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为人知的神秘食材

作者: 小七田伯光

  日期:2014-04-18 13:45:32
  第一章 天叶菇
  【菇者,可食菌也,凡带菇之食材均可食用,需大火加工,或延长烹饪之时,否易致腹泻等症状 --《大食经》菌篇】
  这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坐落在崂山脚下,来往的商客偶尔会因为它的名字驻足观看,但更多的只是来来往往不断行走的过客。
  “小七,你没看到有客人在么,一个人在门口发什么呆呢!”还在观察着路上行人的我,突然被大师兄雷鸣般的嗓音叫住。我楞了一下,匆忙往店里跑去。

  来的是天香斋的老板,要说起天香斋可是这个小城赫赫有名的酒店,每年都有从大城市里的人到这里只为吃一顿饭。而天香斋用的很多食材都是由我们提供的。
  哦,忘记说了,我是舍栈居的小伙计,是我师傅也是这个店老板的第七个徒弟。
  “葛老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难道是上次送的食材有什么问题么?”大师兄正谦虚的问着葛老板
  “哦,这倒没有,不知道尊师是否在家,我这边有点私事需要找他一下”葛老板似乎有点愁容的说到
  还没等大师兄开口,我就赶紧往后面跑,一边朝着大师兄说“知道了,我马上去喊师傅”

  刚进后院,就看到师傅正在看着在院里晒着的各色食材。四师兄还有五师兄在陪着师傅,并不时向师傅说着什么,我直接大声喊道:“老大,天香斋的葛老板来了,说有私事找您,正在店里等你。”师傅抬头看看了我。
  “小七,和你说了多少次,要叫师傅,老大 老大的 怎么叫的好像黑帮一样!”四师兄严肃的说道。
  “哈哈,无妨,无妨,小七,你去告诉葛老板,偏厅等我,小四,你带去后库把上次我带回来的天叶菇拿到偏厅去,看来老葛这次又有京城的大客户来了”
  “是,师傅。”四师兄瞪了我一眼,我吐了下舌头,匆匆跑回去了。

  日期:2014-04-18 14:36:00
  站在偏厅门口,等四师兄把东西送进去再出来的时候,我隐约听到里面师傅对葛老板说“老葛,这东西我不多说了,用的时候千万慎之又慎!否则后果你我都无法承担……”
  四师兄问我“小七,你怎么还在这呆着?”
  “大老虎,师傅让你拿的天叶菇是什么啊,是上周师傅带回来那些黑乎乎的蘑菇干么?”
  “小七 ,小点声,要是让师傅知道你这么说他心爱的东西,你可担不了”
  说着四师兄把我拉开,我也自然得跟着四师兄走。
  “天叶菇是咋们崂山特有的一种口菇。你说是蘑菇也对,不过这种菇却是菇里的奇葩!”
  待离偏厅远点了,四师兄小声的和我说
  “奇葩?是什么啊。是好吃的么?”我好奇的问道
  “奇葩是一个形容词。就是罕见,稀少的意思”四师兄解释道“这种菇首先是罕见,每年只有秋分左右出现在崂顶的悬崖下。其次这种菇喜阳不喜阴 因此生长期很慢 一般2年才能成型,当然年份越长 价值越高,最主要的一点,这种菇是属于有毒的。至于为什么会归类到口菇 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四师兄一如往常,不温不火的向我解释到。

  “有毒?那我刚才听师傅说&……”我正准备说,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师傅的声音
  “臭小子,又偷听我说话!”完了……这次倒霉了。
  看我想跑,师傅 哈哈一笑
  “行了,知道你无意,来 小四 我来补充你没说完的吧”师傅招呼我们过去然后缓缓说到

  “天叶菇 最早的名字是 甜靥菇 如其名,食用这种菇的人会有有甜美的梦靥。所谓的毒性也就是说 食用之后会出现昏睡的症状,而梦靥这件事情,我想你们都知道吧,胜者可醒 如果败者可就不好说了”
  日期:2014-04-18 16:51:00
  师傅说完,带着神秘的微笑就离开了……
  是夜,半夜十分我被两道神秘的光芒照醒,依稀间看到一青一白两道亮光,从后院升起朝着小城里唯一的山庄飞去。
  再后来,小城里传出来一些小道消息,说某个京城的大官在天香斋吃饭的时候突然昏倒,一直到第三天的白天才醒过来,并不停说说自己在梦里梦到青龙和白虎在和一个恶鬼一样的东西战斗,等到恶鬼消失了,自己才惊醒……而且神奇的是,回去之后这个大官就向监察司主动交代自己贪污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在坊间那些整天没事的八婆传出来的。而我依稀记得在我看到亮光的第二天,三师兄和四师兄满脸的疲惫,还有师傅神秘的笑容,我也吃到了天香斋传说中的绿豆糕…………
  【天叶菇 完】

  日期:2014-04-19 12:11:00
  第二章 血酥
  【蟾酥,蟾双目间之汗滴。属药食,味甘、辛,性温,有毒。可入食,微量,量大直接至死,慎用!
  ---《大食经·毒篇》】
  夏日的小城,总有很多人来避暑,一方面小城靠近海边,气候凉爽,另一方面,小城有大量的海产。但我个人很讨厌,因为人越多,食材的供应量越大,现在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向渔民采购各种鱼,然后回店里半个时辰内整理好,在分发到各个大小的食肆,而师傅又出名的讨厌鱼腥,所以回来之后要在师傅起床晨练之前把院子冲洗干净。最郁闷的是 每到这个时候店里只有大师兄、四师兄和我。所以无论做什么 我都要参与 因为大师兄基本在采购结束 就要去开店 准备迎接客人了

  这天刚刚打扫院子,还好有二师姐从云南弄回来的猫香,只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就可以把院子里的鱼腥味去除的干干净净。不过话说回来,二师姐自从被师傅打发去云南之后似乎去了好久了。我因为刚来这里,加上年岁太小,师傅从来没让我参与过食材的采买或者采集。采买就是向全国各地的食材商采购(主要是南方或者关外) 采集就是去食材的盛产地自行采集食材。听四师兄说,现在已经很少有需要我们出去采集的食材了。

  师傅起床之后,做完晨练。也问了大师兄一句,二师姐是不是该回来了。大师兄说按照日程应该昨天就到了,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可能路上耽搁了。师傅只是哦了一声。然后开始带我和四师兄去店后的空地开始进行鱼干的晒制了。

  日期:2014-04-19 14:11:00
  小城盛产的鱼种类很多,鲈鱼,鳗鱼,黄鱼,鲅鱼是产量最多的,而不同季节,不同的鱼晒制的方法也不一样。现在师傅要教我们的就是鳗鱼的晒制方法。
  在早上从鱼市收鱼回来的之后,我和四师兄已经把需要晒制的鳗鱼刨开,洗净。晒鱼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腌制,鳗鱼的腌制最基本的是鱼身均匀的涂抹细盐,盐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然后浸入由白酒,黄酒,生姜,冬葱,沉蒜片,桂枝,香叶等食材调制的腌汁内,大概浸泡一个时辰左右,拿出晾干,再摸一遍细盐。然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晒制,每天日照的时间不宜超过两个时辰。三天之后,鱼干有八成干的时候,就需要马上放入后山的冰库内。

  如果是供应给川人的鱼干,还需要在摸盐的时侯同时摸两层辣椒粉,我最讨厌的也是这个,因为每次摸的时侯,都会弄的自己手上全是辣椒,如果不休息,用手抓什么东西吃,直接会辣的流泪,更郁闷的是,小便的气候也会弄的自己小弟弟辣辣的。
  日期:2014-04-20 11:20:00
  这些只是我所知道大体的流程而已,而在具体的工作其实要分的非常的细致
  光就剖割来说,按照鱼类大小分别采用背剖、腹剖和腹边剖三种形式。背剖,一般用于鱼大肉厚的。剖割时从鱼背鳍下第二鳞片进刀,刀至鱼头骨时,微斜在头骨正中切开。除去内脏及牙墩,把脊骨的血污及腹内黑衣粘膜,用刀片轻轻刮去。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吞刀、夹刀及片刀,使盐水易于渗透。鱼小肉薄的,可采用腹剖。即在鱼腹正中进刀,两片对称剖开。腹边剖割的,可在鱼身中线下边切入,上至鱼眼外围,下到尾部**上为止。剖割后,去掉内脏。

  再就晾干来说,通常使用的只是简单的放入竹筐内自然晾干,夏季的时候,有些深水鱼为保证鱼的鲜度,会用白炭烘干。

  至于腌制,细节就更多一些。盐的使用比例一般根据鱼身的大小决定,冬、春季偏少,夏、秋季节偏多。腌制时,将盐均匀地擦敷在鱼体、鱼鳃、吞刀、眼球及钓孔内。然后置于腌池内,肉面向上,鱼鳞向下,鱼头稍放低,鱼尾斜向上,层层排叠。叠至池口时,可继续排叠,直至超出池口10~15厘米。经4~5小时后,鱼体收缩至与池口平齐时,再加撒一层封口盐,并用竹片盖面,石头加压。使鱼体浸入卤水,充分吸收盐分,脱出水分。夏天还可以避免苍蝇在鱼体上生蛆。

  晒干的细节简单一些,鱼出卤时,利用卤水将鱼体洗刷一次,除去沾染的污物,滴干卤水后,排放于晒鱼帘上。鱼鳞向上,晒1个时辰左右后翻成肉面向上,晒至当午时,将鱼收进室内或将竹帘两头掀起盖上鱼体,让其凉至2个时辰,利用弱阳光再晒。经过2~3天晒至鱼肚鱼鳃挤不出水分时,就干燥了。
  师傅对于细节的要求绝对的严格,记得有一次四师兄因为没有把鱼肉翻上,被师傅罚站马步整整2个时辰。当时还是严冬腊月。四师兄站完的时候胳膊和腿都不会动了。还是我和大师兄抬着他泡了1个时辰的温水,才缓过来。
  日期:2014-04-20 11:35:00
  在我和四师兄一边把腌制好的鳗鱼晾到晒鱼帘上,一边和四师兄聊着上次被惩罚的事情,突然听到后院大师兄雷鸣般的嗓音喊着
  “师傅,雀儿回来了!”我听到赶紧放下手上的活赶出去见二师姐,二师姐的大名我一直不知道,但是是师傅唯一一个不叫小几或者老几的,也是我们七师兄弟之中唯一的女孩子。相对于对我最好的四师兄来说,二师姐对我十分好,而且每次她出远门,都会给我带一些在这个北方小城不常见到的稀罕玩意。上次带来的水风车,足足让我在邻居的小孩中被羡慕了好久。
  刚到后院,就看到一身红衣的二师姐正朝着师傅的房间走着,手里抱着一个四方的锦盒。
  “雀儿姐姐,这次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这个盒子是不是给我的啊”我一边喊着一边紧盯着那个盒子。
  “小七,乖。这个盒子是给师傅的,给你买的东西我放在帐房那边了,你去找大武要去”大武就是大师兄。二师姐微笑着和我说道。并没有停下脚步。

  日期:2014-04-20 22:40:00
  我还郁闷在二师姐没有以前那么热情的对我,师傅已经从房间出来了。
  “雀儿,辛苦了,看来这次不是很简单啊,中途出什么问题了么?”师傅一如往常平静的说到,
  “师傅,别的倒还好,比较麻烦的是这次碰到江南马家的人了,似乎,马家对这批货物势在必得。”
  “哦?小马驴这次又想抢么?”师傅似乎不以为是的说到。说到江南马家,我听大师兄说过,是南方比较大的食材商,而且在北方也有自己的商号,好几次师兄弟出去采买活着采集的时侯,都会碰上马家的人,如果不是师傅不允许大家和马家的人产生直接冲突,估计早就发生战斗了。
  “师傅,倒没有,似乎…”二师姐还没说完,就听大师兄跑来说:师傅,江南马家首席大弟子马银龙求见。
  “速度够快啊,哈哈,雀儿,看来这次马家是有求了,哈哈,好好好,我看小马驴这次有想做什么,哈哈哈”师傅似乎心情还很开心的自言自语到
  “师傅,需要我支走他么?”大师兄问道。
  “没必要,雀儿,把东西放到后山深库内,小七,来,跟我去会会江南马家的人”

  我很纳闷,师傅很少带我去见客人的,每次都是我偷偷的偷听。但是师傅的要求我还是必须去的。
  到了偏厅,只见有一个一身银装的高个汉子正座在那里,不象我之前见过的商人,此人穿的衣服明显是军队的人才会穿的铠甲,而且象极了四师兄给我讲过三国赵子龙的装扮,他见我师傅来了,连忙起身“江南马家首席大弟子兼镇远大将军马银龙奉家师之命特来拜会舍先生”
  “哈哈,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马将军,不知马将军光临小店有什么指示?”师傅微笑的询问到。
  “舍先生客气了,家师希望可以向先生购买一批血酥”
  “血酥?马将军可是说那南蛮之地特产的汗血金蟾独有的血酥?”
  “正是”
  “马将军开玩笑了,此物乃南方特有,小店主营北方之物,怎会有将军需要的东西?”师傅依旧笑盈盈的说着
  “舍先生谦虚了,前段时间先生的二徒弟,也就是雀儿小姐早我师弟一步将所有的血酥采购完,料想最近应该回来了吧。”
  “哈哈,马家的情报确实厉害,小徒刚到就追过来了,实在不好意思,这批血酥数月前已有客户向小店求购,求购之人恰是一位故人,因此实在无法答应马将军的要求。”师傅回答道

  听到师傅的回答,那个姓马的沉默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师傅会如此回答,但很快就微笑的鞠躬说:“此物对马家关系重大,还希望舍先生割爱”
  “你这人,师傅都说有人定了,你再让师傅卖给你,这不是难为我师傅么?”我直接说道。
  “小七不得无理,哈哈,马将军,小徒莽撞,还望见谅,不过小徒说得道理没错,小店既答应他人,实在无法再卖将军”师傅先是朝我瞪了一眼,然后转身和姓马的说,我正噘嘴埋怨师傅,突然看到师傅偷偷的朝我眨眼,我顿时心情大好,也挺直了腰板。
  “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好说别的了,我还要赶回江南汇报师傅,舍先生,小子告辞!”另我惊讶的是,此人并未坚持,而是转身离开。
  日期:2014-04-21 13:08:00

  待那人走出偏厅,消失在视线里。我连忙把心里憋着的话说了出来:“老大,血酥是什么啊?你说的那个汗血金蟾是什么东西啊?”
  “小七,就知道你要问,这些问题待你帮我办个事之后,我就告诉你。”师傅微笑的说道“你去找雀儿要10钱的血酥,记住,用樟木的盒子装好,然后带着去城西门等刚才的那个人,再告诉他:此物虽可强心,但是药三分毒,药膳亦如此。慎用!行了,快去吧,回来你就知道你想要的答案了。”
  再取药的时候,我也偷偷的问了二师姐,二师姐只告诉我,血酥其实就是蟾酥的一种,只是因为极难采集,所以特别珍贵。果然,和其他的蟾酥是灰黑色的不同,血酥的颜色是一种近乎妖艳的红色,并且取出的时候明显能看到还冒着雾气。
  在城西门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看到那个马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过来,我连忙喊道:姓马的,我师傅让我给你东西.就为这差点被他的根本上来打我,不过当他结果东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明显很惊讶和不可思议。
  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晚饭点了。从来饭时不开口说话的师傅,竟然开口说:“汗血金蟾,唯南蛮之地盛产。此物只在春夏交际只是露面。之所以名为汗血金蟾,其一因其外形极似仙宠金蟾,浑身金色,只有三足,其二,其流汗之后,分泌之后如鲜血一样。故而得名。而血酥唯有发情之母蟾双目之间汗液方可提炼。你们以后行走天下,务必要注意,真的血酥色泽红润,且不可置于外太久,必以樟木存之方可。另外,遇见汗血金蟾,切勿捕捉,其外表之泌物,一滴即可置人于死。切记!切记!”

  我知道师傅是为了回答我的疑问,其他的师兄弟一副受教的样子,而我对这个传说中的金蟾种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也造成我后来去南蛮的时候差点挂掉。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数日后,收到南方书信一封,上书名:江南马氏叩谢!结果师傅拆开之后并无一张信纸,唯有类似令牌一件,师傅看后笑而不语。
  【血酥 完】
  日期:2014-04-21 14:36:00
  第三章 仙胎鱼
  【仙胎鱼,崂境之特产。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鲜美异常 --《大食经·鱼篇》】
  夏天除了无聊的收购之外,唯一最另我开心的就是可以和四师兄一起到崂山上去采集各种野生的食材,而因为依山傍海的原因,崂山的野生食材也十分的丰富。有极适合于小柴鸡炖煮的崂山菇,有外表极似小孩拳头的拳头菜。更不用说随处可见的荠菜、野蒜、蚂蚱菜、扁株芽等等。除了这些,我自己最喜欢吃的就是黑汉腿子。

  黑汉腿子,状如芹菜,是当地村民最佳春蔬,香味极为特殊,嚼起来外脆里糯,清甜无渣,满嘴生津。不管是煸炒、做汤,都新绿不改,犹如根根碧玉簪,活色生香……还可以凉拌,将其放在沸水里烫上半盏茶时间,捞起后用干丝、细盐、味素、香油拌匀即可。
  崂山几乎一年四季都能采集到不同的野菜,而春末夏初最为丰富。每次上山都可以采集到很多很多。除了晾晒,洗净供给各大酒肆,也有我们自己食用的,用师傅的话说:山野乃上天只馈赠,为最佳养生食材之物。我倒不知道啥是养生,我只知道这不同于海鲜的山鲜我是极为喜欢的。
  这天,我还在勤劳的洗晒昨日刚刚采摘的荠菜,四师兄过来喊我,原来是到了采集仙胎鱼的时节到了,师傅让我和四师兄一起去采集仙胎鱼。我兴奋的扔下手里的活就准备走。没想到师傅恰巧出现。狠狠的呵斥了我一顿,并责罚四师兄和我一起把活干完再去。我委屈的只好继续干活。不过想想一会就可以见到传说中的仙胎鱼,还是有一点点小兴奋。
  其实仙胎鱼并不是什么十分神奇罕见的食材,只是因为整个中原地区只有崂山才能见到,主要是因为这种鱼生存的条件很苛刻。
  崂山河流的河床底多为卵石砂砾,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流水潺潺,浪激苔腻,有丰富的饵料可供仙胎鱼栖息生存。每年春天,河水温度随气温上升到与海水温度相近的时候,在大海里越冬的幼鱼进入各河口入海处,开始成群溯河而上进入河道觅食。到了秋天,仙胎鱼长为成鱼,随着水温慢慢下降,渐渐向下游移动。进入秋季之后,秋雨较多,水量增大,河床水位提高。当水温降至接近体表温度时,开始在下游河口近海处的砂砾河床浅水地方产卵,雌鱼在产完卵后大部分因力竭体衰而死去。

  我好奇的不光这些,我曾听小城里的胡婆婆曾经给我讲过关于这种小鱼的传说,当年八仙一行从蓬莱仙岛来崂山游玩时,何仙姑发现清澈、甘洌的崂山水中,见不到鱼游,便顺手从身边的一棵千年高龄的崂山人参的枝杈上,撸了一把红色的种子撒到溪水中。只见那人参种子一落进水里,立时变成了一条条奇特的小鱼。因它出自何仙姑之手,山里人便给它取了个带神话色彩的名字“仙胎鱼”。

  不过我在街尾的刘婆婆听到是另一个版本,当年有一位县太爷到崂山视察灾情,见山民没有吃的,难度饥荒。于是,县太爷当众撸了一把柳叶,撒入溪流中。只见柳叶变成了许多小鱼,山民就是靠着吃这些小鱼度过了饥荒。因此,后来人们称这种小鱼为“县太鱼”时间久了,人们又叫成了现在的“仙胎鱼”。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这种小鱼在我的脑海里就是相当神奇的存在。

  日期:2014-04-21 22:50:00
  虽然有四师兄的帮忙,但是等晒好所有的荠菜已经接近黄昏。带好必备之物,我和四师兄就开始出发了。
  路上我询问四师兄这种鱼怎么捉,四师兄说,仙胎鱼个头很小,一般只有5~6寸大,捕捉也极其不易。不过有句话叫:仙胎不过横草,因为仙胎鱼非常怕影子。所以本地的渔人捕捉仙胎鱼时,两个人各划一只木筏,在河中央相对拉开距离,仅用一根粗麻绳贴着水面,系在两只木筏中间。然后,两个渔人同时划着木筏,缓缓往岸上靠,水里的仙胎鱼便被乖乖地赶到了岸边。岸上歇着的那几个渔人一见木筏快靠近岸了,便纷纷拿起“镪网”(一种扇形捕鱼的网)下水捞起仙胎鱼,方便极了。

  不过这种方法会完成仙胎鱼大规模的被捕捞,不易于仙胎鱼的发育,而且现在因为属于上供皇室的食材,所以州府已经严令大规模的捕捞,小城现在只有我们一家食材商有捕捉的许可,如果偷捕者可能会判入狱的。
  我看我们并没有带麻绳,我也知道我们的船全部靠泊在海岸,我赶忙问四师兄我们到底怎么捕捉,不过四师兄用天机不可泄露回绝了我,切,装什么啊,早晚还不是让我知道么?
  夏季的崂山非常的美丽,四处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所以就算不来采摘,我也喜欢每天早上陪师傅开半山顶晨练,当然,这必须是在我能起来的前提下。
  很快,我们就到了巨峰下的九水,这里就是仙胎鱼集中居住生活的地方。果然,临近水边,我已经看到在清澈见底的河底,有好多小鱼来回的游动。虽然不知道怎么捕捉,但好歹我也算从小在水里泡大的孩子,所以为了打击四师兄嚣张的样子,我挽起袖子和裤脚,直接踏入水中,鱼儿四处逃窜,待水再次恢复平静,小鱼儿又开始在我脚下来回的游动,偶尔会有小鱼咬到,痒痒的,但是十分的舒服。我慢慢俯下腰,瞅准时机,猛的一抓。我以为稳能抓到,结果,打开手,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如此反复了一阵,我发现,小鱼虽小,但异常的迅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