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鲁西南轶闻
作者:
麟州异尘
日期:2012-6-17 10:43:27
本人出生在70年代,家住在鲁西南一座小县城,自幼喜欢听一些奇闻异事,现在想写下来与网友分享,但是我文笔不太好,请大家见谅。
一关老爷的故事
这是我祖父告诉我的,可信度比较高。
在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混战,盗匪丛生;他们打家劫舍,烧杀抢掠,为一方之害。所以当时的政府在县城以及乡镇皆有驻军,以备随时剿匪。可是这些土匪好像精通兵法,善于打游击战,深谙敌进我退之道。与官兵玩捉迷藏,致使军队往往扑空。
这件事发生在20年代初,当时驻扎在今巨野县太平镇的官军负责清剿一股顽匪,据说是制造了鲁西南列车大劫案的残部土匪,当时流窜到了此地。团长命令部下警戒,吃完晚饭以后刚刚入睡。在梦中忽见一红脸彪形大汉对他大呼:“速起!速起!西北有匪!”该团长心知有异,连忙起床命令部下集合向西北急行军,刚走到半路就听到枪声大作。原来土匪夜袭太平大张村,村民自治武装正在守护村子的海子墙上与土匪激战,伤亡惨重,眼看就要支撑不住。官军赶到,包抄土匪后路,与村民里应外合,击败土匪,伤俘十余名,余部乘夜色仓皇逃窜。
村长将官军接到村里,在感激之余有些诧异,要知道当时没有手机 电话等通讯工具,村庄被围,无法派人出去求援。团长就对村长说了梦中之事,村长大呼:“莫非是关老爷显灵!”一行人来到村中的关帝庙,团长抬头观看关帝塑像,正是梦中之人。自此以后,庙宇香火日盛。
备注:此团长是我祖父的远方表姐夫,郓城县人,后来还参加了抗日战争。这件事是他亲自告诉我祖父的。
日期:2012-6-17 12:59:00
感谢大家捧场,再说一段故事。
二吸烟的神仙
这段故事是我祖父的表哥说的,他年轻时曾经在县城的烟馆做学徒。那时节是清末民初,卷烟尚未流行,烟草广泛种植,老百姓基本上人手一柄旱烟枪外加一个荷包小烟袋。买来烟叶搓成烟丝,填入烟枪头的烟锅用洋火(火柴)点燃,然后喷云吐雾,好不悠哉。当时的烟馆主要是收取民间的烟叶然后加工成烟丝对外出售,捎带着卖一些大前门等老品牌卷烟。
这一天傍晚,烟馆即将打烊。忽然从门外闯进一位道士,相貌清瘦,胡须花白,头戴斗笠,身穿灰白道袍,手持一柄烟枪。进来以后一言不发,扔给柜台一枚铜板,然后用手指一指小荷包烟袋。伙计明白了,原来要买一烟袋的烟丝。连忙把烟袋从烟枪上摘下来,抓了一把烟丝送入烟袋。可是送进去以后却发现烟袋空空如也。急忙揉揉眼睛,又接连送了几把烟丝,仍然是不见踪影,烟袋仍然是空的。小伙计大惊,急忙连声高叫掌柜,掌柜的出来以后瞧了一下道士,道士微微一笑,又瞧了一下烟袋,自己又装了几把烟丝,还是空烟袋,烟丝不知去向。掌柜的见多识广,连忙把铜板和烟枪烟袋奉还给道士,躬身行礼,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多多海涵!”道人接过烟枪烟袋,呵呵一笑,不见踪影,凭空消失了。掌柜的和小伙计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捡起地上的铜板,关门打烊。
当天晚上,有很多人在睡梦中闻到烟草的香味。有好事者悄悄起来,发现空中飘着彩云一般的烟雾,变幻出各种图案——麒麟,龙,凤,仙鹤。在城南居住的人更是看到在月色朦胧中,千年古塔永丰塔顶上,一位老道人手持烟枪在悠然的喷云吐雾。
注:那位小伙计就是我祖父的表哥。
日期:2012-6-17 13:37:00
三小鬼好大头
这段故事是我祖父的一位好友告诉我的,他据说曾在民国时上过黄埔,当过军官,打过日本人,解放前随军起义,建国后险些被镇反,文革时九死一生。改革开放时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又乐观。爱下棋,与我祖父是棋友。我年幼时爱观棋,但主要是听他们讲故事——用我们那儿方言说是啦呱。
记得是1980年,电视上正播放审判xx集团,他抬起头指着荧屏上一位主犯说道,他还是我的同学呢。据说就住在我们街道南边,年幼时学习很刻苦,那时没有电灯,他就点着蜡烛读书到深夜。又一次晚上去厕所——那时的厕所很简陋,两块砖头一个茅坑,一到晚上黑咕隆咚。所以他手持灯笼来到茅坑,刚准备放下灯笼,忽然从地里钻出一颗大大的头状物,稳稳地接住灯笼,然后开口说道“相爷好大胆!”据说这位不慌不忙,接着对道“小鬼好大头!”。然后小鬼一笑,消失了。而这位主经此事后,认为自己定能成一番大事,出将入相。据说十年动乱时,他官居高位,相当于过去副宰相之职。可是他却不认老家人,他的亲堂兄弟去寻亲,竟被他押回。可惜站错队,造化弄人,现在沦为囚犯。
相爷好大胆,
小鬼好大头;
若是站错队,
沦为阶下囚!
日期:2012-6-17 14:18:00
四护身符
我祖父年轻时曾经加入地方抗日武装,就是在第一段文字中提到的他表姐夫的部队,据说他的上级孙良诚投日后,他坚决不降,拉出越一千来人的武装在鲁西南地区与日军周旋,打游击战。
由于是地方武装,给养就成了大问题。于是就发动大户即开明绅士捐助,外加伪军中的抗日义士的暗中相助。
这一天,城中来暗报,说是有人搞到了一批军火——迫击炮弹数枚,望来人取走。于是我祖父自告奋勇,前去接应。当他打扮成平民,手持良民证来到县城,找到了伪军中那位兄弟,那位兄弟可能也是初次,也有点大意,包裹没有扎紧口,就递给了我祖父。只听铛的一声,一枚炮弹滑落下来,摔在石桥上。吓得两人面如土色。一是怕炮弹引信触发爆炸,二是怕不远处的日本哨兵发现。结果是炮弹滚动了几下,稳稳停住。远处日本哨兵若无其事。我祖父连忙把炮弹放进包裹,扎好口。辞别伪军兄弟后,连忙出城回营地。晚上休息时发现衣衫皆湿透——出了一身冷汗,身上的一个小玉佛护身符却不知所踪,红绳还好好的。
祖父晚年时说起此段事情仍然心有余悸,他把功劳归给了护身符。所以他又佩戴了一枚小玉佛,78岁那年他不慎摔倒,他安然无恙,可玉佛却摔碎了。
日期:2012-6-17 15:24:00
五 草上飞
这段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祖父所在的部队与日军的部队在城西交火,由于装备不如日军,部队西撤,可是我祖父与几位同村人却被日军俘虏,由于天色已晚,日军就未追击,在当地一座小庙休息,把我祖父等几位关押在东厢房,门外两个日军看守。
到了深夜时分,我祖父听到耳旁有声音:“快走!快走!”睁眼一瞧,四周并无人说话;再看那几位同乡,在麦秸上睡的正熟;从门缝里向外看了看,日本鬼子已经睡了;他又四下看了看,发现在麦秸堆后又有一个小门,没有上锁,只用铁条拴着。他推醒那几位同村,拧开铁条,打开小门,向外奔去;这时又听到那个声音:“快走!跟者我!”向前方望去,接着朦胧的星光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个影子,好像在草上飞奔。我祖父一行就 紧追不舍,一口气就追到了天亮,这时发现那个影子不见了,前面有一座村庄。定睛一看,原来到家了。这时已经大约四个小时,步行走了八十多里。
事后,祖父会议说,那个影子可能是原来我村清代一位侠盗——绰号“草上飞”显灵,来搭救他们的。
关于“草上飞”的故事,以后篇章会有提到。敬请等待。
日期:2012-6-17 16:01:00
六侠盗“草上飞”
接着上一节说,我村在清末出了一位侠盗,绰号“草上飞”,据说他轻功了得,能在草尖 水面上行走如飞。可是关于他这身功夫的来历,却众说纷纭。这里说一个我认为比较可信的。
晚清太平起义后,民间纷纷兴起团练,我们鲁西南向来民风彪悍,百姓自幼练拳。话说我这位先祖“草上飞”在幼年时也喜欢蹦蹦跳跳,耍拳弄脚,在他上蒙学(私塾)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溪,春天时水流较少,他就一跃而过。这一天,他在跃过小溪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好!”扭头一看,一个白胡子老者站在一旁,微微笑道:“小娃,好身手。不过还差一些”
草上飞有些不服气,说道“你跳一下我看看”
白胡子老者身形微微一动,就跃到溪水对岸,然后又跃了回来。然后又表演了如麦苗上行走等绝技,把我这位先祖看的是口瞪目呆。最后趴在地上要拜老者为师。老者笑着接受了,传授了他几句口诀,又给了他一个符咒要他焚化后用水吞下。之后,草上飞每天都在上学路上接受老者教导,功夫一日千里,进步很快。
不久,白胡子老者与草上飞告别,临行对草上飞说:“他日有难,可到河北赵县,寻你师兄”
后来,草上飞犯了不少案子,但是他专门偷官家和豪强的财宝,从不欺负平民老百姓。官府曾经出动千人马队在龙固大洼里追捕他,但是楞让他给逃脱了。后来不知所踪。据说是来到河北赵县,还在当地安了家。
日期:2012-6-17 16:26:00
七 雷劈不孝妇
这段故事是我的祖母告诉我的。
我的祖母娘家在大文楼,据说是文丞相文天祥后裔。文丞相正气歌流芳千古,后裔本当忠孝两全,可是仍然有另类。
要说的这一家就住在我祖母隔一个胡同,这户的夫人对婆婆极不尊敬,张口骂,抬手打,就是家常便饭。有人就以不孝要遭雷劈,她就冷笑着回答“那么多不孝的,我怎么不见雷公劈死一个?”仍然是虐待婆婆,他老公是个妻管严,不敢说老婆半句,否则也是一顿打骂。
这年夏天(大概在30年代),赤日炎炎,鲁西南大旱,她让婆婆去挑水浇地;那时还是露天井,老人家一不小心,把桶扔到井里了。这泼妇打骂其婆婆是个老不死的,怎么不淹死云云,然后举起扁担追着婆婆打。
这时街坊邻居都过来劝解,但是她却不依不饶,并且大骂邻居多事。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一声霹雳,一个火球从天而降,那个泼妇吓得面如死灰,连忙逃入家中钻进床底下;可是那火球好像长了眼睛,紧追不舍,一直追赶到泼妇家,门已经关上,那火球自窗口进入,一声巨响,火球爆炸,泼妇当时毙命。
我祖母当时年龄小,也跟着去看热闹。人群中有小孩指着天空哭道“龙!龙把我大娘抓走了”大家一看,原来是泼妇的侄子,年龄只有三岁多。
日期:2012-6-17 18:32:00
八四脚小怪兽
这也是我祖母的亲身经历。
祖母年幼时,胆量颇大,那时地方不太平,闹得鸡犬不宁。由于我祖母的父亲常年在外,而我祖母身为姐妹中的老大,守夜重担自然就落在她的身上。
这件事发生在我祖母15岁时,有天深夜,院子里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我祖母披上衣服,手持木棒,冲出门外,接着月光发现护院的白鹅被咬死了两只,有一只似狗非狗,体型像大猫那么大的四脚怪物正拉着一只鹅来到墙边,然后用力一甩,把个头超过它许多的大鹅扔出墙外,然后回过头寻找另一只。
我祖母看见,大喝一声,一棒打去,那小兽倒也敏捷,跳往一边,躲过去了。但是仍然不后退逃跑,并且呲牙咧嘴,低声咆哮,我祖母那时也不顾得害怕,用木棒和它对峙。它看到占不了上风,就一跃而起爬上树干,然后翻墙逃走。我祖母开门追去,只见黑暗中两只小怪兽拖着大鹅飞奔而去。
祖母对我讲这段故事时,我相信是真的。因为,我曾经亲眼看到祖母在60多岁时从老鼠口中勇夺小雏鸡,当时我祖母的手被老鼠咬伤,也不松手,一只手紧紧抓住老鼠的肚子,另一只手抓住小雏鸡,直到老鼠松口为止,小雏鸡才得救了。
我一直佩服祖母的胆量,或许这是那个战乱年代磨练的吧。
日期:2012-6-17 20:06:00
九谭老先生
谭老先生是我祖父的朋友,他与我祖父同年出生,但是生月要小一些。
他高高的个头,约1.8米,留着一撮白胡子,虽然年过古稀,但是腰板依然挺直;据说他能文能武,精通洪门拳法,齐眉棍;擅长中医针灸,甚至还会测字和六爻八卦。
我祖父是在抗战时结识了谭老先生,当时他在济宁街头走江湖,测字算卦卖膏药,我祖父是以地下工作者身份搞情报,两人都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是邻居又是巨野老乡,一来二往就熟了。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谭老先生的卦术。
那是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我外祖父进城赶买牲口,可是上午8点去集市,到了晚上8点还没有回家,当时的社会治安不太好,我祖父身带七百元,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当时电话未普及,手机尚未发明;我母亲心急如焚,要去报案。
这时谭老吃了晚饭来我家串门,得知此事说道不用慌,他让我母亲找来三枚二分钱硬币,放在玻璃杯子里摇了六次,排出卦来,然后他用我写作业的铅笔头写了一些子丑寅卯之类字符,现在依稀记得他排出的卦是坤卦,谭老说道:“坤卦,利于西南得朋;放心吧,人平安,去西南方,明日必然回来”我们听了此话有些半信半疑,但是稍微得到了一些安慰。
第二天一早,听见门外敲门声,原来是我外祖父。大伙都问他到哪儿去了,他笑笑说:“到柳林去了,在那里住了一夜”。柳林镇就在我们县城的西南方。
日期:2012-6-17 20:46:00
十避雷劫
这是我外祖父亲口告诉我的。
外祖父家住龙固镇北边,此地沙土质土壤,利于种西瓜。我外祖父就种了二亩西瓜,可是好瓜自有贼惦记,不仅有人贼,还有动物贼,所以种瓜者一般要在田野里搭个瓜棚,里面放上一张床,晚上睡在里面值班看卦。
这是在我外祖父年轻时,大概15,16岁左右吧,抗日战争前夕,他老人家在瓜地里值班看瓜。到半夜时忽然听得空中炸雷声连绵不断,老是围着瓜棚转悠。又觉得好像床底下有动静,低头一看,一只毛茸茸的似猫似狸的物件匍匐在床底下颤抖不停。我外祖父也听说村中老人说村头大槐树中有仙家的传说,于是闭目默念阿弥陀佛。不一会儿,雷声渐渐远去;又过了一会儿,那毛茸茸的物件也悄无声息的走了。
一年后,日军进关;有一天,一队日军在地头抓住我外祖父要他带路。他只好答应,当走到大槐树附近,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乘乱我外祖父脱身逃走了,潜入了高粱地。日本鬼子放了一阵乱枪也没有追赶。
我想这件事或许是仙家来报恩的吧。
日期:2012-6-18 10:35:00
十一 倒霉的鸡脚子鬼
鲁西南平原盛产红薯,我们这儿叫地瓜,上个世纪中叶,小麦产量极低,所以村民的口粮主要是地瓜。地瓜以其易种植、产量高、花样多、能充饥而成为人们的“救命粮”。正因为地瓜的“特殊地位”,所以每年的地瓜收获季节就要选好地瓜种保存起来,到第二年春天,家家户户就在自家院落或者离村不远处辟出一隅,培育地瓜苗。这样,地瓜窖就应运而生了。
鲁西南地区是黄河冲积平原,丘陵山脉极少,所以地瓜窖是井洞式的,大约四五米深,直径一米左右。每家每户用的大多属于这种。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外祖父的村庄,当事人是我外祖父的堂兄,他特爱喝酒,经常在村口小卖铺,三两个人,一碟花生米,二斤高度老白干就喝到深夜
。然后醉醺醺的摇摇晃晃回家了。
这一晚,他饮酒夜归,推开柴门,醉眼朦胧间发现有一个身影伏在窗口向屋里窥视,他以为是贼人,大喝一声:“是谁!”趔趔趄趄奔了过去,不成想一脚踩空,掉进了自家的地瓜窖,慌乱中他抓住了那身影的衣角,也将那个身影扯了进来。
这时,他酒醒了一半,就仔细看看抓住的是谁,四目对视,他大叫一声:“有鬼啊!”原来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张苍白瘦长的脸,八字眉,小眼睛,生有老鹰一般的嘴——原来这是鲁西南民间传说中的阴间勾魂使者鸡脚子。可是那位阴间使者好像更为仓惶害怕,急忙逃遁,隐身于地瓜窖中的墙壁上,如同壁画一般。
这时一家老小听到呼声,连忙把他从地瓜窖中搭救出来;他躺在床上大病一月,发高烧,说胡话,痊愈后从此再也不敢深夜出去喝酒了。
而那个映有鸡脚子画像的地瓜窖也被他用土填实了,而这段故事也一传十 十传百就传开了。
日期:2012-6-18 10:54:00
十二手电筒的禁忌
这个故事是我祖父告诉我的。
大概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那时的小县城还未通上电,所以到了晚上就是黑灯瞎火,漆黑一团;一般的人家就是点个小洋油灯,吃过晚饭后就早早睡觉了。
但是有的人还是要在晚上值班的,那就是更夫,他们要在晚上拿着手电筒——当时由县政府统一配备取代了过去的汽灯,然后巡查守夜,类似于现在的巡警,不过更为敬业一些。他们往往敲个锣,扯着嗓子喊:“小心灯火,注意防贼”。
他们这一行使用手电筒有一个禁忌,那就是打开手电以后,不要直射远方,应该先照射脚底下,然后缓缓向前推进;可是有位新入行的更夫不信邪,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他来到一个胡同,发现远处有影子晃动,就打开手电直射,然后就大叫一声,昏死过去。第二天黎明有人发现,掐人中把他救醒,问是怎么回事,他说他看到了一个没有脸,没有腿,披头散发的鬼在胡同尽头飘动。
日期:2012-6-18 16:07:00
十三强拆蚩尤墓
县城北有个小村庄叫堌堆庙,村庄紧挨着一座大型古墓,在我们那儿方言叫大土堌堆。据说墓子的主人非同小可,乃是上古有名的武神——蚩尤。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蚩尤与黄帝争霸天下,不幸兵败被杀,身首两分,首级葬于寿张县,身体葬于我们小县城以北。
记得上小学时,常与同学到此地游玩,居住此地的同学家长说,每年秋季十月间,黄昏时分,常常有红色的雾气从蚩尤墓中飘飘而出,像血红的战旗一般,人们称之为蚩尤旗。我问道,还有其它怪异的事情吗?同学家长挠挠头皮说,其它倒没有什么,只不过县城周围田地皆为盐碱地,唯独此地土质尚好,而且始终旱涝保收,此地人多种植蔬菜,是我县的菜篮子。由此可见,古墓也算护佑一方吧。
到了21世纪初,随着城市的开发,沉睡了5000多年的古墓也不得安宁了,县城北环路要从此地穿过,拆迁办面前,天王老子也要躲到一边,何况是个小小的蚩尤墓。县政府大笔一挥——拆!蚩尤墓就要从地球上抹去了。可是,就在此时,风华正茂的年轻的县长病倒了,医院检查原来脑部长了瘤子——还是恶性的,此时有明白人建议请人看看;原来是蚩尤发怒了。亡羊补牢的措施开始实施,原址向北约50米,修建了蚩尤广场,塑了蚩尤武神半身像,前面摆放一座香炉,香火不断。县长也调离工作岗位来到一个大学任副院长,不久病情加重,英年早逝了。
日期:2012-6-18 17:15:00
十四学校改大门
从蚩尤墓向西约二里地,有一座新建的民办中学,自从建成以后,就怪事连连,祸事多多;先是经常有学生看到在深夜里,有无头之魂在操场游荡;然后每过一年必死人,死法不一,有跳楼死,淹水死,跑步死等等。最后这所民办中学终于垮掉,被政府接收了。
新校长上任以后,就听从明白人意见,以重金从省城请来一位有名的风水专家。这位先生来到学校,手持罗盘,围绕校园步行一周,已然心中有数。待来至会客室,先生就对校长说道,学校大门朝向不利,大门在路西侧,路东侧是一所工厂大门,门旁两个石狮子张牙舞爪,虎视眈眈,正冲学校大门,此为一不利;其次据当地人说,该校旧址为民国以及日本占领时期的刑场,杀人如麻,冤魂无数,次二不利;要想改变不利,须如此这般。先生面授机宜,校长连忙点头答应照办。
风水专家走后,校长依计而行,原大门紧闭,永不通行;然后在东北方位开了一个门——取奇门遁甲中的东北方为生门之意;西北方又开了一个小门——奇门中西北方为开门与生门同为吉利之门;东北方修了一座小亭子——风水中以东北为鬼门,认为邪气、煞气多由东北来,八角亭子取八卦之意镇住冤魂。
改门以后至今已经三年多了,学校基本上平平安安,没有再出过恶性事件了。据说教育局长私下夸奖该校长有胆识,顶住各方压力做了一件好事。
日期:2012-6-18 17:43:00
十五小刺猬
东北地区常把刺猬与狐,蛇,黄鼬等列为仙家,我们鲁西南倒没有这么多禁忌;民间只是对蛇有些敬畏罢了,其它照打不误;甚至有人吃刺猬肉治疗疾病;小孩捉住刺猬以后往往耍弄致死。
我原来居住在城郊一座平房小院,临墙就是荒地,杂草丛生,蛇鼠经常出没,我见怪不怪,也习以为常了。
这天晚上,我关上房门,刚刚入睡,只听得屋内有脚步声;睁开眼望望,没有人。再仔细辨认声音方向,原来在木床底下。我起身下床,打开灯,拿出手电,往床底照去——只见一只毛绒绒的如同成人拳头大的小动物正惊恐地望着我。哦,原来是一只小刺猬。
我的睡眠被打断,心中有些来气。就用竹竿把小刺猬掏出,然后扣在一个铁盆下,然后入睡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