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下流

作者: 老夫商刀

  日期:2013-06-13 18:17:06
  《上流下流》
  人心比当下楼市更险恶
  搜飕赶到海景酒店现场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几个记者模样的人在拍照,其中一位晨报的记者他还认识。
  搜飕心里暗骂:“扯那,通知了多少人?这钱可真好赚。”
  搜飕是申申报的记者,主要跑房地产,有时候也写些社会新闻。现在报纸之间竞争激烈,对提供新闻线索的个人普遍采取奖励,专业名称爆料费。
  早先提供一条新闻线索奖励50、100元,现在已经涨到200、500、1000,新闻价值高的独家猛料价格甚至达到五位数。
  今天爆料的“线人”是海景酒店保安部的副经理,他是搜飕在一次采访后发展的。其实现场其他记者也不一定就是这位副经理通知的,也许是别的保安、酒店服务员、或者是正好走过的路人甲,甚至就是警方内部的关系。反正蛇有蛇路,猫有猫路。
  110、120已经来了,警车和救护车都停在海景酒店附属的酒店式公寓门口。
  日期:2013-06-13 18:18:32
  海景酒店有两幢高楼,一幢面宽、稍矮的楼是五星级海景酒店,一幢高瘦的楼是酒店式服务公寓。两座高楼底部是连成一体的三层裙楼,裙楼内是酒店的餐饮娱乐、办公会务用地。酒店和公寓共享公共设施,但是入口大堂和电梯各自独立。
  出事的是海景酒店附属的酒店式管理公寓。
  凌晨,大概12点刚过,一个男人从酒店式公寓的高层掉下,砸在公寓入口的玻璃钢架顶棚上,再坠落到花岗岩铺地上。

  满地的钢化玻璃碎块,搜飕不管,端起相机,噼里啪啦先拍了二十几张,直到一个保安过来把他拉出隔离带。
  两个120的白大褂和一个110在说话,一个记者凑上去问:“人怎么样,还有救吗?”
  “全身骨头都摔得稀巴烂,早没气了。”
  搜飕换了角度又拍了几张照片,这才注意看地上的男人。
  男人蜷在地上,身体呈九十度弯曲,不知是摔下来就这个样子还是120的救护员翻看过?脸歪在一边,似乎摔变形了。
  男子身上穿的是整套深色细条纹西装,身下有一滩血,在冬夜的低温下已经凝固。
  搜飕不是第一次采访坠楼事件,刚开始看见尸体还反胃不舒服,见多两次就没什么感觉。况且坠楼现场还算好看的,搜飕见过最恐怖的是一次地铁自杀现场,跳轨人被列车撞后又经过碾压,支离破碎的尸体和弥漫的血——
  和110做完例行的交接手续,120先行离开。搜飕知道等警察现场勘验完,接下来是殡仪馆的活了,120只管活人,不拉死人。

  日期:2013-06-13 18:18:29
  死者的身份?从几楼掉下来的?他杀还是自杀?
  对记者们的问题,现场110三问三不答。
  这几个问题也是搜飕关心的。如果这起案件不是发生在海景酒店,这样的大冷天,深更半夜,搜飕才不懒得出来。
  这年头自杀事件天天有,都快没新闻价值了。尤其他们申申报,一周出两期,除了广告都是娱乐八卦投资理财和一些小资情怀情感创伤职场滚爬话题,这种自杀新闻往往是用来填空的。
  但是案件发生地在海景酒店,情况就不大一样。
  陆家嘴中心位置,黄浦江一线江景,海景是上海排名靠前的五星级酒店。普通人在这里请客吃饭、举办婚礼算是老体面老有身份的事体了。
  开发商在建造酒店的同时建造了一幢40层的高档公寓,公寓由五星级酒店一同管理,号称是五星级酒店服务式公寓。
  公寓对外出租的同时也对外销售,目前每平方的售价是到10—15万人民币,和附近的汤臣一品单价相近,但单套的面积要小于汤臣一品。虽说小,实际上也不小,海景每套公寓的面积都在200平方以上,每套公寓每月租金人民币8万以上,单套售价人民币2300万以上。
  所以说能够入住海景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主,一个有钱人在海景酒店豪宅自杀,当然很有看点。他杀的话就更不得了,绝对是一等一的大新闻。
  当然,如果死的是一个普通酒店员工又或者是擦玻璃的农民工,就另当别论。
  日期:2013-06-13 18:21:39
  “身上穿的西装好像不错,但看不出什么牌子。脚上的皮鞋是bally的,2000多一双,这种二线的牌子小白领舍不得买,但说是有钱人也牵强,五星级酒店的中层应该穿得起。”
  “男人有没有钱就看鞋子和手表,不过现在手表也不靠谱,假货做得跟真的一样,比LV还难认。”
  别家报社的记者也在猜死者身份。
  死去的男人蜷在地上,右手摊在身边,没有带表,左手压在身下不知道有没有带表。
  “要不你去翻一下?”
  “我靠,我给你一百块,你去。”
  几个记者围在一起聊案情,搜飕悄悄给那个保安部副经理打了一个电话。
  得到的消息是警察正在大楼内勘查,死者好像是33层的一个租客。至于自杀他杀尚无结论,现在说话不方便,等明天再说。
  早报的记者先告辞,要赶着回去发稿。
  一般报纸这种社会新闻晚上十点前就截稿了,今天凌晨发生的事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见报。
  搜飕想:早报截稿时间放的这么晚?抢新闻这么拼命,怪不得早报这两年发行量越来越大。
  搜飕工作也是很拼命的,所以这么冷的冬夜才会赶过来抓新闻。不过申申报每周出两期,周二和周五发行。
  今天是周三,下一期要在周五出,就是周四晚上截稿,他还有时间把这个案件挖一挖。

  凌晨两点,殡葬车来了。
  在搬运工把尸体摊平、塞进尸袋的时候,搜飕特意留心看男尸的左手是否有表。
  那个男人左手腕戴着一块黑色表带、银色的长方形手表。
  这块表,搜飕觉得很眼熟。
  日期:2013-06-13 18:23:05
  一个月前。

  “爱江山”的会所内,一场小型的财经研讨会正在进行。
  “2015年,上海的房价还会翻一倍,尤其是像黄浦江两岸的高端豪宅出现30万一平米的价格,我一点也不会惊讶。”
  “爱江山已经一平方米30万了。”一位听众插话,引起周围轻笑。
  “我说的是均价。”台上陷在沙发里胖胖的经济学家金石向前欠了欠身,竖起一根指头强调“一平方30万”。
  “美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21世纪是中国和印度的世纪。十年以内,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地方不是纽约、伦敦,不是东京,更不是香港,而是上海。至于有人担心泡沫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任何国家都会走到这一步,这是人性的贪婪和疯狂决定的。我认为中国肯定会重蹈日本之路,现在喊泡沫的人很多,但是泡沫什么时候破灭,只有上帝才知道。1990年日本房地产高峰期,日本的地价是美国的四倍,东京一地的地价就超过全美国的总地价。也许等到上海的地价超过美国全国土地价值之和,泡沫才会破灭。在此之前,即便有回调,还是会回升的。”

  “王一石说楼市泡沫随时崩溃”一个听众发言。
  “王一石说会崩盘,那你为什么不听任小强的?任小强可是说房价还会暴涨。”
  “任小强是屁股决定嘴巴。”那个听众说。
  “王一石也是发展商啊,他的屁股为什么就和脑袋嘴巴不对?”
  那个听众被金石问住了。
  “你们看到那个房地产富豪喜欢在媒体上出风头?房地产公司的老板都很低调,讲究闷声发大财。王一石和任小强都不是公司大股东,他们是打工皇帝,打工皇帝考虑的不是股东的利益,而是个人的地位,追求的是名声和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地位越稳固,所以他们都喜欢上电视,上报纸,写博客。
  当然王一石和任小强不同,王一石就是一个滑头。他在嘴巴上和中央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和市场保持一致,领涨杀跌都是他,还在媒体上和领导那赚得好名声。相反任小强说客气一点是刚愎自用,说刻薄一点就是比较笨,EQ比较低。任小强说的虽然是大实话,但工薪阶层老百姓都不爱听,大便虽然有用,但不能端上桌啊?!这任小强还死硬到底,千夫所指、遗臭万年在所不惜,完全属于欠扁的类型。不仅是买不起房的想扁他,我觉得房产商也想扁他。也许任小强他就乐在其中,不过我觉得他的嘴现在已经完全失控了。”

  日期:2013-06-13 18:26:20
  “最近中央二套一直批评房地产,是不是中央又要有动作了?”一听众问。
  “你们以为央视天天批评房地产就是讨厌房产商?他们只是拿这些热点问题做节目吸引眼球。央视批评房地产不是一年两年了,央视那些财经记者,水平低得很,那些想买房的工薪阶层如果这些年一直听信他们的评论,现在看到房价涨了好几倍,估计想死的心都有。”
  “物业税推出对房价会有什么影响?”一中年听众问。
  “谁建议推物业税谁就是笨蛋!”金石提高嗓门:“物业税收少了,对抑制房价没用,收高了造成房地产崩盘,谁来负责?还有我是五年前买的房,那时100万,现在300万,你按市价征税,我工资没涨,很多人已经是房奴了,每年再收几万块的物业税,还消费个屁,不跳楼才怪。还要现在是有房的人多还是没房的人多?我看上海还是有房的人多,收物业税如果放到人大讨论,我认为一定通不过。

  在座的都知道,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绑架了,现在世界经济依然疲软,出口大不如前,中国的内需短期起不来,政府难啊。如果让那些只会批评政府的人来当官,他们不会有更高明的选择,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那么多人要养,那么多没文化的年轻人要工作,没工作让他们玩魔兽、玩征途,玩魔兽也要钱啊。就凭他们,中国经济要转型,现实吗?所以只好政府来投资。
  “政府投资效率肯定低了,投铁公鸡,收益率肯定低啰,你们看上海的磁悬浮,天天在赔钱。那些央企为什么老是拿地王?不是自己的钱,拿公家的钱掼浪头,谁不会啊。但是没办法,又不能不做。去年钱放多了,通货膨胀,今年国家开始收,加息,地方就一片哀嚎。现在如果说银行不放贷了,股市马上跌到800点,都是坏账啊。
  “北京的决策层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笨,是没办法,在中国,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财经报有一个叫张什么的劝大家都去买黄金,说什么五年内两公斤黄金可以买上海内环一套房,现在两年快过去了,他的预言兑现多少了?黄金也是一种泡沫!现在市面上这种半吊子的经济爱好者太多了,误民。只有在乱世,黄金才能保值,但真正乱世来了,一根金条可以买一栋别墅,却不能保证一根黄金可以买到一只老母鸡?搞不好因为你拥有黄金,还被人一枪崩了。

  如果前些年北京的错误在于任由房地产泡沫吹大,现在最愚蠢的做法就是把房地产泡沫戳破。
  内部不稳,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印度阿三也在一边张牙舞爪,他们都希望压制中国崛起。所以楼市泡沫现在绝对不能破,如果现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这些年来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中国人比日本人穷得多,房价跌了,日本人还有积蓄还有福利保障。中国房价跌了,那就都是负资产,现在那么多啃老族,把父母的养老金都搭进房子,谁来救他们?国家只有一条路,稳住房价,上下小幅波动,让大家当房奴,赚钱还贷。等到转型那一天到来。”

  现场有人鼓掌有人鼓噪,金石并不在意,喝了一口水,接着说:“现在社会上批驳我的人很多,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现阶段的中国只有房地产,只有城镇化才是真正牵引中国经济向前的火车头。这几年来房价的走势证明我是正确的。
  在这里,我重申我的观点,2020年以前上海房价都将是螺旋向上的。当然这期间出现百分之二三十的回调这都是很健康的,不是崩盘,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在世界的地位决定它的房价回调之后只会升得更高。在坐的很多都是企业家,都是长线做投资的,如果你相信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如果你相信上海的未来光明,你就不用担心上海楼市的泡沫问题。”
  日期:2013-06-13 18:27:10
  “树再长,也长不到天上去。”现场观众明显有不同意见。

  这种挑战对身经百战的金石来说简直太轻松了:“那是,泡沫终究会破灭。我说中国会走日本之路,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终究会破灭很多人会输得很惨。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尽量把泡沫的持续期延长,让人民的收入赶上来,这样将来泡沫破灭时后我们有足够的家底来支撑到新一轮景气。如果泡沫在现在破灭,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除了一堆烂帐什么都没有。国家还不乱套?像现在各地大建保障房经济适用房,这既可以安抚民心又可以拉动投资和消费,最终大量的经济适用房上市后还可以平抑房价,三全其美的事,这是无比正确的决策,我太爱胡总和温总了。如果我是上海领导,一定响应中央号召,把世博会那些空地全部建廉租房,让买不起房的、租不起房的在上海工作的人,包括做出贡献的农民工、环卫工、保姆都可以住在市中心,这是多么和谐的社会,多么好的形象工程啊!”

  满场笑声。
  “你对香港怎么看?”一个操粤式普通话男子问。
  “这位先生可能是香港来的,很抱歉,我认为香港的顶峰已经过了,现在开始退潮,资产在香港的应该赶紧撤,十年以后的香港在中国是二流的城市,和广州、重庆、武汉这类省会级城市并驾齐驱而已。”
  “金先生,我对你对上海房价的‘疯狂’预测基本还是认可的,但是像汤臣一品、爱江山这样的价格领跑者,是不是没什么投资价值?”一位富态女士继续提问。
  金石故作叹息状:“我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只是一介书生。面对爱江山这样数千万乃至数亿的顶级豪宅虽有爱美之心,却无迎娶美人的实力。
  “在座的同志很多都是福布斯榜上的富豪,有着非凡的财力和眼光。我想,像爱江山这样的豪宅,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居住用途。爱江山更爱美人,我认为它就是一位举世无双的大美人,一笑倾城,谁不愿意得到它啊?这是地位的象征,胡润的富豪榜最多可以排到1000名,这里的房子不过——”金石有点停顿。

  “58套。”人群后有一个声音补充道。
  “是啊,只有58套房子,不要说中国,上海就有多少亿万富翁啊?在美国一个大富豪可能开的车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雪佛兰,但是那个富豪会住几十万美金的房子啊?”
  “巴菲特!”
  “哦,您说巴菲特啊,如果等你到巴菲特那个地位,你也不会需要靠一套房子来证明自己了。那时候你想的是怎么把一辈子赚的钱捐出去,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才功德圆满。”
  莫秋生叉手站在人群后,心里挺佩服金石,怪不得经常上电视,“金叫兽”口才确实不错。

  日期:2013-06-13 18:28:17
  “爱江山”地处外滩源,上海半岛酒店北侧,原英国领事馆南侧,黄浦公园西侧,和陆家嘴的东方明珠隔江相望。
  楼高32层,一共58户住宅,平均单价约20万人民币,单价最贵的一户标价30万/平方米。分户面积从368平方到999平方不等,最便宜的单元总价6800万,主力总价在亿元左右,最贵的楼王售价超过三亿。
  莫秋生并不同意公司这个订价,他一直认为上海楼市存在严重泡沫,泡沫破灭是迟早的事。
  但是老板坚持要卖全上海最贵的价格,莫秋生只能闭嘴。
  经过09年一整年的大幅上涨,今年上海房价的上涨速度明显放缓,不过单价超过10万的豪宅倒是遍地开花。莫秋生知道除了少数精品外,大部分天价豪宅销售并不理想,所谓的天价也都有议价空间。
  “爱江山”的高订价无形之中促进了黄浦江两岸的其它豪宅销售,因为同样价格可以在汤臣一品买到面积更大的或者楼层更高景观更好的户型。另外地块所处的外滩源虽然规划远景极佳,但目前项目周边地块多个项目都处在施工期,小环境比较嘈杂,也影响到买家情绪。
  “爱江山”五一开盘,六个多月卖掉十一户,在莫秋生看来,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老板并不满意。老板给销售部订的指标是年底前再卖5户,莫秋生的压力很大。

  从最初的设计到现在的销售,为“爱江山”,莫秋生可谓是绞尽脑汁。
  “爱江山”的地段、产品都没有问题,甚至价格也不是障碍,项目设计之初的客源定位就是针对身家数亿以上的客户,这种人并不少。
  销售碰到最大的抗性来自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上,潜在客户绝大多数都是企业家,对经济前景的判断乐观只占少数,认为上海房价太高、即将发生下跌人占多数。目前上海楼市打折现象普遍,楼市买家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所以近期的成交益发困难。
  公司加大了推广力度,其实像“爱江山”这样的顶级豪宅,一般的报纸和网络广告几乎是无用的。找明星代言,像当年世茂地产请梁朝伟代言,卖几百万的世茂滨江花园可以,卖“爱江山”“汤臣一品”这个级别的豪宅就根本没有说服力。
  如果能请马云、史玉柱这等人物出来站台,肯定比所有华谊明星和章子怡加起来都管用。可惜莫秋生手中成交的都是海外华人和民企老板,马云这个级别的需要老板亲自去请。
  “爱江山”的销售推广以办活动为主,譬如赞助高尔夫球赛、音乐会、联手奢侈品牌、古玩鉴赏、美食等……
  今天请两位经济学家来做研讨会是一次尝试。

  请什么人来演讲经过仔细研究。比如说私下里莫秋生认同谢国忠、许小年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将二次探底,但这种观点在客户面前一摆,房子还要不要卖?
  莫秋生挑选经济学家前提要是楼市坚定的看多唱多者,要有较高知名度、能侃,水平倒是其次,反正真的讲经济理论估计没几个人听的懂。
  然后还要考虑价钱,这几年民间投资热情高涨,经济学家也变得炙手可热。名家名嘴的出场费水涨船高,已然不输影视红星。
  这次活动请金石来,原预算出场费是七万,老板希望他在演讲中多说“爱江山”的好话,“金叫兽”马上加价三万。相形之下,另一位演讲的社科院金融所所长一万元的出场费就太划算了。
  现在看来这十万还是值得的,根据莫秋生事前提供的项目资料,金石在演讲中不负所望适时地吹捧了发展商和项目。
  而且“金叫兽”的“长期泡沫论”有相当的煽动力,莫秋生觉得可以把金石今天的演讲内容加入业务员今后的销售说辞,承认泡沫比否认泡沫更能蛊惑客户。
  可惜今天邀请到的真正意向客户不多,希望晚上举办的活动可以吸引到场多一点人。
  根据莫秋生的经验,不论存折上的数字多少,中国人对吃的兴趣总是巨大的。如果办一个名表或者红酒的品鉴会会吸引二十位客人来的话,一次美食品尝活动至少可以吸引两倍以上的来客。而且一般活动参与者以老板家眷为主,美食会特别是放在周末晚上举办的美食会往往能吸引到平日繁忙的男主人,毕竟饭都是要吃的。
  日期:2013-06-13 18:29:36
  今天晚上在“爱江山”顶层的3亿大宅样板房中,将举办松露主题晚宴和昆曲堂会。

  晚宴排好的座位是三十六席,老板老板娘也会参加,主持松露晚宴的是半岛酒店的艾利爵士餐厅。
  昆曲表演请来苏州昆剧团的小字辈,个个貌美如花,赏心悦目。挑的剧目是《牡丹园》中的名段《游园惊梦》。
  松露和昆曲混搭,食欲与情欲缠绕,莫秋生对自己这个创意比较满意。
  “老大,我看过今晚的菜单了。怎么都是布丁泡芙、意大利面、香煎小牛柳这么普通的菜?”叶心问。
  莫秋生笑:“阿乡了吧,关键是每道菜都加了新鲜的白松露,那些面和牛肉都是配角,主角是松露。”
  “哦,我没吃过嘛,老大,松露什么味道?”
  松露什么味道?莫秋生第一次吃的松露就是细意面配松露,根本没在意味道就囫囵吞枣地吃下去,当时也被罗子祺批“土”。第二次再吃的时候就品尝出味道,感觉像极品奶酪的味道,香得古怪。

  他凑近叶心的耳朵:“像香水和**混合的味道。”
  叶心鼻子一皱,动作很小地,用胳膊肘狠狠捅了一下莫秋生。
  莫秋生疼的咧嘴:“你不信?等下你到厨房,叫厨师给你来一个蛋白布丁加白松露,不仅味道象,吃起来也像。”
  日期:2013-06-13 18:30:29
  莫秋生和叶心之间的小动作,搜飕都看在眼里,心里居然有一点醋意。
  搜飕今天来“爱江山”,不是采访下午的财经研讨会。他带了一个专业的摄影记者,目标是晚上举办的富豪夜宴。发展商同意申申报首发一组爱江山样板房装修照片,还有晚宴的菜色布置,但要求不能拍出席者。
  “爱江山”必须提前预约才接待,业内对这个上海最贵的公寓项目相当好奇。对大楼内部装潢一直保密,限制拍照,拒绝媒体曝光。但是参观过样板房的人都赞不绝口,称无论理念还是品质都是上海前所未有的新坐标。
  目前国内做豪宅装潢,基本上走的都是汤臣一品、星河湾那种所谓的港台新古典风格,已经泛滥到恶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