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夜半鬼点灯
作者:
古目
日期:2016-01-23 14:34
1978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的母亲江长江的源头和长度得到了重新的确认;苏维埃的核动力装置卫星在加拿大的领空坠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初具雏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得到转移……
在这些大事件发生的背景下,我爷爷走了,他走前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们这些儿孙们,那眼神中充满了不满与希望,他紧握着我二大爷的手,一句话也没说的就去了我***那个世界!
爷爷的头七刚过,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空气中混杂着一丝藿香正气的味道。这是因为我四叔为了给爷爷守坟儿,在坟地里没日没夜的蹲了七天中暑了而刚刚喝过药所留下来的味道。我爸爸和大爷不在,两位姑姑也都和我们一起围坐在屋子里,所有人都面凝重,一筹莫展。
我二大爷吸了一口烟卷儿,吐出了一圈烟圈儿,屋子里面烟雾缭绕,他问我四叔:“发生了吗?”
四叔也嘬了一口烟,面相当难看,他点点头,“嗯”了一声。他这点儿动作使所有人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难道这个事情是真的?我手里捏着一把汗,心想难道在共产国际的大环境下,在科学和文化的世界观里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
我悄悄地看了一下几位堂表兄妹,他们和我的表情差不多,基本上都不太相信这样的事情是真的。
四叔继续说:“这七天里,我连盹儿都没打一个……本来响晴的天儿,咔的就打了一个雷!”
我二大爷问:“劈到了吗?”
四叔点点头:“嗯,坟被劈开了……”
屋子里面的人全都紧张到了极点,二姑问道:“那……咱爸……”
“变成狐狸了……”四叔说这句话的时候异常平静,也许他所有的惊讶都丢在了他看到那一刻发生的时候了。
日期:2016-01-23 14:45
“那……”大姑欲言又止。
四叔继续说:“棺材里面躺着的尸体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只白毛死狐狸,个儿还挺大的,已经烧焦了,看样子是被雷劈死的。”
“上一次咱妈是在烧头周年的时候发生的吧?”二大爷问道。
“嗯,”四叔的脸很不好看,“这回提前了不少!”
“看来那件事是真的!”二大爷说,“得有点儿行动了,再这样下去,咱一家子都变成狐狸了……”
那一天,我的两位姑姑与四叔和二大爷在屋子里一直谈论到深夜,他们在商量些什么,我不清楚,但是我们家族的这件事儿从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经常当故事一般的和我讲起。直到五年前,那天刚刚下过雨,我奶奶拄着拐棍儿,挎着小篮子上街去买菜,结果跌了一跤,一头扎进了大街上的一个水坑里,就再也没起来,医院开的死亡证明上写着两个大字:“溺亡”。奶奶下葬的的时候风风光光的,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事情。
但是在头周年的前几天,我爷爷晚上做了一个梦,醒来后,老爷子的神很不好,他将我父亲那一辈的所有儿女都叫过去,当时我们这些孙子辈儿的都不知道他们说了一些什么 。结果在给奶奶烧周年的那天,晴朗的天空竟然咔的打了一个响雷,***坟头上立刻就裂开看,里面不断的冒着烟……
家里人都来不及多想,赶紧打开棺材打算重新成殓***尸体,但棺材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棺材里***尸体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只白毛的狐狸,那狐狸全身都被刚刚的那个雷烧焦了,还不断地冒着青烟。爷爷一下子摊在了地上,许久才喘过气来……
一周以前,爷爷早上醒来,把二大爷叫道了**前,他说自己快要死了,烧头七这几天要注意点儿,可能会发生点什么。当时谁都没有把爷爷的话当真,以为他是随便说说的,结果晚饭后爷爷出去散步,在街上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抬回来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气了……
我思索着这些夸张的事情,心里早已无心多想,我一头扎进了爷爷生前的这个书房。我在书架子上翻了一会儿,拿出来一个泛黄的记事本,这个记事本是爷爷用粗麻纸切割以后,再用牛皮纸搓成绳串起来的,足足有16开那么大,新华字典那么厚。这上面记录了我爷爷大半辈子的生活经历和事迹,也记载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
我家的祖谱只能追溯到乾隆年间,再往上的不知道为什么是一片空白……爷爷生前是最疼我的,我觉得我有必要将整个事情的经过了解详细,更有责任为整个家族作出一些什么。我将本子翻开,找到了一页,然后仔仔细细地将那件事情的始末看了一遍。下面我将我爷爷记在本子上的一些文字摘抄下来,为了使大家更加的通俗易懂,我将尽量用第三人称来摘录我爷爷记事本上的这段内容!
日期:2016-01-23 15:34
爷爷名叫杜杭,字光百,1901年生人,在家排行老二,小名杜二铁子。又因又因食量太大,一顿饭能吃八个馒头,四碗米粥,副食若干,故人送外号杜大肠。辛丑年,**的晚清政府那头儿在八国联军拟定的《辛丑条约》上签了字,我祖奶奶在这头儿一使劲儿,我爷爷就生出来了!
乾隆年间,我家祖上在皇宫内做大内侍卫,从一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御前带刀侍卫,皇上御赐黄马褂,遫封“御前神武配官”,世代享受皇室恩泽。到了我爷爷他爹这一辈儿,我家也仍然还是富甲一方的财主。所以我爷爷自小便有专门的先生教他认字,再加上他老爷子亲自传授的武艺,所以他也算得上是文武兼备。
可好景不长,我祖爷爷后来沾染上了鸦片,没过几年,家底就被彻底败光,老爷子也因为吸食鸦片过量,呜呼哀哉了,我祖奶奶因为积劳成疾,没过两年也撒手人寰。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家里的丫鬟仆人见主人都相继离世,而我爷爷又年幼无知,纷纷抢了一些家里能带走的东西各奔前程去了!
我爷爷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早就嫁了出去,自从娘家里出了事儿,我那姑奶奶在婆家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但我爷爷还是在我姑***接济下度过了十五岁。后来我爷爷长大了,知道长期这么麻烦自己的姐姐会让姐姐的婆家瞧不起,而且还得连累姐姐受气,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打算出去闯荡。
临行前,我姑奶奶请他吃了一顿好的,又给他凑了一些盘缠,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出门在外多加小心。姐俩抱在一起哭了一阵,才挥手告别。
杜大肠虽然说是铁了心要出外闯荡,但他年纪尚小,从未出过远门,再加上家里出了事,以前长期走动的那些亲戚朋友也慢慢失去了联系,所以杜大肠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1916年,全国各地都相继出现了饥荒,饥民遍地,饿殍成浮,老百姓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我的爷爷杜大肠随着难民四处游荡,他自幼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虽说爹妈死的早,但好歹也还有一个姐姐隔三差五照顾着,后来的日子虽然没有以前过的好,但也还算过得去。
直到现在与灾民为伍,杜大肠才见识到了真正的苦难。他是一个热心的人,所以经常将自己的盘缠拿出来接济同行的灾民,所以没多久,他姐姐给他备下的盘缠也被他挥霍的一个子儿都不剩了。无奈的杜大肠也只好过起以讨饭为生的日子。杜大肠出生豪门,从小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生性更是高傲,虽然和难民群一样四处奔走讨饭,但却常常碰壁,人们都说他不像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倒像是个劫道儿的土皇帝。
逃难的队伍里有两兄妹和杜大肠相处的不错,哥哥名叫曹尚宝,大杜大肠两岁,妹妹名叫曹慧芸,小杜大肠两岁 。据说这兄妹二人也是富贵家人,同样是因为家道中落而投入了这难民的队伍当中。曹尚宝为人忠厚老实,满脑子仁义道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酸书生,曹慧芸更是贤淑大方,彬彬有礼,也是一个富家小姐的样子。三个人经常混在一起,杜大肠不会讨饭,所以两兄妹时常会将讨到的饭菜分一份给杜大肠吃,有的时候讨不到饭,三个人就一块儿饿着。
后来在一个睡不着觉的夜晚,杜大肠和曹氏兄妹都各自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颇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这不禁使三人有些惺惺相惜。曹尚宝是一个爽快之人,他说:“兄弟你我都是遭难之人,日后不免还有更多苦难等着,我们何不在此结拜为异性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杜大肠也正有此意,他说:“曹兄说的是,今后你是大哥,我是二弟,咱日后更要同甘共苦才是!”两个人说拜就拜,二人当下就捧了几捧土,又在土上插了几根小棍儿,跪在地上开始拜把子。
日期:2016-01-23 16:27
磕完头,曹尚宝说:“兄弟,这样不行,古人都说锸血为盟,你我兄弟虽然不及古人,可这结拜之事也需正式,岂可草草了事呢。”
杜大肠说:“依哥哥看,该如何是好?”
曹尚宝说:“这年月吃口饭都难,找酒就更是奢侈了,我看咱们先弄两碗水凑合一下吧,等日后咱有了钱再补上一顿结拜酒,兄弟你看如何?”
杜大肠笑道:“那就依哥哥所言!”
曹慧芸玩笑道:“两位哥哥都以落难到这般田地,却还有心情锸血结拜,不愧是义士豪杰,想必将来定会闯出一番事业,到时候妹妹也要跟着沾些光才是。”
曹尚宝笑着说:“妹妹这是转着玩儿挖苦哥哥们呀!”
杜大肠笑问:“依妹妹所言,我俩倒是怎样一个豪杰义士啊?”
曹慧芸道:“妹妹哪里再取笑哥哥,想当年,钱婆留效仿古人登基卫冕,于顽石为宝座,宝座终现婆留卫冕之像;赵香孩儿效仿军人强弩征战,取柳枝为弓箭,陈桥踏马赵家正坐江山。如今两位哥哥效仿古人,借白水为酒水锸血结拜,我看也正有此意境!”
杜大肠听后笑道:“妹妹果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你我三人都是有识之士,将来定能闯出大业。我看咱们就借妹妹吉言,歃血结拜!”
曹慧芸找来了两个豁着口的青瓷大碗,在里面盛好水。杜大肠随手捡起来一块锋利的石头,照着自己的手指头划了一下,鲜血就涌了出来。杜大肠将血滴在了盛满水的两个碗里,曹尚宝照此效仿,刚刚将手割破还没来得及将血滴入碗内,却不知道从何处跑来一只白的狐狸。这狐狸蹲在碗前朝着天地拜了拜,又朝着杜大肠拜了拜,一低头将水喝了个精光。
三人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杜大肠说:“咱兄弟结拜,这狐狸也跟着结拜,连血水都喝过了,哥哥一会儿歃血的时候,是不是要把这狐狸算进去?”
日期:2016-01-23 16:55
曹尚宝也笑道:“这年月人都吃不饱,畜生就更别说了,看来这狐狸是好几天都没喝水了,这是可惜了兄弟的那些血了!”
曹慧芸将狐狸轰走,重新在碗里盛好水,杜大肠和曹尚宝这才拜了把子……
三人心里都明白,如果再继续跟着难民的队伍逛下去,早晚都有活不下去的那一天。如果想要活的更好一点儿,还是应该先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再说。三个人围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杜大肠说:“刚刚我向过路的人打听,从这儿往东走百十多里有一个县城,我们何不到此处谋个生路?”
曹尚宝点头道:“兄弟所言极是,但我们一来不会做生意,二来做不了苦力,却是无从经营啊 !”
杜大肠说:“古人常说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咱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看等到了地方,咱们再从长计议!”
曹慧芸也道:“杜兄弟说的在理,这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饿死的尸首无人打理,任由那些狼虫虎豹撕咬的支离破碎,若是再这么走下去,不定什么时候咱们也要死在这路边上,葬身在飞禽走兽的腹中了!”
当年我爷爷他们三个是铁了心要走的,所以就跟难民群里几个能够聊得来的人道了别,一路就向东而去。
这一年对于全国四万万人口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天灾**不断。一月袁世凯复辟帝制。紧接着饥民大闹上海,三月袁世凯下台,六月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被迫恢复了旧约法,七月山东蓬莱的饥民起义……我爷爷他们三个人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摇摇曳曳的脱离了灾民的队伍,他们在向着自己的新生活迈进,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选择将会决定他们这一生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
杜大肠三人在路上不时的会看到一些被野狗啃的肢体不全的死人,这些天,三人早已见多了这样的场面,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更不会觉得害怕。几个人一边走路,一边商量接下来的生活。眼见天就要黑下来了,所以曹慧芸提议找一个地方先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也好继续赶路。这世道太乱,走夜路不太安全。
几个人正商量着,却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一只大狐狸,浑身的毛洁白如雪,一下子就跪在了杜大肠三人的面前。三人仔细一瞧,这狐狸正是前些天结拜时那只求水喝的狐狸。常言道万物皆有灵性,狐狸既然知道跪拜求水,也必然是通情理的。此时跪在三人面前抱爪磕头,想来是遇到了麻烦,有事相求。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杜大肠动了恻隐之心,他开口和曹氏兄妹商量,说这狐狸两次都与你我兄妹遇上,那是缘分呀!这回又跪在了咱们的面前磕头,可能是遇到麻烦了。谁都有遇见麻烦的时候,人是如此,又何况一个哑巴牲口呢?老辈儿人常念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狐狸虽然不会说话,可大小也是一条命不是?救这畜生一条命怎么着也能胜造三级浮屠了吧!再者说了,这家伙还跟咱们歃血来着,多少也算是个结拜的兄弟,兄弟大难临头,哪有不救的道理呢!杜大肠那嘴叭叭的,是新姑爷见丈人,一口一个礼(理)。
日期:2016-01-23 16:56
曹尚宝是一个生性温厚之人,没有什么花花肠子,而且还读过几年的圣贤书,心存善念更多。曹慧芸更是心慈的女子,从小就被灌输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等封建礼仪思想。两人听杜大肠这么一说,也都觉得在理。
杜大肠对这狐狸说道:“咱兄妹三人和你两次相遇也算是个缘分,所以没有不帮你的道理。你要是避难就点个头,要是求援就摇个头!”这狐狸还真懂人话,听杜大肠这么一说,头跟个鸡叨米似的点个不停。杜大肠就打开自己脏乱的褂襟,让这湖里躲进去!
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个拿枪的猎人,这人见到杜大肠三人以后开口就问他们有没有看到一只大狐狸,几人也是好心,为了帮着这个狐狸免遭杀害,就摆手说没看到!猎人拿着枪走了,边走边磨叨着:“得赶紧弄死它,这家伙成精了。”
三人见猎人走远了,才把狐狸放了出来,杜大肠朝着狐狸摆摆手,示意它逃命去吧,这狐狸向着三位恩人拜了拜就一晃不见了!
三人放走了狐狸,见天已经暗下来了,都觉得紧要找一个地方将就一宿。于是大家决定趁着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再继续往前走几里路,如果前面遇到人家就去借宿,如果没有人家,几人轮班守夜在大道边上凑合一晚上也行。
往前刚刚走了三五里路,就能够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灯光。三人都觉得前面定是一个村子,于是便甩开两条腿向前赶去。没多大会儿的功夫就进了村庄。
这村庄总体上来说也不小,杜大肠三人上前敲门,接连敲了好几家却没有一家人出来开门的,每家都是听见敲门声就熄灯,三人心中感到疑惑,又继续往村子里面走了一段路。杜大肠说:“有没有觉得这村子有点儿怪呀?”
曹慧芸也道:“是呀,怎么听见咱们敲门都跟要见了妖精似的。”
曹尚宝说:“还是再往前走走看吧!”
三人最后再村东头的最后一家茅草屋前停了下来,敲了一会儿门,大里面出来一个足足有一百多岁的老太太,头发全白,牙齿掉光,拄着个西拐棍,也许也是因为年深日久,被老太太磨得跟白蜡似的。
老太太也真是岁数大了,糊涂的不知道颠和倒。三个人打听了半天也没问出个所以然,随后老婆子总算是明白三人要借宿了,就指着村东头的三间破瓦房,让三人去那里将就一晚上。
日期:2016-01-23 17:01
老太太告诉三人,这三间破瓦房原本是村子里看庙的哑巴住的,后来哑巴不知道怎么就死了,也就没人在这里住了,再往后这几间破房子也渐渐成为村子人暂时安置死人的地方。杜大肠三人一路上见过的死人都够组成一个民团的了,这点胆量三个人都有,所以也并不觉得害怕。杜大肠的身上带着一盒火柴,这在过去的时候叫洋火。因为国内的取火装置都是火石或火折子一类,洋火是外国人打入过门以后才渐渐流传过来的,中国人之前没见过这玩意儿,就把这称之为“洋火”,也就是洋人的火。
杜大肠的这盒洋火在白天过河的时候不小心浸湿了,这时候还有点儿返潮,他怕不好使,在动身去那三间破瓦房之前跟这个老太太讨要一块儿火石,说来也奇怪,这个穷老太太没有火石,却给了杜大肠一把火折子,杜大肠也没多想,顺手拿过来就揣在怀里了。到了地方,借着这个火折子的光,三个人四下里仔细地转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只是在东间屋的地上放着一口红漆大棺材。棺材还没有上钉子。西间屋里有一铺炕,炕上有草席,还有几张羊皮被子。所以三个人也没顾上管东间屋里的死人,就直接去西间屋的炕上睡了。
我爷爷杜大肠睡在东边,曹尚宝睡在西边,曹慧芸睡中间。杜大肠和曹氏兄妹不同,他脚朝着炕沿边,头朝着窗子倒着睡。刚要睡着,就听到外屋有动静,像是从东间屋传来的,一直到了西间屋,感觉有人伸着手在炕上摸。杜大肠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那盒潮了的火柴,弹了一根到地上,火柴冒了一个火星,灭了,什么也没看到,接着又听到仿佛有东西回到了东间屋。
杜大肠此时异常精神,早已无心睡眠。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又听到有动静了,炕上的曹氏兄妹睡的很踏实,什么也不知道。等他感觉有东西在炕沿边上摸的时候,又弹了一根火柴下去,火柴又冒了一个火星,还是什么都没看到 。反复如此几次,终于他快要将火柴弹光了的时候,才看清了一张苍白的脸,披散着头发,伸着长长的舌头,手上的指甲很长……
闹鬼了,杜大肠只觉得后脊梁发冷,一阵冷汗窜了出来,顾不上再犹豫什么,一脚踢起曹尚宝,拉上曹慧芸就直接跑了出去。紧接着就感觉背后有风袭来,事到如今也顾不上太多了,杜大肠拉开门拽着两人就往外面跑。刚出了院子,忽然听到门哐当一声被关上了,紧接着便听到了里面呲呲的抓门声,三人回头一看,见三个白狐狸牢牢地把门插了起来,其中一只白狐狸转过头,爪子里抓着一把火折子,正朝着杜大肠咧嘴笑呢,那狐狸正是杜大肠刚刚救的那只。杜大肠一摸身上,自己的火折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想到这儿,也不敢再多耽搁,拽着吓傻了的两个人又向外面跑去了。
紧接着就见这三间大瓦房着起火来,其间还有不少白身影在破房子周围攒动,像是不停的往房子里添柴火。只听见屋子里面有刺耳的尖叫声不断传出来。村里人都出来观看,见此情景都纷纷向三人下拜,感谢他们为村子里除去这只恶鬼。
原来这村子名叫三湾堡,村东头儿曾住着一户穷苦人家,老两口儿生有一女儿乖巧伶俐,这姑娘和村子里另外一穷人家的小伙子产生了感情。这姑娘和小伙子都是心善的主儿,小伙子经常上山打柴,姑娘也跟着上山割草,有一次,两个人遇到了一只腿上受伤,昏迷不醒的白狐狸,姑娘细心地带回家来为它疗伤,大概疗养了将近一个月,这狐狸的伤才痊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姑娘的家。后来这事儿传的整个村子都知道了,乡下人迷信,说这姑娘救的狐狸是九尾狐狸精儿,因为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下凡来受苦,谁救它谁就会倒霉,看着吧,用不了多久这家准得出事儿。
果然这件事儿刚过不久,姑娘的老爹在上树摞榆钱儿的时候,从树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家里无钱医治,只得向村西头的财主家借钱,却没想到财主总是派人隔三差五的过来讨债,奈何家里实在是无从还钱,那财主就要将这姑娘要来给自己的傻儿子做媳妇儿。老两口儿无奈,和女儿商量了一下,也只好含着眼泪答应了。
去年年初,村西头儿的财主便抬着轿子将这姑娘娶进了门,可没过两个月,就说这姑娘在外面找野汉子,婆家人逼着姑娘上了吊,一听说闺女被人逼死了,病**上的老爹一口气没上来也死了,娘家老妈也跳崖自杀了,那穷人家的小伙子一时想不开,拿着刀去找这财主拼命,却被财主放狗咬死了,死后还将尸体挂在了村头儿的柳树上晒尸,说这就是姑娘在外面养的那个汉子,姑娘的尸体则被装在一口红漆的棺材里放到了这破庙里。
谁知道当天夜里,财主家连人带牲口全部死于非命,据说都是被利爪抓死的,而当天夜里则有人看到这破庙里有人影晃动,还能够听到吱吱唔唔像是女人的哭声,大家都说是这姑娘死的冤,变成厉鬼回来报仇了。第二天一个走夜路的人死在了这三间破瓦房前,被人发现的时候,脑子已经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吃光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破瓦房附近活动,一到了夜深的时候,经常还会听到一些鬼哭狼嚎般的声音。所以到了晚上家家都是大门紧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敢贸然开门。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