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耍玩美国的游记

作者: cheacklee

  日期:2012-7-24 14:22:46
  一.我
  我生于1960年。那是我的祖国最困难的三年啊。我小的时候有个笑话,1968年文革期间,讲究忆苦思甜,“工宣队”让一个老贫农上台说说他们家旧社会有多苦,老人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痛说了旧社会的一段革命家史,大家都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听的认真,老人家最后来了一句“我一家三代是雇农呀,当时苦是苦啊,可和3年自然灾害(1960年—1963年的代名词)比起来,那就好多了,至少旧社会我们还有树皮吃呀。全场大哗。说起那个年代,我的孩子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的。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那么困难的三年竟然是中国的生育高峰,我的同龄人出奇的多,生不逢时呀。对于象我 这样从小出生长大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我是看着《英雄儿女》《上甘岭》长大的,电影里大段的对白和情节桥段我们都如数家珍,倒背如流。但逐渐长大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对美国没什么坏印象。对年轻时的我来说,美国是神秘的,强大的和令人不得不服的,(当时我还不懂民主,科技等现在时髦的这些名词概念)。记得从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那是美国留给我的第一个视觉印象。电视剧开篇有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他,请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不论是天堂还是地狱,当时有大批的年轻人,前赴后继,不计后果,把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的抛洒在赴美的漫漫征途上。当时的美国对于我来说,就是天堂,是梦想。我考托福,GRE,但结果都令人失望。有谁能想到,天地回转,人生蹉跎,鬼使神差,几十年以后,我的宝贝女儿在美国上完大学,又成为了留美硕士。我-------一个看着《打击侵略者》长大,曾经誓言今生一定要踏上这块美洲大陆,今天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带着玩味人生和品评社会的态度到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探究竟,畅游了一番。

  日期:2012-7-26 11:34:00
  二.签证。航班
  家有小女初长成。因为女儿的不懈努力,使怀揣多年到美帝国主义的老巢溜达一圈的老爸终偿所愿-----2012年4月30日开始“美”梦三周逰。
  早就听说赴美签证是中国人海外旅行永远的痛,如今自己亲身体会一下,别有一番感触在心头。在此之前先在网上做做功课,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需要准备的书面材料繁杂不说,面签时签证官的问题也刁钻难测。自己年轻考托福时就曾经畅想,哪天美国人到我大汉帝国来学习,我也给他们整一个“汉托”,出一些当时我们托福班的经典之作:说是王嫂正和李嫂,张嫂在办公室聊天,抱怨自己的结婚戒指成色不足,这时正好有人敲门,李嫂开门,张嫂曰:说曹操,曹操到。问:谁来了。选,1,曹操2,李嫂丈夫3张嫂丈夫4王嫂丈夫。当时的拒签率比现在可高多了,大概有多一半的美国梦被北京冬天彻骨的晨风惊醒。由于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反而觉得心理坦然了许多,大爷我又不是到美国要饭去,咱是去走亲戚的,他们理应欢迎才是。签证当天,挽着老伴,拿着准备的丰富资料,过关斩将来到面签处。我们的对面是一个美国白人女士,和蔼礼貌的和我们打招呼。操着流利的中文问了我们二个问题:问:你们去美国做什么?答:去参加女儿的硕士毕业典礼,顺便到你们那里串个门。问:你们的女儿什么时间去的美国,答:。。。。。。签证官只是简单看了我们的房产证和假条就告诉我们可以了。哈,SO EASY. 沧海桑田,时光流转,看来是我想多了,抑或是美国人想开了。4月30号一大早,心情好,天气好。美国达美航空的波音777拉着我们夫妻到太平洋对面瞅瞅,我们的第一站直飞底特律。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从地图上直观的看上去,北京起飞,跨过太平洋,就是美国西海岸,为什么我们的飞机要先向北经中国东北进入俄罗斯,贴着北极过阿拉斯加,经加拿大最后到达底特律,难不成是韩国日本不让我们飞越他们的领空?可这是美国航班呀,那也不至于绕那么大个弯儿呀。百思不解。美国的空姐普遍比中国的空姐年龄大一些,这可能和美国的法律不容许招工的时候有年龄限制有关系,年龄歧视-----有这样的法律吗?我是猜的。中国的空姐年轻,漂亮,特别是身材窈窕,微笑动人,服务礼貌周到;美国的空嫂成熟,温馨,热情,令人信赖。飞行13个小时,看电影,睡一觉,三顿饭,听不懂英语的有菜单,可以指给空姐看。

  日期:2012-7-26 16:41:00
  三.美国的大学
  一觉醒来飞机盘旋在底特律上空。当第一脚踏上美国领土的时候,心理多少还有点小激动,心里默默背诵着那句背了多少遍的英文:THIS IS THE FIRST STEP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进入美国海关,移民局,面对一个美国黑人女士。我和太太一起看着她一张一合的嘴,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学了那么多年英语,浪费了多少青春年华啊。从初中开始ABC,高中还是ABC,大学一入学还是从ABC开始,考托福还真的背了不少单词,现在都还给姥姥了。后来听移民官说了个单词HOW MUCH …………ORCASH 猜想可能是问我们带了多少钱,老伴慌不择句,直接英文伺候:“THREE HUNDRED US DOLLARS ,其实,她带了多少美元现金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轮到我了,我都不回答了,直接努努嘴,示意美国官员,钱都在我老婆手里,我蹦仔没有。美国人理解不了咱中国的文化,老公走到哪里,花钱是不用自己掏腰包的。哈哈。从 美国回来后,我又上网查了相关信息才知道,美国是不介意带多少美元入境的,只是超过1万美元就要申报,仅此而已。第二个目的可能是想知道你有没有足够的钱维持在美国生活,直到离境。所以并不是申报的现金越少越好。

  天下小雨,大湖区的气候就是这样,说变就变。女儿开车来机场接我们。看着女儿开车,我们心惊肉跳。半路里女儿请我们老俩口吃饭,据说是附近最好的中餐馆了。要了一个宫保鸡丁,好家伙,用番茄酱炒出来的,还真是酸甜口,鸡肉柴的像泡了水的棉花套子,实在是太难吃了。辜负姑娘一片好心,看的出来,人家挺不开心的。好不容易捱到女儿的大学。美国的大学没有围墙,占地面积相对地要比中国大一些,不像中国的大学用围墙围起来,门口有传达室,戴着大盖帽的警卫人员在那里站着。女儿的学校坐落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公共汽车和社会车辆,行人都可以在校区穿行。校区静谧,整洁,漂亮,空气清新,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小松鼠小动物在林间自由穿行。学校的大片大片的草坪是可以穿行踩踏的,即使在白宫大门外的草坪也不例外,不像北京的草坪是不容许行人践踏的,还以环保的名义插个牌子,美其名曰“小草依依,足下珍惜”。别看汽车在校区里穿行,但听不到汽车鸣笛的声音。如果你要横过马路,汽车远远的就会停下来让你先过。我还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呢。不过,国情不同,这要是放在我的家乡北京,那汽车得夜里12点才能回到家。学校的食堂很大,同时供应很多各种不同风格的食物和水果,全部是自助式的。光牛奶就有很多种,全脂的,脱脂的,半脱脂的,还有四分之一脱脂的,加CHEESE的,加水果的等等,饮料就更多了。本来女儿是为我们老二口买了就餐券的,后来才知道,来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家长可以免费。学校的毕业典礼分二天在体育馆举行,第一天是为本科毕业生举行,第二天为硕士和博士举行的,来自全美和世界各地的家长和亲友们把体育馆塞的满满当当,先是校长致辞,然后各学院宣读每一个毕业生的名字。每当学校领导宣读一个毕业生的名字,他的亲友们就会大声喝彩,掌声口哨声此起彼伏,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毕业典礼的庄严和盛大,孩子们感到很骄傲,家长和亲友们也很自豪。学校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也有选修的高尔夫课,女儿选修了一个学期。我们也跟着凑了回热闹,打一场球不算租杆和电瓶车要11美元,当然要凭学生卡(几个洞的倒是忘了,好像是9或是11个洞的?)

  日期:2012-8-2 12:25:00
  五,漫步华盛顿
  纽约的空气质量比起美国其他地方当然要差一点,但比起北京来差距就大了。更大的差距其实在美国的乡镇和中国南方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比较起来就可以用天堂地狱来形容了。其实纽约和北京无论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特别是汽车的数量和密度相差并不大,而且我们北京进入汽车社会比纽约晚多了,言下之意是我们的车应该都是近几年的技术,车况也并不比纽约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们北京的空气质量比起纽约来简直就是令人难以容忍,特别是冬天,可以用令人窒息来形容。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那些贪官难道就不呼吸吗?即使是为他们自己的健康考虑,也应该有个积极的应对办法,当我们连呼吸清新的空气都是一种奢望的时候。。。。。,我不敢说了,怕北京国家安全部门请我喝茶。

  我们从纽约乘长途汽车前往华盛顿。美国的长途汽车和中国的差不多(但中国乡镇或火车短途拉活的小巴,中巴除外),但绝不超载,上下二层,当然也有一层的,整洁干净,跑在高速上很是平稳。美国的高速公路密度比中国大,绝大多数不收费,但州际之间有检查站,往来的货车有些是要接受检查的。华盛顿的地铁比纽约的规模小但是设施好,干净,车厢里显眼的地方贴着乘车须知,告诉乘客如果在车厢里吃东西,喝饮料,吸烟就要受到处罚甚至是牢狱之灾。由于是政府机构密集所在地,华盛顿人口的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无论在地铁里还是在大街上,人们西装革履,行色匆匆,彬彬有礼。有时候你拿着地图在大街上找方向,会有路人主动停下脚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更多的人是给你一个温暖的微笑。

  远远望去,美国总统的家-----白宫影影绰绰,栅栏外的草坪上游人穿行漫步,拍照留念,偶尔可以看见警察游动的身影,期间可见身材彪悍的单身男人依着严谨,满脸肃穆的左顾右盼------是联邦探员吧,或许不是,这是我猜的,有限的知识是从影视片中来的。在我这个年纪,是没有经过战争的残酷洗礼的,但从孩童其通过大量的电影和其他文学作品的浸染,对血腥的战争却充满憧憬和幻象。对闻名遐迩的战将顶礼膜拜(小日本的除外—特此说明),像刘伯承,巴顿,朱可夫,甚至隆美尔。在我小的时候,部队大院里放记录二战过程的电影像《解放》,《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之战》,和后来的《巴顿将军》等等等等我们都看过很多遍,在我们的心理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看到林肯纪念堂边上的群雕,给我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日期:2012-8-8 23:02:00
  六,走马观花芝加哥
  从华盛顿乘火车赶往芝加哥。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想,难道美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园吗?难道就没有一样美国不如中国的事情吗?哈哈,除了乒乓球之外,美国不如中国的还多着呢,铁路运输就是其中之一。美国的铁路是私人垄断经营,处境艰难。由于美国汽车和航空业比较发达,加上美国对人权,物权的法律保护,更由于美国的行政受到民众,媒体和在野党的极为严格的监督,使美国的铁路发展面临到极大的障碍。

  日期:2012-8-8 23:04:00
  俺们国家虽说是一政独揽,但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想拆哪里就拆哪里,想在哪建就在哪建,谁也挡不住。反观美国,要想做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二党先要吵个七荤八素的,即使决策通过,在实施的过程中,法律 对私人财产保护是我们中国无法想象的,铁路要想通过私人领地,只要人家不乐意,总统说了都不算,干瞪眼,看来,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体制也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啊。美国的铁路无论运行里程,运输量,运输装备(道路,列车,车站)运输速度都不能和中国同日而语。其客运车次少,价格高(相对性价比而言),速度慢,使用它的大多是时间比钱多的人。

  芝加哥市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但主城区(我在这里主要指的是LOOP)并不大。我最喜欢芝加哥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高楼大厦。芝加哥的楼房比纽约的规划的好,设计别致并且整体感非常的漂亮,高的不太高,低的也恰如其分,错落有致。也许是沿河而建的原因,他们和周围的环境搭配的很精妙,协调性很好,这些在照片里由于镜头的角度有限是看不 出来的,必须到那里亲眼看看才有体会。纽约的楼显得凌乱,无序,给人压抑的感觉。另外,芝加哥无论是街道还是地铁,比纽约还是要显得更干净些。

  日期:2012-8-9 16:11:00
  七,情迷拉斯维加斯
  小时候上学就知道全世界有四大赌城,首屈一指的当属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其后还有澳门,大西洋城和摩洛哥的蒙特卡洛。那是资产阶级的典型属性嘛。现在随着俺们国家经济发展了,排世界第一的好像从营业额上已经是澳门了,不好意思,让美帝国主义见笑了,我早说过,中国人学这个,很快。如果俺们国家领导哪天想开了,不禁娼了,哈,旅游业还不知道怎么发展呢,荷兰的红灯区很快就衰落了。从芝加哥飞拉斯维加斯,还是美国SPIRIT航空,还是空客320,还是解了腰带,脱了鞋和外套的安全检查。SPIRIT类似我们国家的廉价航班春秋航空,无免费行李托运(手拿手拿随身物品除外),不提供免费饮料。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网友给我解释为什么美国国内航班要用AIRBUS320?为什么美国达美航空的班机横跨太平洋直飞美国而是绕道北极进入俄罗斯领空?给点知识呗。白天的拉斯维加斯没什么特点,这个身处美国荒漠深处不毛之地的小城在灼热的阳光的煎烤下,几乎没有生机,一片沉寂。可随着暮色的降临,华灯初上,万紫千红的霓虹灯下,千姿百态的各色人等释放着积攒在身体中的最原始的,野性的本能-------那才是你,那才是拉斯维加斯。我们第一天住在威尼斯人酒店,在当地也算是顶级酒店之一了。豪华的大厅,奢靡的客房,周到的服务,真有点石油大亨到此一游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住如此好的酒店,嘴上不说,但心里对女儿的刻意安排深感谢意。在拉斯维加斯,每一家酒店都有自己的赌场,但每个赌场无论赌博机器,环境装饰基本都是一样的,大同小异。赌场内天棚装饰成蓝天白云,旭日初升的样子,让你一进赌场就分不清白天黑夜。在这里,酒水是免费的,只要给送酒水的女侍应一美元小费,我们耳熟能详的常见啤酒比如蓝带,喜力,百威在国内酒吧里至少要30元而且还不能保证是原装进口的,在这里你只要付1美元小费给你送酒的姑娘,你就管饱里喝吧,只要你不醉,没人会限制你的,那一晚我向我家掌柜的要了点碎银子,赌博没输多少钱,但舌头基本已经不太听使唤了。在这里,只要你有钱,多少钱都可以花出去的。拉斯维加斯令人惊叹的是他的夜晚,他像一个淫荡的少妇展现着无限的可能性,他可以使你迷乱,狂野,使你毫无顾忌的释放体内原始的冲动,他会使你相信,明天,只消明天,你就会和别人不一样,这里有无限的可能在等待你-----唯一的,只要你肯赌。走在灯火灿烂的路上,不断的有人往你的手上放卡片,路上也凌乱的撒了一片,好奇拿来一看,不堪入目的图片和醒目的电话号码,这些在中国的其他旅游景点也可以见到,肯定是引进了美国的先进经验。老伴回头怒目而视,赶紧扔掉,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呀。不过,拉斯维加斯有一家自助餐是非常令人称道的,有海鲜,有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菜品,还有甜点,各种酒,大概20多美元一位,绝对价格和中国比较高档的自助餐一样,在美国来说已经很合算了。第二天,我们入住巴黎酒店,他的位置在赌城的中心。女儿独特的安排也是想让我们二老领略一下不同的酒店不同的风格。赌城我喜欢,下次来美国,一定再来,不为赌,而是为了啤酒和它光怪陆离的霓虹,哈哈。

  日期:2012-8-16 16:56:00
  八,梦醒洛杉矶
  由拉斯维加斯乘汽车到LA,半天,25美元,便宜而且方便。对于我们这些时间比钱富裕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LA是我们“美”梦逰的最后一站了,梦该醒了,谢谢我的宝贝女儿,圆了我们半生的梦想,使我们在半梦半醒之间踏上了真正的美国领土。这次来美国,老伴的兴致最好,喜欢高楼大厦,逛街,无论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都沉醉于往来穿梭在各个奢侈品牌之间,我想去的地方像黄石国家公园,尼亚加拉瀑布,大峡谷,佛罗里达,我还都没去呢,下次有机会,我就可以自己制定线路了。LA和我头脑里想象的那个美国第二大都市差距太大了。我们住在市中心,周末的晚上,这里残垣破壁,街灯凋零,商业败落,街道脏乱。女儿告诉我其实在LA,富人都不住在市中心了,不像北京,二环的房子比三环贵,三环的房子比四环贵。在LA市中心外,星罗棋布着一些富人集聚区。那里房子很贵,风景如画,设施齐全,生活方便。我想,将来北京或许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不过我们这一代人不用操这个心了。好莱坞,美国的星工厂,徘徊在明星大道,努力寻找着中国著名演员的名字和足迹,中国大剧院的建筑风格从哪里能看出中国的影子?洛杉矶的唐人街也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不过唐人街上的中餐倒是的确比美国其他地方的中餐更正宗,可口。女儿租了一辆红色的跑车去Santa Monica,我和老伴还是第一次坐跑车,更别说红色的跑车了。看上去很炫,开起来像一阵风,环顾左右,即使在美国的大街上也不多见呢。这次来美国,感触真是挺多的,总的来说感觉好像对美国并不陌生,好像冥冥之中以前曾经到过这个美丽的地方,接触过它的文明。不过也有很多地方真的很替美国人着急。我们去过几家大型超市,几乎看不到顾客,琳琅满目的商品,新鲜好吃的食品,价格和北京比起来差距也不大,可就是没人买,这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还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能盈利吗?相比北京,在拥挤的人群裹挟中,空气里充满了各种气息,长长的结账出口排了长长的满载的购物车,让你二小时免费停车那是商家对你的照顾了,那种商业氛围想不挣钱都难。尤其令我意外的是在美国超市顾客居然可以自己结账,把采买的东西一一照完条形码,自行刷卡走人。在这里,人们的信用度如此之高的确是我们这些号称是来自礼仪之邦的人多少有点相形见绌。

  日期:2012-8-20 14:11:00
  九,漫谈美国的人文情怀(一)
  ------我们究竟喜欢美国的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将要或正在美国留学,他们大都是国内所在学校的娇娇者。这其中很多孩子刚一来到美国就喜欢上了这里,不打算回国创业和发展了。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孩子们,美国究竟有什么魔力使这些怀揣梦想,富于创造力的年轻人难以释怀。有人说是美国的环境好,污染小,有人说是美国的教育好,有人说是美国的体制好,民主自由,甚至很多人把美国的房价,物价水平也当成了中美之间的比较优势。其实他们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而且还不能说是核心因素。真正使我们的孩子难以割舍的是美国的人文情怀。孩子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在美国收入高,物价低,环境好,而更多的是美国的相对公平,平等,诚信,相互尊重,礼貌,保护弱势群体等人文理念,这些理念逐渐的深入孩子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我曾经严肃的反复追问过女儿生活在美国究竟怎么个好法,究竟是什么最吸引你们这些年轻的孩子。女儿很平静的告诉我二个字,“轻松”,我想这绝非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富足,因为他们离富裕这二个字差的也太远了;也不单单是指精神生活的丰富,因为他们远离亲人和朋友,来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文化氛围中,这其中的孤独和寂寞是可想而知的;我想它是指平淡生活中在相对公平,平等前提下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满意回报的满足感,这绝对是一种心灵感受。在这里,人们相互尊重对方的个性和特质,彼此诚信相待,无论是谁,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尽情宣泄着自己最擅长的天性而不需要看别人脸色甚至行贿受贿。同时对社会的失意者怀有一份怜悯和关爱,使他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尊严。在中国,在餐馆里就餐,吃饭的人可以用高声呵斥甚至辱骂服务员,在美国相对就不一样了,因为很可能为你端盘子的人里有名牌大学的在读博士或是哪个老板的孩子在为下个学期挣学费。无论是大学教授,商店里的售货员,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其他的什么人,都在以平和的心态在各行各业以自己的努力创造着财富并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自己创造的财富,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互谅互让的和礼貌的。这使我想到了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境遇,美国的签证官微笑平和的对待每一个来客,平静而耐心的提出尖锐的问题,反观我们中国籍的雇员,脸拉的比苏小妹的都长,估计伤心的泪水十年八年都流不到腮边,他们对待自己的同胞呵斥,数落甚至责骂,不屑和鄙夷的神色毫无保留的写在脸上。我就不明白了,当一狗腿子怎么也这么理直气壮?其实人类社会古今中外从来就没有过绝对的平等,但相对地平等和公平,特别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是可以期待并可以实现的。

  日期:2012-8-23 22:15:00
  十,漫谈美国的人文情怀(二)
  ------我们究竟信仰什么?
  人总是要有点幻想的,有人想升官发财,有人想普度众生,有人想长命百岁还有人想身后己升入天堂。
  人总是要有点理想的,有人想当老师,有人想成为将军,有人想成为百万富翁,还有人想当美国总统,或成天打听联合国秘书长啥时候换届。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