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当时我们一起盗墓那些年
作者:
莉之国
日期:2013-07-22 23:05
看着网上流传的小说。什么《鬼吹灯》《盗墓笔记》什么的。回想自己那几年盗墓的生涯其实没有书中写的那么玄幻,那么可怕。但也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啊。让我开始回忆吧。
自古以来,就有盗墓。“要想富,去盗墓,一夜挖出个万元户”这真是那段时间的真实写照。我所讲述的是发生在八十年代初期到上个世纪末的故事。现在我早已洗手不干了,花了点钱,买了一块靠山面水的小村子的房子。自己桑麻把酒。偶尔也有圈里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但是再去盗墓却不会了。
说来可笑,我住的这个小村子后面,就有一座古墓,只是除我之外再没有人知道。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因为我就是盗墓的啊。
日期:2013-07-22 23:06
盗墓自古就分为官盗和民盗。现在有吗?现在也有啊,哪个考古队不是打着国家的旗号去考古的啊,所谓考古不是跟盗墓一样的,都是去寻找地下的宝藏。
我是民盗,没有那么大的规格。国宝级的古墓不敢去盗,你也盗不了。就你那几十号人。除非用炸药直接炸开。要不几十年你也别想挖开的。我们只是围绕着一些荒山野岭。那些早已消失的封土的老墓。
你叫的出名的古墓。我们想都不会想,弄不好照片就贴墙上了。
古有官盗从三国时期的曹操就设有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用来盗墓,为军中补给自养。不得已为之。
日期:2013-07-22 23:07
近有中华国,民时期发生中外的“东陵盗宝”大案。1928年七月的一夜里。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命令工兵团长孙子瑜带领一连人马直奔慈禧的定东陵。师长柴云升带领人马奔往胜水峪乾隆皇帝的裕陵,七天七夜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工兵用炸药生生的炸开陵墓,将宝藏全部盗走。
说远了聊起人家盗墓的历史了。还是谈谈我吧。1960年出生,前十几年没有什么可夸耀的,社会主义红旗下长大。17岁当兵去了云南。第三年就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现在还记得1979年2月17日那天,自己那张脸上的稚嫩表情。
其实战争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上去了。挖公事,修建猫耳洞。中越双方也有小摩擦,但一直比较克制。偶尔也有冷枪冷炮。天天蜷缩在猫耳洞里面。军工不上来的日子里面。开始压缩饼干还可以吃的下去,后来吃的嗓子都出血,怎么咽,就是不下去的。各种罐头也吃的直反胃。东北兵林潘就是我们以前的一员,去年还来北京找我喝酒来呢。我们聚在一块调侃的时候,林潘形容那段日子说,拉屎都没味的。
日期:2013-07-22 23:09
有人会问盗墓讲你们当兵干什么啊?我们这几个老兵就是后来那帮人中的核心成员。盗墓的雏形也是从猫耳洞开始的……有人会笑,猫耳洞和盗墓有什么关系的啊。
老实听着,要不我不讲了,这都是真事情的。天天窝在猫耳洞里面,靠喝着岩缝渗出来一点一点汇集到搪瓷缸子里面或者靠雨布蒙在洞口上面靠收集雨水生存。做梦都想吃一顿热饭菜啊。
潘子就是林潘。我们都称呼他潘子。有一天从外面回来。手中的书包鼓鼓的,也不知道装的什么,还在动。
“胡子。”
我叫胡雨田,因为这些天满脸胡子拉碴的,大伙就叫我胡子了,这个名字就这样叫起来了,以致现在圈里的朋友还是叫我胡子。就是小字辈的在后面加了一个爷字。
-----
日期:2013-07-22 23:12
“什么啊。”我问潘子。
“刚抓的一条大蛇。”
“抓它嘛去?”我抱怨着。
“还不嫌洞里不够拥挤,黑小子那两只耗子还没有地方养呢。”
那段岁月里,大家没有战事的时候就静静的待在洞里,谁也不说话,傻傻的看着外面的树木,黑小子则总是逗那两只被他关在笼子里面的大老鼠。
黑子经常没事的时候就说,“战争结束了,就放了你回家,要不踩上地雷就完蛋了。”
只是黑小子最终也没能亲手把两只大老鼠放归山林。在一次捕俘中,被反抗的越南人用淬过毒的匕首划到腹部,最后牺牲了。
---
日期:2013-07-22 23:15
战争初期,可恶的白眼狼在边境上布置了很多“气死猫”地雷。据说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地雷,大一点的老鼠踩上都炸。爆炸力倒不是很大,一般不会致人死,基本踩上去就炸断双腿。那时候医疗不发达,后方医院据前线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山路泥泞,还要面临越军的炮火。
越南人就是为了给我们的祖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才大量使用这种地雷的。踩上这种雷的,最后基本都截掉双腿了。
“你们想不想吃火锅啊”潘子小声的问大家。大家都从一愣中看着潘子。潘子松开书包,从里面拿出一条眼镜蛇。部队培训的时候看过图片,这家伙大概两米多长,看样子要五六斤重。
潘子笑着说,“这是一锅好肉的啊,看见它,觉得放过了实在可惜。”
班长则骂道:“你狗日的潘子,谁叫你抓这家伙的,要是咬了怎么办?”
---
日期:2013-07-22 23:16
“没事班长,我抓住的时候毒牙都要我用小棍子给摆掉了,您看看”潘子说着将蛇头给班长递过去。
班长下意识的趔着身子向后一退骂道:“行了,下次注意点。”
大家都知道班长的脾气,就嘴属刀子的,其实什么事情也没有的。潘子则嘿嘿的笑着将蛇收回,利索的从蛇头开始剥皮。
说来也怪。蛇这东西,拔去皮除了内脏就是肉。
日期:2013-07-22 23:16
黑小子最为积极,转身拿出我们班的那个珍宝。其实,就是用榴弹炮的弹壳底做的一个火锅。
潘子性急,用匕首将蛇粗略的剁吧剁吧,就扔进酒精加热的火锅里。大家眼巴巴的看着煮起了蛇得火锅,幻想着它的味道,一会洞里就弥漫着香味。这是我们在那段岁月里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多年后,请来京的战友在北京的簋街吃的也是蛇肉火锅,却没有了那个味道了。少了那战火硝烟的味道了,那段感情溶人了岁月,再也找寻不到了。
没有战事的时候大家都窝在洞里,山南海北的聊天,潘子和陕西的兔子是主题。其实兔子的大名叫王建军,因为在战场上有点硝烟眼睛就通红,我们送了他这样一个名字,不过当时看来还真跟兔子似的。虽然已经很多年眼睛不红了,喊起来的外号确实很难改的,到现在了,大家还总是习惯叫他兔子。
日期:2013-07-22 23:18
兔子的老家是陕西的。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给我们讲些老家古墓的事情,谁家一搞头下去,挖出一个古墓。铜鼓铜盘什么的啊,总之是千奇百怪的。潘子是东北长白山一代的,也有成串的故事,我们大家长长听的入神。
平时大家总是在聊,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大家退役后就山南海北的游玩,反正战友多,到那都有接待的。大家在大串联,盗墓也许从那时候就有了,但更多的是好奇,当时没有谁,想过要去盗墓的。
我问兔子,“你们那边古墓那么多,你挖过吗?”兔子看了看我。“没有,就是捡过。”
日期:2013-07-22 23:21
捡过,大家听兔子这么一说,都看着兔子。眼光中的不相信。听说过挖墓。没有听说过检墓啊!
兔子看了一眼大家。慢悠悠的说。像是沉思似乎又像回忆。“那还是我小时候的事情,有一天,村子东头平整土地,结果推出来一个大墓。很多巨大的但是没有腐朽的木头。然后推出来一个大棺材。还有很多铜钱什么的。很多人就上去抢。我小争不过大人什么的。就在最后。结果我捡到一面盘子似的铜盘,还有几个铜钱。”
想在想想那个兔子说的盘子似的铜盘,就应该是古时候的铜镜。兔子还怕我们不信服的比划一下大小呢、那个铜钱和镜子最后卖给到我们村子里面来的收旧东西的了,卖了一百多元呢、兔子还有些得意。后来知道我们几年后在一个被人盗过一回的古墓里面。找到了一面古镜,卖给了香港的一个老板的时候,他想都没有想就出来二万、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后来我也见到了我们卖的那面镜子。在北京的一个拍卖会上。据说拍卖价120万。整整是收购价的60倍。
----
日期:2013-07-22 23:22
现在想想当时那个香港的老板已经很不错了。那个时候。别说二万就是1万我们也会卖的啊、那是为了给前线牺牲的指导员的老妈筹集药费。我们几个第一次合作,从此就开始了我们的盗墓生涯。
那时候一百元叫大钱,乡长的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元。一百块钱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尤其对孩子时代的兔子来说。兔子兴奋的说,那个时候他一个星期没有睡着觉。激动的啊。
“不是挖出一个大墓吗?那要卖多少钱啊?”我问
“别提了,村里挖出古墓的事情,后来县里知道了。文物局的来人了,村子里面开会。挨家挨户的做宣传思想工作。东西基本收回来了。据说是西周的一个大侯”
日期:2013-07-22 23:23
“大猴”旁边的有人打断。其实那个时候我们都懂得不多。不知道王侯将相。的王侯和“大猴”的区别。
“那时候,我小,也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找到我家。铜钱和铜镜全叫我藏到我家的猪圈里面了,也没有人想到,我是一年后才卖的,也没有人注意的”大家听着兔子讲小时候检铜镜和铜钱的故事。感觉挖墓很挣钱的
就这样没有任务的时候,大家缩在猫耳洞里面,山南海北的聊着、猫耳洞常年潮湿。新的羊毛毡子一个星期不到,就破碎不堪。在加上没有阳光。很多人都烂档了,大家基本都不穿裤子。谁穿裤子谁烂蛋。大家不要笑,这是真的。后期的照片都是美化后加工的。前沿的猫耳洞里面,全是光着屁股的。越南人也是一样。据说他们连女兵都不穿衣服。我们不过没有见到过。
日期:2013-07-22 23:28
阳光好的时候,大家就到洞口晒太阳的。那时候叫晒蛋。现在想想也是那么回事。全是脱光了。在洞口排成一排晒太阳。战争后期,军工送上来一种裙子,想在想想一群大老爷吗。天天穿着裙子在猫耳洞里面。现在想着就笑的。我现在敲字的时候就在笑的。
日期:2013-07-22 23:28
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直到有一天,接到上级的任务。摸清前面村子越南人是部署和装备情况。就是捕俘的任务。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和黑小子。潘子。班长。大刘我们五人组成了一个捕俘队。携带着刚刚配发的微声冲锋枪。和匕首。在部队训练的时候操作过这种冲锋枪,就是那种打起来声音很小,基本就是撞针声音的。适合于夜间作战或者在敌区潜行的时候使用。
日期:2013-07-22 23:31
任务出发的时候,在黎明前三点左右,这时候也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借着月色。我们五人毛腰走出了猫耳洞。在外面前面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越南人的公安屯。驻扎这一个排的兵力。这次是抓舌头任务。越南人很狡猾。在我们走的路上全布置上了地雷。我们沿着工兵排过雷的路线。后人踩着前面人的足迹。迂回绕道那个越南村子的南面。斜后面就是我方的支援。
日期:2013-07-22 23:32
战争大了这么久了,全是攻坚战。这次是踏入敌方土地作战,谁也不知道结果。但是出发前全部宣誓,誓死完成任务。好、绝不会当俘虏。每个人胸前都挂着拉开帽的手榴弹,一旦被俘,就拉响它,绝不给越南人活捉的机会。完整的尸体都不会留给他们。那个时候。大家早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出发前,遗书早已经交了上去。
遗书啊,遗书啊!哎……幸好没挂,要不这段故事就埋没了!
日期:2013-07-22 23:33
我走在黑小子的后面,班长在前面。一路一点声音也没有。越南人也很聪明。夜晚的村子没有亮灯。黑蒙蒙的一片。村子里面没有狗,战争前。我方的村子里面的狗全杀了,怕晚上活动狗叫,越南人也是一样的。这倒方便了我们行动。黑暗中远处的山就像巨大的野兽蹲在哪里,村子也看不清,灰蒙蒙的一片。越南人和我们一样,每个路口都会有潜伏哨位。这一点不用想都知道。越战时期我们已经配发了红外望远镜,越南人没有。在村口一百多米的草丛中潜伏着。大家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班长用望远镜搜素着,找寻着。我们光凭眼睛什么也看不到。黑暗中,黑色的一片
班长指了指前面,小声低头对我们说,前面十二点方向的大树下。边说边把望远镜给我们依次查看。轮到我的时候。透过望眼镜可以模糊的看到树旁有一个人形的东西。敌人的暗哨。
日期:2013-07-22 23:35
班长示意我,潘子,黑小子和他去抓舌头。大刘原地掩护我们。我们忙慢慢的向着前方爬去,这几十米的路程,走了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现在就是有只蜗牛在我们面前也可以超过我们的啊。我们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咬着匕首。微声冲锋枪在手间,基本就是用肘部在前进。
离大树还有五米远的时候,大家停了下来。我看到了那个哨兵,应该在睡觉,不是站岗的姿势,斜跨着枪,依着大树。班长看了看我还有黑小子。意思我们明白。我们三个人上。潘子掩护做接应。黑小子是第一捕俘手。他身高体大。对付越南猴子绝对没有问题。班长伸出三个手指在我们面前换了换。大家意思明白。默数到三九行动。
----
日期:2013-07-22 23:35
我心里暗暗的念。“一。二。三”双腿一登就冲了出去。什么是动入狡兔啊。一瞬间就到了越南人的面前。黑小子从后面就扑了上去,捂着越南人的嘴,不叫发出声音。我去夺枪。怕他报警。越南人也够顽强的。捂住了嘴。呜呜的不知道说什么。手里不动的乱比划着。
“妈的,手里,还有一半匕首呢”没有发现。原来他一直是挎着枪。匕首一直在手间。我以枪把子就打掉了匕首。黑小子也控制住了越南人。越南人已经昏了过去。
日期:2013-07-22 23:36
“撤‘班长发出手势。我和和黑小子架着越南人就往回走。潘子也爬起来接应的。这个时候。清脆的枪响了。听声音都知道是56半的声音。班长跌倒在地。胸口一个碗大的窟窿。子弹从背后射进胸膛,翻滚着从前面出来,带出一大堆器官。什么都有。
我傻愣在哪里,想去拉班长。班长早已一动不动了。现在看着电视剧人打成那样还可以留下什么话。可笑……生命就是那么脆弱。一瞬间就没有了。大刘拉着我快走。潘子也接应这大刘。黑子带着俘虏。我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了,班长就留在哪里了……
最后连里买通了一个越南人把班长的尸体买了回来,然而这并没有结束。黑小子也走了。
日期:2013-07-22 23:38
说到黑小子,现在聚在一起的战友聊起他还觉得可以啊。那个越南人的匕首有毒,挣扎中就划破了黑小子一点点的皮肤,但他也没有在意。最后死在连里了。越南人在匕首上面图满了猎人用来射杀野猪的毒药,那匕首就是划破大象的皮肤,大象也得死啊。就是黑小子当时没有在意。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最后全身发青面色发紫,嘴角,鼻孔流血而死。
-=---
日期:2013-07-22 23:39
短暂的战争结束了。我们被轮战的兄弟换了下去。班长,黑小子荣立个人一等功。我们班全班集体三等功。班长和黑小子的立功通知书和阵亡通知书一起寄出的。我们只知道班长聊起家里的时候说过家里还有一个常年卧床不起的老娘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妹妹。只知道她老家是在湖南的老区。也没有去过。
下来的时候,我,兔子。潘子。大刘几个人关系相当的好。那是经历过战于火考验的生死感情。三年来一个锅里吃饭,在狭小的猫耳洞里面。我们一起挤了半年。那种感情无法去用语言表达。我们心里的战争结束了吗?
日期:2013-07-22 23:39
我常常在半夜从梦中醒来。看到老班长在那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躺在那个泥泞的土地上。梦见黑小子那两只大老鼠。说到那两只老鼠。下来的时候。我也给带了下来。回到我方。在部队休整后面的山坡给放了,中国的土地没有战火,没有"气死猫’雷。
半年后我们退役了,结束了。我和大刘,潘子打算到老班长家里去看看,有时间再去黑小子家里看看、我们永远忘记不了他们。最起码我们还活着。
和潘子,大刘到了老班长的家里的时候。我们从湖南的一个省城里面,坐了一天的长途车。晚上才到达一个小镇子上。前面就不通车了,要不就走着进山,要不就搭车。明天进山拉木材的车子进去。在一家小店住下的时候,老板娘帮我们联系车子,很热情的。问我们是不是当兵的,问我们是不是从南边下来的。
日期:2013-07-22 23:40
我们有些警觉,我们的口音是山南海北的啊,潘子是东北的,我是北京的。大刘的山东的,谁也不挨着谁啊。老板娘说”虽然你们穿着便装,但是当过兵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打过仗的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看你们的样子风尘女扑扑的,一定从远处来,南边那边刚刚没事,我就是一问”
老板娘的话叫我们放松了警觉,就如实说了。去看牺牲战友的母亲。我们说出那个地址的时候。老板娘看我们告诉我们明天就是搭车也是只能把我们放到山脚下,在往上就没有路了,不通车子。就要走上去,半天的路程呢。我们不怕走。部队训练的时候苦不苦啊。这点路算什么的啊。
-----战争永远的痛,仅此哀悼,那些为了今日逝去的生命!
日期:2013-07-22 23:42
天亮了。坐在老板娘联系好的进山的拖拉机上面的时候。放在一旁巨大的书包,里面全是给班长的两个妹妹买的学习文具和给老娘买的补品。到了山脚下,顺着司机指引的方向我们进山了。到了老区,才知道老区的落后和贫穷。低矮的房子黑乎乎的建筑物。心里沉痛起来。不知道可以为老班长做点什么。怎么面对躺在床上的老娘……
下午傍晚的时候,在村北的靠山脚下。才找到老班长的家。低矮破旧的几间土房,房子里面黑漆漆的,就是白天阳光也照不进来。老娘躺在床上。县里的人早已来过了。屋子的墙上贴着军烈属家庭,也是这个家唯一的新一点的物件……
面对穿着破旧的两个女孩。我的眼角发酸。我强忍着没有叫自己、流下泪了。这个家庭老班长是唯一的支柱,不知道他走后,这个家庭怎么办。
------如果某狗再感去丧尽天良的地方敬拜。弄死它丫的!1
日期:2013-07-22 23:43
望着家徒四壁贫穷的老班长家。和那个躺在床上下地都不方便的老娘。我们心里酸酸的。老娘看我们来看她。也很高兴,但更多是勾起了对儿子的回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忍着不掉下来。大刘去张罗做饭。
两个妹妹不好意思的看着大刘。家里什么都没有。只好每天蒸点山药蛋子充饥。老娘也不好意思。儿子的战友千里迢迢还看她,家里却拿不出一点像那样的招待。潘子为了打破尴尬。“大妈,我们什么都吃,在前线的时候,耗子都吃了”
------开始了。咱爷们的盗墓人生。以上仅此追忆。
日期:2013-07-22 23:44
“那里原先是一个大墓。被盗了几年了,东西全没有了,只是剩下了很多砖头什么的。修猪圈一定可以的。村子里面的人说那里邪。没有人敢去。”
“哦,这个啊。这不算什么。你哥哥们都从越南鬼子尸体上面爬出来的这不算什么的”有现成的砖头不用,那是傻蛋。我们几个当兵的怕什么啊。再狠,有越南鬼子狠,挖的陷阱里面都埋上竹签子。最可恶的竹签子上面都是涂了粪便或者抹了毒药的。扎上去烂腿。
日期:2013-07-22 23:45
吃饭的时候和大娘说了我们的想法。打算叫没有大妹给我们带路。我们三人好背回写砖头回来修整猪圈。
“你们别去哪里,那里太邪,死过人。没有人敢去哪里的”大娘对我们几个人说。
“怎么了啊?”我问大娘
“前几年村子里面一个打兔子的老猎人,就发现死在哪里了”大娘说
“会不会是猎枪走火了呢?”潘子问
“要是那样还简单,没有事情了呢。枪完好无损,膛里面还压着火呢,人是活活吓死的,死了的时候还睁着眼呢”
日期:2013-07-22 23:46
我们都来了精神就问这件事情。大娘就给我们讲了起来
原来是事情的大概是这样的,村子里面有一个靠打猎为生的老汉,扛枪打了一辈子野物了。什么都猎到过。却上山三天没有回来,平时也出去过,基本就是第二天早上就回来,从没有过三天还没有回来的。就算打到大物,自己背不回来。一般也是把皮子剥了,把肉挂在树上,不叫其它动物吃了。自己先把值钱的东西背回来,回到村子里面找人在抬去的啊。可是,村子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也没有听说谁和老猎人进山了呢?家里人才慌了,赶紧找人进山去寻找。一般的话,没有人去老墓那边打猎。老猎人也不会轻易去那边的。可是最后却在哪里找到了他,枪支完好,里面还压着子弹呢,似的时候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是看到什么东西活活的吓死的,不知道死前看到了什么,既然活活的吓死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