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八一八户外遇到的那些诡异的事儿
作者:
人肉饮水机
日期:2012-5-8 16:29:10
在鬼话潜水多年,看帖很多,回帖很少。大多数的时候,甚至都不登录。时间久了,觉的应该把我遇到的那些事情跟大家八一八,也欢乐一下大家。总被大家欢乐,而不欢乐大家的人,都是耍流氓。
下面开始八。
我最早接触户外的时候是5年前了,那时候户外运动还没有现在发展的那么蓬勃。也没有什么广义和狭义的户外,那时候觉的户外就一定得是跟旅游不一样的玩法,要不您都不好意思叫户外。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徒步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一下子就让我找到了这就是我喜欢的感觉。从此开始了我的户外生涯,徒步、登山、攀岩、游泳、山地车、探洞,凡是有机会尝试的,我都会去尝试。还尝试过跑山,可惜膝盖承受不了。
在这几年里,去了不少荒芜人烟的地方,原始森林、沙漠、天然洞穴、古代遗迹、荒山等等。发生过很多故事,也认识了很多驴友,也听到了很多故事。我把这些故事整理一下,在这里八一八,大家娱乐一下。因为记忆的偏差和讲故事的需要等等原因,涉及户外操作部分,请勿模仿。
日期:2012-5-8 16:42:00
1、防空洞
我在的城市属于类似于丘陵的地形,市区和周边地区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包。市区的主干道都可以看到很大的上坡和下坡。我刚开始玩户外的时候,几乎没周末都出去徒步,地点一般都在周围的山丘或者水库附近。这些地方的植被一般都比较好,树木茂盛比较原生态,在这些地方徒步,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呼吸新鲜空气。
记得那应该是我第三次参加徒步,我只是队伍里面的小跟班,连指北针都看不太明白的一个吃货。那天的计划是在水库边上的几个山上转一圈,想当于环水库半圈。说是水库,其实已经不发挥作用很多年,看起来更像是群山环绕中的一个湖。那时候大约是6月份,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大家已经都开始穿短袖了。那时候我就是穿短袖那伙的,看着队伍里面的老驴那显得很专业的速干衣,衣袖可长可短,羡慕的不得了。
穿短袖的缺点就是小臂容易被树枝和草刮到,这样晚上洗完了容易痒。而且太阳比较暴的时候,很容易被晒伤。这些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我们计划是在下午五点左右返回的,但是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当天计划路程的大部分。从一个山顶上下来后,我们就打算休息一下,然后早早的打道回府。
日期:2012-5-8 16:56:00
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些不怎么累的人就在周围晃悠。其中的一个,暂且就叫他小A吧,因为后面的故事里他也没什么表现,但是就是他的这个举动引发了这个故事。小A就在山脚的另一侧喊我们过去看,说那边有个好东西给我们看。那天的队伍,新驴居多,对什么都好奇,大家呼呼拉拉的就都跑过去了。
在山脚的另外一侧,有一个尖顶的小木屋,房子刷成了有些发暗的红色,那种颜色当时让我觉的很熟悉,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小木屋周围杂草重生,没有人生活的痕迹,也没有那种踩出来的小道。虽然我们这时候距离市区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但是为了追求贴近大自然,一路是专挑没人烟的地方走,一路上连个人都没见到。
日期:2012-5-8 17:13:00
队伍里的几个女生争着抢着就要过去合影,丝毫没有多想。队伍里的男的除了给女的拍照的意外,倒是聚在一起琢磨这个小屋子的作用是做什么的。护林员?不像,护林员在这种树林不成规模的地方很难见到。防火检查站?一般都是在路边的进山口啊,这里压根就没路。种种可能都被我们给否了,等女生都新鲜完了,大家就凑过去仔细研究研究这个小屋到底是干什么的。
小屋是全部用木料盖起来的,从外形看,就像是一截一截原木堆砌起来的。背靠着山脚,后背直接隐没在了山里。小屋没有窗户、没有烟囱,只有一个两扇开的门,也是用厚重的木料做的,看不出年代,木头表面应该是涂了某些防水的东西,暗红色的门和小屋配合的很融洽,像是一个整体。门上没有锁,一堆人挤在门口的时候,不知道谁手快,推了一把。门悄无声息的就开了。
日期:2012-5-8 17:38:00
门开了以后,一股发霉的潮湿的味道从屋子里冒了出来。我那段时间看《鬼吹灯》看得相当投入,第一反应就是捂着鼻子和嘴。脑海里浮现出胖子和八一开棺的场景。等大家适应了光线,才看到屋子里什么也没有,连墙壁都和屋外的没什么两样,屋子是有后墙的,只是在外面看不到。后墙的墙角里有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看到屋里什么也没有,大家都进了屋子,我因为刚才捂鼻子和嘴,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就被挤在了后面。前面的人围着铁门在念上面的字:“请勿进入,里面有鬼。XXX户外俱乐部。”
“里面通往地域。野驴”
“爱护环境,你们上面的人都不是真正的驴友。”
“顶三楼,楼主SB。”
这些留言让我们笑的前俯后仰。看到有这么多驴友来过,大家也就没什么担心了。领队也是个爱玩的人,这时候就提议大家一起进去看看,看看铁门后面到底是什么。而且据他估计,后面应该是防空洞。大家也这么觉的,没人在自己家装那么厚重的大铁门。商量打算是否进去的时候,领队还发扬民主,让大家投票进或者不进,而且选择不进的人也可以在外面等着。首先表示同意的是小蕙,一个看起来很温柔,其实很野蛮的一个女孩,而且还算得上是个小美女。她给自己起的网名叫:星光。
户外圈子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大家在一起活动的时候,都以网名相称。尤其是大家本身也是通过QQ群和论坛来联系的,以网名相称没有让大家觉的不舒服,反而让大家觉的很好玩,同时也有了一种放下自己身份,好好体会大自然的感觉。现在还有一起玩过好几年的户外圈子的朋友,说起他的真名,我要楞上大半天才能跟真人对应起来。
日期:2012-5-9 9:08:00
星光是第一个赞成的,领队看有美女支持,开始鼓动大家:“有美女要参加了,兄弟们还不赶紧的?”随后大家纷纷都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好奇心谁都有,大家也都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多数人表示愿意参加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光源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活动是打算当天往返的,没有过夜的打算,没有人带头灯啊手电等光源。大家身上能发光的就只有手机和相机的闪光灯,闪光灯的光太短暂,而手机的光又太微弱。虽然在极其黑暗的情况下,手机的光源还凑合,但是离所需要的光源还是差不少的。
其实我到后来才知道,户外运动风险最大的几项中,探洞就是一项。探洞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照明设备只是最基础的装备之一。但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打算去探索这个未知的洞。我当时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我不是那种胆子特别肥的那种,所以一直没说话,在由于是不是在外面等他们出来。星光不知道啥时候挤到了我身旁,拽着我胳膊有点小撒娇的说:“一会借你胳膊用用啊。”我也不好意思跟她说我不太愿意去,男人在美女面前都是没有抵抗力的。
日期:2012-5-9 10:09:00
忘了介绍我自己,我在户外的名字叫大脚。给自己起名字的时候也费了一番脑子,忽然就想到了“大角快跑”,以前看科幻世界的时候,也有一个喜欢的角色 叫大角。在户外,脚很重要,所以就给自己起了这么个名字。我跟星光之前一起参加过一次徒步活动,因为都是刚开始接触户外,在网上也一起聊过几次。两个人有 种很投机的感觉,再加上都是校友,所以她从来不跟我客气。
大家就整理整理自己的东西,有的背包放在外面,让留在外面的人帮忙看着。外面还是留了几个人不愿意进去的。整理好了,领队就划分了下队伍,他在前面 带队,队伍后面安排了两个比较有经验的人收尾。并且一再强调大家要遵守纪律,不要乱跑。把我们这些人都夹在队伍的中间,这让我之前的担心少了许多。以前看 军事题材或者恐怖片的时候,一般要是攻击一个队伍,基本上总是从走在队伍的最后一个人开始下手。这一个队伍走着走着,前面的人一回头,发现后面的人没了。
铁门不知道多久没有打开过了,已经锈死了,几个人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把铁门拉开。铁门打开后,感觉到有凉风徐徐的从里面吹出来,没有发霉的味 道,只是觉的有些潮湿,这可能前段时间刚下过雨有关系。铁门大概有15公分厚,敲了敲里面是实心的,不知道是纯铁的,还是里面夹了什么东西。门里面是个直 直的通道,通道的顶是圆拱型的,圆拱型的顶部残留着很多架子,应该是之前用来固定什么东西的,可能是线路或者管道之类的东西。
我们一队人就慢慢的开始往里走,前面的人不断发出惊叹声。我们进去了以后,发现通道两边都是一间一间的房子,里面干净整洁,什么东西也没有。再往前 走了一段时间,居然发现了洗漱间,洗脸池和下水管道样样俱全。再往里走,通道有些慢慢的转弯,这时候已经进入了一段了,手机发出的光在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 情况下照不了多远。两边一个个的房间门像一个黑洞洞的大嘴,在我们身边一直等着我们,似乎下一刻就能把我们全部吞没。星光的手牢牢的抓着我的胳膊,而且有些微微的颤抖。我拍了拍她抓着我的胳膊的手,她意识到了她在颤抖,马上就调整过来了。
日期:2012-5-9 11:07:00
整个队伍里的人都不再说话了,只能听到大家走路发出的声音。偶然一个拍照的闪光灯,都会让大家心里一颤,因为在那一闪的瞬间,能看到的范围会一下子大起来。谁也不知道这些之前看不到的地方隐藏着什么。走了一会,队伍里不断的有人提意见要回去,领队也觉的继续走下去没什么意思。就让大家都停下,不要乱,收尾的变领队,他自己收尾,然后原路返回。大家出去的时候明显速度要变的比进来的时候要快很多,我们刚开始往外退,就听到有人哭的声音,不是那种放声大哭。像是那种尽力想把哭声堵在嘴里,但是又没有堵住的呜噎声,而且是个男的声音。
大家一边走,一边就有人开玩笑:“哪个哥们受不了了啊?居然吓哭了。”这话不知道是谁说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回答。他这话一说,我就感觉背后有些发凉,汗毛都有些炸了。这TMD要不是我们队伍里的人的话,那这人是哪来的?大家的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都成了一路小跑了。进来的时候,我一直默默的记着有几个弯,每个弯都是怎么拐的,我是一个特别没安全感的人,我一直记着这些就是怕万一遇到什么事情,没有灯光的时候,还能跑出来。
小的时候睡的是老式的木床,床的三面都有木头围栏,上面有雕花,只有一面是平时上下床用的没有围栏。有次半夜我被尿憋醒了,想要上厕所。那天晚上停电,还没有月亮,屋里黑漆漆一片,我看不清楚那边是没有围栏的,自己摸来摸去,愣是没有找到下床的地方。摸哪边都觉的有围栏,最后憋的自己尿裤子了。最后给自己急哭了,父母拿着手电筒过来,才算把我解放出来。从那以后,我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熟悉一下环境,以备不时之需,有的时候还会去看防火疏散图。这可能也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个表现吧。
日期:2012-5-9 12:12:00
我拽着星光跟着前面的人边一路往外小跑,边在心里数着拐弯,算着下面这个拐弯该往哪拐了。算着算着就觉的有些不对劲了,拐弯的数量已经完全的超过了我们进来的时候拐弯的数量,但是我们依然没有走出去。我的心一下子吊了起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鬼吹灯的“鬼打墙”,我们有可能被什么东西困在这里了。那个男人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响起,这下已经完全能确定不是我们队伍中的人发出的了,大家都忙着往外跑,根本顾不上害怕。又拐了几个弯,远处已经出现了很亮的光,我们知道门口快要到了。大家加快了速度,跑了出去,也没在小屋停留,都在外面山脚下聚集。忽然强烈的光线刺激的眼睛很不舒服,我的一边揉眼睛一边回头看小屋,恍惚间居然看到一个士兵站在门口看着我们。
他的打扮很像是电视剧里面日本战士的打扮,但是细节上有些不同。我就撇了一眼,看到他一张稚嫩的脸上,一脸的忧伤,嘴里喃喃的再说着什么。我再揉了揉眼睛,再看,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回头看星光,她的嘴唇已经被她咬出了血。“没事吧?”我拍拍她的头。“下次这种事别那么积极,我以为你个傻姑娘压根不懂得害怕呢。”
“嗯。”她眼睛中喊着泪花,点了点头。“你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
“我不知道,我想总有些东西还是我们现在没有认识到的吧。”我没告诉他转弯多了的事情,因为我怀疑我是不是在奔跑中数错了,或者是我之前因为角度的原因把有些转弯数错了,因为毕竟我们还是顺利的跑出来了。
她一手按着我肩膀,踮着脚尖,凑到我耳朵旁边告诉我:“我刚才好像看到鬼了,就在小屋旁。”说完就要用手去给我指位置,我眼急手快,一把把她的手拽了回来,在她耳朵边低低的说:“别乱指。”她是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日期:2012-5-9 14:19:00
我们俩这举动被旁人看到眼里,成了暧昧的举动。一帮人拿我们俩开玩笑:“这大脚速度够快的啊,这么快就把我们星光给俘虏了啊。”
“恩,这个洞进的最值的人就是大脚了。”
“大脚回去要请客。”
刚才的让人不舒服的感觉,一下子被大家的热闹的气氛给带走了。领队脸色也不太好看,他查了查我们的人数,没有缺人。然后就喊人一起把那个铁门关上。我犹豫了下,想着要不要过去帮忙,星光拽了拽我,我明白她的意思是不想我过去。他们把门关好后,又把小木屋的门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一行人继续我们的行程,星光倒是没有再拽着我,但是和我并排走在一起。俩人都没有说话,还是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
队伍里有几个人在给那些没有进去的人描述洞里发生的事情,讲我们怎么听到哭声,讲我们怎么跑出来。这时候胖子说话了:“你们快来看。”胖子是我们这里面最爱玩摄影的了,背着一个单反,一直秉持着户外必单反的原则。他刚才边走边在看自己在洞里拍的照片。星光和我都没有兴趣去看他到底拍到了什么,大家围着他的相机在议论。好像是他的照片中,在一个房间的角落,有一个人蹲着的形状。大家在讨论这是阴影,还是别的什么。领队也过去看了看:“删了吧,没什么意义。”胖子也没说什么,就把照片删了。我想他或许真的拍到了什么。
晚上大家一起的聚餐也没有进行。领队貌似很没精神,也不打算张罗大家一起吃饭这个事情,大家就散了。“我请你吃个饭吧?当时借用你胳膊的报酬。”星光扮了个鬼脸。美女的邀请,当然不能拒绝,我们俩就找了一家挺安静的饭馆。吃饭的时候,星光又提到了今天看到的东西,我告诉她这些就当作眼花了吧,有些事情说不清楚的。她问我为什么不能乱指,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说,只能跟她说这就跟指人是一样的道理的,有些不尊重。我没有告诉她我看到了那个士兵。领队后来跟我成为了关系不错的人,他后来重新带齐了装备,带着人又去了一次那个防空洞,这是后话。
第一个故事就结束了, 是不是我们两个人一起看花了眼?胖子拍到的东西到底是阴影还是别的什么?那到底是个男人哽咽的哭声?还是空气流动带来的声音?我说不清楚。这个世界总有很多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存在。
日期:2012-5-9 15:59:00
第二个故事救援任务
给大家八完了关于防空洞的故事,这次给大家八一八关于救援的事情。近些年户外出的事情不少,哪次出事也少不了救援人员,官方的、民间的都有。我曾经客串过几次救援人员,参与了一些救援任务,其中有一次的救援任务特别让我记忆深刻。那是前两年的夏天,又是一代学子考入大学,一代学子毕业离开大学的时候。铁大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就这么一年一年的来来去去。每年到了毕业的季节,各种聚餐各种集体活动就会层出不穷,大家要用仅存的校园时光来疯狂一把,把那些自己以前没尝试过的事情都做一个尝试。这个时候,也会有很多学生选择通过户外运动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毕业。
我有个朋友叫大圣,他有一家自己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叫大圣户外运动俱乐部。每年到毕业的时候,他就会承接一些学生的户外拓展、定向越野比赛、露营登山体验等等活动。有的时候我不是太忙,就会过去给他搭把手,当个临时的教官或者是待命的救援人员,毕竟参加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什么户外经验,稍微不小心就容易出事故的。这种事情谁也不愿意看到。
那次,他承接了一个毕业班的定向越野活动。定向越野这个运动,最早在中国只是军事训练科目,随着这项运动的发展,做为一个体育活动和赛事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简单的来说,定向越野就是依靠手里的指北针和地图,判断出自己所在位置,然后按顺序到达地图上标识出来的各个点,走完所有点所使用的时间最短的人获胜。定向越野最理想的组织场地是森林,这些年在校园和公园中组织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户外玩了一段时间后,我也认真的去学习过读图和使用指北针,这比使用GPS要有难度的多,却也是能增加在户外求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
班里的学生加上所谓的家属,一共有40多人,我们把这些人分成了8组,每个组维持在5个人左右。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读图和使用指北针的训练,确保每组人都可以正确的使用指北针在指定的地区寻找地点。然后再给他们组织正式的比赛,最后还有一些小奖品发给获胜的小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玩的高兴的同时,对定向越野这个活动有一定的了解。活动场地选在市郊的一片丘陵地带,这片地带被速生林覆盖着,绿化不错,是平时很多驴友徒步露营的首选地带。
日期:2012-5-9 16:32:00
等这帮学生被训练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把他们一队一队的放了出去。把他们放出去之后,我和大圣他们几个就去了终点,等着他们回来。几个人在树林里打扑克,第一个小组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回来了,后续基本上每隔十几分钟就回来一组。等到第七组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有些略微黑了,不断的有人在联系第八组的人。他们回来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回去吃大餐了,在树林里呆了一天,肚子早就饿的呱呱叫了。第八组说他们马上就回来,中间走错路了,绕的有点远。我们点了点人数,除了第八组的五个人,大家都回来了。又等了大约半个小时,还没见第八组回来,大家都有些着急了。
给第八组的人打电话,他们说他们还在路上,刚才还问了一个老大爷路,老大爷告诉他们怎么走了,他们马上就能找到我们了。这话听完我就知道,完了,这伙人肯定走丢了,而且已经有些迷糊了。我们的终点是设在森林偏中央的一个点,就算是我们几个总来这里的人,不给地图和指北针也不一定能准确的找到地方,他们向老大爷可以问到路?那这个老大爷真的可以去参加国际老年组比赛了,因为我不相信那几个队员连终点都没有到过,却可以描述的清楚终点到底在哪里。我们马上让他们停留在原地。
“你们现在可以确定你们的位置吗?”虽然这句话问的有点脑残,他们能知道他们在哪,那他们就不算丢了。可是依然得问,说不定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呢。
“我们就在去终点的路上啊。”
“你们现在呆在原地别动,哪也不要去,你们迷路了。告诉我你们周围都有什么?”
“为什么?我们可以自己走回去的。”听到这里,我有点火大了。上去抢过电话:“所有的人都回来了,都在等着你们,天也已经黑了,就算你不对你们的安全负责,我也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周围都有什么?”
可能是被我的语气给吓着了,老老实实的回答了一句:“周围都是山,还有很多树。”听完这个我撞墙的心都有了。
“有没有什么标识性的地形或者物体?”
“刚才看到有几个人在挖沟,我跟他们说话他们没理我。”这话让我又气又想笑,这TMD真是标志性的啊,人是活的,我能知道人家在哪挖沟啊。但是我一琢磨,就笑不出来了。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本来速生林没什么可以动工的,就算有也早就下工了。
“你们之前路过的有标志性的东西吗?”
“刚才路过过一个防火塔。”边上一个女生插到,这是我们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了。后来又跟他们聊了一会,一个多小时前他们经过了这片速生林的防火塔,但是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往哪个方向再走。我们几个摊开地图,看了看防火塔周围的地形,防火塔是建立在这一片最高的一个小山包上的,可以轻松的看到周围的森林的情况。但是防火塔下来之后,有几条小路通往四面八方,每个方向都有。其实防火塔已经完全偏离了我们活动的区域,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全出图了。
日期:2012-5-9 17:38:00
我们选择的比赛的区域,一般是很难出图的,这篇区域特征比较明显,等高线也很明显,稍微明白一点等高线的人就算不能精确找到点,但是也不会跑出图。前面七组就是这样,有的组压根就是靠瞎碰,都找到了所有的标识点,并且找到了终点。不知道这组是怎么回事,居然跑出了地图。我们已经无法从他们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了,他们连他们离开防火塔之后是在一直走下坡路还是又翻了一座山都说不清楚了。在我嘱咐他们几个保持手机开机,呆在原地等待救援的时候,那边还来了一句:“我们自己能走出去的,从这里到XX路公交站要多久啊?”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