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爷爷和女神诓骗回了长白山,然后家人开始离奇的消失

作者: 小姐o别摸那里

  日期:2014-09-17 14:44
  我和大多数的吧友们一样,混着最末流的大学,过着不能再平凡的生活。让我唯一有一点优越感到,不是我那“四入五也入”后,都不到170的身高,也不是我从小到大让我妈都觉得丢人的长相,而是我们长白山李家的传说。
  日期:2014-09-17 14:45
  一百多年前,“百躺李家”的名号,在长白山一带算是响当当的。那个时候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富豪乡绅,但凡是来我们李家买参,就必须走这“躺银”的规矩。

  所谓“躺银”,是指买主看好了参,准备出钱时,李家把头便会拖过一条躺椅,在上面不断的躺下、站起。一躺是纹银四十两,这是在向买主要价,也是在考买主的眼力。买主估摸着价钱差不多了,就喊一声“李把头,接不住了。”
  日期:2014-09-17 14:45
  只是这喊得时机,必须要拿捏的准确。喊晚了,多花冤枉钱。喊早了,这参您还是去别地儿去买吧。
  车行车道,船行水道,采参也有采参的道儿。
  “放山”人自古就有“三叶不采,六叶不见。”的说法。六品叶以上的紫团参极为稀少,寻常的放山人一辈子都不得见,可偏偏我们李家就能采到。只是这六品以上的参,要价必在百躺之上,久而久之,人称百躺李家。直到现在,长白山的“放山”人口中,还流传着“一根棒槌百躺银”的说法。
  用我爷爷的话说,那个时候我们李家“推金山倒玉柱,遛肥狗养丫鬟。”就没有干不了的事儿。
  我觉得“养丫鬟”这三个字大有深意,不知道奶奶是不是也这么认为的。
  日期:2014-09-17 14:46

  其他的放山人都说,我们李家能飞黄腾达,是暗中得了山精的帮助,会望云寻参之法儿。作为回报,李家将那些八字不硬的胎儿都送去做了山精的奴役了。所以李家自从发迹以来,都是老来得子,又代代都是独苗。
  这话说的也对,也不对。
  日期:2014-09-17 14:47
  鄙人李爻,正是李家第五代少把头。不过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不是采参的“放山”人,只是一个即将留校任职的大四毕业生。
  李爻这个名字是村里的任叔给我起的,取“离爻”之意,据说是我生来爻辞卦象不好,这个名字能让我逆天改命,增福去灾。寓意是挺好,只可惜任叔不是什么算命先生,他是我们那儿十里八乡有名的傻子。
  出生在一个世代放山采参的家庭当中,我对于那些山精鬼怪的传说是极其向往的,甚至希望祖辈们口中那些灵异诡怪的事情,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只可惜时运不济,懵懵懂懂的长到二十几岁,唯一遇到的灵异事件,就是中学时期每天早上起来都腰酸背痛。这让我一度以为自己晚上夜游跑马拉松了。

  日期:2014-09-17 14:48
  不明所以的父母真以为我是有夜游症,带我到医院做了一系列系统的检查。最后一位有良心的医生给我开了一剂灵药:把快播删了就好了。
  回家以后我腰不酸了、肾不虚了,可是腿却差点被我爹打折了!我说的,是第三条腿。
  日期:2014-09-17 14:48
  从此以后我下定决心,做一个无神论的坚定笃行者。只可惜,现实很残忍的抽了我一个大嘴巴。

  已经临近毕业,男同学忙着找工作,女同学忙着找干爹。整个年级,也就剩下我和熊仔两个闲人了。我们俩都光荣的留校了,虽然只是一所三流大学的助教,但还是成了一笔炫耀的资本。
  日期:2014-09-17 14:49
  熊仔,本名何雄哉,是我四年的室友。在留校的问题上,他做地真的不地道。这家伙居然是依靠金钱交易换得这个名额的!这件事如果被曝光了,未来的同事们、那些没能留校的同学们,会如何看他?他能对的起祖国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吗?还好我靠的是那个做副校长助理的干表舅母。
  熊仔人倒是挺好,就是有妄想症,有一阵儿总认为自己是警方潜伏在学校内的卧底,正在执行一项机密任务。更要命的是,这逗逼觉得自己是一个女警察!那段时间熊仔没事儿就穿着棉大衣对我进行制服诱惑。

  这些我都能忍,唯独忍不了的是,他穿的棉衣套棉裤的,都能去喜马拉雅山采山菜了!该漏的不漏,丝袜也不穿,诱惑个屁啊!
  日期:2014-09-17 14:49
  这两年熊仔警花终于是执行完了任务,又开始幻想自己是富二代了!这逗逼开始变得大手大脚的,总以为自己有个百万富翁的老爹。等到了花钱留校的时候,这段不切实际的幻想又一次被我识破了——其实他老爹是千万富翁!
  我们两个蛆虫充分的发挥了混吃等死的优良传统,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日没夜的窝在寝室。直到那条诡异的口信儿,打乱了我们原本美好的生活。

  日期:2014-09-17 14:50
  那一日我刚进行完每晚必须的“看电影学日语”环节,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走廊里传来了宿管大妈的破锣嗓音:“李爻,你有一封信!”
  现在整个大四宿舍楼的原住民就剩我和熊仔两个了,一般来个邮件什么的,宿管大妈都会给我俩送上来。毕竟下学期我们俩的身份可就要摇身一变,成为助教了。
  日期:2014-09-17 14:50
  “来了。”我答应了一声,心里还纳闷,都这个年代了,谁还能写信啊。是我那个在乡下闲的蛋疼的爷爷?
  “李爻,你有一封信!”宿管张大妈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今天急的就跟催命鬼一样。
  “李爻,你有一封信!”喊声一声快过一声,回音在漆黑的走廊里不断的回荡着,让人很不舒服。
  我推开门,赶紧打断了宿管大妈的喊声:“阿姨,信呢?”大妈远远看着我,诡异地一笑,吐出两个字:“口信儿。”

  日期:2014-09-17 14:51
  大妈的脖子一下子前倾到一个诡异的角度,脸色白的就好像是一张纸。即使就是在黑暗中,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大妈眼睛里的那种怨毒:“你们李家欠我一株参王,我回来拿了。”话音低沉漫长,明明就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阿姨···”我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眼前这个人,恐怕已经不是宿管大妈了,她被不干净的东西附体了!
  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灵异事件了,和这一比,之前撸多了的腰酸背痛算个屁啊!

  日期:2014-09-17 14:51
  就算我再没有个正经儿,也知道这绝对不是恶作剧。我们家欠别人一株参王的事情,只有历代的把头才知道。一时间吓的舌头都不好使了,呜呜哇哇地叫唤着,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倚着门框哆哆嗦嗦的看着她。
  我看着宿管大妈的眼睛,那双在黑暗之中闪着绿光的眼睛,让我莫名的想起了某种动物。我甚至有了一种感觉,好像在下一秒,她就会嘶吼着扑过来,咬断我的喉咙。
  大妈没有扑上来,而是慢慢儿回复了意识,一脸疑惑的看着快要吓尿了的我,纳闷道:“俺怎么在这儿呢?你把俺怎么了?”一边说着,还低头检查了自己的衣领,眼睛有意无意的打量着我腰下三寸之处。好像还真期待我把她给“怎么”了。
  日期:2014-09-17 14:52

  要不是此刻我已经吓的舌头都僵住了,我指定就骂她为老不尊了!
  我已经忘了怎么打发走了满脸写着“索求”的宿管大妈,也忘了自己是怎么爬回床上的。此刻脑子里充斥着的,全都是爷爷说的那些家族的故事。
  从我们李家的发迹,到最后的没落,好像都和大仙儿有关。东北的“大仙儿”指的并不是腾云驾雾的神仙,而是山里有了道行的畜生。
  就像唐诗三百首里说的那样:“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出来混,迟早是要换的。更何况让我家还参王的,还根本就不是人!
  日期:2014-09-17 14:55
  在床上稍微的缓了缓神,最后还是决定给爷爷打个电话,这是我唯一能指望的人了。这种荒诞的事情我妈根本就不会相信,至于我爹,用他自己的话说——要不是邻居的提醒,他都忘了还有我这么个儿子了!

  把今天发生的事儿从头到尾跟爷爷说了一遍之后,电话另一边先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爷爷的声音过了好久才传了出来:“娃子,你还是回来一趟吧,我让任莘陪你一起回来。”
  任莘便是村头任疯子的女儿,也是我心中的女神。
  日期:2014-09-17 14:57
  我的祖爷爷李大憨,是当年闯关东洪流中,光荣的一分子。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李大憨从闹水灾的山东,一路逃荒来到东北,最终在长白山脚下安了家。
  他身无长技,靠给地主出苦力扛活,勉强能吃上一口饱饭。
  孔老夫子都说:“食色性也。”吃上了饱饭的李大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讨上一门媳妇,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正巧村东头的张翠花也是和他眉来眼去,早已暗生情愫。传说两人没少在苞米地里...呃,没少在苞米地里逮刺猬。
  旧社会可没有自由恋爱的说法。男方要想上门提亲,少不了要准备一份彩礼钱。可是李大憨卖苦力扛活赚的那仨瓜俩枣,也就够自己果腹,想要赚得婚娶的彩礼钱,那不知要猴年马月了。
  日期:2014-09-17 14:58
  张翠花也算是村里有名的美人儿,到了破瓜的年纪,上门说亲的媒婆扎堆儿的往老张家的门里拱,急的李大憨只能干跳脚。
  李大憨甚至暗地里发过誓,要是能让他生一笔富贵,娶了翠花,此生必定是搭粥棚、设善堂,造福一方。
  不知是不是他的誓言起了作用,后来还真的让他得了一门富贵。
  这一日,李大憨抗完了活儿,随便对付了一口,便早早的躺在了炕上。这被窝里没个娘们,总觉得怎么都暖和不起来。就在李大憨哼着十八摸,想着翠花“聊以**”的时候,门响了。
  日期:2014-09-17 14:58
  敲门的是村里王地主家的管家。原来是王地主家的千金死了,管家是来找李大憨去听戏的,听阴戏。
  都说红白喜事,红事儿大摆筵席,广告亲朋,为的是图个喜庆,喜上加喜。白事儿设宴听戏为的则是冲喜。只不过这戏白天是给人听的,到了晚上,可就是给鬼听的了。
  管家找上祖爷爷,就是让他做一个夜里端茶倒水的侍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个夜班的服务员。只不过他服务的对象是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日期:2014-09-17 14:59
  虽然管家遮遮掩掩的,但是李大憨还是打听出了一个大概,王家小姐的死,有些蹊跷,家里都没有守尸,直接下葬了。

  那个时候的小姐还仅仅是“年轻女性”的意思,和如今那种两腿一张,日进斗金的同时也能“日进斗精”的职业,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王家的千金李大憨也见过,与其说是千金,不如说是千斤更加贴切。一般来说,不管是横死顺死,都要停尸三天。而这“王千斤”头天夜里死的,今天居然就已经下葬了,李大憨知道,这里面绝对是有问题的。
  日期:2014-09-17 14:59
  据老一辈人说,停尸三天,一则是给亲戚一些时间准备,能够在下葬前看最后一眼。再者,也是等死者的灵魂离开身体。
  道家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是不会马上的离开的,需要几天的时间,才会让亡灵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而亡灵停留在尸体上的这个阶段,即是“中阴身”。如果在这个时候草草下葬,只会平添中阴身的痛苦。
  这些习俗连李大憨这个粗人都懂,王地主家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恐怕这王家小姐的死,多半是和“怪力乱神”分不开干系。
  虽然人已下葬,但是排场还是要讲的。王家当真是大手笔,不仅仅是宴请全村,这戏台更是一设就是十五天,十五天里要没夜没日的唱个不停。
  日期:2014-09-17 15:00

  看到李大憨犹犹豫豫的,管家也不和他墨迹,直接就是一锭银子磕在了桌子上,并且承诺道:“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李大憨哪里见过这么多钱!就算是这事情透着种种的古怪,此刻也赶紧点头应承了下来。
  送走了管家,李大憨捧着那锭银子,一宿不曾合眼。之前李大憨一直愁的是娶媳妇儿的彩礼钱不够,现在他愁得是恐怕媳妇儿不够了。
  第二天一早,村头就已经是一阵锣鼓喧天,村民们都知道,是戏班进村了。
  日期:2014-09-17 15:00

  清朝末年,可还没有快播,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比较单调。
  为期半个月的搭棚唱戏,大大的调剂了村民们枯燥的生活。没一阵儿的工夫,村头的空地上已经是围满了人。
  这戏班显然也没少接这种活儿,知道见人唱人戏,见鬼唱鬼戏。按照现代营销学的说法,就是充分迎合了消费者的胃口。
  村民们听戏也就是纯粹看个热闹,他们哪里懂什么调门唱腔,戏班在白天的时候武戏一场接着一场。武角儿们只要是翻几个跟头,就能赢得连片的叫好声。
  但是到了傍晚,文戏开始,村民们就一窝蜂似的散了。这戏可就不是给他们准备的了。
  日期:2014-09-17 15:02
  这种接白事儿的戏班有没有能耐,主要就体现在这阴戏上。要知道糊弄人容易,糊弄鬼可就难了。晚上的戏可不能像白天那样应付了事,出不得一点的纰漏。
  每天晚上,都是由戏班的台柱上场,搬了把椅子坐在台上,咿咿呀呀的场上一夜。
  台柱年约六十,确实有些功夫,嗓音清透,双眼有神。每唱完一段,老先生就要站起身,对着台下空荡荡的场地一阵的拱手作揖,给人一种台下宾朋满座的感觉。这个时候,台下李大憨就也要站起身,玩了命的拍手叫好。其实这夜戏,总共就他们俩人。

  日期:2014-09-17 15:02
  李大憨每过个把时辰,就要给各桌换上一壶热茶,颠倒几个果盘,还要似模似样的来句:“诸位慢用。”
  老先生每天都在日出之前唱完戏,再来上一个返场的小段,叫上一句:“多谢诸位捧场!”就算是完工了。之前几天李大憨感觉阴戏神神叨叨、规矩又多,还提心吊胆的。但是时间长了,又有那台柱在夜间为伴,也就慢慢的麻木了。
  半个月的时间一打眼就过了,不料在这最后一天的晚上,还是出事了。
  日期:2014-09-17 15:03
  成宿的唱戏最是耗气,戏班子虽然没少接白事儿,但也是第一次连续的唱上半个月,到了最后一天晚上,台柱实在是顶不住了。
  也确实难为老人家了,晚上本来寒气就重,这文角儿又上了岁数,受了风寒,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唱了。
  戏班里能唱阴戏的文角儿就这么一位,其他的老生别说是开口唱戏了,就是上台对着空地拱手作揖就能吓尿了裤子。
  阴戏有许文不许武的说法,戏班主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找了几个胆大的武角,上台吹吹打打的应付一晚。班主特意选了一场单刀赴会,希望关二爷能镇邪保佑。
  日期:2014-09-17 15:03
  李大憨也终于是熬到了最后一天。王地主特意吩咐下人包的饺子,给他做夜宵。李大憨又自己沽了半斤酒,在台下一饮一啄好不自在。
  他可不知道阴戏有什么许文不许武的讲究,眼前的好酒好菜让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今天台上换了人了。一口饺子一口酒,吃美了的李大憨还学起了文人,文邹邹的作了首诗:“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配狗,天长地久。”还真挺合辙押韵,就算是李白转世,顶多也就这程度了。
  为了顾及各位看官的面皮,我们且不说这**配狗之事,但说这最后一场阴戏发生的变故。
  日期:2014-09-17 15:04
  单刀赴会也算是戏班的保留曲目了,由当家武生饰演的关二爷煞是威风。这要是换做白天,一个亮相,就能赢得一阵叫好。
  上台的武生,心里也是胆儿凸。在后台看台柱唱戏的时候还不觉得怎样,自己上了台来,才感觉阵阵阴风扑面而来,纵使有着十几年的马步功底,这个时候也不禁有些腿抖了。
  不管是多么有经验的角儿,都免不了上台怯场。但是有水平的戏子,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武角也算是梨园的老手了,索性一扶胡须,将手中关刀一横,催了一段锣鼓。却不想这一下子,可是犯了禁忌了。
  日期:2014-09-17 15:04
  过去的说书先生都说,青龙偃月刀内有真龙魂魄。当年关二爷千里走单骑之时,偶然间帮助一头青鳞蛟龙渡劫,化作了真龙。青龙大德难报,遂将自己魂魄藏于刀中,至此之后,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战无不胜。
  关二爷为表尊重,在人前从不横刀。关刀在他手中从来都是头朝上,脚朝下。
  这书说真假,不得而知。但是直到建国之前,梨园却真真有“关刀不得横”的规矩。
  唱阴戏的戏班,毕竟是野路子出身,这个时候武角心中已经是慌了,哪里还能记得这些规矩。横刀扶须,本是戏台上叫过场的暗号,武角想借着过场的空隙,把气息喘匀。

  看到台上武角示意“叫门儿”,“武场”的锣鼓伴奏赶紧的操练了起来。不知怎么的,这锣也哑了,鼓也瓢了,声音不大,却听得人心烦。
  日期:2014-09-17 15:05
  本来不应该发声的“文场”的管弦伴奏,这个时候也一起的操练了起来。所有的乐器,都不在调上,但是这些伴奏的“文武场”们,却好像没有发觉一样,仍是吹吹打打个不停。所有的乐器中,就数唢呐的声音最重。这样的伴奏不像是京剧的过门,反倒是像送丧的调子。
  武角终于是反应过来自己犯了禁忌了,偷眼向场边的文武场看去,只见影影绰绰的一片,根本就看不真切。仅仅是一个动作犯了禁忌,就已经是如此的诡异了,武角此刻哪里敢停下来不唱。况且平日里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是锣鼓一响,就必须要亮亮嗓子了。
  武角已经被吓得大脑断片儿了,只能是半闭着眼睛,哆哆嗦嗦地胡乱瞎唱,好好的一出单刀赴会,愣是唱出了西厢记的味道。
  日期:2014-09-17 15:05

  就算是这样,我祖爷爷李大憨仍是没有发现发觉异样。此刻已经有点喝高了的李大憨,正在抱怨饺子里为什么不整点韭菜提味儿。
  就在他一个人嘟嘟囔囔个不停的时候,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李大憨不知道身后是怎么个情况,台上的武角可是看了个真切。
  拍在李大憨肩膀上的,哪里是人手,分明就是一只毛茸茸的爪子!武角吓得心都漏跳了一拍,“咣”的一声栽倒在台上,彻底的晕了过去。
  日期:2014-09-17 15:06
  李大憨回过头来,却看见一个斯斯文文的书生,立在自己的背后。这书生穿着灰黄色的大褂,虽然有些破旧,但是收拾的倒还算是利落。只是脸上的两簇胡须,看着有点可笑。

  书生对着李大憨行了个揖,才说道:“小生黄小彪,乃是刀尖砬子人士,云游至此,肚中饥饿,望恩人能赏赐一点吃的。”
  李大憨看这书生黄小彪文邹邹的,也没有多想,就拉着书生坐下,把桌上的饺子,都推给了他。有点喝高了的李大憨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这半夜三更的,怎么会有人要饭吃?再说其他的桌子上也都是糕点果子,黄小彪干嘛非要找自己?
  日期:2014-09-17 15:07
  东北人在吃上最是敞亮,王老板让下人给李大憨准备了一盆的饺子,饶是一顿胡吃海塞,仍是剩了半盆。“可劲造,剩的也都给你带着路上吃了。”李大憨也不是小气的人,再加上这半个月来基本就没怎么看见活人,赶紧给书生倒了杯酒,让他陪自己喝点。
  黄小彪可能是饿的急了,都没有用筷子,直接就上手抓了。那个年代吃顿饺子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王地主家的饺子馅大肉足,给黄小彪吃的不停的吧唧嘴。
  日期:2014-09-17 15:07
  两人几盅酒下肚,便没了拘束。农家的土酒虽说劲大,黄小彪酒量也确实是差了点,此刻已经有一点喝瓢了,又不见祖爷爷再给他倒酒,趁着祖爷爷不注意,竟然伸出舌头到酒坛里去舔舐。这家伙的舌头出奇的长,舔的坛底都啪啪的作响。
  李大憨已经喝的五迷三道的,根本没有注意身旁这家伙有异样,只是和黄小彪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原来黄小彪早年受异人相传,对于炼药治病,甚是在行。云游到大兴安岭,其实是为了一味药材。黄小彪行至此处,但觉阴气蔽日,但是这阴雾中偏偏有一道红光冲天,压住了邪祟。他寻光而来,竟然是李大憨坐于此处。

  日期:2014-09-17 15:08
  仅仅是几句话,就把李大憨吹的晕晕乎乎的,还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下世,对黄小彪的印象,越加的好了。李大憨举起了杯,想要和这书生再走一个,忽然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大叫了一声:“不好!”把杯子都摔在了地上。
  直到此刻,祖爷爷才发现,阴戏居然是停了。
  这可把祖爷爷吓的不清,八分醉瞬间吓醒了四分。一时间身上也抖了,舌头也大了,哆哆嗦嗦的指着戏台:“停了,戏停了!”
  祖爷爷毕竟不是什么奇人异士,只是八字硬、阳气旺,不惧阴邪。但是此刻一晃了神,就再也镇不住周边的阴气了。他这一叫唤,霎时就起了风、地上涌起了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