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传说——黄延秋事件大揭秘!!!

作者: 细雨行舟

  楔子
  1977年,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神秘事件:该县北高乡北高村21岁的青年村民黄延秋,先后三次在夜晚熟睡之时离奇失踪。
  第一次是在1977年7月27日(农历6月12日)晚上8、9点钟,黄延秋正在家中睡觉,午夜一点钟左右,不知道什么原因,却出现在了约一千公里外的南京的一个大商店的门前,然后又被两个交通『警』察样子的神秘人物买票送上开往上海的火车,后来通过救助站与家乡取得了联系,被亲人接了回去……
  两个月之后,9月8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也是在晚上9点钟左右,三伏天很热,黄延秋本来睡在院子里一张小床上,半夜一觉醒来,却出现在约一千二百公里外的上海火车站广场,然后出现两个穿着军装的神秘人物先后指点他乘船、乘车,最后送他进入一个有他邻村亲戚在里面作军官的军营之中……

  第三次则最神奇,距离第二次失踪没几天,在9月20日(农历八月初八)夜晚十点钟左右,黄延秋刚从生产队长家的门口出来没走多远,就眩晕倒地,失去知觉。午夜醒来时,却出现在兰州一家旅馆当中,两位自称是山东高登民、高延津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人,自称是黄延秋三次神秘失踪事件的安排者。在这一次,高登民、高延津用了九天的时间,不借助任何飞行器械,先后背负黄延秋从兰州飞往北京,从北京飞往天津,天津飞往哈尔滨,哈尔滨飞往长春,长春飞往沈阳,沈阳飞往福州,从福州又飞往南京,南京飞往西安,又从西安飞回首站兰州。他们总是在白天休息,夜晚夜深人静之时才开始飞行。

  最后在终点站兰州,他们又将黄延秋以未知的方式送回了河北肥乡县北高村的家里。
  黄延秋的三次神秘失踪以及他说的被两个神秘人物,背着他以高于当时列车20-40倍速度飞往9个城市的事件,轰动全中国。这被认为是中国UFO三大悬案之首的神秘事件,北京UFO研究会有文字备案。
  日期:2015-07-16 13:00:00
  一、丫丫闻喜
  2008年劳动节刚过,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人随同父亲,两人行色匆匆的出现在四川眉山市洪雅县境内的蜀山山区,他父子两人均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脸上都频有些风霜之色,显是游历已久。
  父子两人除了年龄不同而外,相貌却是极其相似,这个哥们唯一与他父亲不同的是,他的嘴巴两边各长着一个天然的酒窝,叫人一眼望过去,总以为他在朝自己微笑。
  他叫吉若龙,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由于天生长着一张无比嘻哈的娃娃脸,师兄弟们更爱称呼他为:吉乐龙。
  这几年,他几乎把“黄延秋事件”(参见百科,这里不再赘述)曾经游历过的城市都去了一趟,总想找寻到一些关于黄延秋口中的神秘人物高登民、高延津的一些珠丝马迹。
  日期:2015-07-16 13:06:00
  在2002年的时候,他还请到朋友帮忙,找到国内有名的专家来调查黄延秋事件,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测谎仪器来测试黄延秋事件的真实性。据说这件先进仪器的成功机率能达到99%,但仍没有在黄延秋的身上发现任何漏洞。
  后来又让催眠大师给他催了眠(类似于金庸《神雕伴侣》中写到的迷魂大法),在催眠过程中,黄延秋能清晰描述当时发生的事件、地点、人物的样子及说过的话语。而且黄延秋在第三次催眠过程中,竟然与神秘人物联系上了,神秘人物还告诉他,不要再让人来寻找他们。
  那么按着正常逻辑,黄延秋在被催眠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可能说出谎话来的,由此就更加肯定了世间存在飞人的可能性。这些专家还在此次的催眠调查中根据黄延秋的准确描述,绘出了高登民、高延津两个神秘人物的高清立体画像,直到黄延秋本人认定与自己三次同行,飞天游历11所城市的正是此画像中的两人,绝无丝毫差别而止。
  此为高登民
  这是高延津

  日期:2015-07-16 13:08:00
  5年来,吉若龙拿着这两个神秘人物的画像,根据黄延秋家房屋南墙上留下来的字面信息,几乎把黄延秋曾经跟高登民、高延津三个人一起游历过的所有城市都又去过了一遍,他也曾找到过叫做高登民、高延津的两人,但年龄、长像均与画像中人物不符,他还找到两个叫做高延津的小朋友,当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此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寻找高登民与高延津两人?是仅仅出于内心的好奇,对飞行世界的向往,还是另有别情?
  日期:2015-07-16 13:23:00

  这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时候讲起……
  1977年,河北邯郸,黄延秋的家乡,所有人都在津津乐道的谈论着他的离奇经历,此事已引起人们的纷纷猜疑,且越传越奇,甚至带了神话鬼怪的传奇色彩。有的说他是小鬼缠身,有的说是他遇见了外星人等等,他的未婚妻,更是难以忍受思想上的压力,竟然向乡司法所申诉要和他离婚。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
  只至传到了远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一家汉民的家中,闻到此事的女主人叫高登云。
  看了,这姐们跟黄延秋家南墙上留下的名字“高登民”只差一字。
  日期:2015-07-16 13:54:00

  由于地处偏远,高登云听到《谁在背我飞行》的故事时,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当时她迫不急待的找来丈夫多吉,告诉他背着黄延秋飞行的两个人之中很有可能就有自己的亲哥哥。
  可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多吉心中存着太多疑问,便对妻子说道:“你们汉族重名的人太多了,这会不会只是个巧合呢,而且人怎么可能会像鸟一样能在天上驼着人飞。莫非我的大舅哥已经修成金身正果了吗?”其时当地藏民人人崇信藏传佛教,虹身示现、飞天喇嘛的传说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日期:2015-07-16 14:07:00
  只听高登云不无肯定的答道:“这绝对不是巧合,若是巧合,可能只会有一个人的名字与之相同,可是高登民、高延津两人无论是姓氏,还是名字,都与我哥哥跟延津的名字一模一样,一点都不差哎。‘山东,25,26’,你知道的,我们的老家本是山东省临朐县,在1977年,我的哥哥正是26岁,延津比我哥哥小一岁,嗯……没错,那年他也正是25岁。再说那个小黄……黄延秋,这个人我也是认识的。”

  此时高登云终于闻到了哥哥的消息,一下子让她又想到了自己与高登民、高延津三人童年时期的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日期:2015-07-16 14:17:00
  二、苦乐童年
  1957年的7月份,受西太平洋副热高压中心天气系统的影响,致使多地产生暴雨洪水,河道溃决,山东一省4个专区40余县受灾。受灾人口18.9万人,受灾农田142.8万公顷,减产135万吨,死亡数千人。此次洪水使河道堤防决口、抓口共13处,倒塌房屋260多万间,伤亡牲畜8000多头,数万人无家可归,游离失所……
  1959年7月,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老营村村口,三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两男一女,顶着炎炎酷暑走在荒辟的小路上。他们已经行程几千里,从山东千里逃逃的延路乞讨过来。
  三个人都姓高,大一点的叫高登民,个子稍矮点的叫高延津,那个大大的眼睛,脑袋后面胡乱梳着小辩子的小姑娘最小,才刚六岁,是高登民的亲妹妹,高登民喊她“丫丫”,至于大名“高登云”却是从来没人叫的,三人都是山东省潍坊市临朐高家庄人。

  日期:2015-07-16 14:27:00
  高登民兄妹俩大着高延津一辈,原在庄上都是以叔侄相称,可是由于两人年龄相仿,小时候一直打闹玩在一起,关系可比亲兄弟还要亲上几分。两年前庄里受灾,这让本来就吃不饱饭的高家庄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生计,不得已,几个孩子与其家人只有背井离乡去延街乞讨。
  两年来,三个孩子的父母都由于过度饥饿与病痛折磨相互夺去了生命,高延津的姐姐、高登民的一弟一妹也都没有幸免于难,此时只剩下高登民、高延津、丫丫三人。由于高家庄人人姓高,登民与延津两人也不知是隔了多少辈的本家,这时三人生死与共,早已经不再以叔侄称呼,而只呼对方其名而已了。
  日期:2015-07-16 14:30:00

  丫丫看到自己的哥哥挨饿,心里不忍,忙掰开自己饼子的一半给哥哥送来。一个玉米饼子,若以现在人的饭量,最多也就能吃到六七分饱,两人再一人一半,真真的就还不够塞牙缝的了,高登民一咬牙,一人饿就好了,绝对不能再要妹妹受罪,于是对妹妹说:“我还能再撑一会,你吃饱了,就能自己走路了,到时候也不用我再背你了。”
  这时高延津走了过来,掰开自己饼子的一大块,强拉硬塞的放到了高登民的手中,高登民看了看他淡淡一笑,也没有拒绝,三人都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不一会,高登民的半张饼子就进了肚子,连味道也都没尝出来是香是甜,这半张饼吞到肚子后,真的是半点作用也没有。
  高登民与高延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吃饱,但至少个个也都喝了个水饱,总不能一直赖在人家不走。挺一挺,不妨再到前边几家看看,于是三个人很无奈的走了出来。
  日期:2015-07-16 14:33:00
  谁知道没走多远,忽然听到后面咚咚咚的脚步声,三人一回头,突然见到刚才那个抱着玉米饼子的同龄男孩子追了过来。
  “给,吃吧!”说着话,他竟然又捧出了两个大玉米饼子出来。三个人一看,都觉得有点奇怪,看样子,刚才那家女主人并不是很小气啊,怎么这小孩还能一下子再拿出两个出来呢。三个人一起瞧着饼子,可是谁也不敢先接过来吃。
  那个男孩子大声说道:“快拿去吃吧,这都是我自己的饼子。”
  那个男孩看三人还是不吃,只有告诉他们,这两个饼子是他趁母亲没注意,把自己的那一份拿了出来,再加上他刚才抱着还没来得及吃的那一个,一共两张饼子,都偷偷的拿了出来。
  日期:2015-07-16 14:37:00
  三人依然不肯吃,高登民向他问道:“你把自己的两顿饭都给了我们,那你自己怎么办呢?”
  那男孩苦笑一声答道:“妈妈总不能看着我饿着不管,兄弟姐妹们一人给我一点,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高登民摇了摇头:“那还是算了吧,我们再到前边去看看,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说着话领着丫丫跟高延津转身就走。
  “你们别去了,前边人家有一条大狗,恶得狠,这样,我们一起吃,这总可以了吧,晚上我们再一起想办法。”那男孩看到他们要走,立时向三人喊道。
  日期:2015-07-16 14:40:00
  三个人,丫丫的饭量最小,刚才又吃了整整一个大玉米饼子,现在已经不是特别饿了,可是高登民与高延津两人,真是已经有点撑不住了,于是都停了下来,那男孩看到他们还是不好意思拿来吃,于是就自己先掰下小小的一块,然后又均匀的分了三大块,分别交给高登民、高延津及丫丫三人。
  丫丫拿过饼子,只咬了一小口,就又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哥哥,一半给了高延津,然后说道:“我刚才都吃了一个了,现在已经吃饱了。”
  于是由高登民开始,两人各拿起了一个,边大口大口的吃着边感激的望着那个男孩子。当几个人都吃完后,高登民与高延津也已经吃到七八分饱了,这时再看看那个男孩还在怔怔的看着自己三人。
  日期:2015-07-16 14:46:00
  高延津说道:“谢谢你啊,兄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待我们爷几个将来发达了,一定也不会忘了你。”小孩子说话自然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眼下自己还是个讨饭的乞丐,能吃饱生存下去已属不易,哪里还能想到明天发达的时候。

  谁知道那个男孩听了这话后也不是相当在意,大咧咧的回答道:“我叫黄延秋,你们千万不要再到前面去了,小心大狗……”
  “你不用担心我们了,大狗若是咬人,正好宰来吃掉,到是你,晚上该怎么办呢?”高延津不无担忧的对黄延秋说道。
  黄延秋想了想,说道:“没事,我家里还有半袋米呢,只是再吃完这半袋,就真的没有了。”说着话,脸上浮上了一丝忧愁。
  日期:2015-07-16 14:47:00
  高家三人想想黄延秋对自己的恩情,再想想黄延秋一家三口吃完半袋米后的苦楚,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时天上一片鸽子从头顶上飞过,有灰有白,足有几十只,一起向村子南边的方向飞了过去。

  高登民突然向黄延秋叫道:“你们家有弹弓吗?”
  啊!是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三人也一起叫道:“好主意,用弹弓将鸽子打下来烧着吃。”
  高家三个孩子三年来一直跟着父母,从山东开始,山南海北已经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个地方,能讨得肚子吃饱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却那里还能奢望见到荤腥,经高登民这么一提议,就连黄延秋在内,无不都流出了口水。
  日期:2015-07-16 14:50:00

  可是问题来了,上哪去弄弹弓呢,高家三个人都把眼光齐齐的盯到了黄延秋的身上,因为只有他才能弄到做弹弓的材料。弹弓这个东西在当时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可比现在的散弹枪、变型金钢等诸类玩具更受孩子欢迎,黄延秋即便是自己没有,也是见过别人玩过的。
  其实说起做弹弓,这也是一门“技术活”。
  首先是选材:弹弓架用木制的丫型枝叉最好,弹弓架的丫型叉架选的越直越正,准确度就越好;其次是弹弓弹线,橡皮条或橡皮筋自然是韧度越大越好,好的皮筋在发射弹丸的时候往往会听到“嗡”的一声,毁坏强度是相当大的;再次是弹兜,是用来装石子一类的弹丸的,这个部位用纯牛皮最好,皮筋拉不坏,而且还非常耐磨。
  日期:2015-07-16 15:03:00
  黄延秋也很兴奋,他家里没有弹弓,高登民告诉他做弹弓所用的材料,叫他回去找些橡皮筋或废弃的自行车内胎连同剪刀,细铁丝等工具出来。因为临时抱佛脚,废牛皮是没有了,小黄却找来了一双废旧没人穿的硬革皮鞋,这弹兜问题也算是解决了。
  弹弓架高登民不放心要小黄去找,他去了村子东头,爬到了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槐树上面,弄下来几个自认为相当完美的弹弓叉,他自己一个,高延津一个,又给小黄做了一个,三个人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功夫,三幅热乎乎的冷兵器就正式出炉了。
  讲起玩弹弓,高登民与高延津可以说是一把好手,小时候就经常拿着自己的独门暗器,也不知伤了多少无辜人家的窗户,可谓是犯案累累了,这时候都有些跃跃欲试。
  日期:2015-07-16 15:06:00

  四个人一商议,为了避免碰到人或打到别人家的玻璃,干这事不能在村子里头,再说村子中的鸟雀也不多,村子南头有片小树林,黄延秋便带着高家兄弟三人去了那里。
  灾荒年月,鸟雀等野生禽类其实也与较平时少了许多,饶是如此,高登民与高延津那比着赛似的打法再加上小黄打到的,一下午的光景还是弄到了八九只,更让人惊喜的是高登民还打到了一只雏鸡。快傍晚时分,几个人分工明确:拨毛,去除内脏等诸般工作由高登民完成,丫丫与小黄拾柴升火,高延津则继续寻找猎物。
  之后,四人找到一荒僻的所在,支架升火。一顿饱餐后,高家的三个孩子要离开了,小黄告诉他们,再往前走,邻村道旁有所破庙,三个人可以去里面暂避一宿。一下午时间,三人与小黄早已玩得难分难舍,这时候到了分别的时刻,每个人都有点依依不舍,丫丫还哭了起来。
  日期:2015-07-16 15:14:00
  这个时候,高延津已经又打到了不少鸽子、麻雀跟几只喜鹊,却都交给了小黄。小黄说道:“你们拿几只,预备在路上吃吧。”高登民答道:“我们明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吃饱了今天的,还想着明天的干嘛,你家里人多,快拿回去让兄弟姐妹们都来解解馋吧,再说我们有这个,也不愁再没有吃的了。”说着抖了抖自己手里的冷兵器。
  黄延秋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不好再推辞,眼看着太阳已经落下了山去,便送三个人到了村口,高家三个孩子走了好大一程,一回头,却发现小黄还站在那里,高登民一挥手,示意小黄赶紧回去,免得他家里人着急,小黄才慢慢的转过身,消失在三人的视野里。
  日期:2015-07-16 15:38:00
  三、兄妹失散
  自此以后,三个人昼行夜宿,风雨无阻,风里来雨来去,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因为有了两幅弹弓,吃食上面倒也没有再犯太大的愁,不一日,竟走到了河南省境内。
  三个人一路走来,觉得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应该找个地方落下脚来才行。一想去哪呢,高登民与高延津几乎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少林寺!
  可是又想到少林寺从不收录女弟子,那自己的妹妹该怎么办呢,于是高登民首先放弃了这个念头。然后三人就一面乞讨,一面向人打听哪里有收女弟子的去处。后来听人说起,在四川有座峨眉山,山上有所道观,自古以来都是以女妮为主,如此三人经过商量决定,先去峨眉山把丫丫安排稳妥,两个人再去少林寺。
  高登民与高延津想到以后能不再飘泊,还能学到少林派的盖世武功,无不心潮澎湃,心中都激动不已。
  日期:2015-07-16 15:48:00
  于是三人又是一路餐风露宿,边乞讨边打听,生怕走错了路,如此走走停停,将到四川境内,已是11月中旬,天气已经微寒,其时北方早已下雪了。
  三人仍然穿着讨来的,并不十分得体的破衫裤,依偎在街边巷角落里冻得瑟瑟发抖。突然走过来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的头上围一围巾,带着口罩,身上穿着深蓝色腈纶裤子,粉色上衣。
  她走近前来,手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好多不知是荤是素的大包子,对着三人说道:“饿了吧,孩子们,快吃吧,还很热乎噻。”听口音大概30岁左右的样子。

  三个人早已饿得眼冒金星,哪还管三七二十一,是荤是素,抢过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这时那个女人又说道:“我家还有几件厚衣服,待你们吃完一起跟我回家去拿吧。”三人点头称谢,哪成想在这大冷天的,竟碰到了如此热心肠的阿姨,实在都有点不知所措。
  日期:2015-07-16 15:52:00
  三个人吃过热包子后,身子都暖和一点了,跟着女人走街串巷,过了好久,终于走到了她的家里。
  女人拿出了三套棉衣,果然都是蛮好的(至少洗的干净,没有漏肉的地方),而且这三套衣服两套男孩子穿的,一套女孩子穿的,穿在三人身上都是恰到好处,就如同提前准备好的一样,由其是丫丫的那一件,简直就跟新的一模一样,小姑娘别说穿,从小就是见都没有见过的。
  丫丫生来大眼睛,双眼皮,嘴巴总爱翘呀翘的,其实是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这时女人让她洗过了脸,又帮她梳洗了一下,换上了新衣服,站在镜子前,高登民,高延津,就连小姑娘自己都快认不出自己来了。
  日期:2015-07-16 15:53:00
  那女人哈哈一笑,对三人说道:“你们刚才肯定还没吃饱吧,我再去给你们每人做碗担担面噻。”
  三个人高兴急了,连声称谢。不一会儿,面端上来了,三个人哪还管他烫不烫,呼噜噜的均大吃大喝起来,直吃的大汗淋漓,然后个个打起了饱嗑,只看得旁边的女人心花怒放,“你们慢慢吃,慢慢吃,锅里还有的,有的……”
  说实话,三个人都没有听见那女人到底说些什么,一如既往的狼吞虎咽,不一会一碗面就吃下去了,丫丫一碗面就已经吃得很饱了,高登民与高延津二人却当仁不让,接连吃了两大碗,这才心满意足的摸着肚皮,停了下来。突然感到一阵昏眩,上眼皮直打下眼皮,然后眼皮似有千金重,再也睁不起来了,隐隐约约中只看到那女人站在旁边似笑非笑,贼兮兮的盯着丫丫。
  日期:2015-07-16 15:55:00
  高登民顿感大事不妙,却再也抬不起头来,三人都趴在桌子上昏迷不醒……
  也不知道又过了多长时间,丫丫在轰轰隆隆的颠簸声之中惊醒过来,发现自己手上脚上都被绑了起来,横卧在一辆车的后座位上面,而之前骗她的那个女人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时候,她已经摘下了戴在脸上的口罩,只见她脸上长着很多黑芝麻点点般的雀斑,此时正歪着头,眯缝着小眼在前面副驾驶位子上打盹,旁边一个男人正在专心致志的开着车子。
  丫丫挣扎着刚想坐起身子,却被身边一个男人一下子又给她按了下去:“老实点,小心给你丢出去喂野狼。”她回头一看,这个家伙原来是个秃顶,正一脸凶神恶煞的模样看着自己。
  丫丫立时吓的不敢动了,呆了好半天她才捏捏嘘嘘向旁边那人问道:“你们带我去哪里,我哥哥他们呢?”
  日期:2015-07-16 16:05:00
  坐在副驾驶上正在打盹的女人听见了丫丫的声音,立时醒了过来,转过头对她说道:“他们都被这两个叔叔扔到深山里喂野狼了,你现在最好听话,如果不乖的话,就也把你扔到那里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