的夜幕一边大口的喘息着。
  日期:2016-08-22 23:04:00
  伴随着“吱呀”的一声轻响,院门被人从里面打了开来,头上只带着斗笠,一脸焦急状态的张叔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张叔看到门口的我,连忙把门开的更大了一些,同时一脸诧异的看着我道,“三阳,你这么晚咋来了?”我看着张叔,从门口的缝隙里挤了进去,开口回答道,“张叔,我妈回来看到外面下雨,让我过来接我爸。”张叔听到我的话,叹息了一声,关好身后的门,哦了一声,转头向着屋里走去。

  日期:2016-08-22 23:07:00
  我在后面连忙快步跟了上去,走到门口,把手上笨重的大黑伞收拢放到一边,就伸手去弄脚底钻进的泥巴。正在这时,屋里传来了我爸的声音,“青林啊,你去灶房给我…………”,我回过头,看了一眼站在我身后的父亲,唤了一声,我爸转头看着我,随后脸上的诧异变成了薄怒,开口朝着我喝道,“你这娃咋过来了?之前不是说过这段时间晚上不要出来?你又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了?”
  我瞥了一眼一脸怒容的老头,一边抹着手上的泥巴一边开口道,“刚才妈回来了,晓得你在张叔这边,让我过来给你送伞,喊你早些回切。”张叔看着我爸,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我爸转头看了一眼张叔,又瞥了一眼站在门口的我,开口道,“你赶紧先回去吧,跟你妈讲,我………………”
  日期:2016-08-22 23:08:00
  “啪”的一声巨响从屋里穿了出来,我爸顾不得数落我,连忙转身向着屋里跑了进去,张叔站在边上,听到屋里的声音,脸色白了白,紧跟着就冲了进去,我呆头呆脑的站在门口,正在心里委屈着大人的不解,这是听到屋里传来的呼喊声,最终还是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紧接着掀开了侧房门口的布帘钻了进去。

  印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古朴的大床,床上拉着厚重的文章,由于常年的使用而显得有些破旧不堪,头顶一盏昏暗的电灯吊在头顶,风从窗口吹了进来,讲挂在房梁上的电灯泡吹得不断的来回晃动,整个电灯由于电压不稳的原因而不断的时明时暗,一时之间,整个屋里到处都是不断晃动的黑影。
  日期:2016-08-22 23:08:00
  屋的正中放了一个桌子,桌子正中央摆放着一个瓷碗,碗里几乎全是白色的大米,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