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阴匠---万物皆有魂,只等命中人

作者: 申午君

  日期:2015-12-28 12:25:00
  一:修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葬文化精髓为“寿终正寝”,从死者病危开始,亲属就要给他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在老话中就叫做“光着身子走了”。在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都要把他放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俗语叫“挺丧”。
  在经过报丧,吊唁,入殓等一系列流程后,按照大部分地区的习俗要做到“入土为安”。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墓室可追溯到春秋早期,在平头百姓的墓中一般只存放死者生前爱好之物,而达官贵族的墓穴之中则贵重物件堆叠成山,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一旦发生天灾,三口之家一年的收成都不够养活自家人,盗墓也因此原因被逐渐传播开来。用墓穴之中盗得的宝贝去换取食物,这是盗墓活动最早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进,盗墓渐渐变成了从古墓之中盗取文物换来钱币的勾当,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大地古玩气氛更是空前的高涨,似乎家里没个老旧的锅瓦瓢盆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古代的文物无论在是官方拍卖还是黑市上一直都很抢手。一部分人把收集文物当做投资方式,更有钱的主则把它当做一种兴趣爱好,无论东西要价多少,只要自己看上了眼,绝对不会允许别人拍去。

  盗墓者从古墓之中带出来的一般是珍贵的木材,罕见的玉器等,古墓中的木材多是制作棺椁或者棺材本身的材料,为了保证完整性,大部分盗墓者会将棺材中的死人玉器拿出后把整个棺椁或者棺材运出来,这种东西是不能直接拿到拍卖会上去叫价的,大部分都会在黑市中被消化。另外一种常见的则是从古墓之中带出的玉器,这些玉器大部分都已经被加工为成品,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是一些浑然天然的玉胚,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玉器从来不缺少买家。

  但是从黑市中买到木材和玉器的人当然不能把这些东西直接放在家中,按照规矩来说,死人的东西上面都粘着些“脏东西”,这些人会把木材交由其他人手里,让他们做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是一个桌子,也可能是几把椅子,或者把未加工的玉器加工成他偏好的样式,而成品的玉器也必须要“去去阴气”。
  上面所说的这个“其他人”,也就是我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被外界称作“修阴”,顾名思义,也就是把那些阴气重的物件修修补补,而我们也被外界称作“修阴匠”。
  日期:2015-12-28 12:57:00
  我曾经问过爷爷,这天底下三百六十行,为什么咱们老卓家却选了这么个偏门。他总是把老烟斗在裤腿上敲一敲眯缝着眼睛说:“这个我就不知道咯,自打我记事起,你太爷爷可就是干这个的,这多少年都干下来了,要不你和你哥哥也整点正经事情做去?”
  我哥哥叫卓勇,我叫卓夫,据说这个名字是我娘起的,她没什么文化,当时只觉得父亲是个窝囊废,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所以给我哥哥起名叫卓勇,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像个勇者一样去外面闯荡,不要守着老卓家这门不挣钱的手艺继续呆在家里。我和哥哥差了整整9岁,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爹妈在那么大的年纪还要了我,当时我娘一看又生了个儿子,干脆叫卓夫,和哥哥连起来就是勇夫,希望我和哥哥两个人能像她希望的一样挣大钱。

  可惜的是我和哥哥两个人还是继承了家里的手艺,倒不是因为我们没什么雄心壮志,而是在我们小时候,古玩热已经慢慢的兴起,以往家里一年最多做两份活儿,但是那时候最多的一次一年里做了13份活儿,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我和哥哥叫到旁边跟着学,这一来二去我们也能摸到点门道,加上那几年爷爷还没去世,关于修阴这里面的东西我们还能问问他。

  我曾经问过爷爷这修阴的祖师爷是谁,他咧着嘴笑了笑说咱这门子可没个祖师爷,要是非要弄一个出来,鲁班算是半个祖师爷吧,怎么说都是对那大木头东敲西补的。但是那鲁班可是弄的正经玩意儿,咱们折腾的是死人的东西,所以不但要会木工的活儿,这里面其他门道多着呢,你和你哥哥好好跟你爹学学。
  鲁班我是知道的,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工匠,还有一个是明熹宗。鲁班手里的木头做出来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哪怕到现在好多那时候的东西我都没想明白是怎么做出来的,那会儿可没有钉子这种东西;明熹宗出名则是因为他的身份,贵为天子,对江山和美人都没兴趣,唯独对这木工的活儿着了迷,每天在寝宫里对着木头敲敲打打能一整天,有时候连早朝都不上。据《先拔志》记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他手造出来的漆器,床,梳匣等,皆装饰五彩,经纶绝妙,出人意料。这史书记载,不排除有夸张成分,但明熹宗也因为这个算是数的上号的木匠了。

  在古代是不会把所有制作木质产品,家具或者艺术品的人称为木匠的。在东汉的《论衡.量知》中首先提到:”能剒削梁柱称之为木匠;能穴凿穴陷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木匠是对有名木工的称呼,一般人都只会叫做木工,不能称之为木匠。在《墨子.鲁问篇》中记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做为钩拒之备。退者钩之,进者拒之,量其钩拒之长而制之为兵。公输子削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斲三寸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要。故所为功,利於人谓之巧,不利人谓之拙。”统而言之,手艺好的人才配得上称作“匠”。

  日期:2015-12-28 13:17:00
  据爷爷所说,我们卓家的姓同音“拙”,是要让我们时刻保持一个谦逊的心,不要虚妄自大。

  所以到现在每当活儿进展的不顺利时我都会朝着正室之中的鲁班像拜上三拜,祈祷不顺利的事情赶紧过去。虽说不是自己的祖师爷,但怎么说也算得上沾亲带故。
  当然,修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东西做成顾客想要的样子,毕竟是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多多少少带点不吉利的东西,所以修阴的第一步就是“洗阴”,要经过特殊的步骤对东西做处理,一来是洗净从地底下带出的泥土之类的脏东西,二来也是给自己个心里安慰;洗阴结束后就是修阴,这一步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全凭自己手艺。修阴结束后就需要把东西交给顾客了,交还之后有个五年的期限,那段时间被我们称之为“望阴期”,在望阴期内,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修阴匠都必须解决,而这些问题大多是诡异恐怖的,我们的顾客都会以“洗阴不净”为理由来要求我们做相应的处理。这些顾客都是一掷千金的主,各种有权有势有皮有脸的人物,要不也不敢买这些东西。碍于他们的身份以及自家在外面的名声,一般在“望阴期”出了问题,我们都得放下手上的活儿去摆平,这就要求了修阴匠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器艺水平,还得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并且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一定了解。

  而我和哥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自己做活儿碰到的怪事,则要从那个龙脊玉镯说起。
  日期:2015-12-28 16:30:00

  二:访客
  2000年11月,太阳在大西北的统治力已经渐渐消散,天气阴沉寒冷,天空中时不时的还飘落几片雪花昭示着冬天即将来临。
  那段时间我和哥哥还处于观察父亲做活儿的阶段,偶尔帮忙准备些杂物,对于修阴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还未亲手操作过。赶巧那会儿父亲正忙着广东邵家那个太师椅的事情,也是在望阴期出了事情,爷爷和父亲在广东待了有好几个月才差不多把事情弄完,前者还因为那件事情生了一场大病,足足躺了2个月才好点,那场病以后老爷子身体骨差了很多,用他的话说是他地底下的朋友想他了,招他过去呢。他生病以后就回家了,父亲则还在广东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情。

  那天我和哥哥正坐在正屋当中一边喝茶一边聊着那个太师椅的事情,说要等父亲回来以后把来龙去脉好好给我们说说。聊的正酣,门口一位穿着笔挺西装的中年男子推门而进,礼仪性的望了我俩一眼道:“麻烦问下这是卓家吧?”
  我看他手里正抱着一个古色古香的木质盒子,立刻起身迎上去招呼道:“您请进,这里正是卓家,您这是手里有物件?”
  有物件就是问这人手里是不是有需要修阴的物件,一般这时候对方就会把东西拿出来然后开始和我们托付要怎么处理。
  然而眼前这个人并没有把怀里的盒子放下,伸头张望了几圈道:“卓厉不在?”

  卓厉就是我父亲,哥哥听他这话脸一下就拉下来了,把茶杯一放不客气的说:“家父目前在广东,您要是有急事儿就去那边找他去吧。”
  我心里也有点别扭,这卓家正屋中间坐着这么两个你不问,非要找我爹,这不是明白着看不起我们两个人,不过怎么说来的都是客,我白了哥哥一眼对那人说到:“您要是不着急就等家父回来吧。”
  那人似乎没被我们的话惹恼,望了望我们一眼:“您们两位是卓厉的儿子吧?我是林兵,从广西来的。”
  广西的林家,我从父亲嘴里听说过只言片语,早几年林家也算是我家的老主顾了,经常拿来些东西给我们处理,不过近几年林家人再也没有来过,父亲说是广西的生意出了点问题,忙着别的事情没功夫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哥哥一听是林家语气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上去客气道:“哎呦,林家的大哥啊,我父亲可经常提起您家,这么多年都没有来过这儿了,这次是有什么事情?”
  林兵好像很着急这物件的事情,犹豫了一会好像下定决心似的过来把那木头盒子放到桌子上:“这是上个月送过来的东西,地底下刚捞出来,你们给看看。”
  日期:2015-12-28 17:20:00
  我给他倒上一杯茶,顺手就把桌上的盒子打开,盒子中装着一个翡翠的玉镯,这东西质地不错,虽说有几处暗斑,通过洗阴也能去除。我拿起盒子又仔细的看了看,发现那镯子上刻着一条类似龙的东西,但看起来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龙,而是一只睚眦。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华夏传统中所说的龙一般是指九子中的老大:囚牛。但是这玉镯上的龙并不是囚牛,而是九子中的老二:睚眦,据说它生平好斗喜杀,所以在很多刀环刀柄上刻的都是它的像。据说这些武器装饰了睚眦的形象后能给人以慑人的力量。同时它更多的雕刻在议仗和宫殿守卫的武器上,从而显得威严庄重。

  不过让我奇怪的是玉镯从古到今都是女子佩戴,这上面怎么会刻睚眦?
  我把盒子放下问林兵道:“您这可是个干货,如果不需要做补修,我们这边只需要做清洗就可。”说着我拿出相机从几个方向给这只玉镯拍了几张照片。
  一般到我们手里的东西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从黑市中过来的,这种东西我们叫做干货,这些东西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清洗,洗去了物体表面的泥垢而已,需要通过我们洗阴来进行彻底的清洗;另外一种则是直接从地底下送上来的东西,一般是盗墓贼自个儿喜欢想留着的物件,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湿货。由于是从地下直接上来的东西,所以湿货的洗阴更加复杂。大部分盗墓贼把这些湿货拿到地面以后并不会去清洗它们,一来自己是干挖坟盗墓这行的,更会觉得这些东西不吉利;二来主要是怕自己外行人清洗这些东西怕给毁了。

  关于拍照这事儿还是起源于我还听过一个小故事,听说前些年有个盗墓贼从山东一个不知名的墓里面捞出来一个玉簪,这件玉簪取出的时候上面沾满了泥土,透过这些污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这簪子上刻着一只凤凰。那个盗墓贼也不知道哪根儿筋不对劲儿,自己动手就把那些土渍给仔细洗了一遍,上面几个难洗掉的黑点还被他给剜了下来。
  等到这个玉簪送到修阴匠手里洗阴完了以后才发现,那簪子上凤凰的两只眼睛不翼而飞了。好在那个修阴匠提前留了个心眼,东西刚送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拍照留了底儿,才没被那盗墓贼给坑了。
  据说那个凤凰的两只眼睛是用金点的,不过由于这簪子在湿阴的墓地放了太久,连金都被氧化了,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才会是黑点。这点事儿对于修阴匠来说都不算是事儿,通过特别的洗阴手段能很轻易的去掉这些黑点。
  现在想想那个盗墓贼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捞出来的东西就这样被自己给毁了。所以从那时候开始修阴匠在最初拿到这些物件的时候都会拍张照留底儿。
  日期:2015-12-28 18:10:00

  林兵喝着茶点了点头回答道:“嗯,只需要洗阴就行,不需要做别的处理,三天后我来取货。”
  哥哥嗯了一声算是接下了这活儿,又和林兵客气了几句把他送出去,回来把盒子拿起来对我乐道:“还好只是个洗阴,我看这镯子也没什么特别,唯独奇怪的是这镯子上为什么要刻一只睚眦?你说是不是从哪个将军的墓里捞出来的?”
  我摇了摇头不想再去聊这个东西从哪儿来的,爷爷曾经给我们说过,这修阴匠修阴有几条最重要的准则必须遵守,其中第二条就是“来物不问出处”,一来是不要让来客有戒心,二来是一般这东西都是从地底下捞上来的,盗墓这种行当还是放不到明面上来聊的。
  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如果在望阴期发生了什么古怪的事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个墓里面拿出来的,要通过这些信息来想别的办法。一般懂行的客人也知道这一条,所以每逢这种情况他们都会主动告诉我们这些物件的来历。

  哥哥估计也看出来我不想聊这个,嘿嘿一笑:“你怎么这么老实啊,这里又没外人,咱兄弟两个谈谈这些东西又没人知道。”说着拿起那个盒子给我使了个颜色就向洗阴房走去。
  这洗阴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点是心诚,第二点是位置,第三点是材料。
  上面说过修阴这行有几条绝对不能触犯的规则,其中第一条就是爷爷经常给我们说的那句话:万物皆有魂,只等命中人。这修阴的物品都是从墓底拿上来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本来属于别人的物件现在需要交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在洗阴的过程中一定要心诚,爷爷说这世间万物都有魂魄,如果我们不能诚心的对待它们,它们也不会老老实实的被交到另外一个人手里。往玄乎的地方来说,这修阴就是修这物件的魂,让它心甘情愿的落到别人手里。

  这第二点是位置,每个修阴匠家中都必须有一间洗阴房,这房子必须面朝东,并且无论这天气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雨沉沉都必须把窗子保持打开的状态,因为这东方是日出的方向,打开窗子是为了阳光能冲净这屋中所有阴气。
  日期:2015-12-28 18:46:00
  第三是洗阴用的材料,洗干货和湿货的材料是不同的,洗干货必须是糯米磨成粉,然后用烧开的雪水调制成一定黏度的糯米糊,把物件放在糯米糊中24小时即可。不过这糯米和雪水不是随随便便那种都能用,糯米必须是贵州侗族自己种植的秃壳糯,据说这种糯米受日照时间最长,加上侗族人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加入了自己族人的特殊办法;而这雪水也很有讲究,必须是每年冬天的最后一场雪化成的水,所以每年冬天的每一场雪我们都要存放,因为说不准哪一场就是最后一场雪了;洗湿货用的材料据说更为特别,只是我和哥哥还没见过父亲洗湿货,所以那些材料到底是什么我们还不得而知。

  和哥哥两个人折腾了一会儿就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妥当了,小心翼翼的把那镯子放入糯米糊中,在洗阴房四角点上四根蜡烛,这主要是想要这屋子在晚上也能有光亮,洗阴全程都必须有光亮,绝对不能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怕震不住物件上的阴气。

  第二天把那玉镯从糯米糊中取出用雪水洗净后,整个玉镯通体透明,在光下仔细观察了玉镯上的龙雕,雕刻显得栩栩如生,那睚眦就像是要从玉镯上奔跃而出一样。这种雕刻着龙像的镯子在我们行内有特定的叫法:龙脊玉镯。
  林兵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来了我家,拿到玉镯以后好像很满意的样子,支付了约定好的钱一抱拳道谢就离开了。这些钱只占全部费用的30%,另外70%按照规定要在望阴期结束后才能给我们,毕竟望阴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我和哥哥两个人还乐呵呵的觉得修阴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儿,完全没老爷子口中那么恐怖。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林兵再一次出行在我家门前,推门而进第一句话就是:“两位去广西走一趟吧,家里出事儿了。”
  日期:2015-12-29 11:37:00
  三:西归

  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一声糟糕,因为这望阴期出的事儿可大可小,小到身有顽疾,大到家破人亡都有可能,事大事小全凭修阴匠的手艺。我和哥哥只跟着父亲处理过几次这种事情,最糟糕的一次也不过是天津吕家因为一快儿玉死了人,况且这几次我和哥哥更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什么阴光回照,地势犯命这些东西都只是知道个大概,对于其中细节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另外这林兵既然不远万里到了我们这里肯定说明家里出的不是小事儿,但让我奇怪的是明明一个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他非要特意来一趟?难道才一个月不到这家中出的事情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哥哥起身把林兵请了进来,给他泡上一杯三花茶道:“林大哥,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林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路途颠簸,眉宇间露出一丝丝疲惫,端起茶杯道:“我回去以后把那镯子给了母亲,谁料想她戴上之后这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虽说是70岁的老太太了,但是之前身子骨也还算硬朗,”说到这眼中露出了些许后悔:“自打戴上那镯子之后没过几天就不行了,还说晚上经常有人在她门外要索她的命,所以还烦请两位随我去广西一趟给我们看看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哥哥听完站起来让林兵稍等,然后拉起我就往洗阴房走去。按照林兵的描述,林家奶奶戴上那镯子之后身子骨突然不行了,很可能是因为洗阴不净导致那镯子上还有些阴气,那东西在古墓里放得时间久了,再加上对方是个老太太,所以先得看看是不是洗干净了。
  上面说过干货和湿货洗阴的方法是不同的,在洗阴过后一般来说都需要验证是否洗干净了,对于干货来说,洗阴结束一周后需要去观察当初洗阴用的糯米糊,如果洗干净了,就会有一些暗黑色的糯米团沉淀在盆地,按照父亲的说法这些阴秽之物会被糯米吸收然后沉淀下来。这次是因为林兵只给了三天时间,根本来不及去检查盆底,在加上这次只是简单的洗阴,我和哥哥根本没放在心上。
  还好当时洗阴的木盆还在,我们把上面一层的糯米去掉后看到有好几块儿暗黑色的糯米团沉淀在盆地。虽说数量不多,但毕竟这次洗阴的物件只是个小小的玉镯,这些脏东西足以说明的确是洗干净了。
  这下就不好办了,我叹了口气:“看来这次还真得去广西一趟了,你先去招呼林兵,我去给爷爷说一下然后收拾些东西咱们就出发。”
  日期:2015-12-29 12:28:00
  我和哥哥还没有单独处理过这种事情,这次去很有必要给爷爷说一声。来到后院老爷子正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怀里抱着家中的那只老花猫。我过去打了声招呼,然后把林家的事情给他说了说,老爷子听完眯缝着眼睛道:“那你俩可得给人家给处理干净了再回来,可别丢了老卓家的脸面。”
  我有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和哥哥还真没底,您有没有什么经验这会儿给我说说,到时候说不定用得到。”
  老爷子嘿嘿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让你们两个臭小子平时只顾着玩,这会刀架脖子上知道喊救命了?”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下巴,没想到爷爷严肃的说道:“要说经验,这一时半会儿也给你说不完,处理这种事情必须得经历的多才能摸清其中的道道来,不过有几句话你得记在心中。”
  “这第一句,修阴是虽然说不上是件善事,但是比起那盗墓的行当咱们也算是与物为善,所以做事儿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第二句,世间万事讲究一个缘分,不可强求,如果你俩真的找不到原因也不必灰心丧气,只能说明你们还有林家和那镯子的缘分未到,这时候千万不能逞能,一定要让林家把那镯子从哪来的还回哪儿去,以免后患无穷。”
  “这第三句,说难听点这修阴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封建迷信,不过从老祖宗那儿一辈辈儿流传至今总归有它的道理,所以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对于这中间的东西一定要心存敬畏,切记人在做天在看。”
  “这最后一句”,老爷子说到这儿又把眼睛眯缝起来:“等你做这一行时间久了,遇到的人和事儿多了你就明白了,这世间最可怕的不是什么鬼怪,而是面对着诱惑的人心。但是我希望无论你俩遇到怎样的事情,面对怎样的诱惑都要保住自己的良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