魍魉祠

作者: 药园

  日期:2012-10-31 16:45:02
  喜欢鬼狐怪谈,长年在此潜水。第一次发帖,多多关照。
  故事不会太长,保证不坑。
  魍魉祠
  原先镇远城里没有几个好的手工师傅。城外的桥、城里的庙,军勇士卒的兵刃铁器,小姐夫人的绣衣罗裙,大户人家的嫁妆家具都是外头请来的工匠做的。

  新任镇远将军上任后,招徕移民,兴工促商,总算每行都来了几个,其中木工手艺最好的属一个姓李的。
  这位木匠不知从哪个省来,没有妻子,带了一个年幼的孩子。这人手艺很好,令人不敢置信,都道莫说镇远城,就是大同府里也难得找出这样的木匠来。
  李木匠做了两年,城里大户都认得个遍,也就在这城里安顿下来,新讨个媳妇续弦,又添一双儿女。
  这人脾气暴躁,一直没有帮手。活计做不完,干脆就把价码高高标起来。这一下惹恼城中众人,都骂他忘恩负义,狗吃了良心。
  然而他活计做得实在漂亮,城中有钱人家照样眷顾他的买卖。这木匠遂益发肆无忌惮,说:“无钱人家没什么油水,连午饭都没荤,不做就不做。”这话叫某家佣人传出来,众人更加愤慨。
  日期:2012-10-31 16:47:00

  镇远城府街上有个豆腐坊,豆腐坊的女儿生得不凡,人称豆腐西施。今年叫本城一名通判的儿子看上,定了亲事。
  坊主张大娘看女儿嫁入官府人家门,嫁妆自然马虎不得,七想八想只有这李木匠的手艺才配得上,便打主意问人如何请这李木匠。
  众人都笑:“你家这大门门槛不足一尺他不屑进,这院子没个三进他不肯呆,哪里请得来?”大娘说:“他一个木匠,我是城里通判老爷的亲家,还请不得?”众人道:“那你去请请看。”
  最后还是对门当铺掌柜人称铁公鸡的赵老成道:“我有个好计教你,又省银钱又做得不次。只要你给我豆腐两斤,就说与你。”
  大娘翻翻眼道:“请说。”

  赵老成道:“李木匠最近非大户生意不接,得罪多了人不够生计,叫儿子在外头做活。那孩子手艺虽不如他爹,也比寻常木匠高出不只一两成。”
  张大娘忙问:“这孩子价钱可便宜些?”
  赵老成道:“价钱是他爹说的,自然也是贵的。不过那孩子只要招待一顿饭的。你想想,晚饭不用准备,中午他人小又不挑拣,随便给些他,你说可不省钱又省事?”
  张大娘想了想,撮了一大块豆腐与赵老成说:“也好,就找他这儿子。”
  次日,赵老成真的帮她引了李木匠的儿子来。十分矮小清瘦一个男孩,穿一件蓝色旧棉褂,说名叫小正,今年十四岁。

  日期:2012-10-31 16:51:00
  小正以墨斗划线,做榫头凿卯眼,张家两个儿子帮忙拉锯开板。到中午时,大娘蒸了一锅豆腐包子叫三人吃,小正吃得狼吞虎咽,好像几辈子没见过吃的。
  做到下午天将黑,大娘喊三人收工。小正说:“大娘大哥们,我还有几个榫头要做,我做晚些,这几天在这里睡行不行?”大娘道:“我家就三间房,没多余的床,也没多余的被。”
  小正道:“我不要床被,就在那磨房柴垛里混一晚就行。”说了几遍,大娘只好依了他。又问一次:“你当真只吃一顿饭?”那孩子点点头,就继续拿起斧子做榫头。
  晚间小正做到一片漆黑,也不见他拿出干粮饼子,只要了一桶水,咕嘟咕嘟喝了半桶下去。
  日期:2012-10-31 16:53:00

  次日大娘下午做饭前便说:“我家的豆腐今日卖不掉就喂鸡了,你要吃就给你煮些,你真不吃我也不白费柴火。”小正咽咽口水,想了一会儿说:“我吃。”
  大娘煮好端给他一大碗,这孩子又风卷残云吃完。
  大娘看得好笑说:“你和我两个儿子一般做活,他们两个都跟饿鬼似的,你怎么会不饿?”小正吃得高兴,恨不得连碗底都伸出舌头去舔,连连称谢说:“费了大娘柴火。”
  大娘更好笑,问:“你为何要答应人说只吃一顿饭?”小正抱着那只碗,看来看去说:“爹爹说的价钱高,没人肯雇我做活计,只好少吃一顿,让人觉得便宜些,免得找不到活计回家挨打。”
  日期:2012-10-31 16:56:00
  张大娘道:“我还有几块豆腐要扔给鸡吃,你要吃得下还给你煮了去。”小正犹豫一时道:“今天不吃了。明天大娘把卖不了的都煮了,我吃得下的。”

  大娘笑了道:“此时想吃就煮给你,等什么明日。”小正赶紧站起身:“那我给大娘劈柴去。”又抽抽鼻子道:“我好些日子都没吃晚饭了。”
  日期:2012-10-31 16:58:00
  这日到中午时,大郎的铁锤锤头掉了下来。
  原来这铁质锤头上开着一个四方孔,中间插进去木柄的方形榫头。这木柄做好时要烘干让木料收紧,从孔里穿进去后受潮膨胀,正好把孔眼里涨满。铁锤用久了榫头磨损松脱,木柄便和锤头分离开来。
  二郎道:“砍个木楔子打进去就好了!”遂说今日有木匠在,就叫小正砍。

  小正在忙着画线,远远一看说:“砍个楔子补进去倒是快,过些日子还要脱出来。这锤柄要是做得好了使来省力得多,我今晚给你们重新做只就是。”
  大郎道:“我急着用,哪能等到晚间,你此刻做罢。”
  日期:2012-10-31 16:59:00
  小正摇头说:“现在做不出,你们自己先砍个楔子补进去凑合一会儿罢。”大郎比划一番,刚要下斧,小正扔了手里活计,抢过去道:“横心见血,木楔不能横着做的。”
  说完看一眼,挥手砍出一根木楔,又在锤柄中心沿着较长的一端纵向砍出一个小口,将木楔插了进去。
  二郎问:“什么是横心见血?”小正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爹说的。反正就是不能这么做。”

  大郎道:“去问你爹!”小正一笑:“这种事情都去问我爹,真的要给打得见血了。”
  次日早晨,小正已经把那新作的锤柄装好。大郎挥舞几下说:“觉不出好。”小正道:“省不省力,你用半日下来就晓得了。”
  二郎道:“我听人说木匠做斧柄要放到灶灰里烘一夜,你昨晚也放到厨房灶灰里烘了?”小正摇头:“那是檀木、水蜡、银栎这些讲究的好木头,你家这木头那样烘里头就脆了,锤起来手疼。
  日期:2012-10-31 17:00:00
  大郎将锤柄在手里转来转去看:“那你怎么弄的?”小正笑着不肯说。

  那两个胡乱猜测,最后二郎拿起来闻闻道:“瓦匠盖庙一泡尿,你不会也给我们撒了一泡尿在上头?”
  小正咧嘴笑起来:“瞎说!你家这白柳木最麻烦,热也不行,凉也不行,我抱在怀里睡了一夜,正好干得不湿不燥。”
  小正是个低眉顺眼的孩子,这一笑露出两颗大大方方的门牙,白生生、亮晶晶,倒显出些与往常不同的神气来。
  中午时小正又问:“好用不?”
  大郎摇头笑说:“还是觉不出。”

  二郎道:“真的?那下午换给我用着试试看。”大郎闭着眼狠狠摇头:“不换不换,莫想跟我换!”
  日期:2012-10-31 17:16:00
  过了数日,小正活计做完,去他那栖身的柴垛下拿行李。大娘一面算与他工钱一面道:“你小孩子出来几日岂不想家,要回去了高兴的很罢?”
  小正接了钱,用衣服仔细卷上,放进工具箱里说:“大娘,其实我不想回去。”
  大娘道:“怎么不想回去?还想在这柴垛里委屈着不成?”

  小正道:“不该跟大娘说的,这里哪里是委屈,是享福呢。后娘嫌我挤了弟妹的床铺,整晚地叫我跪门板,回去一个安生觉也睡不成。”
  大娘心里一阵难过:“没娘了是你命苦哩。你爹爹也不管你?”
  日期:2012-10-31 17:16:00
  小正说:“爹爹打我比后娘还狠。”大娘不信道:“你是他亲生的做什么打你?”
  小正摇摇头:“我也不知道。爹爹不喝酒时对我还好,喝醉了便打人。”大娘道:“人善被人欺。就是爹娘,也要说个理,叫个屈。”
  小正叹口气道:“我晓得这个理,只是跟哪个说去?总不成上府里衙门去找老爷叫屈,还不给板子倒打出来?”说到这里,露齿而笑。
  大娘听得也笑了:“唉,你以后自己放机灵些,莫惹他生气。”小正说:“嗯。我再忍忍,兴许哪日就好了。”就此告辞去了。
  ****************
  日期:2012-10-31 17:17:00
  次年早春里张大娘去娘娘庙烧香,又见一处新的庙址。一看小正在场地里做活,遂招呼一声。
  原来这是太原请来的一群石工瓦匠,在此修建狐大仙庙,小正被喊来班里做神龛木器。他脸颊冻得通红,却看似精神十足,满面欢喜。
  见他棉衣单薄,蓝布褂子洗得发了白,大娘便问:“你冷不冷?”小正搓搓手,呵着气说:“现在是冷,待会儿做热就不冷了。”
  转眼春意阑珊,大娘家嫁了女儿,给大儿子说好媳妇,要打家具,又叫小正来。小正长高了些,显得益发瘦削,那布衫也已残旧不堪。一低头,脖子后露出几道紫红的伤痕。

  大娘问:“你爹又打你了?”小正点点头,说:“这几天没人找我们做活,爹爹打我打得狠,亏得大娘叫我出来。”
  日期:2012-10-31 17:18:00
  转而又一脸喜色道:“大娘,我想好了,今年冬天我就出去单干。”
  张大娘忙问:“你爹娘答应你了?怎么说的?”
  小正摇头说:“跟爹爹说出去单干,那可不是找死。我打算偷偷走了去。”
  大娘吃惊:“你一个半大孩子,能到哪里去?”小正四下看看,才小声道:“我前些日子认得一班石匠,那班头肯收留我跟他们搭伙。等冬天我悄悄走了,上太原找他们去。”

  张大娘皱眉:“这事也做得,你好大的胆子!”遂晓之以世间险恶,劝之以人情伦理,好好说了他一番。小正理亏,回道:“弟弟还小,爹爹以后没人帮着,说不定想起我的好了,那时我再回来就是。”
  说时眼睛瞧着窗户,心思已然远走高飞,最后那句毫不诚心。大娘只得道:“你既然做出这事情,那就索性早些去,到天冷下雪,路可难走得很。”
  日期:2012-10-31 17:19:00
  小正道:“西马营的王老爷新家秋天要做一屋子齐整活计,爹爹手下没人,我帮他做完这一茬再去。”大娘点头:“这才是,你爹没有白养了你。”
  小正心虚,低头避过大娘目光,道:“这事我没跟别人说过,大娘也千万不要跟人说。”大娘见他心意如此决绝,叹了口气,不再接声。
  几日后,小正做到八仙桌、扶手椅时,眼看着板材锯成,大郎觉着不对劲,问道:“去年妹妹出嫁,那箱柜炕桌上你做的千瓣莲花、连枝牡丹好看得很。此番为何这样简陋?”
  二郎也道:“难道是午饭没招呼好,你就偷起懒来?”
  小正低头刨着椅脚,刨花窸窸窣窣落下,也不辩解。
  日期:2012-10-31 17:20:00
  大娘道:“我看他工夫花得不少,先莫说他,且叫他做去。”
  小正刨完一只椅脚,才抬头道:“二位哥哥莫急,我用没用心,等这椅子做出就晓得了。”

  小正那椅子做完,椅背弯弯曲曲一弧,好象葫芦的腰线。两边两只扶手合抱围拢,上面突出一弯,又如瓜藤瓜蔓一般。
  大郎晃晃那椅背:“看着不结实,莫哪日掉下来。”小正指着那椅座底下道:“不得,这个下面有只天狗栓,咬着这木头,比天狗吃月亮还牢靠呢。”
  二郎坐上去,抱着手臂摇晃几下。这二郎虎背熊腰,一身好肉,挤得那椅子都看不见。便道:“不好,太矮些。”小正道:“不是说这个是给新嫂嫂的?大娘来坐坐看。”
  大娘道:“你前天问新媳妇身量高低,是为这个的?”小正点头:“大郎哥哥说放在磨房里,我想磨房里能坐着能做的只有择捡豆子那事。大娘家灶台这样高低,这椅子只做得这么高才是,不然要弯得腰疼。”
  日期:2012-10-31 17:21:00

  小正把那椅子端起放进磨房,大娘坐上一弯腰,正好伸手捡着那一匾豆子。便谢小正,又问这扶手上的藤弯作甚?
  小正道:“嫂嫂来了过几日不就要添娃娃?这瓜藤弯正好靠着抱娃娃喂奶的。”大娘母子三个恍然,都笑出来:“你多大一个孩子,怎么这也晓得?”
  小正脸一红,蹲下来伸手摸着椅座下面,寻到一处毛糙的突刺,才道:“我爹说是祖师爷给祖师奶奶想出的,后来就成了规矩。娶媳妇新房家具都要这葫芦手的。”说完就拿出一把小锉子,锉掉那处毛刺。
  二郎不依不饶道:“上次的葡萄枝我喜欢,你莫偷懒,给嫂嫂做上去才是。”
  日期:2012-10-31 17:22:00

  小正道:“做上去也容易。只是那葡萄枝是小木条攒成的,一日不去擦两遍,细格子里就要积灰积土。”
  “上次做给姑娘,一是为嫁妆要好看气派,二是姑爷家里富贵,有的是丫头佣人,不怕费这个事。今日要给哥哥嫂子做得那样,不怕嫂子擦得嫌烦,还要怕费你家的井水。”
  大娘道:“亏你想了这么一大套,怎么也不听你说?”小正锉完,拿袖子拍干净木屑,道:“我爹说过不叫多嘴,好不好人家用了自然知道。”
  二郎还待说话,大郎忍不住推着他道:“等明年给你打那房家具时,处处雕上牡丹花葡萄藤,叫你媳妇骂你去!”
  日期:2012-10-31 17:22:00
  三人退出磨房时,大娘喊住小正道:“辛劳了你。你等着,我拿样东西来。”一时拿过来一个纸包,递给小正说:“这是亲家母送的花生糖,我家儿子们大了,不吃这东西,你拿回去吃。”
  小正接了谢过,放在鼻子下隔着油纸闻了又闻:“好香,我拿回家跟弟弟一起吃。”
  大娘道:“我家里人都是直脾气,你莫跟他两个在意。”小正笑着说:“哪里会?只是明年我走了,二郎哥哥的家具只好找别人打去。”

  说到“走了”二字时,两颗门牙像星星一样闪闪而明。
  大娘问:“那当什么紧?只是太原那个地方远得很,你有盘缠没?”
  小正摇头道:“我打算一路做活过去。”大娘说:“路上哪有那么容易?你临走时实在没钱,过来大娘借几个给你。”
  小正眼圈红起,只说:“一定攒了钱早早来还与大娘。”大娘道:“这事你不用着急。去了莫学人赌钱喝酒,早些立脚了过正经日子才是。”
  小正点头不已。

  日期:2012-10-31 17:23:00
  张大娘家因忙着娶媳妇的新房粉刷收拾,一晃就到了冬季。
  娶亲那日宾客都夸这桌椅做得高明,大娘才想起许久未听见小正的音信,也未见他来借钱去太原。
  这日赵老成买豆腐时对戴裁缝娘子说:“我家那一屋子家具桌椅,不能就此罢了。我说大伙儿明日就一起去。”
  大娘拿刀在那盘豆腐上一划道:“家具坏了?去寻小正修补修补便是。”赵老成道:“还说小正,可不就是小正惹的事?”

  裁缝娘子扯了大娘说:“小正死了。”
  ****************
  (今日到此)
  日期:2012-11-1 8:49:00
  补一个引子
  引子

  榫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工艺。它使用两个构件,一个凸出,一个凹进,凸出的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的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凹凸相扣,连接结合。
  榫卯种类很多,何计千百,设计做法不同,手艺高低也不一。若榫卯制作得当,两块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中国古代,从建筑到家什,从工具到兵器,木石金铁,无处不见榫卯的踪影。许多中国的木建筑,不用一个铁钉,却能在八级地震中屹立,全靠这巧妙的榫卯连接。
  世世代代,榫卯宛若人类的关节一般把木头、石料、铜铁各种部件连接起来,环环相扣,一丝不苟。若说这一榫一卯,此咬彼合中构筑了中国的文明,一点也不过分。
  直到有一天,在一个边陲小城里,这凝结着千百年人类智慧的伟大构造突然出了问题。
  日期:2012-11-1 8:52:00

  大娘吓了一跳,这一刀下去把旁边一行豆腐也切斜了一半:“好好的怎么死了?”裁缝娘子道:“秋天里在王老爷家死的。一日他爹爹说他拿了一样东西还是银钱,那孩子不认。他爹操起棍子打他,不知怎的打到头上要害,当场就断了气。”
  张大娘跺脚道:“这孩子才多大点年纪?他爹真狠得下心!”想起小正牙齿放光,兴兴头头说着自立门户的样子,不禁眼角湿润起来。
  赵老成道:“大娘,我记得你家里也有不少小正做的家什,你赶紧检看检看去。”张大娘只顾叹息,随口接道:“检看什么?”
  裁缝娘子道:“小正多半是死得冤,这几天就做起祟来。从前他做的家什物件、桌椅箱柜都脱了榫头,一碰就散。我家掌柜装了一箱子衣服带去客人家,走到路上箱子就散成十块板。哎哟,那一箱衣服都落到泥里,生生赔了客人十两银子!”
  说着呸个不停,只骂小正作祟怎不去找他爹,竟来祸害主顾。
  日期:2012-11-1 8:53:00
  赵老成道:“我家比你还晦气!”大娘细问详情,老成摇头不吭声。
  裁缝娘子替他说到,原来他那当铺中前几日十两银子收来一对花瓶,找人看了竟说值得一百。老成得意无限,摆在书架上每日看个不停。哪想数日前,小正做的东西一齐散架垮落,那对花瓶也打个粉碎,此刻心痛万分,哪堪再提得起?

  张大娘想起自家那葫芦椅媳妇天天用着,便道:“我家的几件东西放在家里,倒不见什么异样?”
  裁缝娘子道:“快莫说,他哪个主顾没有遭殃?你回去手指头一碰,就晓得了!赵大爷正要大家一同去将军府里告状呢。”
  日期:2012-11-1 8:54:00
  张大娘转进屋里,把此事说与儿子儿媳。一家人细看小正做的莲花面桌子、葫芦背椅子、宝塔柱炕围、月牙弯衣橱,忽然觉得全然陌生,个个妖气腾腾,不像自家的东西。
  儿媳妇大气不敢出一口,先小心翼翼把桌子上头东西捡得一干二净,大娘才伸出根指头去一点。

  那方桌却纹丝不动。又推一把,照旧一无反应。
  大郎二郎又一起动手,推来敲去,上摇下撼一番,件件都坚若磐石,稳如泰山。榫头牢、楔子密,接缝里连一张纸也插不进去。
  二郎遂骂:“哪来的作祟?赵大爷哪里想出的!”
  过了几日,赵老成损失那数件家具又一对花瓶,心若刀割,到底喊了众人去镇远将军衙里告状。
  本府乔将军是将门出身,雄才大略,整天思考的都是安民保国、军机大事。听完这等无聊诉讼,哼了一声:“本官又不是阎王,他一个鬼魂作祟,叫本官怎么给你们做主?”

  日期:2012-11-1 8:55:00
  赵老成早有主意,回道:“小正是他爹打死的,心怀冤屈才作祟生事。这事情都是李木匠始作出来,请大人叫他赔我们家什银子就是。”
  将军一吹胡子,道:“没听说过死人作祟,要叫活人赔钱的!”
  众人市井小民,斤斤计较,死乞白赖,哀告不已。
  最终将军不胜其烦,扔下令牌,判李木匠到小正从前的主顾家把坏掉的家具什物重新修好。
  这日张大娘在家就见李木匠来敲门,后头还跟了两个差役。
  张大娘道:“你儿子在我家做的家什不见有损坏的。”李木匠冷着脸道:“府里叫我把各家各户家什都重修一遍,你也让我修补一遍好去交差。”
  日期:2012-11-1 8:56:00

  张大娘说:“这好端端的从哪里修起?”二名差役不理,嘻笑着踏进门:“大娘,将军发了话,哪个敢违令?就是好的也要拆了重做一次。”
  显是李木匠处处不得人心,这两人一脸幸灾乐祸,袖手看着李木匠拆家什。
  李木匠本是酒气一身,眼神浑沌,一旦做起活来却似换了一个人,蓦然清醒,手脚格外的麻利。
  拆得快装的更快,那张八仙桌转眼就拆散开,又几斧下去砍出楔子,装得齐齐整整。小正的手艺也算得精湛,但与他爹爹一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修完桌子,李木匠一眼看到葫芦背靠椅,说:“这也是小正做的?”就动手拆那椅子。不想折腾半晌。那椅子梗顽不化,锤头打不动,凿刀也插不进去。

  张大娘道:“罢了,莫动这一只,他做得用心,不得损坏的。”木匠愤怒:“老子不信拆不开这椅子!”便挥斧欲砍。
  日期:2012-11-1 8:57:00
  恰此时对门的赵老成过来问:“大娘家的家什几时修得好?”
  差役们道:“今日才来,总要个一两日。”赵老成说:“我家后天要请客,没得八仙桌子,可否让木匠先去我家,再来修大娘家的?”
  大娘本觉得他们无事生事,满口答应:“已经修好了,不用再来。官爷们只管去赵大爷那里。”。
  两名差役亦识得赵老成是个苦主的头领,就叫李木匠住手,先往赵家去。

  赵老成叫李木匠重做了八仙桌,又见自家几把椅子残旧,索性都说成小正做的,借机叫这木匠翻个新。
  李木匠翻着白眼道:“小正做的东西我还不认识?少来蒙混。”偏那两差役都不待见他,只说叫你做就快做,要不就回去府里挨板子。
  日期:2012-11-1 8:59:00
  两日后赵老成见一屋新簇簇家具,心里莫提多得意。想着坏了儿子做的,换来了他爹做的,合算合算。
  一时酒菜摆好,宾客到齐,赵老成笑吟吟敬酒完毕,举起筷子道:“各位不要客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