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斗法、佛道争宗,一代阴阳大家的传奇人生——血杏尸书

作者: V盘子V

  日期:2012-9-24 14:31:30
  《书言》——写在书前
  本文《血杏尸书》,将带您走近我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位能与郭璞、刘伯温等齐名的大阴阳家,沈竹礽的传奇人生。
  这是一部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也是一部匪夷所思的诡异传奇,更是一部闻所未闻的风水异术集……
  注:文中所涉及的风水异术、岐黄秘方等皆有出处,也有危险,请勿擅自模仿。另,为表示对沈公的敬意,书中已使用化名‘沈天’,如沈公后人忙中得见、有感不妥,请即于作者本人联系。谢谢!

  日期:2012-9-24 14:34:00
  引言
  宋末年间,南粤群山之中。
  一日,阴阳大家赖文俊(赖布衣)闲来无事正在游玩,忽见西南天空中突现一片五彩祥云向南蔓延,显得斑斓缤纷、甚是奇特。
  赖文俊不禁暗喜,已知此片祥云必是灵气无疑,于是,便一路跟随而去……
  经数天追踪,终见祥云在飘至一处名叫芙蓉嶂的群峰之后,便开始慢慢消散、渐无踪迹。

  赖文俊环顾群山,只见此嶂山峰重叠、飞瀑浅溪、状若芙蓉、风水俱佳。
  再加上五彩祥云已融入其中,便不由感叹,作诗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鲤鱼把水心,狮象守门楼。哪个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原来,这芙蓉嶂的中间是落差巨大的飞瀑,从鲤鱼峰倾泻而下。而两侧,则分别是覆船岗和莺蜂窦。此外,在主峰不远处,还有两座像极了狮子和大象的险峰,如同守卫一般,巍然不动。
  不过,赖文俊并非是因芙蓉嶂风景秀丽才作了此诗,而是因为他察觉到了此地已结灵穴,所以才有感而发,特别是最后两句的‘哪个葬得中,代代王公侯’,就更是显得直白。
  其意思是说,芙蓉嶂已有灵气隐入,日后必将有风水宝穴生成,如果有谁能在这里找准位置,并将先人葬在此处,那他的后人中将代代都出王侯将相,乃至千古帝王。

  然而,这首风水预言诗在当时却并未被世人所重视。而随着悠悠岁月、沧海桑天,此事也早已湮没在尘世之中。
  日期:2012-9-24 14:39:00
  第一章 蚂蚁移坟
  大清同治六年。(1868年)
  震惊中外、轰动一时的太平天国起义(因太平军留长发,又称长毛叛匪),在天王洪秀全病死以及其子被抓处以凌迟后,便渐显败落。

  其所属军队也已陷入清军合围,眼看着就要频临绝境。
  可不知为何,从这年年初开始,太平军所属的西捻军,却在梁王张忠禹的率领下突显后劲、连续发威,一路攻克数省进军直隶,威胁京师,令朝野上下大为震惊,同治帝更是寝食不安、忧心忡忡,几度欲出京躲避。
  是以,重臣李鸿章便在金銮殿前立下军令状,并以项上人头担保,誓将长毛余匪全歼于京师之外,以谢皇恩。
  ……
  这年春,是夜,南粤芙蓉嶂的一道山坳里寒风习习、弯月如刀。
  微弱的月光下,一座满是狼藉的坟地里残碑断坑、棺木横飞,甚至还有几块残缺的人骨被胡乱丢弃,显得甚是凄凉。

  几只老鸦在附近的歪脖柳上,叫声如同哭丧,更是将四周衬托的一片阴森。
  “嗯,没错,这里果然是洪秀全的祖坟……”一个二十多岁、面目清秀的年轻人正独自站在残坟前来回走动,“可是,这洪家祖坟明显被朝廷给摧毁过了,按理说是不可能再继续发迹的。那么,残留的太平军余部,怎么又渐起后劲了呢?”
  年轻人停下脚步,满脸不解。
  月光下,他的五官轮廓分明,但却异常冷峻。
  他看了看地上的残棺断骨,暗自思忖:要说这洪家祖坟被摧毁也有好些时日了,可怎么还有残棺断骨留存?呃…算了,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再将其摧毁一遍,让它永难发迹,好为母亲报仇!
  这时,一阵冷风吹来,年轻人眉头一皱:不对,这风里…怎么会有腥臭味?

  年轻人感到纳闷,抬头四下张望。
  忽然,残坟里猛地一下冒出一股黑色烟雾,就似一道烟线一般向他迅速袭来。年轻人避之不及、赶紧掩鼻,但还是将那些黑色烟雾吸入了一点,顿觉腥臭难闻、极其刺鼻,呛的鼻涕眼泪一大把。
  而残留的黑色烟雾,则也慢慢消散。
  “他娘的,这什么鬼东西,如此难闻!”年轻人擦去脸上污迹,暗骂了一句。
  可紧接着,坟地里却又响起了一片‘沙沙’之声,如指甲抓地,显得十分诡异,就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地下冒出来一般,让人脊背发凉、汗毛倒竖。

  年轻人仔细注视着这片残坟,心中暗暗戒备。
  坟地下的土壤开始抖动。
  突然,只见多的数不清的蚂蚁一下子破土而出,嘴前还衔着大颗土粒,就似要搬家一样,铺天盖地地向他汹涌而来……
  日期:2012-9-24 14:44:00
  年轻人一愣,赶紧窜上身旁的那棵歪脖柳树,惊得老鸦四散。
  可是,当他再仔细看下去的时候,却不禁冷汗直流、面如土色。

  原来,那残坟下的土壤里随着蚂蚁越出越多,竟然裹出了一具无皮人尸,还残留斑斑血迹,在蚂蚁的衔叼下缓缓移动,显得异常恐怖。
  年轻人大惊失色、爬在歪脖柳上一动也不敢动;可是忽然,他又突感双腿一软、脑袋一蒙,一下子就从树上跌落了下来。
  直到这时他才想起,刚才那被吸入鼻中的黑色烟雾。
  蚂蚁黑压压一片,立刻向他涌来,可他怎么也无法动弹;更糟糕的是,就连意识也渐显模糊,慢慢昏迷……
  ……

  危急之中,一个身着青衣、背挎青囊的老者及时出现。
  老者一看到眼前的情况,立刻从背上的青囊里掏出一大把符咒,并在半空中绕了三绕,随即吟道:“天灵地灵、三五交并,炎祝烈火、神魔束形,急急如律令。”
  念完,就向年轻人躺着的地方扔了过去。
  说也奇怪,那些道符刚一沾地,便立刻变成了好多个栩栩如生的纸人儿,将年轻人给围了起来;而那些蚂蚁则顿时溃逃四散,不一会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那具无皮血尸,还在散发着阵阵血腥。
  紧接着,老者单手一晃,那些纸人儿竟将重达一百多斤的昏迷中的年轻人给抬了起来,并晃晃悠悠地向老者走来。

  老者没有理会那具被蚂蚁衔出来的血尸,而是看了年轻人一眼,皱眉道:“这哪里来的小子?胆子可真够大的。殊不知阴气溃泄、凶险无比,蚂蚁衔尸,阴阳让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哎,算了,既然被老夫遇上,那也算是有缘。再说,这小子骨骼清气、眉清目秀,而老夫又要……嗯,就这么定了。”
  老者脸上浮现出一丝神秘的笑容,又从怀里摸出一粒药丸,俯身给他喂了下去。接着,就将他扛在肩上,转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而那些还留在地上的纸人儿,则又开始晃晃悠悠地动了起来。
  只见它们蹒跚着,一直走到那具无皮血尸身边,忽然,便爆发出一阵火光,竟将整片残坟给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下。
  只不过,那火光却并不寻常,因为火焰里所散发出的竟是幽幽的绿光;而那具血尸,则很快就化为一堆灰烬……

  ……
  日期:2012-9-24 14:52:00
  年轻人名叫沈天,杭州钱塘人,二十多岁。
  沈天三岁丧父,自幼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里靠母亲给人缝缝补补赚点微薄家用,也算是可以勉强渡日。可到了他十几岁这年,洪秀全的太平军攻陷杭州,并在钱塘一带大肆拉人补充兵员。
  于是,沈天便被列进充军之列。
  母亲可怜儿子年幼,誓死阻拦,不想却被军头逼得投井自尽,而沈天也被拉去关押在杭州监所。
  不久后,清军中的一支洋枪队偷袭杭州,大败太平军,并打开城内所有监所,招募兵员。只不过,这支洋枪队却并不像平常见到的太平军和清军那般强行拉人,而是要求自愿加入,并且也不骚扰平民。
  还有,他们中间的大部分军官,都是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西洋人。
  此时的沈天孤苦伶仃,家里的房子也在战火中被烧毁,无家可归;无奈之下,便决定加入其中,以便能够为母报仇。
  就这样,沈天便跟随洋枪队驰聘沙场,几年下来,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洋枪队,是满清政权联合外国政府,组成的一支用以镇压太平军的军队,兵营位于上海宝山。他们人数不多、可装备精良,虽隶属清军序列,但却极少接受满清政权指挥,几乎是独断独行。
  不过,洋枪队军纪森严,历来坚持不扰民、不杀俘虏的立军政策,所以,其军民关系和其它地方的清兵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而沈天,也深受洋枪队统帅的赏识,并被破格提升为一名指挥官;同时,也是整个洋枪队里最年轻的中国军官。

  其实沈天,也是北宋著名人物沈括的后代,而沈括又是人尽皆知的天文地理学家,精通阴阳风水之术,他的‘梦溪笔谈’更是广为流传。
  可是不知为何,沈括却禁止后人修习阴阳风水之术,也没有给后人留下只言片语。
  沈天大概是受先祖遗传影响,自幼就对阴阳风水、民间异术等,有着天生的爱好。虽没人教导、也无书籍可学,但他却经常利用军中闲暇之际,遍访各地风水师傅,虚心求教、刻苦专研,几年下来也算是小有皮毛。
  再后来,由于大清政权对太平军的严厉镇压,天王洪秀全被迫离开南京,随后病死,而他接位的儿子,也被清军抓获处以凌迟。
  自此,太平天国摇摇欲坠……
  可是到了今年,也就是大清同治六年(1868),太平天国余部所属捻军,虽处境堪忧,但却渐显凌厉,竟连续攻城拔寨、大败清军,从而稳住阵脚、扭转全局,重新占领半壁江山。

  日期:2012-9-24 14:55:00
  第二章太平之乱
  甚至,连民间都在风传,说太平天国有洪秀全祖坟庇护,必能东山再起。
  不过,这些话在传到沈天的耳朵里后,他却不禁疑惑了起来。
  他知道,满清政权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秘密派出了大批钦天监赶赴南粤芙蓉嶂,将洪秀全的祖坟给一扫而空了,而随行参与保护钦天监们行动的,就是沈天所在的这支洋枪队。
  虽然那时沈天还小,也还并未加入洋枪队,但听老队员们说,洪家祖坟被刨坟掘尸,连祖上几代的尸骨都被胡乱丢弃、置于日下暴晒,因此,就算洪家祖坟是处龙穴,那也将很难再行发迹。
  更何况,随着后来洪秀全病死,天京(南京)城破,就更加印证了洪家祖坟风水尽毁,那么,太平残军也该一并溃败才对,可是,却怎么又后劲渐起了呢?
  沈天疑惑不解,他在想,是不是洪家祖坟表面被毁,但根基尚在;还是朝廷派出的钦天监根本就是一帮窝囊废,没有找对准确位置!
  沈天一连想了数日也不得其解,于是,便决定亲自前去查看一番。
  就这样,沈天告假说是要回杭州钱塘祭拜父母。随后,就一路星月兼程、风餐露宿,赶到了南粤芙蓉嶂的洪家祖坟所在地。
  因此,本书开头的一幕也就出现了,只不过那老者,却是个不速之客……

  ……
  日期:2012-9-24 14:59:00
  沈天渐渐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正身处一间茅屋之内的竹床上,屋内亦无人影。他揉了揉脑袋,仔细回想着所发生的一切,暗道,莫非是有高人救了自己?
  想到这里,他赶紧翻身下床向外走去。
  推开屋门,只见群山低头、朝阳初生,好一派山川秀色,顿感心旷神怡。原来,是在一座山峰的顶端之上。

  峰顶不大,长宽不过几丈,一间茅房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其余的则是平地。 只不过,这间茅屋还显得很新,看样子,修建的时间应该并不长;而且,一个青衣青袍的老者,正盘腿坐在屋外的大石头上闭目养神,显得仙风道骨、甚是优雅。
  沈天没敢打搅,默默站在一旁,尽量不弄出声响。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老者终于睁开眼睛:“小子,感觉好点了么?”
  沈天闻言已知必是此老者搭救自己无疑,是以赶紧跪地抱拳:“小可沈天,杭州钱塘人士,多谢前辈出手搭救,否则怕是……”
  老者伸手打断了他:“你我相遇也是有缘,不必行此大礼。”

  沈天站了起来,“请问前辈,这里是什么地方?”
  “罗浮山中无名峰。”
  “罗浮山?”沈天一愣,他知道,罗浮山位于南粤惠州,乃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离芙蓉嶂也不下百里之遥。
  可是,怎么一夜之间就到了这里?看来,这个老者还真非常人。
  老者大概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微微一笑道:“小子,你知道你昏迷了多长时间么?”
  “啊…不就是一个晚上嘛!”沈天看了下东方的朝阳,肯定道。
  “哈哈哈,小子,还是老夫来告诉你吧!你这一昏迷啊,就是三天三夜,幸亏你骨骼清奇、小有功力,再加上老夫喂了你一颗特制的解毒药丸,这才留下你一命。否则,被那溃散的阴气一熏,焉能还有命在?”
  沈天一惊:“三天?我的天呐,我竟然昏迷了三天?”

  “嗯,没错,那阴气凶险无比,你能捡回一条命来,已是万幸。”
  沈天连声感谢,心中暗自庆幸……
  老者继续道:“小子,我老问你,你深更半夜到那片残坟之中,所为何来?”
  “这个…”沈天犹豫了一下,便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接着又道,“前辈有所不知,那洪秀全纠集一干人等建立太平天国,打的旗号虽好,说什么天下皆公、人人平等,虽起义之初还算爱民,但到了后来,大军所到之处尽皆扰民、烧杀强略、无恶不做。小可虽也不满满清统治,但一心想要替母报仇,因此,也只能加入清军序列,讨伐长毛匪。”

  沈天此言没错。
  太平起义初期,由于纪律严明,实行人人平等,是以深得百姓拥护;但到了后来,随着天国的成立,便开始产生严重变质。
  首先从政治上,太平天国崇尚神权与王权结合,朝中不但阶级森严,为王为官者更是为所欲为,更甚于儒家思想约束下的满清政权;再则从文化上,太平天国对固有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对知识分子十分仇视,多有杀戮。
  特别是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生活糜烂腐化、朝政纲纪紊乱,圣灵乱封,致使所谓的平等纲领几乎沦为纸上谈兵,从未有认真推行,亦不见任何成效。
  至此,治下百姓生灵涂炭。
  ……

  日期:2012-9-24 15:10:00
  老者点了点头,显然他是明白这些的。
  可是,他却不再言语,而是转身回头目视东方,陷入了一片沉思……
  “前辈,您怎么了?”沈天轻声道,“是不是小可说错什么了?”
  老者摇了摇了头,背对着他道:“小子,你知道么,那洪家祖坟本是一块风水宝穴,也是当年赖布衣亲自点下的宝穴,所以,这才造就了洪秀全的太平起义。”
  沈天点了点头:“这个,民间也在风传,小可略有耳闻。”
  “嗯,数百年前,洪家先祖在无意之中将祖坟迁入芙蓉嶂的风水宝穴,不过世事无常,他们虽是将祖坟迁入了宝穴,但却并没有葬对位置,只是沾染了一点灵气而已,再加上后来又被朝廷将整个宝穴彻底破坏,这才致使太平天国终变为乱、难逃灭亡。”

  “彻底破坏、难逃灭亡?前辈,太平军最近接连发威、连克数省,大有将天下取而代之之势。这难道,不是洪家祖坟后续发力么?要是彻底破坏的话,怎会还有此等威力?”
  老者转过身来:“后续发力?呵呵,那只不过是在回光返照而已;难道,你没看见那些坟蚂,正在急匆匆地移坟么?”
  “蚂蚁移坟……”沈天猛然想起,那坟地出现的蚂蚁和血尸,“对了,那些蚂蚁夹着大颗土粒,确实像是在移坟,可是被蚂蚁裹出来的那具血尸,又是怎么回事?”
  老者轻哼一声:“哼,那是因为有心怀叵测之人,在废弃的残坟里布下了风水邪局,试图聚集洪家祖坟的最后一点灵气,达成回天之力,将太平天国和满清政权一举拿下,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日期:2012-9-24 15:21:00
  第三章:风水邪局

  “风水邪局?”沈天一愣,随及道,“您是说,那突然冒出来的蚂蚁和血尸,是一种人为布下的邪局?”
  “嗯,没错。”
  “那想必布下邪局的人,定非的普通的宵小之辈了?”
  老者沉思了一下:“其实,布下这种邪局的人并非是我中土人士,乃是西域洋人。”
  洋人?沈天皱了下眉头,心想,洋枪队里很多都是洋人,可从来没见过还有懂风水术的,所以,这怎么可能?
  “前辈,您是不是看错了,那洋人我见的多了,他们除信仰所谓的科学之外,就连咱们的中医岐黄都甚难理解,更别说玄奥奇妙的风水术了。”
  老者神秘一笑:“小子,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洋人为什么就不能懂风水之术?你别忘了,就连朝廷里掌管节气历法的钦天监,也都是洋人在担任。”
  这么一说,沈天不禁点了点头。

  他知道,老者所言非虚。
  自明末开始,朝廷里的钦天监就一直有西域洋人加入,虽然他们掌管的多是普通的节气历法,但和中国钦天监常年同朝为官,也难免深受感染,从而学习风水阴阳之术。
  由此可见来,在洪家祖坟里布下邪局的是洋人,也并非不可能。
  可是,那老者是怎么知道的,他又为何如此肯定?
  然而,还不等他开口发问,那老者便已说了起来……

  ……
  日期:2012-9-24 15:35:00
  原来,老者在不久前云游至南粤芙蓉嶂时,无意间发现有一个洋人鬼鬼祟祟,身背残缺不全的棺木板和人骨,心中甚感奇异,是以,便开始在暗中跟随。
  果然,这个洋人在到了芙蓉嶂中的洪家残坟处后,就将残缺的棺木板和人骨到处撒散,接着,便欲转身离去。
  看到这里,老者已知不妙,是以现身将他拿下,逼问他是在做何手脚。

  但没想到,那个洋人非常硬气、死活不说,
  并且,在发觉自己根本就不是老者的对手后,竟然牙齿一咬,服毒自尽了。
  不过,老者在经过仔细观察后,最终还是发现了残坟里埋着的那具无皮血尸,并由此断定,这是一道人为布下的风水邪局。
  然而,老者也知道,这道邪局已经暗合阴阳、效力尽生,根本无法改变,只能等其威力用尽方可毁去。
  至于那个洋人的突然出现,则无非是受布局之人指示,想加大风水邪局的威力罢了。
  ……
  说到这里,沈天问:“这么说,那具血尸是早就埋下了?”
  “嗯,确切地说,是在洪家祖坟被毁后不久就被埋下了,而且,那具血尸生前,必是爱新觉罗氏无疑。”

  “爱新觉罗……”沈天大惊,“天呐,这…这怎么可能?爱新觉罗可是皇家姓氏呀!”
  “没错,而这,也正是那风水邪局所需要的。”
  沈天有点不解:“为什么?”
  “皇室乃是龙室,所属血脉多多少少都沾有龙气,而皇室下令摧毁洪家祖坟,必将使残坟里布满阴怨之气,再加上洪家祖坟本身就处在风水宝地之中,虽被摧毁,但却尚存灵气。所以,只要能将一个拥有皇室纯正血脉的人活生生的剥皮去筋,并埋进洪家残坟里做法布局,就能使两者怨怨相报,从而影响天下局势。”
  沈天恍然:“我明白了,如此一来,洪家残坟里的怨气必定会聚齐起残留的一点灵气,达成回光返照之力,与血尸的怨气争斗,而血尸乃是被活生生地剥皮去筋,怨气也不是小,又有龙气夹杂其中。是以,必然会影响到太平军和清军的争斗。”

  老者点了点头:“不错,此局不但残忍,还十分险恶。布局之人用尽一切手段加大此局的威力。这一点,从那裹在血尸上的蚂蚁身上就能看的出来。”
  日期:2012-9-24 17:50:00
  沈天颌首,他知道,蚂蚁常年深居地下,素有‘地灵’之称。
  因此,世人皆知,不管是阳宅还阴坟里出现大批蚂蚁,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蚂蚁能够破坏风水,使阳宅的活人多生是非,阴坟的死人难以安眠。
  由此可见,布局之人在邪局里做法引来蚂蚁,用心险恶可见一斑。
  不过,那在背后布下邪局的人,又到底是何居心呢?

  这让沈天大惑不解,是以,便向老者请教。
  老者想了一下,摇头道:“这一点,老夫也不敢肯定,但其中定有阴谋。所以,自从发现洪家祖坟里被布下邪局后,老夫就一直在暗自等待那真正的布局之人前来,可是却一无所获。直到三天前,老夫算定此邪局即将失效,必定会有蚂蚁衔尸、浮上坟头,所以这才在深夜赶去,打算将其毁掉,以避免溃散的阴气久久不散,伤近路人。不想,却遇见了你。”

  “哦,原来是这样!”沈天恍然。
  这时,老者忽然从身上拿出一本发旧了的黄皮书:“老夫一生遍游天下名山大川,醉心于观天察地、岐黄之道、风水相术、阴阳布局,并将毕生所学著成书籍;但老夫没有徒弟,如今遇上你也算有缘,又见你痴心阴阳之道,就将这本书赠送于你,也算是后继有人。”
  此言一出,沈天不禁大喜,想起自己虽刻苦钻研风水阴阳,但终究难有大成。如今高人就在眼前,还愿将毕生所学予以赠送。
  这,怎能不让他心花怒放?
  “哎呀!这个,呵呵,那多不好意思……”沈天笑着,可眼睛却一直盯着那本黄皮书,“那书里的,应该都是些绝学吧?”
  “小子,老夫知道你想要这么书,不过,还需有两个条件才可。”
  “条件?什么条件?”
  老者忽然正色道:“第一:入我门下,拜我为师;第二:等天平军彻底覆灭后,你也算是大仇得报,所以,要即刻离开军营,不得再协助满清政权为虎作伥。这两点,你可愿意?”
  其实沈天正有此意,他本来就打算等平复大平之乱后离开军营,回钱塘老家,是以,便立刻跪了下来,对着老者连拜三拜,算是完成简单的拜师仪式。

  日期:2012-9-24 18:21:00
  而老者,也笑着将手中的黄皮书递了过去。
  沈天接过黄皮书,只见书皮赫然写着四个大字‘血杏尸书’。
  奇怪,这是什么意思?他一时难以理解。
  “小子,书中描述乃是老夫毕生所成,涉及岐黄阴阳之大成,够你好些日子研究的了;但是现在,老夫要问你,你知道老夫为什么要收你为徒,还一股脑儿告诉你这么多东西么?”

  沈天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也觉得奇怪,本来刚才还打算问您来着。”
  老者沉思了一下,忽然,却又轻轻地咳嗽了起来。
  沈天赶紧说道:“前辈,哦不,师傅,您没事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