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鬼游记

作者: 是非莫挂心头

  日期:2012-9-30 23:55:00
  初秋的一个下午,内蒙古东部,在远离城市甚至是远离农村的沙窝子里,一辆空箱卡车沿着沙梁下崎岖的小路缓缓向沙窝子深处开去。晴朗的天空渐渐变得晦暗,明显的可以看见远处的天空已经是一片浑浊的黄色。熟悉这里气候的人都清楚,沙尘暴要来了。
  司机小海边开车边潇洒的吹着口哨,丝毫没把即将到来的沙尘暴当回事儿。坐在驾驶室中间的大胡子像个艺术家一样,滔滔不绝的讲着他自认为可乐的黄段子,每次讲完,都会哈哈大笑几声,然后搂着我的肩膀问:“兄弟,这段子可乐不?”每当听到这句话,小海都会狠狠的甩给大胡子一个白眼,并且冷嘲热讽的对大胡子挖苦一番。看着车窗外一道道光秃秃的沙梁,听着大胡子讲的那粗鄙的黄段子,心里不禁感慨,世事真奇妙,总让你想不到。看大胡子那股亲热劲儿,谁能想到我们才认识几个小时呢?

  我是一名待业青年,说白了就是无业游民。曾经有过很多份工作,可干的最长的一份也没超过半年。曾经有人指着我的鼻子不屑的对我说:就你这德行,讨饭都不是一把好手!当时我自然是不服,心说就算当乞丐,咱也得当丐帮帮主。现在看来,他真说对了,我混的还真就不如一个叫饭花子。在警察叔叔的眼中,我这种人属于社会不安定分子,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我总是能够在他们盯上我的时候,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今天也不例外,参加了一次群殴之后,再次幸运逃走。唯一不幸的是,上了大胡子这条贼船,哦不,是贼车。

  时间回到上午,市里大桥下。大桥算是本市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在桥下的河水干枯之后,这里便成了天然的“角斗场”,市里的大痞子小混混,但凡遇到无法通过和谈解决的冲突,都会喊一嗓子:有种x天x点在桥下见。这就算是下了战书,然后桥下就会在约定的时间发生一起规模或大或小的斗殴事件。而出租车司机们也找到了除车站之外又一个拉活的“风水宝地”,消息灵通的车豁子(对司机一种戏称)在得知桥下有打架事件之后,早早的等在那里,然后找个合适的时间报警,等听到把风的人高喊:警察来了!他们便把车门打开,不用招呼,那些打架的人就会主动钻进来,也不问去哪,就玩了命似的猛踩油门。

  桥下的打斗事件我没少参加,只不过每次都是去凑数壮声势,所以总能在听到“警察来了”这四个字的第一时间跳上车逃离“现场”。而这次是我的好哥们耗子被人约战,所以充当了一次主力。结果当警车开到桥上,其余人已经纷纷逃窜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而这时候停在周围的出租车已经全拉满人跑了。无奈只好顺着河道跑向另一条岔路,眼瞅着警察就要追上来的时候,路上慢悠悠的开过来一辆卡车,于是憋足一口气,当着警察的面表演了一下扒车绝活。坐在卡车车厢里,看着手拿警棍暴跳如雷的警察,得意的哼起了歌:抓不住罪犯的我,总是眼睁睁看他溜走……

  大胡子,人如其名,满脸的络腮胡子,在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心里就给了他这么个称呼,然而事后得知,这家伙外号竟然真的就叫大胡子。一条破旧牛仔裤,一件灰色工服,再加上一顶帆布遮阳帽,让这个大胡子看上去颇有几分西部牛仔的范儿。不过在听过他那恶俗的黄段子和略带淫荡的笑声之后,你会觉得用“西部牛仔”去形容他简直就是糟蹋这个词儿。这个大胡子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按说发现有人扒自己的车,应该大骂着将人轰下去才对,可他非但没这么干,反而从车窗探出头来,“豪爽”的笑道:“咋啦兄弟,跟警察杠上了?”

  “劳烦您了,捎我一段,等出了市区我就下去。”无缘无故的扒人家的车,说话自然要放客气。大胡子摆摆手道:“没事儿,那帮孙子经常查我车,我也膈应他们。”我点头笑了笑,心说这感情好,碰上一同道中人。就这样,我稀里糊涂的上了大胡子的贼车,并且从车厢挤进了驾驶室。小海个子不算高,中等身材,样貌平平,长着一双跟脑袋不成比例的大眼睛。人都说大眼睛好看,可这双大眼睛放在他脸上,却透出一股子贼气,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个有心眼的家伙。

  卡车驶出市区,掏出手机给耗子打了个电话,先试探性的问了几句,得知他没被抓之后才松了一口气。本想就此下车,可耗子的一番话让我犹豫起来。打群架这种事几乎天天都有,性质也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闹得太大,并且没被当场抓住,事后就会不了了之。而这次不一样,有个倒霉的家伙挨了好几刀,伤的挺严重,若是追究起来,那就是刑事责任!耗子是主谋,虽然没被当场抓住,但事后肯定会找到他头上。他已经做好跑路的准备,并且叮嘱我最近也出去躲几天。

  挂了电话,心情不由得有些烦闷,还从来没干过跑路的事儿,一点经验都没有,叫我去哪躲啊!大胡子看出了我的苦恼,笑呵呵的道:“你也别下车了,就跟我们走吧,保证那些人找不到你。”我将信将疑的看着他,问道:“你们去哪?”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大胡子为啥这么好心的帮我?
  “沙窝子里,拉木头去,你要是不怕远就跟我们走。”大胡子怕我不信,又解释道:“我是做木材生意的,这几年国家查的严,在近处木材不好搞,没辙只能跑远点去沙窝子里弄。”
  “沙窝子里有树?”我问了一个很没见识的问题。
  大胡子道:“有啊,多了去了。最多的是沙柳,那玩意儿三五年就能成材。”
  ……
  望着缓缓向我们逼近的沙尘,心里不禁有些鄙视以木材发家的大胡子。他所说的沙柳,并非个人承包,而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种植的,他只不过是撒了点钱,便将其据为己有,大肆砍伐,然后送去煤矿做坑木。可转念一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又觉的他这么做似乎无可厚非。
  “还有多久才到?”风越刮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在这样崎岖的山路行驶,我不由得有些担心。从最初的国道,到砂石路,再到泥土路,最后到这根本不能称之为路的沙路,我们已经彻底远离城市的喧嚣,进入了荒凉的不毛之地。
  “快了,再有个把小时就到了。”小海漫不经心的说道,不知道他是熟知这里的天气还是对自己驾驶技术太过于信心。
  喵呜!正当我聚精会神的“欣赏”远处被黄沙搅浑的天空的时候,一声凄厉的猫叫传入耳中。猫?我好奇的扒着车窗张望,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会有猫叫?听那叫声,好像是一只正在叫春的猫。家里养过不少猫,对于它们的叫声再熟悉不过了,这种发春时独有的叫声,在夜间听起来格外凄厉,胆小的人甚至会吓得睡不着觉。竖起耳朵仔细听,能在呼呼风声与汽车发动机轰鸣声中依然这么清晰的传入耳朵,证明它离我们很近。

  刚刚还喋喋不休的大胡子此刻竟然安静下来,脸色也变得有些凝重。我好奇的问道:“咋的啦,出啥事儿了吗?”
  大胡子摇摇头,认真的道:“我看咱们有麻烦了。”
  吱嘎!大胡子刚说完,卡车突然一个急刹车,随后车头一转,慢慢向路边的深沟滑去。小海死死的握住方向盘,却怎么也拉不回这辆失控的卡车,最终卡车以倒栽葱的姿势插进路边的沟里。一阵眩晕之后,蜷着身子踹开车门,从驾驶室里爬了出来。吐了一口唾沫,心里一阵后怕,幸好车栽下来的速度很慢,也幸好重卡车头够结实,都则我们三个就成肉馅了。小海从另一边爬出车门,俩人又合力把大胡子拽了出来。检查了一下自身,零件都还在,除了脑袋被撞了一下没受什么伤。拍着身上的土打趣道:“大胡子,你这乌鸦嘴是开了光的吧,说话咋这么灵呢!”

  大胡子抹了一把脸,冲小海骂道:“操,你咋开的车!”
  小海把眼睛一瞪,丝毫不让的回道:“路上突然钻出来个人,我不踩刹车难道还撞过去啊!”
  人?我抬眼望了一圈,这地方连个鸟毛都见不到,哪来的人啊!正要询问小海,一道黑影从车厢里蹿出,眨眼间消失在黄沙中。是一只猫,尽管它的动作很快,但是凭我对猫的熟悉,一眼便确定,那是一只猫。怪不得刚才听到的声音离我们那么近,原来这家伙就躲在车厢里!可此时我还是不相信沙窝子里会有猫,就像最初我不知道沙窝子里有树一样,我认为那家伙跟我一样,是半路扒车上来的。顾不得去想自己这个漏洞连连的猜测,大胡子和小海还在为路上有人没人的事儿争执,我上前劝道:“现在说这个有啥用,赶紧想想办法找个落脚的地儿,沙尘暴可眼瞅着就要来了。”

  小海瞪了大胡子一眼,从驾驶室里收拾出一些必备物品,扭头道:“车走不了了,今天也到不了目的地,前边不远有一户人家,我们以前打过交道,暂时先去那里吧。”
  风沙越来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整片天地都变成了浑浊的黄色。三个人绕着沙梁下的小路踉踉跄跄的前行,期间不时地听到一两声凄厉的猫叫,想问问大胡子听到猫叫后为啥会说我们有麻烦了,可风沙太大,刚一张口,沙子便灌了满嘴。把外套脱下来蒙住脑袋,眯着眼睛,紧跟着大胡子两人。
  顶着风沙走了四十多分钟,前方隐隐约约的出现一户人家,三人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这是三间残破的小瓦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被一道道沙梁环绕,仿佛沙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会被沙浪淹没。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一部经典电影——《龙门客栈》。瓦房四周围着一圈栅栏,大胡子站在栅栏外喊了两声没人应,干脆翻过栅栏,直接去敲屋门。敲了大约两分钟,一个中年汉子开门出来,一见面跟大胡子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竟然是蒙语,更让人惊讶的是,大胡子竟然用蒙语跟他回了几句。很快,中年汉子便招呼我们进屋。

  屋子里光线很暗,进门看到的便是厨房,一股浓浓的腥气直钻鼻孔。东边是居室,西边放一些杂物,与东北地区普通农村人家的格局差不多,只不过这里看上去起码要落后三十年!
  日期:2012-10-1 20:12:00
  拐进居室,满屋子陈旧的家具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然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屋里的照明工具,竟然是一盏昏暗的油灯!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油灯,实在是有点太夸张了。女主人见来了客,赶紧招呼我们坐下,然后端茶倒水的一通忙活。大胡子和小海与这家主人非常熟悉,叽里呱啦的说了半天,见我站在一边干瞪眼,才想起来介绍。原来中年汉子是个地道的蒙族人,叫宝音图,缺德的大胡子给他起了个外号——大宝。

  互相认识之后,大宝道:“兄弟别客气,来这就跟在自己家一样,你们先坐着,我去把电接上。”他这一开口,我才知道原来他会讲普通话。还没弄明白他说的“把电接上”是咋回事,大宝就风风火火出去了。抬头看了看,这屋里还真挂着一个电灯泡,不仅如此,柜子上还摆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正打量着,外边传来一阵发动机的嘟嘟声,灯泡闪了两下亮了起来,原来他们用的是柴油发电机。

  大宝家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可出于礼貌,并没有立刻问东问西,大胡子和小海对于这一切好像司空见惯,仍在激烈的争论卡车掉沟里的问题。不一会儿,大宝进屋吩咐媳妇去准备饭菜,自己坐下来跟大胡子拉起了家常。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总算是对大宝一家或者说对这周围的情况有了些了解。大宝他们怎么会在这不毛之地孤零零的安家落户,而实际情况是,这里是个小村子,大概有二十几户人家,只不过每家间隔距离差不多有五六里地。我们来的时候风沙太大,能见度非常低,根本就看不见其他的人家。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蒙族人,但也有极少数汉人,比如说大宝的媳妇就是汉族人。

  正说着话,一个老头拄着拐棍颤巍巍的进了屋,含糊不清的问道:“大宝,家里来客人啦?”刚说完,身子一歪,眼瞅着就要摔倒,我坐的比较靠门口,赶紧一把将老人扶起来。老人直起身,叹了一口气道:“人老不中用了,该活埋喽!”这话让我很是奇怪,感觉活着是个累赘、负担,这是很多行将就木的老人的想法,可也用不着拿“活埋”来咒自己吧?将来人扶到炕上坐下,大宝给老人倒了一杯水,便继续跟大胡子聊天。我悄悄的问小海:“这老头是谁啊?”

  小海低声道:“大宝的老丈人。”经过小海的介绍,我才知道这老人膝下无子,女儿倒是有四个,老伴死了之后便跟着小女儿,也就是大宝的媳妇一起生活。大宝也忠厚,将原本放杂物的西屋收拾出来给老人居住,待老人就像亲爹一样。
  “老大爷,您今年高寿啊?”我问了一句,老人似乎没有听清,又重复了一遍,老人才了然的回道:“七十三喽,该活埋喽。”我有些无语,心道这老头怎么把活埋挂嘴边上啊。老人别看年纪大了点,可一点都不糊涂,似乎察觉到我心里在想啥,慢悠悠的道:“可别以为我是瞎说,这里边可是有说道的。”
  “哦?啥说道?”听老头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趣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活到槛上喽。”老头喝了一口水,接着道:“要搁在早先(早些年),早就活埋了,现在能活着还得谢猫王爷。”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前言不搭后语啊,心底暗道:看来人不服老还真不行。所谓人老话多,老人开了头就絮絮叨叨的说开了,出于礼貌我也装作很用心的听着。没想到这一听,还真叫我听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的具体年代不详,老人只用了一个“早些年”来形容,早十年、千八百年都有可能,说那时候有个规定,人过七十就要活埋。这规定缘何而起也不清楚,若果非要较真的话,那就当是人老无用,活着浪费粮食好了。虽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尽管稀少但毕竟是有,活埋老人,想想就够残忍的。故事就是由这个活埋制度引发的,说是有个姓张的大孝子,家里有一老爹年过69,眼瞅着就要到活埋的岁数了,整天的愁眉苦脸。随着老爹七十大寿越来越近,张大孝子夜里都睡不着觉,过了大寿可就要给老爹办葬礼了。

  日思夜想,有一天竟让他琢磨出一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于是日夜开工,将自家的菜窖不断扩大。因为会木匠手艺,背地里偷偷地用木头雕刻了一个“假爹”。将一切准备妥当,老爹的其实大寿也到了。先热热闹闹的办了一场寿宴,然后“心情悲痛”的办了一场葬礼,当着众人的面,把那个木头假爹放进棺材抬到山上埋了,真爹自然是被他藏在了事先准备好的菜窖里。老爹的命是保住了,可每天关在那暗无天日的菜窖里,跟活埋也差不多,甚至比活埋更悲惨。

  张大孝子想尽各种办法让老爹的菜窖生活更舒坦些,怕老爹寂寞,便弄来一只小猫崽给老爹作伴。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猫崽一天天长大,一人一猫在菜窖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说来也怪,猫是好动的动物,可老人养的这只猫却不喊不叫,也不外出抓耗子,每天吃饱了就睡。人上了岁数,吃的饭也少,张大孝子孝敬老爹的那些好吃的,多半进了猫肚子。老人一天比一天瘦,可猫却一天比一天胖,最后竟然长的跟狗一般大。

  长期憋在阴暗潮湿的菜窖里,老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张大孝子看了也只能无奈的摇头,毕竟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大的孝心。这天晚上,张大孝子刚刚躺下,似睡非睡之际,门忽然自动开了一条缝,翻过身一瞧,原来是老爹养的那条大狸猫钻了进来。张大孝子刚要喝斥它回去跟老爹作伴,诡异的是大狸猫竟然开口说话了,“老恩公命不久矣,若想救他,明日带我去见皇帝!”

  日期:2012-10-1 22:40:00
  张大孝子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刚要问个明白,大狸猫却在眨眼间不见了。忽的一下坐起来,拍着胸口环顾四周,定下神来自嘲的笑道:原来是一场梦。伸手抹去额头的冷汗,却觉得胳膊微微有些疼痛,低头一瞧,手臂上竟然有一条猫爪挠过的痕迹!这下张大孝子再也坐不住了,赶紧起身披上衣服,悄声进了菜窖。老爹已经睡了,大狸猫伸了个懒腰,回头看着张大孝子,晃了一下爪子。张大孝子吓得差点当场坐在地上,连滚带爬的出了菜窖。

  战战兢兢的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张大孝子早早去给老爹送饭。按照惯例,老人先将饭菜分给大狸猫,奇怪的是一向不挑食的狸猫竟然闻也不闻,只是死死的盯着张大孝子。老人有些着急了,赌气也不吃饭。张大孝子壮着胆子将狸猫抱起,用老人听不见的声音道:“一会儿我就带你去见皇帝。”刚说完,狸猫从他怀里窜出来,将老人分给它的饭菜舔了个干干净净。

  日上三竿,张大孝子坐在屋里直挠头,见皇帝,这不是开玩笑嘛,皇帝岂是说见就能见的。正当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外面敲锣打鼓十分吵闹。出门一打听,原来县太爷传下告示,说皇宫里闹鼠妖,皇帝招有能之猫进宫降妖。张大孝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于是再不迟疑,偷偷抱上狸猫直奔县衙。尽管是皇帝下令,但想进宫降妖也没那么容易,是要经过层层考核滴,首先要过的就是县太爷这一关。

  皇帝亲自下的令,这要是能除了宫里的那鼠妖,金钱美女还不是大把的,妄想升官发财的人还真不少,于是乎,县衙成了猫乐园,大猫小猫、黑猫花猫白猫,各色各样的猫喵喵直叫,把县太爷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不断的猛拍惊堂木。惊堂木那东西能吓唬住人,却吓唬不住猫。就在县太爷烦的想要跳脚骂娘的时候,张大孝子怀中的狸猫懒洋洋的叫了一声,啥时间所有的猫仿佛都被掐住了脖子,一声不吭。县太爷一瞧乐了,哟呵!还真是只好猫,行啦,甭挑了,张大孝子家的狸猫作为本县代表进宫降妖。

  过了县级选拔,还有州、府等等,狸猫一路过关斩将,通过重重海选,最后总决赛中PK掉一只花猫对手,终于赢得面见皇帝,进宫除妖的资格。张大孝子抱着狸猫见到了皇帝,而皇帝老儿见狸猫那懒洋洋的德行,顿时没了兴趣,心道:底下的人办事儿忒不靠谱,劳师动众的就选出这么一个货色,看我等下怎么收拾他们。也不怪皇帝老儿这么想,狸猫看上去除了比一般猫大了点没啥特别的。以前弄了几只比它还大的猫,结果都让那大老鼠给咬死了。要知道宫里这只鼠妖壮的跟头小猪似的,通体黄毛,虽没见过它施展什么呼风唤雨的法术,却是连金疙瘩都能磕出牙印子。心里虽是这么想,但既然已经送来了,还是要走走过场,一会儿这猫要是死了,再名正言顺的收拾底下办事儿的那帮人。

  张大孝子放开狸猫,低声道:“你说的我已经办到,现在就看你的了,你要是降住鼠妖还好,若是降不住,今天咱们一人一猫两条命全得交代在这。”狸猫根本就不搭理他,趴在地上眯着眼睛呼呼睡大觉。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狸猫才伸着懒腰站了起来,一步三晃的走出去,一群护卫赶紧跟了上去,并不是保护狸猫,而是见证狸猫抓住鼠妖之后好回来禀报皇帝。张大孝子心惊胆战的跪在地上等候,还不到半柱香,一个护卫火烧屁股似的跑进大殿,高呼道:“启禀老大,抓住啦,抓住啦!”

  “抓住了?”皇帝还没反应过来,问道:“啥玩意抓住了?”
  “鼠妖,鼠妖抓住啦!”
  “哦?快带朕瞧瞧去。”皇帝一听也乐了,这下那个怕老鼠的小老婆不会再跟我斗气儿了。
  皇帝还没等站起身,狸猫拖着一只黄毛大耗子昂首挺胸的走了进来。潇洒的将大耗子仍在地上,眯着眼睛趴在张大孝子身边继续睡大觉。不仅皇帝老儿高兴,张大孝子也高兴,自己的老爹有机会走出那个阴暗潮湿的菜窖了。
  鼠妖被收拾,皇帝老儿喜笑颜开的道:“这位爱卿(他压根就不知道张大孝子的姓名),朕该咋报答你呢?”皇帝说这话,那就意味着开了一张空白支票,房子、汽车、美女,你想要啥随便往上填。张大孝子却什么也不要,哭哭啼啼的把自己用木头换真爹的事儿说了一遍。故事本就悲惨,再加上张大孝子声情并茂的讲述,皇帝老儿也感动的稀里哗啦。以至于最后张大孝子提出废除活埋七十老人这个条令的时候,皇帝老儿二话不说,就俩字:准了!甚至还顺便问候了定下这个条例的家伙。

  事情到了这里,应该是皆大欢喜,圆满结束,但是皇帝老儿又发话了,条例可以废除,附加奖励你要啥照样给你啥,可有一个条件,狸猫必须留下,不能带走。皇帝说的话,那叫条件么?那是命令!你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张大孝子尽管不舍,可也不敢跟皇帝说个“不”字,只好默默离开皇宫。索性皇帝废除活埋七十老人的条例,老爹终于可以走出菜窖,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张大孝子这里暂且不说,且说皇帝,简直是爱死这只狸猫了,非但每天山珍海味的伺候着,还给封了个官,四品御前侍卫,官号“御猫”。故事听到这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三侠五义》里边的南侠御猫展昭,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是根据《三侠五义》改编的。虽然皇帝老儿如此热心,狸猫却是不买账,管你燕窝鱼翅,闻都不闻,每天就找个旮旯一趴眯着眼睛睡觉,时不时凄厉的叫上几声。刚进宫的时候胖的跟只小狼狗似的,几天下来就瘦的像条腊肠。皇帝一声令下,手下那帮干活的又忙活开了,抓鸟的抓鸟,捞鱼的捞鱼,每天想尽各种办法哄猫开心。

  皇帝老儿哄不好猫,张大孝子也哄不好自己的老爹。一听狸猫回不来了,老头差点当场背过气去,哭天喊地的让儿子把猫要回来。张大孝子万万没料到这种情况,被老爷子闹得连上吊的心都有了,到了皇帝手里的东西再要回来,这不是开玩笑么?闹到最后,老爷子虽然能光明正大的走出菜窖,可因为伤心,身体非但不见好转,还越来越糟糕。张大孝子正要硬着头皮再进皇宫,皇帝却派人来接他了。不为别的,猫不吃事儿,眼瞅着就要咽气儿了!

  一路颠簸,再次来到皇宫,见到狸猫,张大孝子百感交集。几天不见,狸猫已经骨瘦如柴,身上的毛都赶了毡,眼里似乎还透着愤恨的神色。张大孝子刚要上前去抱狸猫,狸猫却如同箭一般窜起,直奔墙壁撞去。咔嚓一声脆响,当场脑浆迸裂!皇帝见此情景,追悔莫及,既然御猫宁死也不愿住在宫里,便将其尸骨送还故乡,并且立庙祭祀。

  捧着狸猫的尸体,张大孝子返回家中,却闻听一件更加悲痛的事儿,自己的老爹去世了!至此他才明白狸猫为何撞壁而死,那是它感应到老主人已不在人世。含着眼泪将老爹葬了,并且做了一个小棺材,将狸猫尸骨装殓,葬在老爹旁边。不久之后,偏僻的小村矗立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猫王庙。庙里还专门请了一帮和尚主持日常事务,因为狸猫降鼠妖,皇帝废条例的事儿已经传遍十里八乡,所以猫王庙的香火异常鼎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