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听老人说——山东地面儿上流传的那些奇闻异事
作者:
果木贩子
第一话 肉饽饽
听老人说,早年间有这么三个出关外憋宝的南蛮子,王生,刘生和张生,各自离家入东北地界已经两年多了还是一无所获,便打算搭伴摸进长白山去闯闯。
这天三人赶路直到天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借宿在荒郊野岭的一个破土地庙里,生火烧水,吃过干粮,三个人便在厢屋的一个破炕上挤着睡下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张生和刘生发现王生凭空就不见了,等了一上午也不见人影,而后两人把破庙前前后后找了个遍,一直到日头将落也没找到王生。近夜,张生觉得这破庙挺邪性,想早早离开这儿,另寻他所过夜。刘生则坚持再住一宿等等王生,说不定王生只是出去办事走迷了。张生执拗不过,又不好独自上路,只得陪着刘生再住一宿。但这一宿张生留了个心眼儿,故意睡得浅,眯缝着眼留意四周的动静。
到了半夜,张生影影绰绰看见从屋子四角蓦地蹦出四个小金人儿,都肉嘟嘟的套个红肚兜,像四个送财童子,浑身金光闪闪,但嘴里却满口尖牙,瞳子深幽幽得血红血红。四个孩子嬉笑怪叫着蹦蹦跳跳地上了炕,开始朝着自己和刘生比比划划,张牙舞爪,挑肥拣瘦似的争执不下。后来稍微大一点的那个孩子一拍巴掌指了指睡在旁边的刘生,四个小孩就不吵了,都妖里妖气的呲呲牙,乐呵呵地分手分脚把刘生给抬走了。
张生吓得僵在炕上动弹不得,大气都不敢出,好不容易熬到听见鸡叫天蒙蒙亮,立马连滚带爬下炕,撒腿就往庙外窜。
在晨雾里一口气跑出去七八里,估摸着离破庙挺远了,张生脑袋一空腿一软,累倒在路边,昏睡过去。梦里模模糊糊看见一个妇人穿着一身破衣烂衫从远处走来,头发枯槁,面无血色,该是个拾荒要饭的,走到近前朝张生深施一礼,开口便安慰张生不必惊慌,此地安全,并说土地庙里的那四个红眼珠子的小金人儿其实是她的四个孩子,张生愕然。
妇人又道,她本是山东莱州府人,老家闹蚂蚱才带着孩子出来逃荒,走到那个土地庙实在走不动了,四个孩子都快饿死了,她没办法就从后山扒了点观音土,又从自己大腿上削下一块肉,蒸了一锅肉饽饽,四个孩子见了吃的狼吞虎咽,撑得直不起腰。这样挨过几天,孩子们又饿的撑不住了,她又如法炮制蒸出一锅饽饽,把他们喂饱。谁知道这四个孩子吃人肉吃红了眼,这锅饽饽吃完过了没几天,老大带着仨兄弟趁夜把她手脚摁住,从天井里捡了条断树杈把她攮死,撕碎,架锅煮来吃了。她死后不久,四个孩子又没得吃食,经不住饿,最后就在那间厢屋里,开始互相咬身上的肉吃,结果都死在那炕上,碰巧屋子地基四角埋着四坛金子,因为是前朝古物,四个孩子的魂魄就附在金子上成了精,专吃过往留宿的人。刘生和王生就是被他们吃掉了。
张生听完心里暗暗后怕,庆幸自己命大,但又想得着屋角埋着的那四坛金子,便拜求妇人成全。妇人告诉他那四个孩子的遗骨就藏在炕里,让他午时三刻的时候回到庙里把炕扒了,取出遗骨在日光下烧化了,把灰压在庙里的菩萨像下,就能镇住这四个小鬼。妇人还请求张生把自己的尸骨从天井里取出来,帮她带回老家葬了,作为报答张生可以挖走那四坛金子,也算憋到宝了,说罢冷不丁给了张生一巴掌,张生一个激灵醒过来,发现已是晌午,便往回赶,到了庙里按照妇人说的砸了土炕,果然发现一堆臭烘烘的小孩骨头,烧完,洒在菩萨像座下,又去天井取出妇人的骸骨,从衣服上撕下一片布包了,带着四坛金子,雇车去山东莱州给妇人起了个大坟,从此富贵平安。
日期:2013-07-15 12:21:00
第二话 虾子
听老人说,早年间在胶东麻湾有个看风水的老头儿姓韩,年过六旬了,无儿无女也没个老伴,一个人自在过活,无忧无虑的,日子倒也挺逍遥。
平日里乡里乡亲谁家有个红事白事,起屋下葬的都找他去给看看。韩老头儿这人脾气好,心宽面善,帮人勘位点穴,穷人家管顿饭,富人家给几吊钱,仨瓜俩枣的多少都不挑理。大伙儿都说韩老头儿看了一辈子的风水,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其实眼色忒毒,心里攒了好几个大穴要穴就是不点破。韩老头听了总是笑笑自谦眼拙,哪点到过什么要穴。
同乡里有一个大财主,姓陈,膝下有三个公子都已成家娶妻生子,陈家虽儿孙满堂但家业却始终平平。这一年陈老爷害了病,卧床不起,找了几个郎中看了都嘱咐说,老爷子撑不了多久了,准备办后事吧。家里人悲戚恸哭不谈,白事还是要早早操办的。陈家之前请过各路的先生点了好几块阴宅穴位都不满意,陈老爷自知时日不多,便托人把韩老头儿接到家里,好酒好菜的吃着正屋上房里住着,像供养土地爷似的供养着韩老头儿。每天也不聊别的,闲谈说笑,两人以兄弟相称。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陈家上下一直对韩老头儿礼待有加,虽然陈老爷没开口但韩老头儿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天晚上吃罢了饭韩老头儿找到陈老爷说:陈兄,老弟我就跟你开门见山吧!给你勘的穴位我心中有一处,但这个穴是个要穴,我要是点破了就得搭上我这双眼!老弟我就是靠这双眼吃饭的……还没说完陈老爷就接话:韩老弟,我也是个明白人,知道你有苦处。但我们全家以后的兴衰成败可就靠着你了,别的我不说,我走了之后,就我的三个儿子认你做干爹,孩子们生前怎么对我的,他们就得怎么对你!韩老头儿看陈老爷信誓旦旦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了,自己也说不出什么别的了,只得应下。
日期:2013-07-15 12:25:00
陈老爷在把韩老头儿领进祠堂,亲眼看着三个儿子磕了响头认了干爹之后,没过几天就死了。韩老头儿领着人去选好的穴位砌好墓,立起碑,一切都收拾的妥妥当当。出殡下葬的那天晚上,韩老头儿正吃着饭,两个眼珠子突然就从眼眶里滑出来掉到了碗里,韩老头儿也没喊也没叫,跟啥事都没发生似的,不慌不忙把眼珠子摸回眼眶里,从此以后就瞎了。陈家的三个儿子倒也孝顺,把韩老头接到陈财主生前住的正房里,当亲爹一样好好的伺候着。
转过年来,陈家的家业果然兴旺起来,三个儿子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去京城的去京城,去省城的去省城,势力越来越大。老家只剩下一堆妻妾老小和老妈子守着,照顾韩老头儿。头几年还好,三个儿子不时从外地来信嘱托嘘寒问暖的,日子长了,三个儿子也不问了,家里的这帮妇人越来越不待见韩老头儿,慢慢的把韩老头儿从正屋赶到厢屋,从厢屋赶到下人后院,从下人后院再赶到牛棚,吃的也越来越不济,本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管够,现在连一日三餐都不能果腹。
转眼这年入秋,天儿越来越凉,韩老头儿瞎着眼蜷在牛棚里染上了风寒,半夜里咳血,使唤人都假装听不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陈家人都三天没给他送饭了,没人管他也没人在乎他死活。秋风吹着韩老头儿是瑟瑟发抖,想想这些年的变故谁能想到陈家人这么忘恩负义,韩老头越想越气,摸索着从牛棚里爬出来走到大街上,找了个放羊的小孩给几个铜板,让小孩引着自己去到陈老爷的坟头上。
小孩搀着韩老头儿不一会儿就到了坟圈子里。韩老头儿瞎着眼摸到陈老爷坟前的大石碑,把小孩支走,一屁股坐下叹了口气:唉,陈兄,咱俩当年说好我搭上眼睛,你们家养我一辈子,可现在你的子孙不给我活路了,你在下面肯定看得清楚,也别怪我无义了。说完就伸手沿着碑座的土往下刨,只刨了大概三四寸,碑座下面露出横担着一块石板,把石板抽出来,石板下面压着一眼泉子,再看这泉子里的水透亮放光,深秋时节甜丝丝的冒着热气,水里一只老虾子领着一群小虾子自在的游来游去。韩老头儿手探进泉子里一把逮住老虾子,一撕两半,拿着往眼睛上抹了抹,立马就能看见了,泉子里剩下的那些小虾子看见老虾子死了,也都从水里蹦跶出来旱死了。
这过了不久,京城里就来信,说陈家大儿子犯了事要杀头,株连九族。整个陈家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家业也就这么败落了。老韩头儿眼睛又能看见了,还是在乡里帮人勘位点穴,穷人家管顿饭,富人家给几吊钱,仨瓜俩枣的多少都不挑理。
日期:2013-07-15 12:48:00
第三话 小要饭的
听老人说,早年间在洋河边上有个洋河镇,镇上有这么一个小要饭的,看年纪顶多十六七,长的倒挺清秀,就是蓬头散发,破衣烂衫而且还瘸着一条腿。镇上没人知道这个小要饭的打哪来,姓甚名谁,只知道他要饭还带着个病怏怏的老母亲。白天自己拖着条残腿挨家挨户的讨饭,晚上带着讨来的东西回破窑给老母亲吃,饥一顿饱一顿的,娘俩总算还能凑合活下去。
这镇上有个姓刘的大财主,在当地家大业大,富甲一方,而且这个刘财主还挺讲仁义,心地好,人面宽,逢个初一十五镇上赶集了,就搭个粥棚赊粥赊馒头。当地人提起刘财主,没有不夸的。这刘财主有个女儿叫翠翠,年方二八,长的花容月貌,美不胜收,养在深闺还未出阁,每天就是在楼上绣绣花,除了吃饭和给父母请安,足不出户。
这天一大清早,小要饭的讨饭讨到了刘家。刘家管家开门给了他几个热馒头,小要饭的不知道已经饿了几天,就地捧着馒头蹲在刘家墙外开始狼吞虎咽。这个时候忽然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一只虎皮花翅儿的大蝴蝶,明目张胆的落在小要饭啃的馒头上。小要饭的顺手一赶,蝴蝶扑扇着翅膀飞起来。小要饭抬起头来眼看着蝴蝶飞走,蓦地一下子整个人就呆住了。
顺着蝴蝶飞走的方向,小要饭的看见这刘财主家的阁楼上,刘家小姐正好推开窗户换气,喝茶漱口。小要饭的看见翠翠,不由自主的站起来,怀里的馒头都掉到了地上,只觉得自己一下子不会喘气了,人也懵住了,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把掉到地上的馒头捡起来,转身就回破窑了。打此以后,镇上就再看不见小要饭的在街上转悠了,反而来了个老太太整天坐在刘家墙外抽抽搭搭地抹着眼泪乞讨。
转过年来开春,挨着刘家小姐阁楼的花园里长出一棵竹笋,翠绿欲滴,浑圆壮实,家里人见了都惊讶北方能发出这么好的笋子真是难得。只过了一夜,这根笋子就蹿起六尺多高,孤楞楞的长成绿油油的一根竹子,不到两天就枝繁叶茂,生出来的大枝子一直伸到翠翠阁楼的窗口。翠翠特别喜爱这根竹子,白天打开窗子竹影摇曳,晚上躺在床上竹叶沙沙摩擦,空心的竹竿撞击作响,轻柔悠远,黄钟大吕一般。无人的时候,小姐就带着丫鬟到院子里来看这棵大竹,浇浇水,捉捉虫,在竹下休憩玩耍。
日期:2013-07-15 12:53:00
这天早上,翠翠刚起床,推开窗子看见一根细细的竹枝挂着几片叶子突兀的伸了进来。其中有一片竹叶上浮着一滴珍珠那么大的露水,在叶子上滚来滚去,翠翠看了心生欢喜,用指尖将竹叶轻轻一挑,露水便滚到了翠翠手心里。翠翠在手心轻轻把玩着,那露水好像也有灵性似的,仍圆滚滚的就是不破,翠翠喜欢的很,张口想将露水喝下,没想到自己刚一张嘴,露水居然从掌心浮了起来,自主自愿的飘进翠翠的嘴里。翠翠一惊,但也没放在心上。
又过了两三个月,翠翠身子开始不舒服,家里请了郎中来看,郎中把完脉,连连跟刘财主道喜,小姐有身孕了。刘财主听了,脸咣当掉了下来,想想自己的女儿还未出阁就有了身孕,要是传出去必定颜面尽扫,便把翠翠囚在阁楼不让出门,拷问孩子是谁的。连问带打了三天三夜,不管怎么问,翠翠就是说没偷过人。刘财主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再打女儿就没了,寻思女儿天性乖巧,不会乱说谎骗人,便觉得事有蹊跷,便问翠翠最近有没有遇上什么怪事。翠翠想了想,便跟父亲说了那天露水自己飘进嘴里的怪事。
刘财主听后,心头窝火,早就觉得这棵竹子邪门,便赶紧找人要挖掉这株妖孽竹子。
雇来精壮汉子抡起铁锨,却发现这株竹子的根扎进地里不深,贴着地皮不到一尺,但却绵延不断,从财主家花园一直挖到院墙也没见个头。刘财主更觉得蹊跷,便吩咐顺着根接着挖,碰见墙就拆墙,碰见屋就拆屋,碰见桥就拆桥,拆完了刘财主再给重建。这样顺着竹子根一直挖了小半个多月,挖到了镇子外东沟里一个没有碑的破土坟。
挖开这个土坟,众人都惊呆了,坟里埋着个年轻小伙的尸体,怪的是这尸体就跟活人一样,脸色红润,四肢不腐,就是从这尸体的肚脐里生出了这株竹子的根来。刘财主便吩咐下人去打听,这是谁家的坟,谁家的人。没两天就找到了那要饭的老太太,刘家人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跟老太太讲了,老太太老泪纵横叹了口气说:他儿子生前是个要饭的,常去镇子上讨吃的,自从在刘家门外无意间看了刘小姐一眼,便魔怔地患了相思病,茶饭不思,滴水不进,劝他也不听,骂他打他也不应,撑了不到一个月就被这癔症给折磨死了。孩子死后她就找了个破席子把尸体卷了,埋进东沟,没想到这孩子人虽死了,心还是不死,真是作孽啊!对不起刘家!刘财主听了唏嘘不已,叹口气摇了摇头,事已至此,也唯有把孩子生下,再补个礼数,也算是把女儿嫁出去了。
就这样,刘财主把老太太接到家里当亲家那么照顾着,又挑了个好日子把婚事补办了,拜天地的时候,刘小姐走到院子里对着那株竹子叩了个头,也无风雨也无云的,那竹子兀自地周身抖动,竹枝竹叶哗哗地响,一瞬间开了满树的花。众宾客见状皆恻隐哑然,知道刘小姐不易,邻里间自然也就没什么闲话说。这竹子开完花后不久便枯死了,刘家雇人去东沟把小要饭的坟重新修了一下,转过年来,孩子生了下来,刘家给取名叫“竹生”。(关于竹生还有故事,敬请关注)
日期:2013-07-15 13:35:00
第四话 赌鬼
听老人说,早年间在胶南宋戈庄有个赌鬼叫宋老六,光棍儿一条,嗜赌如命。年过而立,还一门心思在玩乐上。每天头午睡觉,过午干活,天刚一擦黑就往镇上的宝局赶,一直玩到后半夜才摸黑回家,风雨无阻,跟坐堂似的。但赌桌上的门道自然是输多赢少,所以宋老六的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
这一年刚入夏,有天晚上宋老六手气好,玩到后半夜赢了不少钱,回家的时候顺便从熟食摊子上叫了半斤牛肉,一斤炉包让伙计包起来,再把自己的酒壶打满。赌鬼赢钱了,心里自然高兴,手里拎着酒壶,怀里揣着吃食,嘴上还哼着小调,边喝边嚼着肉边往家走。眼看走到临庄的北河边上了,宋老六酒劲上来了,踉踉跄跄的,脚步不稳,眼前的路,头上的月亮,身边的树影都跟活了似的东摇西摆的。再走几步,影影绰绰看见前面一棵老梧桐树底下站着个人远远的朝他招手。
宋老六摇摇晃晃走到跟前,定定神,看清了原来是个穿黄衣服的小媳妇,长得还挺俊,便问:甚么事,小姊妹?小媳妇细声细气地问:大哥,我几天都没吃东西了,好不好匀我点吃的?宋老六也没多想,从怀里掏出那斤炉包说:正好身上带着吃的,还热乎,快吃吧。小媳妇一把接过来,狼吞虎咽的,眨眼足足一斤包子就下了肚。宋老六都惊了说:姊妹 好牙口啊!小媳妇笑笑说:大哥,你真是个善心人。这样吧!以后你每天回来的时候都给我带斤炉包,我都在这等你,好人有好报,我保证你每天晚上都赢钱,怎么样?说完就笑了笑,转到树背后不见了。
宋老六看小媳妇走了,醉醺醺的接着赶路,回家睡醒了一觉已经是晌午了。想想昨晚上的事觉得蹊跷的很,三更半夜大野地里怎么会有个小媳妇,是不是自己喝多了做的梦啊,但宋老六这人心宽,也没多想。晚上接着去宝局玩,结果又赢了不少。走的时候路过熟食摊子心里犯嘀咕,到底带不带。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买了一斤炉包上路,喝着酒吃着肉,又走到北河老梧桐树,那穿黄衣服的小媳妇果然在等着他。宋老六咧着嘴笑说:姊妹,你说的可真灵,好人有好报,我今天晚上又赢钱了,这不又给你带了包子。把炉包从怀里掏出来递过去,小媳妇接过来狼吞虎咽三下两下吃光了,抹抹嘴说:谢谢大哥,包子味儿不错,明晚接着带,保证你赢钱,好人有好报。说完转身到树后,人又没了。
日期:2013-07-15 13:38:00
打这之后,宋老六天天给这个小媳妇带包子,每天晚上都赢钱。宋老六整天乐得轻飘飘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舒坦过。一直到天儿快入秋了,有天晚上宋老六赢了个大的,喝酒也喝大了,摇摇晃晃地回家快走到北河了,一摸怀里,坏了,忘带包子了。这半夜五经再折回镇上的话,熟食摊子早收了,没处买,只能硬着头皮去见小媳妇。
到了树下小媳妇问:大哥,我的包子呐?宋老六耷拉着头说:对不住啊,哥哥今晚上喝多了,忘了给你带,明晚给你补上,成不?小媳妇也没应声,只说:大哥,你看你醉成这样,来家坐会儿醒醒酒吧。宋老六迷迷糊糊的答应了,小媳妇搀着他走了不一会儿,就进了一个大院。上眼一看,三进的宅子,灯火通明,富丽堂皇,光是大门的门档就有膝盖那么高,红木做的。小媳妇把宋老六扶到正堂坐下,便起身去后屋,说是去给他去沏杯茶解酒。宋老六坐在那儿等着,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宋老六一觉睡醒了一睁眼,这四周怎么黑漆漆的,身子下面咯的慌而且还臭烘烘的。想起身结果一抬头就撞到天灵盖了。这一撞,宋老六浑身一个激灵醒透了,伸手顺着四壁摸了摸,地方很窄刚够躺下个人,根本不是昨晚去的大宅子,自己这是在哪啊?又伸手摸了摸身子下面,那一根一根咯着自己的全是人骨头。宋老六立马整个人从头凉到脚后跟,自己这是睡到一口枯坟里了。
宋老六闭上眼,稳了稳神儿也顾不上想自己是怎么进来的了,镇定下来之后发现就在自己头顶上,有个指头肚那么粗小孔,估计是什么虫子打的洞,从洞里射进那么一丁点亮光,估计外面应该是早上了。宋老六赶紧冲着那小孔大喊来人啊救命啊。
正好附近野地里有个早起拾粪的小孩,听见茔盘里有人瓮声瓮气地喊救命,心里害怕没敢靠近,跑回庄子里把大人叫来了。来的人到了茔盘里,听出是宋老六的声音,都是一个庄上的而且人多也不犯怵。几个人把坟扒开,宋老六爬了出来,众人问他是怎么进去的,宋老六就把整个事怎么来怎么去跟大家讲了一遍,来的人里头有年纪长的就说:这可能是碰上黄皮子了,好在黄皮子不害人,只捉弄人,不信去那老梧桐树下看看,说不定还有毛呐。众人一块到了那棵树下,果然找到了一撮黄毛,颜色像刚洗的杏,鲜亮鲜亮的。
这之后宋老六每天晚上仍是去赌,但赌运就跟从前一样,输多赢少。只不过每天回家都揣一斤炉包备着,但却再也没见过那个俊俊的黄皮子小媳妇。
日期:2013-07-15 13:44:00
第五话 风梢儿
听老人说,早年间北方有一种蛇叫风梢儿,剧毒无比,其毒液可穿石融金。这种蛇刚生出来是白色的,长得和小鳝苗差不多。爬出窝见光之后开始生硬鳞,接着周身变得黢黑光亮,黑铁一样。等这种蛇长过了秋天,就会御草而飞,秋后收麦的时候经常会有人远远的看见一根黑线压着麦芒飞,掀起来的风带起层层麦浪。此蛇若是长过百年,则头顶生冠,鸣声若雄鸡。山里人碰见都躲着走,好在此蛇生性驯良,有灵性不害人,人们也知道他的厉害,轻易不敢招惹他。
话说到有这么户人家,住在崂山脚下,家里是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孩子,小孩有七八岁,正是讨人嫌的年纪,寡妇每天让孩子上山区放羊,自己在家开个酱油铺子,卖点柴米油盐,勉强度日。
这年夏天,有一天孩子大清早上山放羊,找了片草肥的山坡,把羊赶上去,自己躺在一边松树下的一块大花岗石上打盹儿。过了晌午,小孩肚子饿了,从石头上翻下来,打开干粮布袋要吃饭。忽然眼角一斜,看见花岗石底下不起眼的一个洞里探出一个小蛇头来。小孩一眼就认出来,是田埂边上爬的那种最老实的菜花蛇。但怪的是这条菜花蛇倒不怕人,看见小孩在跟前还是探着头吐着信子。小孩讨嫌,从腰里抽出柴刀,那蛇看着他,还是探着头躲也不躲,小孩手起刀落,一下就把蛇头斩了下来,过了把刽子手砍头的瘾,又顺手把后半截淌着血没头的蛇身子从洞里拉出来,摔蛤蟆似的扔在一边。
过了不一会儿,小孩坐在一边正啃着干粮,看见洞里又探出个蛇头来,摆啊摆的冲着他吐信子,小孩还是手起刀落,将头斩断,拽出出后半截身子扔一边。又过了一会儿,眼看洞里又探出个头来,小孩还是手起刀落,斩断蛇头,身子抽出来扔一边。就这样蛇不断从洞里往出探头,小孩一只手拿着干粮啃,另一只拿着柴刀随手剁。
日期:2013-07-15 13:44:00
一直剁到小孩啃完了干粮,时辰过午了。打山顶上下来个老道大声喝止让小孩自己回头看看。小孩冷不丁转身一看,身后半截的蛇身子已经堆成一小垛了,渗出来的蛇血汇成一小股小溪似的往山下淌。小孩心里一下子害怕了,收起柴刀想赶羊群回去。这时候羊群突然不知道被什么惊了,四散奔逃,小孩回头一看,从刚才那块大花岗石下,爬出一条碗口粗的大风梢儿,黢黑铮亮,头昂着顶着个大冠子紫红紫红的,跟阵黑风似的,冲着羊群就来了。小孩哇的一声吓哭,站在那儿拔不动腿了。幸好有那老道在,抱起孩子就逃,边跑边回头看,那风梢儿蛇撵着羊群一只一只的活活咬死但不吃,心里明白这是来报仇的,便掐诀念咒,脚底生风把孩子送到了家。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