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型男邻居

作者: 单身女青年

  日期:2015-09-16 18:03
  以前总听人说,话不要说的太满,苏童从来没太当回事,现在,她后悔了。
  活了二十几年,遇到鬼压床这种事情,对她来说还是头一遭。
  白天外出采访的时候,在一个僻静的小胡同里面,一个腰背佝偻着直不起来,两只眼睛看上去仿佛只有眼白,没有黑眼仁儿的老太太一把拉住了她。

  “姑娘,你的八字太轻了。”老太太长得瘦小干瘪,声音却异常的嘶哑低沉,她一边死死的拉住苏童的手腕,一边用那一双令人莫名感到汗毛直竖的白眼珠瞪着苏童,“你可千万不要去那些阴气重的地方,不然非得招惹到不该招惹的东西不可!今天遇到我是你运气好,我好心提醒你,要是换成别人,你就可没那么走运了!”
  “大娘,你先放手……”苏童被老太太吓了一跳,本能的想要把自己的手抽回来,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瘦小的老太太力气居然奇大无比,两只手就像是两片砂纸一样,抓得苏童生疼,要不是看她一把年纪,苏童差一点疼得一把推开她,用力想要把手抽回来,偏偏被老太太拉得死死的,抽不出来。
  “苏童,怎么了?”
  和苏童一起出来做采访任务的摄影记者听到苏童又惊又吓的声音,连忙从被采访对象家的小院子里跑出来,苏童听到同事的声音,心里也踏实了不少,赶忙扭头叫他,想让他帮忙一起摆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奇怪老太太,她才一开口招呼,就觉得自己的手腕一松,等摄影记者出来询问她情况的时候,她再一看,小胡同里空空荡荡的,哪里还有什么驼背的白眼老太太。

  一个盲眼的干瘦老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无声无息的就不见了,这件事情确实有点诡异,但苏童本着二十多年来从未被撼动过的唯物主义精神,只当自己遇到了个神经兮兮的老太太,定下神之后并没有太当回事,回到报社里还当作谈资拿来和她对桌关系最要好的同事小王讲,倒是小王听完之后一惊一乍地盘算了半天,非要找个好日子,拉苏童到庙里去求个护身符不可。
  苏童没有当回事儿,反倒笑着和小王调侃,说:“人家画家都说了,最容易画的东西就是鬼,因为谁都没见过,画成什么德行都说得通。这个世界上要真的有鬼倒好了,我瞧瞧长什么样,以后在这方面也算个权威了嘛。”
  “我看啊,语气在这儿耍嘴皮子,你还不如赶紧找个阳气旺的男人脱单比较靠谱!”小王平日里和苏童闹惯了,看她不当回事,索性也就不提护身符那些,调侃道,“要不然夜半无人,万一真有哪个鬼大爷心疼你深闺寂寞……”
  “欢迎之至!卧室的大门随时敞开!”苏童当时是这么回应的。
  日期:2015-09-16 18:37
  好吧,饭可以乱吃,话却果然是不能乱说的,当天晚上就遇到了鬼压床,半夜三更的瞪着眼躺在床上一动也动不了,苏童只能在心里哀叹,不知道这算不算自己的现世报。

  她不知道现在是凌晨几点,只知道屋子里黑漆漆的,窗外黯淡的星光透过半透明的纱质窗帘洒进屋里来,让房间里显得更加冷寂,床头小闹钟的秒针每走一下都发出嗒嗒的响声,那声音平时小到苏童根本听不见,可是现在却好像格外响亮,每发出一声,都震得苏童的心跟着抖一下,白天和小王互相调侃说的玩笑话也都重新浮现在脑海中,惹来了一股莫名的寒意,裸露在被子外面的手臂上顿时浮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如果现在她的四肢能够听指挥,苏童一定会想要照着自己的脑袋敲上一记,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些吓唬自己的事情!

  一定有科学解释的,苏童迅速的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说法,试图给自己一些安慰,她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篇介绍这方面知识的文章,文章说所谓的鬼压床,医学上被称之为睡眠瘫痪症,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以为自己醒了,但是事实上却仍旧出于梦境当中,所以肌肉呈现出几乎麻痹的状态,无法受支配的活动。
  忽然,苏童觉得她隐约听到了什么声音,似乎是有人在唱歌,那个声有些飘渺,忽远忽近,就像有人在听收音机,还把音量一会儿调高一会儿降低,反复几次之后,那歌声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清晰,好像距离苏童也更近了一些似的。
  这都几点了,怎么有人这么没有公德心,苏童在心里暗暗的抱怨。她的四肢依旧动弹不得,浑身上下好像唯一还听使唤的,就只剩下两只眼珠了,那歌声咿咿呀呀,好像是某种不熟悉的戏曲,歌词一句也听不懂,曲调里透着一种让人心底发凉的哀怨悲戚,听起来如泣如诉,而那唱歌的女声又尖又细,唱的那曲也没有什么起伏,还总拖着长音儿,听得人心里毛毛的。
  咯吱——。
  咯吱——。
  窗子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异响,那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就像是过去读书的时候,班级里有调皮捣蛋的小男生故意用指甲去刮黑板发出的声音一样,让人听了非常的不舒服,这声响来得突兀,随之而来的还有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也陡然变得尖利起来,仿佛就在窗子外面。苏童本能的把目光朝窗口投了过去,惊恐的发现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只手,那只手的手型干瘪枯瘦,依稀能看到长长弯弯的指甲,此时此刻正一下一下的刮挠着玻璃,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苏童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住在十楼,这个高度,怎么可能有人从外面摸得到自己的窗子呢!现在是手,呆会儿不会还有什么别的吧?
  然而,就好像墨菲定律一样,事情永远都是怕什么来什么,苏童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随着那只手一下一下的刮在玻璃上,一个影子借由凄冷的星光,从窗外投了进来,映在天花板上,是个长发女人,似乎套着一件看不出曲线的长袍罩衫,头发披散着,像是一个侧影,可是偏偏窗外,什么都没有。

  到底是什么样的角度,会让人的侧影这样的呈现在天花板上,苏童想不通,她此刻的心情完全被惊恐所占据,根本无暇去判断其他,只能瞪大了眼睛,眼睁睁的看着天花板上的那个侧影,慢慢的,慢慢的,转了过来,变成了一个正面的姿势,就好像是一个看不到五官的人,站在天花板上,俯视着床上的苏童。
  日期:2015-09-16 19:11
  那影子一点一点的拉长,从床脚下的位置向苏童头顶这边慢慢的移动,刚才还响彻耳边的咿呀吟唱戛然而止,变成了一声声凄厉的干笑,影子没有嘴巴,但是苏童深信,那笑声就是从这个黑影中发出来的。
  黑影此刻已经拉得很长很长,从长长的身躯里,影子又分化出了两只枯枝一样的鬼手,鬼手继续向前延伸,似乎想要顺着床头抵着的墙壁一路爬下来去抓苏童似的,苏童想要尖叫,但是她的嗓子也不听使唤,被无形的手扼住一样,发不出一丝一毫的声音,只能瞪大了惊恐的眼睛,看着那双鬼手一点一点的伸向了墙边,内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这是她这辈子都还没有体会过的滋味。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双鬼手在触到了苏童头顶的那面墙的时候,似乎有什么东西忽然闪出一道金光,那光很短促,一闪而过,却让那双鬼手好像触电一般的迅速缩了回去,不止鬼手,整个鬼影都随之而瑟缩起来,一点一点缩到床边,像是从窗缝里流走了一样,消失不见了。
  随着鬼影的消失,苏童原本僵硬不受控制的身体也陡然一轻,原本束缚住四肢的那股力量和鬼影一起消失了,她松了一口气,顾不得想别的,赶忙翻身拉开台灯,台灯那柔柔的昏黄暖光是平时苏童最喜欢的温馨,现在却远不足以驱散她内心当中的恐惧,她哆哆嗦嗦的爬下床,把房间里,甚至整个房子里的灯统统都点亮,然后又逃回到床上,用棉被把自己包裹的好像是一个巨大的茧。
  缓了一会儿,剧烈的心跳稍微平复了一点之后,苏童想起方才不知道从何而来的那一道金光,她从棉被里抽出一只手,摸了摸自己床头抵着的这面墙,不管怎么看都看不出那面墙有什么稀奇来。
  不管怎么说,方才这面墙肯定是救了自己的。苏童这么一想,把身体朝墙壁方向更紧密的靠了靠,好像希望借此来获得一些安全感似的。

  就这么蜷缩在床头,一只手摸着墙壁,苏童维持着这种略显怪异的姿势,一直到天色微凉,才带着惊吓之后的疲惫,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被折腾了一夜,到了第二天一早上,苏童洗漱的时候在镜子里面成功的看到了一只新鲜出炉的“熊猫”,下眼皮一边一团暗影,上眼皮还有些水肿,整个人看起来别提多憔悴了,不过一大早,也没时间去补救,因为睡得不好,本身就已经起晚了,苏童用冷水洗了洗脸,就急急忙忙的拿着背包出门去了。
  苏童今年二十五岁,虽然本专业并不是新闻,但由于从小到大对这一行的喜爱,以及笔头上的功夫还不错,大学毕业之后就应聘进了现在就职的这家报社,做社会新闻记者,一晃就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工作表现一直比较优秀,工作积极性也始终很高,期间曾经有另外一家报社向她跑出橄榄枝,希望她过去那边做娱乐新闻,因为娱乐新闻记者就需要她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永远冲在最前面的劲头儿,但是苏童拒绝了对方的邀请,尽管那边的工资和奖金听起来都还挺诱人的,但是比起明星轶事,苏童觉得民生话题对她来说更有意义。

  到了单位,屁股在椅子上还没有坐稳,对桌的小王就已经注意到了苏童的异样,小王名叫王莉,和苏童进报社的时间差不多,两个人年纪也相仿,又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平日里对苏童什么三俗的玩笑都敢开,现在一看苏童顶着两团黑眼圈,哈欠连天的坐在那里,立刻一脸坏笑的凑过来问:“怎么着?看这架势,昨天晚上不会是有人纵。欲。过度了吧?偷偷跑哪儿逍遥去了?”
  “我倒是想,孤家寡人的,哪儿逍遥去啊。”前一天晚上的梦魇还让苏童有些心有余悸,她不敢再乱开玩笑,也不想说出来,怕被别人听到了以为她年纪轻轻就这么神神叨叨的,所以只好随口调侃一句敷衍过去。
  日期:2015-09-16 19:28
  “得了吧你,少在我面前装可怜啦,蒙的了别人蒙不了我,你呀,就是眼界太高,”小王不吃这套的撇撇嘴,“我跟你说,现在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不管你说是想要找个多英俊多好看的,还是多有钱多有势的,起码有个方向,有个方向有个标准呢,就容易很多了。可是你倒好,偏偏说要找什么感觉!感觉这种东西算是什么标准啊,看不见摸不着,根本没有办法去量化出一个标准来,怎么找!你要是别把要求定的那么虚无缥缈的啊,估计我都吃上你的喜糖啦!”

  苏童嘿嘿一笑,耸耸肩,没有吭声。
  每个人在择偶原则上面,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一套原则和标准,可能对于别人而言,有车有房没贷款是终极目标,但是对于苏童来说,钱够吃饭穿衣就行了,但是两个人在一起,感觉对味儿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必备条件。
  “小苏,主编找你。”苏童正因为小王提起来的话题而微微有些出神,办公室另外一头有人叫了她的名字,把她的注意力给重新唤了回来。
  苏童赶忙答应着,起身朝主编办公室走了过去,昨天刚刚把要交的稿件都弄完交上去,主编老董还夸了自己半天,一大早就被召见,估计是又有活儿了。
  敲敲门,得到许可之后,苏童进了办公室。主编老董五十多岁,眼镜度数有点高,镜片厚厚的,平时有事没事手边都少不了他的大茶杯,里头泡着养生药茶,今天也不例外,苏童进门的时候,他正端着大茶杯,一边吹着热气和飘在上面的枸杞,一边小口小口的嘬饮着,见苏瞳进来了,老董示意她在自己办公桌对面坐下,端着水杯的手翘起一根小手指,指了指电脑屏幕,对苏童说:“昨天你叫上来的那篇关于关爱孤寡老人的稿子,写的不错,估计刊登以后应该会有很好的反响,你这几年提高的速度很快啊,越来越成熟了!”

  苏童连忙摆摆手,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主编过讲了。”

  “唉,你不用那么谦虚,你在我这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到底是个什么实力,我心里还是有数儿的,咱们组里那几个不太用我操心的年轻人里面,你算是头一号儿了,”老董摆摆手,然后把茶杯往旁边一放,正色对苏童说,“现在又有一个大新闻要交给你了,这件事现在虽然不算是什么比较轰动的大新闻,但是依照我的经验来看,跟住了,好好挖,十有**不会错。前天咱们市里有一所重点小学组织学生们春游,去了常青山森林公园,结果有一个班级里面,起个孩子忽然就昏倒,送去医院治疗,到现在这都快48小时了吧,一个都没醒过来。”

  “这件事我早上出门前看晨间新闻提到了。”苏童点点头,表示自己对这件事多少也有一点了解,“不过好像电视台那边没有对这件事进行什么深入调查。”
  “对,所以别人现在还没有引起重视的,正好是咱们的机会,我要你去对这件事做一个系列的调查走访,争取抢在别家前面,尤其是电视台那边,挖出背后缘由。”老董下达指示,他是个在报纸行业从业几十年的人了,对于现在越来越少人看报纸,越来越多人看电视这种现象感到十分不满,因此在平日里的工作当中,总是忍不住想要和电视甚至网络这些新型媒体一争高下。
  苏童本来就是一个对新闻有着超凡热情的人,听老董给下达了工作安排之后,立刻应承下来,离开老董办公室之后,就直接拿了背包直奔医院去了。

  日期:2015-09-16 20:13
  关于那所重点小学发生的这一起不知道应该算作是意外还是世故的突发状况,苏童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早上的电视新闻里面有大略的提了一下,不过并不是郑重其事的报道出来,而是相当于是热心市民提供新闻线索的那种环节里提到的。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原本这所小学是趁着春暖花开,这几天的天气也一直很好,所以组织学校里的师生到本地市郊著名的常青山森林公园去玩儿,其他都一切正常,唯独只有一年级一班的七个孩子,在中午休息吃午餐的时候偷偷的脱队跑出去别处玩,一直到下午集合的时候也没有回来,带队老师连忙安排人手四处寻找,最终在于他们的午休地点隔着一个小山头儿的山腰另一侧,一处废弃多年,已经破败不堪的建筑前院里面找到了那七个偷偷私自脱队的孩子。

  七个孩子是找到了,但是却情况却并不好,他们在被四处焦急寻找的老师找到的时候,都横七竖八的倒在那间废弃建筑的院子里面,有的趴在院门口附近,有的躺在建筑门口的石头台阶上面,甚至还有一个孩子,身子倚靠着院子里的一棵大树,歪歪扭扭的站在那里,尽管七个孩子有男有女,姿态各异,身处的位置也各有不同,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彻彻底底的失去了意识,怎么都叫不醒。

  校方一看这样的清醒,也慌了神,提前结束了春游活动,安排老师把其他没事的孩子先送回到学校去,再通知家长接走,然后七手八脚的把这几个昏迷的孩子送到了医院去接受检查和治疗,那七个孩子从前天下午被送去医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半的时间,可是七个人没有一个人有丁点苏醒过来的迹象。学校方面除了道歉之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到现在也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诊断结果,还是在观察阶段,家长焦急不已,所以才有人打通了电视台晨间新闻的市民热线,希望能够引起关注。

  晨间新闻的主持人对这一来电做出的评价是比较常规的,打电话反映情况的家长也说到了孩子并没有任何外伤这一细节,七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忽然一起发生了这种情况,首先被怀疑的自然是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是否存在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主持人在节目当中表示接下来会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至于节目结束后,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会被节目组纳入工作重点,谁也不知道,所以老董才会一大早就安排苏童去了解情况,希望能够抢占先机。

  七个孩子没有任何外伤,按照那名家长反映问题时的形容来描述,简直就好像是睡着了一样,可是正常的孩子哪有睡得那么死,一天半的时间仍然叫不醒的呢?即便是误服了某种类型的安眠药,这么久也应该已经过了药性,苏童觉得很奇怪,希望能够从医院方面得到一些合理的解答。
  从报社到医院不算远,苏童离开报社的时候也才刚刚过了上班的打卡时间而已,作为一个很少进出医院的健康宝宝来说,当她来到医院这边,还是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场面吓了一跳,这么一大早,医院的大厅里就已经热闹得堪比菜市场了,出出进进许多人,有来看病的患者,有陪护的家属,还有探望的亲友,时不时的还有救护车呼啸而来,急救人员推着担架车一边提醒周围的人注意闪避,一边行色匆匆的送病人进去或者开车离开去接别的患者。

  苏童尽量避让他人,虽说她有工作任务在身,但比起那些急着看病或者拿药的人来说,显然对方的时间更宝贵。苏童看着那些被家人陪着来看病,一脸痛苦或者愁容的患者,心里面有很多的感慨。每个人的生活境遇的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一辈子清贫,也有的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来没有发愁过柴米油盐那些东西,但是不管生活境遇有多么的天差地别,到了病痛面前,所有人都无处遁逃,疾病并不会因为谁有权有势就绕道而行,生老病死对于所有的人而言,都同样是不可逃遁的必然历程。

  医院的空气里,总是混杂着浓浓的消毒水味,再夹杂上拥挤的人群散发出来的淡淡汗味及不同人的体味,几种味道掺杂在一起,让人闻了之后都忍不住想要皱眉头,苏童挤在中间,有好几次都觉得自己简直要窒息了,这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她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住,假如今天的情况变一变,现在是自己因为头疼脑热的过来看病,恐怕遇到现在的这种遭遇,也会被吓得宁可回家躺在床上静养,也不愿意过去看医生了吧。苏童一边在心里面暗暗吐槽,顺便体谅一下方才替自己指点方向的那几个导诊护士每天的工作环境,一边按照对方的指点,顺着一条曲曲弯弯的走廊从门诊大楼往位于后面的住院部走去,方才的导诊护士告诉她,想要去病房那边的话,顺着这条走廊一直走,那边有一侧电梯,由于位置比较偏,所以平时会跑去那里乘坐的患者或者家属并不多,假如是按照楼里面的指示去找电梯,估计一时半会儿也挤不上去,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那个导诊护士给自己指出这么一条捷径的时候,旁边另外的一名护士似乎还有些不大愿意,一直在旁边示意同事不要给苏童提供这个信息,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苏童也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猜测去判断一下了,或许是那一台电梯平时因为很少有患者和家属去用,所以医院里的职工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自在,现在被提供给了苏童这个外人,所以不太高兴吧。
  按照导诊护士给指出来的那条路,苏童七拐八拐好不容易的来到了住院部一楼,看起来这一侧还真的是比较偏僻,曲曲弯弯的小走廊走了一半左右的时候,周围来往的人明显就少了,等到再过了几个岔路口,最后来到不算太宽敞的一楼电梯间,那里和门诊楼的气氛简直是天差地别,门诊楼热火朝天的忙,这边倒是挺清净的,由于一楼背阴不见光的缘故,甚至空气中还夹杂着一股别处没有的潮湿和阴冷感,苏童莫名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下意识的用手去抚了抚自己的手臂。

  电梯间里除了苏童之外,还有一个人,是个看起来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穿着一身藏蓝色的衣裤,衣服还是比较传统的裁剪式样,小立领,领口有一粒盘扣,老太太的头发花白,梳得一丝不苟,规规整整的在脑后判了一个小发髻,苏童走过去的时候,老太太目不斜视的对着前方,面无表情的看着银色镜面的电梯门。
  日期:2015-09-16 20:53
  电梯间里一共有两台电梯,苏童朝老太太那边扫了一眼,发现那部电梯门边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一排红字,写着“out of order”,这让苏童不禁有些无奈,即便医院有可能是安装了进口的电梯,但是好歹电梯坏了也应该贴个通知,或者摆放个中文告示牌什么的,你瞧,那个大娘摆明了是不认得英文单词,不知道那部电梯已经坏了,所以还在那边傻傻的等电梯呢!

  “大娘,那部电梯故障了,上楼的话得坐我这边这一部。”苏童不想看那个大娘傻傻的在坏了的电梯前面干等,便开口招呼她,提醒她过来乘坐这边的。
  她的好意老太太似乎并不买账,看也不看她,对她不理不睬。
  苏童觉得自己的声音也算不小了,而且就算听不清,老太太至少也应该有点反应的, 看样子对方是那种比较倔强的老人,摆明了不想搭理陌生人,这么一想,她也就没有再开口提醒,看了看自己这边正在下行的电梯,心想等一会儿电梯到了,自己进去之前再招呼一遍吧。
  电梯是从十几层开始下行的,可能是因为医院里的电梯载重量都比较大,所以优先稳定性,对速度反倒要求不高,苏童盯着液晶屏上面的数字,看电梯一层一层的慢慢降下来。
  很快,她就发现,那个一身蓝色衣裤的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挪到自己身后来了,从电梯的镜面门上能看到一抹蓝色的身影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的位置,苏童心里有些失笑,瞧,方才自己叫不理,现在倒明白了,偷偷的挪了过来,有些时候果然是老小孩儿,倔强执拗得让人哭笑不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