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故事

作者: 李幺傻

  日期:2012-3-21 21:50:00
  《我们的故事》
  ——————抗战老兵重大战役亲历记
  【桂调元:90岁,黄埔军校第18期】
  桂调元的父亲当年在广西省府工作,民国时期的广西,省府设在桂林,桂林烟雨朦胧,青山丽水,风景甲天下,然而,这里的人性格倔强,民风剽悍。民国时候,有几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桂军的强悍:“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桂军打仗很有一套,所有和桂军交手过的部队,都吃过大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桂调元在桂林中学上初二,看到街道上张贴了征兵启事,就去报名。那时候,桂军的钢七军在上海战场和日军杀得难解难分,桂军的另一个新组建的部队48军开往上海增援,可是兵力还是不够,后方就组建新的军队。
  那时候桂调元才15岁,个头矮小,征兵的人看到桂调元,就说:“你这么小,还没有步枪高,不要。”桂调元只好又回到学校。
  两个月后,战争越打越大,前方兵员告急,桂林街头又出现了征兵的人。桂调元又去应征,征兵的人看着桂调元问:“你多大?”桂调元说:“17岁了。”其实只有15岁。这次,桂调元通过了,可能是前方兵员太缺了,军队就接收了他。
  桂调元是独子,按照当时的兵役法,他是不能上前线的。桂调元应征前,也没有给父亲说一声。到了夜晚,父亲等不到桂调元回家,就到处找,大街上认识的人说:“你儿子都走了,到北边打小日本去了。”
  日期:2012-03-21 23:10:06
  当时,桂调元参加的是第五路军。1937年,国民政府改编国境内的所有部队,桂军就叫第五路军,而陕北的红军就叫第八路军。后来,第五路军的称呼很少有人再提了,而第八路军的称呼一直延续到现在,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或者“八路”。
  全面抗战刚开始的时候,第五路军的精锐都开往前线,因为中国军队武器简陋,伤亡惨重,第五路军就在桂林开办了一个战地救护人员培训班,桂调元就在这个培训班学习。

  学习了三个月后,有一天晚上,医务主任给全体学员召开紧急会议,他站在高高的台阶上说:“前方战事吃紧,伤员很多,急需医生,本来要等到你们毕业,再把你们派往前线,但是,现在来不及了,你们从今晚开始,就算毕业了,赶快上前线。”
  仓促毕业后,培训班把年龄未满18岁的30多个人,全部分配到徐州前线,其中就包括桂调元。
  桂调元和同学们从广西桂林出发,徒步走到了湖南衡阳,然后又从衡阳走到了湖北武汉,在长江边,他亲眼看到江面上只有桥墩,没有大桥,大桥被日军飞机炸毁了。
  刚刚乘船过了长江,前方突然传来消息说,桂军要在徐州打一场大仗,让这些年龄太小的孩子们不要去徐州了,退往衡阳后方医院。
  于是,这30名娃娃医生又退到了衡阳。

  桂调元在衡阳生活了两个月,心急如焚,他想着当兵就是为了上战场,现在躲在后方算什么事啊。
  有一天,桂军一个手枪连要开往前线,桂调元听说这个消息,就偷偷跟着他们向北走。桂调元当时不知道,这个手枪连是广西省府的警卫队,省府的警卫队都开往前线了,说明当时的战况有多紧急。
  走出衡阳好远后,桂调元才敢来到手枪连里,手枪连连长一看,有一个广西仔一路跟着他们,也不好赶桂调元回去了。
  就在他们一路向北走的时候,徐州会战已经结束了,桂军开到了安徽大别山里,手枪连得到消息后,又折道来到了安徽六安。这一路都是在不停地走,脚上的草鞋磨穿了,就打着赤脚。
  来到安徽六安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四个月。刚赶到桂军驻地,就碰上前方在交战,他们顾不得休息,就跟着运送弹药的部队上了前线。

  击溃了日军后,桂调元跟着手枪连给桂军指挥部站岗。当初守卫省府的手枪连,现在守卫桂军最高指挥部。
  有一天,桂调元正在站岗,突然看到了一个熟人,这个熟人是父亲在省府的同事,没想到他也来到了前线。他看到桂调元,就好奇地问:“小家伙,你怎么跑来了?”桂调元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担心他看到自己胸前的号码布。
  日期:2012-03-22 02:10:34
  桂调元没有想到,在千里之外的安徽,居然还能遇到父亲的同事。
  父亲的同事看着桂调元说:“你父亲到处在找你,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桂调元不知道该说什么。父亲的同事后来把桂调元调到自己的身边,让他继续学习,每天读一篇《古文观止》上的文章,再书写四页大字。桂调元干了两天后,就不愿意干了,他要求打仗。可是谁也不同意让这么小的孩子上战场,桂调元就被安排在军队里做勤务兵。

  后来,日军集中兵力,和桂军大打一场,占领了六安,桂军指挥部就迁到了安徽金寨县。而桂调元却没有机会上战场,因为他是一名勤务兵。
  不久,指挥部里有人要回广西公干,父亲的同事就托他带上桂调元一起回去。桂调元不想回去,可是人们都说:“打仗是大人们的事情,你一个娃娃跑到这里干什么。”
  那时候还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里很少有少年兵;而到了抗战末期,中国的成年男子牺牲太大了,国军能够征召士兵的范围仅有西南地区,所以,兵员严重枯竭,所以开始征召少年入伍,就连中国当时最精锐的部队里都有了12岁的少年兵。
  所以,能够活到抗战结束后的战士,实在不易;能够活到今天的抗战老兵,更不易。
  当时,少年桂调元没有办法,就跟着那人回到了广西桂林。

  然而,在桂林父亲的身边,桂调元也只呆了两个月。
  在这两个月里,桂调元亲眼看到桂军的第五支部队46军在桂林城里成立了。前方牺牲的人太多了,后方不断得输送兵员。抗战开始时,桂军只有一个钢七军,而现在成立了五个军:钢七军、48军、31军、84军、46军。
  46军刚刚成立,就开往上海前线作战,结果,几仗下来,46军就剩下没有多少人了。因为人数太少,46军剩余的人就编入了钢七军。
  46军没有人了,又从广西重新招兵买马。
  在桂林的两个月里,桂调元亲眼看到46军两次征兵。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一个军的士兵绝大多数战死在了前线,可见当年的战况有多惨烈。这还是以凶悍著称的桂军,相信别的杂牌军,伤亡一定更为惨重。

  46军第二次征兵的时候,170师在桂林征兵,桂调元又偷偷地跑去报名,这是他第三次报名应征。第一次,人家嫌他小;第二次,他虚报年龄;这一次,因为前线太缺人了,他就顺利地通过了。
  因为当初学习过三个月的医疗知识,桂调元考取了中士医师,分配在170师野战医院。
  170师成立了一个月后,就被派到梧州守护广西的东大门。那时候,日军已经占据了中国的所有海岸线,中国仅有的海军在抗战之初已经拼光了,中国所有的舰船都在血拼中全部沉没。
  占领了所有海岸线后,日军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登陆入侵。
  1939年11月,日军从北海登陆,开始进犯广西。当时,留在广西境内的桂军全是新兵,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但是一听到日军进犯到家门口的消息,就群情激奋,跑向南宁进行阻击。
  进攻南宁的是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还有日军的海军陆战队,装备极为精良,他们坐着卡着,开着摩托车,沿着大道向北进攻;而穿着草鞋的桂军为了节省时间,沿着小道,翻山越岭去阻击。

  快要到前线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桂调元看到170师一名副师长带着搜索连去前线迎击日军,他就背着药箱子跟着走。这名副师长看到身后跟着一个少年,就问:“桂娃子,你干什么?”桂调元说:“我去打仗。”副师长推了桂调元一把,说:“你个小娃子懂得什么打仗?”然后对身边的人说:“让他赶快回去。”
  桂调元没有办法,只好回到了师部。因为从小家境比较好,所以桂调元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又胆子大,无论见到多大的官,他也不怵。
  当天晚上,师部渡过了邕江,进驻南宁二塘。南宁这一带的名字都以塘命名,从一塘二塘,一直到八塘九塘。
  前方战事吃紧,没有经过训练的桂军新兵与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打得异常艰苦,伤亡惨重,每天每天,不分昼夜,都有伤兵一批一批地运送过来。
  日军在步步紧逼,桂军在拼死抵抗。桂调元看到有一个从前线回来的传令兵高喊:“日本人快要打过来了。”师长黎行恕怒斥这名士兵:“日本人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见?不准喊,再喊就枪毙你。”师长担心传令兵的话会扰乱军心。
  有一天晚上,桂调元刚刚送走了一批重伤员去后方,然后去师部吃饭,突然看到通往师部驻地的路上,十轮大卡车、装甲车、摩托车,一眼望不到边,排列得整整齐齐,桂调元心中说:这一定是第五军来了,桂军哪里会有这么好的装备?

  当时,在前线苦苦支撑的桂军伤亡很大,为了鼓舞士气,长官一再告诉将士们:坚持坚持再坚持,第五军马上就要来了。当年,每一个中国战士都知道,第五军是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只要第五军来增援,就一定能够打赢这一仗。
  师部周围,那些受伤的士兵们,看到第五军来到,欢声雷动。
  日期:2012-03-22 18:45:26
  第五军最先到来的是200师,200师师长是戴安澜,当年,戴安澜的名气很大,几乎所有军人都知道他,他是模范军人,他在当年的名气可能相当于今天那些会唱歌的歌星。
  桂调元经常听人说起戴安澜,在他的心中,戴安澜就是一名岳飞、文天祥那样的英雄,所以,他一直想见戴安澜,这次,终于如愿了。
  200师一来就投入了战斗,当时战况已经相当激烈了。戴安澜带着警卫部队冲在最前面,人们传说他打起仗来像张飞一样勇猛,真的是这样。
  200师来到的第二天,日军占领了三塘和四塘,将戴安澜和200师主力部队隔开了。因为对南宁地区的地形不熟悉,包围圈中的戴安澜遭遇了危险。

  170师师长黎行恕带着师部警卫部队,去寻找戴安澜,桂调元也跟着去了。他们正在一条山路上走着,空中出现了一架日军飞机,对着他们扫射轰炸,有人被射中了,鲜血流了一地;还有人中了弹片,顺着山岭滚了下去。
  翻过山峰后,他们找到了戴安澜,戴安澜双眼充血,浑身汗湿,就像一头怒狮一样。因为战事紧急,大家都没有吃饭,炊事班就赶紧煮饭,准备吃完饭后,寻隙突围。
  可是,饭还没有煮好,日军的飞机又飞来了,对着他们狂轰滥炸,他们只能躲进树林里,饭锅也被炸翻了,米粒洒了一地。飞机走后,大家就将半生不熟的米粒捡起来,塞进嘴巴里。
  夜晚来临了,当天夜晚一片漆黑,这是突围的好机会。戴安澜和黎行恕带着大家一起突围,他们没有丢下一个伤员。山上没有路,前面的人只能摸索着前进。山势太陡峭了,只能用四个人抬着一个伤员。因为没有麻醉针,躺在担架上的伤员被颠得疼痛难忍,又不敢大声叫喊,只能咬着嘴唇哼哼,很多人嘴唇都咬破了。
  桂调元就紧跟在戴安澜和黎行恕的身后。

  他们走了一个夜晚,才翻过了那座山,来到了一个叫做高峰坳(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我是按照读音记录的)的地方,170师就驻扎在这里。
  当时,高峰坳四周的道路都被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占领,他们只能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才来到这里。
  戴安澜在高峰坳略做休整,就带着警卫部队去了昆仑关,他们在昆仑关打了十几天,打死了日军有“铁人”之称的第五师团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歼灭了4000名日军。
  第五师团在昆仑关受挫后,无法北进,不得不向南逃窜。第五军和桂军联合起来,一气把日军赶到了大海里。一直到抗战结束,日军都不敢再从南面进犯广西。
  日期:2012-03-22 19:44:22
  当初,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就担心日军会从广西北上,进犯陪都,所以对广西的防务非常看重。蒋介石想把著名的军事家蒋百里先生调到广西昆仑关镇守,可惜的是,蒋百里尚未赴任,就病死于广西宜山,就地安葬。
  抗战胜利后,要将蒋百里的坟茔迁走,打开后,居然尸身不腐,这在那年风传一时。蒋百里没有儿子,迁走灵柩的是他的女婿。
  昆仑关战役后,广西暂保无虞,桂调元被派往贵阳医学院继续学习。
  1940年10月,桂调元从医学院毕业,本来可以到团部做准尉,可是他不愿意去,就做了一名排长。
  不久,他被部队保荐进入了黄埔军校第18期桂林六分校学习了两年。他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是步兵炮,当时要求步兵到了哪里,炮兵就要赶到哪里。步炮协同,威力增强。
  两年后,桂调元从黄埔军校毕业,作为天之骄子,被分配在46军防御战车炮营做排长。
  桂调元使用的炮全称叫德造苏罗通战车防御炮,威力巨大,每一颗炮弹都有七八十斤重,装填炮弹的时候,需要两个人抬着炮弹。
  进入了1943年,国军已经侦悉到日军即将发动对长沙的进攻。此前,已经爆发了三次长沙会战,日军都被击退。

  为了迎击日军,从桂林到长沙,沿途的车站旁都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整装待发,严阵以待,一旦长沙开打,国军就一个团一个团开赴战场增援。
  1943年5月,日军对长沙外围阵地发动了进攻,桂调元所在的46军在长沙郊区的宁乡、汉寿一带防守,打了很多小仗,日军都没有占到便宜。后来,46军一直追击日军到洞庭湖边,日军坐着船只逃走了,而没有船只的桂军,只好停下追击的步伐。
  1943年10月,46军作为统帅部的预备军,被调往广西南宁,准备参加越南会战。
  当时,中国南面的缅甸和越南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他们直接影响到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定。中国曾经派遣十万雄师出兵缅甸,结果打败了,孙立人和廖耀湘带着一部分人去往印度,大部分人兵分多路回国,在缅北野人山留下四万具遗骨。
  这次,中国准备再次出兵,进攻越南境内的日军。
  46军里当时有一个“越南军官训练班”,训练班的内容有学说越南话、丛林战技巧等等。日军占领越南后,胡志明逃到广西,在柳州建立流往政府。这次,中国军队出兵越南,去打日军,胡志明高兴得不得了。后来,胡志明回到越南,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听说要去境外打日军,战士们也士气高涨,纷纷报名参加培训班,当时,一共培训了2000多人。
  1944年初,46军的先锋团,在团长冯伯刚(因为找不到相关资料,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我按照读音书写)的带领下,开赴越南。后续部队摩拳擦掌,也准备开出国门。
  就在这时候,日本人从北面进攻,抗战后期最大的一场会战开始了。
  日军从北面一直向南进攻,快要打到了衡阳。
  由于日军进攻,46军不能去越南了,转而向北阻击。1944年6月10日,46军新编19师抢先北上,防御战车炮营也随同开拔。
  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即将在衡阳打响,这就是载入史册的衡阳保卫战。
  日期:2012-03-23 05:38:42
  日军从北面一直向南进攻,快要打到了衡阳。
  由于日军进攻,46军不能去越南了,转而向北阻击。1944年6月10日,46军新编19师抢先北上,防御战车炮营也随同开拔。
  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即将在衡阳打响,这就是载入史册的衡阳保卫战。
  在衡阳指挥阻击日军的是第十军军长方先觉。

  桂军当年从德国买了72门苏罗通战车防御炮,准备成立一个炮兵团,后来只成立了两个炮兵营,一个营划归了31军,一个营划归了46军。这时候,黄埔军校毕业的桂调元已经是炮兵营的连长了。
  方先觉对桂军前来支援的炮兵营非常看重,有一天,他来到了桂调元所在的炮兵连里,抚摸着炮身,询问炮的性能,又问:“你们战斗力如何?”桂调元说:“你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弹无虚发。”方先觉指着远处的一个土堆问:“你就打那个土堆。”桂调元一声令下,炮兵们从装弹到发射,再到击中前面的目标,仅仅用了12秒,方先觉非常满意。一般的炮兵从装弹到发射,都需要14秒。

  方先觉问:“你们怎么会这么利索?”桂调元说:“我们都是老兵,很多人干炮兵都干了八九年了。”
  德造苏罗通战车防御炮,威力巨大,它能够发射两种炮弹,一种炮弹叫穿甲弹,可以击穿一公分厚的甲板,遇到日军坦克冲上来,这种大炮就装填穿甲弹,命中后,炮弹就会钻进日军坦克里爆炸;还有一种炮弹,是专打日军机枪的,日军机枪手一看到国军推出这种大炮,魂都吓没了,因为机枪在这种大炮面前,只有挨打的份,没有任何还手能力。

  在衡阳,桂调元还看到了田汉,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当时,桂林成立了“桂林青年慰问团”,来到衡阳慰问守城战士,田汉也加入了。这个慰问团有200多人,其中有一个姓林的青年,是桂调元的同学。
  有一天,桂调元在衡阳街头突然看到了这名同学,同学穿着雪白的衬衣,这样的衣着在大战将至的衡阳显得特别扎眼,因为谁都知道日本人马上要来进攻,大街上没有百姓,百姓全部都迁走了,而且,衡阳城里连老鼠都没有了,老鼠也都凫过湘江逃走了。衡阳本地的老人至今还能够记得,那些天,老鼠一批批离开衡阳,游过江面,爬上湘江对岸。动物都很聪明,它们提前嗅到了大战的气息。

  桂调元看到同学后,就打招呼,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那名同学说:“我和田汉来这里了。”桂调元就想去看看田汉,田汉是有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学校的时候就听过田汉的名字。
  同学带着桂调元见到了田汉,田汉问桂调元的战斗经历,然后问:“你们用的是什么炮?”桂调元回答:“我们用的是德国造的苏罗通战车防御炮。”田汉听后抚掌大笑:“好啊,妙啊,用德国法西斯的炮打日本法西斯。”
  46军新编19师尽管组建时间不长,但是全部是广西人,广西人的剽悍凶猛,让这支部队颇具战斗力。全师的装备中,有60%是美式装备,这样的装备在当时已经算很不错了。
  因为桂军的上面有李宗仁和白崇禧,他们都在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所以,有好的装备,他们就优先拨给桂军。
  当时,桂调元指挥着两门炮,控制着衡阳城里的三个岔路口,这三个岔路口都通往中央银行,而第十军的指挥部就设在中央银行的地下室里。
  衡阳保卫战是在6月22日打响的,日军的飞机飞临衡阳上空,狂轰滥炸,接着,衡阳东郊出现了日军的先头部队。
  第二天,有一队日军偷渡湘江,向衡阳进攻,结果被守军击退。

  就在桂军的新编19师准备在衡阳与日军大战一场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命令,让他们全部撤出衡阳,大战已经打响,怎么不战而退?战士们都想不通,但是上级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当天夜晚,新编19师7000余人躲开日军轰炸,撤出了衡阳城,在衡阳外围防守。
  后来,他们听说,这是白崇禧为了保存实力,不想让桂军的新编19师葬送在衡阳城里。
  衡阳城里只剩下了第十军,第十军17000名将士血战47天,以1:5的比例大量杀伤日军,最后弹尽援绝,只好停战。
  衡阳城里杀得日月无光,外围的阻击战同样杀得暗无天日。桂调元清楚地记得1944年7月8日这天,他打出了平生最得意的六发炮弹。
  那天凌晨,化装成老百姓的侦察兵回来了,报告说前面有一座院子,院子里有三十多名日军,有一门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德造苏罗通大炮,还有两挺重机枪。听到这个消息,桂调元异常兴奋,他请示团长,团长让桂调元指挥,消灭那支日军。
  桂调元命令把大炮推出来,卸掉伪装,瞄准远方的小院子,一发炮弹过后,炮弹落在了院子的后面。桂调元又命令将炮口调低,一声令下,炮弹飞出去了。
  可是,炮弹飞出去后,前方没有任何反应,团长急问怎么回事,桂调元也不知道。过了十几秒钟,突然看到远方升起了烟柱,桂调元知道打中后,马上又命令大炮连发四弹。
  原来,第二发炮弹直接命中了日军的碉堡,这颗炮弹直接钻进了碉堡里。

  四发炮弹过后,远方腾起了巨大的烟尘,没有听到还击。
  过了几分钟,远方观察的士兵挥舞着信号旗,告诉说:小院子里的大炮和重机枪全部被炸毁,30多名日军全部上了西天。
  苏罗通战车防御炮威力巨大,一发炮弹就可以掀翻日军的坦克,日军的坦克装甲薄,重量轻,所以最害怕这种大炮。
  日军的小钢炮也害怕这种大炮,如果小钢炮和苏罗通大炮对射,这种大炮可以完全压倒小钢炮,小钢炮的射程和威力,和这种大炮根本就不能相比。
  日军的步兵更害怕这种大炮,日军步兵占领了高地后,这种大炮就可以直接命中高地,让日军付出代价。

  德国的机械制造,是日本不能比的。
  日期:2012-03-23 20:11:32
  桂调元认为,桂军的攻击力绝对是一流的,但是桂军的防御能力不行。
  在衡阳外围阵地上,桂军新编19师和日军杀得难分难解。被日军占领的阵地,桂军白天以山呼海啸之势,夺了回来。可是,到了晚上,阵地又在日军的偷袭下丢失了。
  这样反复易手,达五次之多。

  后来,大家就总结说,日本人敢偷袭,难道我们桂军就不敢偷袭?所以,一到晚上,战士们就端着刺刀摸上日军阵地,见人齐杀。天亮后,阵地又被夺回来了。
  有一天凌晨,桂调元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说日军的飞机来了,他爬起来,冲出房门,看到日军的飞机低空掠过,投弹后爆炸的火光,淹没了机头。
  日军飞行员太轻狂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