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疼痛女人
作者:
重庆璞玉
日期:2012-2-7 21:01:00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
为追求幸福而奋斗的人们
序
阅读焦芬的疼痛与坚韧
文/王明凯
我读过何庆良的长篇笔记体散文《孝心不能等待》,作品的书名就是主题,她告诉读者,孝心确实不能等待,须臾不能等待。
无独有偶,两年后的今天,又一本笔记体文稿摆在了我的面前,她就是焦芬的长篇纪实励志文学《疼痛》,作者用直抵灵魂的痛楚体验告诉世人,爱心不能等待,耽搁了就会失去,失去机会、失去时间、失去爱的痛苦、失去心灵的安静与责任。
这是一部用泪写成的书。作者焦芬是一位端庄贤淑、秀外慧中、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的丈夫张璞是一位年轻帅气、成绩显著、卓尔不群的人民警察。兢兢业业、废寢忘食的人民警察突然倒下了,她在他病榻上用心用情地护理了90天。这90天的日日夜夜,焦芬夜以继日,又日以继夜地守护着自己的夫君,给他进食、擦洗、服药、输液、吸痰、排便、说话、唱歌……终归没能挽回自己心爱的夫君那年轻的生命。她便用自己的笔,醮满心里的血和泪,写下了丈夫床前和去世后的128篇笔记。这是一位忠诚、坚贞的妻子留给丈夫永恒的怀想与纪念。读焦芬的《疼痛》,好像她端坐在丈夫的面前,心里滴着血,脸上流着泪,似乎看见当时的情景、当时的物什、当时的场面,雪白的病床、高悬的吊针、送葬的队伍、呼号的哭泣……这就是焦芬的笔记,篇篇含着血和泪,字字含着血和泪,这是一部用血和泪写成的书。
这是一部用疼写成的书。作者与心爱的丈夫,不仅仅是夫妻,他们还是同学、是战友、是文友。作者与集丈夫、同学、战友、文友于一身的爱人耳鬓厮守了二十多年,一同学习、一同写作、一同戍边、一同战斗、一同生活、一同创造。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同生共荣的同志之爱和生死相守的夫妻之情。在部队,他是一个赤胆忠心的现代军人;在单位,他是一位爱岗敬业的人民警察,作为区原公安局督察大队队长,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废寢忘食、熬更守夜,住院的当天还在单位尽忠职守。她爱他、痛他,怕他累着、怕他伤着,怕他病着。可是,命运不仁,天理不公,他恰恰病倒了,伟岸的身躯一病不起。她悲痛欲绝,撕心裂肺,长守在病榻九十天。这九十天里,她愿替他生病、替他住院、替他痛苦、甚至替他死亡,她在心里一声声地祈祷,一声声地呼喊:你不能走呀夫君,妻子需要你呀,儿子需要你呀,年迈的父母也需要你呀,你才43岁呀,你今后的日子还长得很呀!可是死神无情,还是把心爱的丈夫义无反顾地带走了。她嚎啕大哭,悲恸不已,把撕心裂肺的疼痛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成了这本用疼痛写成的书。
这是一部用爱写成的书。字里行间,充满夫妻之爱,爱得那样用心用情,爱得那样刻骨铭心,她的爱化为行动,化为心语,化为崇高,甘愿用自身的健康去换夫君的病痛,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夫君的生命;字里行间,充满亲人之爱,他们从乡下赶来,从学校赶来,从不同的单位赶来,从不同的方向赶来,轮流照护在亲人身边,为他而忙碌,为他而奔波,宁愿用大家的苦和累,换来病人的痊愈和亲人的健康;字里行间,充满同志和组织之爱,督察大队的同事们来了,区公安局的领导来了,市公安局的领导来了,公安部第六督导组的领导也来了,他们带来了对同志的关怀和祝福,带来了对家属的安抚和慰问,其情其景,令人动容;字里行间,充满同学和战友之爱,病人住院期间,他们赶来看望,病人与世长辞,他们赶来送行,他们从宁夏赶来,从重庆赶来,从长寿的四面八方赶来,将同学情和战友情化作由衷的心声:张璞,一路走好。殷殷之情,溢于言里,跃然纸上。
这是一部用坚韧和刚强写成的书。英雄的丈夫走了,妻子长歌当哭,写了128篇肝肠寸断的笔记,那篇如诉如泣的不朽恋歌,特别令人动容:
“你走了,在这金秋的十月!
你走了,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却留给了我无尽的相思!
你说过,十月是你生命的诞生,是你记忆的永恒!
21年前,也是这金秋的十月,在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大阅兵行列中,邓小平同志亲自检阅了你们。那时,你多自豪,多骄傲,生命之歌在那里得到高扬,18年当兵的历史,铸造了你那军人的气质,那是一支雄壮的歌!
也是这金秋的十月,你脱下军装,从部队转业,成了公安战线上的一名警察,你风里来,雨里去,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社会的稳定,你时刻牢记着你是一个人民的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你走了,走得那么的匆忙,那么的年轻,那么的难舍难分。事业才刚刚在你的足下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可病魔却无情地使你丢下了你钟爱的事业,丢下了你热恋的故土,丢下了你眷恋的亲人。
……
你走了,
我哭了,
泪水伴着初春的阳光,噙着秋日的雨滴,融进恋歌不朽的相思里!”
……
这是一部用感恩之心写成的书。在医院坚守的日子、夫君走后的日子、儿子上大学的日子里;在生活上、工作中,无处不存在着苦痛的回忆、泪水的相伴、生活的困难,但是,作者却时常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夫君、感谢朋友、感谢阳光甚至山川、河流……这不能不让我们透过她那秀丽的笔墨,看到她那颗宽容之心、感恩之心去对待生活。
虽然,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坚强的妻子并没有沉溺于无尽的悲思中,她用超人的坚韧和刚强,高唱着不朽的恋歌,化悲痛为力量,追随着丈夫的音容,与丈夫一起升华。她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工作的重担、生活的重担,摸爬滚打,跋涉耕耘,用勤劳和智慧唱一首负重自强的恋歌。工作有了……收入有了……儿子大学毕业了……生命的太阳终于升起来了。特别令人自豪的是,焦芬用自己的累、自己的苦、自己的痛、自己的血,写出了丈夫生前就命名过的长篇小说《爱河泪依依》,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对丈夫最好的祭奠和怀念。尔后,坚韧发奋的才女一发而不可收拾,相继推出了长篇小说《绝恋长寿湖》(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励志文学《疼痛》等文学作品。
现在需照应我的开头,《疼痛》是一部用泪、用疼、用爱、用坚韧和刚强、用感恩之心写成的书。它是一部爱的诗篇,既是妻子对夫君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更是女儿对父母的爱。读一读焦芬的《疼痛》吧,或许会有新的收益,孝心不能等待,爱心,也同样不能等待!
是为序。
注:王明凯,男,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重庆市文联副主席。
作者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组织管理和创作研究工作,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和群众文化论文100余篇,有20余篇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获奖。
后 记
绽 放 的 幸 福
文/焦 芬
长篇励志纪实文学《疼痛》终于搁笔了!
这部长篇纪实,记叙了我从2005年7月28日至今这六年时间里疼痛的撕裂、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幸福。然而,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并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到这《疼痛》上面。这期间,2008年夏出版过长篇小说《爱河泪依依》。特别是在2009年夏天,这部《疼痛》和长篇小说《绝恋长寿湖》同步进行创作,带给我充实的感觉,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去年10月,第二部长篇小说《绝恋长寿湖》已正式出版发行,同年12月再版。
《绝恋长寿湖》出版发行后,今年初我便将以前写的《疼痛》拿出来整理、修改。这部长篇纪实,均以日记和散文体裁形式,展现了一个女人疼痛的故事,一个女人从疼痛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她告诉人们什么叫疼痛?那是一种撕裂的呐喊和哀求。在经历了那种撕裂的呐喊后,让人们看到了那种疼痛的升华,那就是战胜困难、战胜自我、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宽容之心、以最美的微笑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寻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我曾经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有一个我爱的儿子、有一个爱我的丈夫、有一个幸福而又完美的家庭。然而,在一个夏日的夜晚,我不幸失去了这样的幸福。2005年夏夜,我心爱的夫君突发脑溢血而去了天堂。从此,我失去了保护、失去了疼爱、失去了撒娇和浪漫……
都说女人是水,是男人用来保护和疼爱的。人世间上有很多才子佳人也用无数的笔墨来赞美女人。的确,女人柔得像水,傲得似雪。许多人会被她们的柔情所吸引,也会被她们的傲气所击败。
这部长篇纪实分三部进行,第一部为绝望篇——《生命的挽歌》。这是一个妻子对夫君的守候。记叙了夫君从发病的当晚到他西去的这段时间里,家人为其守护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充满了恐惧、又充满了无奈、更充满了绝望,笔者就像汪洋里的一条小船,随时都会被风浪吞噬。
第二部为希望篇——《疼痛的升华》。这是一个母亲对爱子的付出以及与生活的抗争。在这几年里,我习惯了个人行走,个人吃饭、个人观风景的孤独,从而,使一个家庭主妇升华为一个作家,并铸就了我人生的美丽与充实。
第三部是感恩篇——《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朋友、感谢阳光、感谢天地!儿子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父业,回到了家乡工作。
第一部和第二部,均以日记形式写成。我以前是一个爱编织梦幻的女人,特别喜欢写日记。所以,我把在医院的点点滴滴全部记录了下来,现在又把它整理成书,这并不是希望大家看了我写的书而得到同情,也不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怜悯。我只是用我的经历告诉读者自己遭到不幸的时候,只要继续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不放弃、不抛弃,幸福终会属于你。
生活中,人们不免会遭遇许多不如意,上天也不可能承诺每个人都会遇到完美的事情,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家庭,也更无所谓的完美幸福。也许,光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如果大家接受这个既成事实的处境,放宽心胸,幸福也会属于你。
女人,既是女儿,也是妻子,更是母亲。我知道,做女人难,也知道,做一个坚强、幸福的女人更难。幸福不是守来的,更不是半夜来敲家门的使者。幸福是一种奋斗、一种牺牲、一种智慧、一种追求。让我们在各自的追求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吧!
最后,再次感谢各级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日期:2012-02-08 12:35:55
第一部:绝望篇
生命的挽歌
第一部
2005年7月28日晴
1 守望幸福
今天的天气太热了。
下午在家里早早就做好凉面、米饭、稀饭和菜,又把它端到客厅的茶几上,等待着夫君下班回来一起吃。
做好这一切后,我仍然像往常一样,走到窗前,朝着西门转盘方向不停地张望,更希望我的夫君在晚上六点下班后能早点回家。
夏日的黄昏,天气燠热,太阳依旧带着炙热压力,对人烧灼着。落日的余晖洒满大地,我半倚在窗子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夕阳,彩霞满天把整个屋子染成一片金黄。这是一个很适宜编织梦幻的黄昏,朦胧中,我看见他从远而近向我走来,幸福的黄昏里,他走到自家楼前,我在楼上喊着他,他在楼下看着我,我们相互挥动着手打招呼。只一会儿,他就爬上楼梯,回到了家里。
“老公,你今天还比较准时回家也。”我到门口迎接他进屋。
“准时吗?”夫君进屋换上我给他拿出的拖鞋:“是不是我把下班时间看错了?”
“你会看错下班时间?”我用手指着客厅墙壁上挂着的时钟:“你自己看看,都超过二十多分钟了。”
“二十多分钟算啥子哟。”夫君走进洗手间洗手。
“你说得不错。”我跟着他走到洗手间门口看他洗手:“虽然你今天已经超过了二十多分钟,但我还是要说你是很准时回家了。”
“嘿嘿。”夫君从洗手间出来,走到客厅,把客厅里那个落地似的破电扇开到最大,说它破烂,还真没乱说,在电扇中间的确有一道口子,我用了一根细小的铁丝来捆绑着的。随着风速的加大,电扇里立即传来一种“叽、叽、叽”的破声音,仿佛老牛拉破车一样。这个电扇还是夫君当兵转业时,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带回来的,跟着我们也有十年的时间了。
“你哪天下班不是超过很久才回来啊?”
“没到下班时间,是不能回来的噻。”
“是、是,你总是有理由,快吃饭吧。”我给夫君拨上一盘凉面,又给儿子舀上米饭,然后才给自己舀上一碗稀饭。
“你不嫌麻烦呀,做了这么多样式,又是米饭,又是凉面的。”夫君嘴里虽然这么说,但看见他那么的满意,我也很高兴。
“你不是喜欢吃面食吗?”我往他碗里夹了些菜。
“喜欢归喜欢,但就是太麻烦了。”他打趣地说。
“麻烦不怕,只要你和儿子喜欢就好。”
吃完饭,我收拾碗筷,夫君坐在客厅里的木沙发上,那个破电扇吹出来的风完全是热风:“这客厅也太热了。”他站起来。
“等你什么时候有了钱,也像别人那样去买个柜式空调回来放在客厅里,就好了噻。”我话里带着点刺:“要不是我把这个破电扇从宁夏带回来,嘿嘿。”我干笑了两声。
“买个电扇,我还是买得起的,不过要买个什么柜式空调回来,就难说了哟。”他也半开着玩笑,还故意那那个“哟”字拉得很长,然后,他又边说边走进卧室,把卧室里1.5P的挂式空调打开,又把电脑开起,在网上浏览新闻。
儿子吃完饭,也进他房间里复习高三的课本了。
我收拾完碗筷,由于客厅没有空调,天热得根本无法呆在客厅里,我也只好走进卧室看电视。看了一会,夫君说我在家关了一天,叫我出去转一转。我说没有什么好转的,想去打牌,可身上又没有多少钱。夫君听我这么说,就把他身上仅有的一张百元钱给了我,叫我出去玩一会回来。
我拿着夫君给我的一百元钱和我身上的几十元钱,给在看书的儿子说了一声,就出了门。
一百多元钱能打什么牌,但我还是拿着这些钱,去茶馆看了一会别人打牌,又去了中医院处的公园里跳了一会坝坝舞就回来了。
回到家里,见儿子还在看书,我就进厨房里做了一会清洁。夫君从卧室里出来,他问儿子吃不吃宵夜,儿子由于晚上没去学校补课,加之晚饭又不像在学校那样吃得早,就回答他爸不吃了。我又问夫君想吃点什么,他说儿子不吃,他也不吃。就这样,这天晚上我没有给他们两父子做宵夜。
此时,时钟正好指到晚上十一点,儿子看完书,拿着衣服进卫生间洗澡,准备睡觉了。
我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夫君走到客厅的阳台处,看着楼下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夜正一步一步地朝着深夜挺进,而夫君的生命倒记时也一步一步地向他逼近。他看着夜色里的天空,寻找着夜空里牛郎和织女的星座。七月初七快到了,一年一度的牛郎和织女星也该到飞渡相会的那一天啦。
我似乎感觉到夫君望着夜空里那一瞬间的感受和无奈,便从沙发里站起来,走到他面前:“你又在叹息牛郎和织女星了吧?”
他看着我,没有回答,但仿佛像看透了我的心似的,他摇了摇头:“七夕快到了。”
我走到台历处,拿起台历一看,2005年7月28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是该到七夕了,难怪天气这么的热。
我和夫君是同学,由于共同对文学的热爱,我们才从自由恋爱走到一起的。那时,他在大西北当后,一当就是18年。在这18年里,他在祖国的西北,而我在祖国的西南,我们一年一度的相会,真的就像这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一样。
1998年,夫君转业回到地方,被分配到长寿区公安局的一个派出所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后,他被调回区局,任区公安局刚成立的督察大队队长。我随夫君转业,被分配到区粮店工作,一年后,我却下岗了。
夫君在客厅呆了几分钟,又回到有空调的卧室里,可是,刚进去不到一分钟,他就抱着头,打开了卧室门……
日期:2012-02-09 19:48:48
第一部
2005年7月28日晴
2 头痛
夫君抱着头,跌跌撞撞地从卧室里窜出来,嘴里不停地喊:“哎哟,我头痛,哎哟,我的头痛得快炸开了。”他快步窜到卫生间处,推了两下卫生间的门,见儿子在里面洗澡,就在那里叫儿子快出来。我仍坐在客厅里,问他想做什么,他说他心里很烦,想吐。我当时也没在意,心想一个头痛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就叫他到厨房的水池里吐。
他打开厨房的门,就在水池里吐了几下,我见他真的在那里吐,便站起来去看他,结果他什么也没吐出来,就又回卧室了。等我放水把水池冲洗后,来到卧室,眼前的那一幕上我不堪回想。只见他在床上抱着头,痛得直打滚,我从没有见过头痛有这么严重的人。自从嫁给他的那一天起,我没有看到他打过针,吃过药的。此时,看到他扭曲地在床上翻滚,我赶忙扶他去医院,但根本无法扶动他,只听他说头在剧烈地疼痛、旋转,分不清方向,我感到事情的不妙,急忙打电话叫楼上的殷老师来我家帮忙。
殷老师用了飞快的动作跑到我家,和我一起把夫君送到了区医院急诊室。
急诊室里的值班医生见状,询问了一些情况后,便拿出血压计给丈夫测血压,可是,那血压计已经无法测到他的血压了,医生说他的血压至少在230以上。虽然这样,但医生还是先拿出降压的药,给夫君把液输上,并给开了一张去CT室作CT的单子,这时,夫君唯一的亲弟弟也赶到了医院。
这一天,我真的是太狼狈了,身上仅有的一百多元钱怎么也不够交CT费,我急得只好给夫君督察队的民警晓明打电话,叫他给我借了一千元钱来。小明得知道情况后,几分钟就赶到了医院。随之,他们督察队里的同事也赶来了,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就将我丈夫送到了CT室。
作CT的时候,由于夫君的头痛得无法平躺,头也不停地乱动,医生就给他打了一支安痛定的针,就这样,夫君睡着了。
我在收费处交完各种费用,夫君的CT也作完了,由督察队的民警和陆续赶来的亲人、朋友推到了内五科,作进一步的检查。
我把作CT的交费收据拿到CT室后,快速地跑到内科五楼,夫君的弟弟对我说是脑溢血,而且还是小脑大量出血。
“脑溢血?”我顿时感到天昏地转。我从来没有见过得脑溢血的人,只是听说过得了这种病的人是很难医治的,更何况还是小脑出血。望着躺在病床上的夫君,此时,他已大小便失禁,完全没有知觉地躺在那里,我也一下瘫痪在地上,无论用多大的力气,怎么也迈不出双脚。
这时,夫君的父母弟妹们也从老家双龙镇赶了下来。夫君的父亲学过医,他走到他儿子面前,拿起他的手,把了一下脉,我看着他无奈地摇着头和那一声叹息,我的心跌入了万丈深渊。
与此同时,区委游书记、区公安局肖政委、治安支队队长晓明和很多同事,战友、朋友、同学也纷纷赶到医院看望我的夫君。
医生告诉了我们全家关于我夫君的病情,问我们给患者作不作手术。还说如果今天晚上不作手术的话,他是必死无疑的;如果作手术,也不敢说他能不能挺过来。但作手术总还是有一钱希望的,我们当即答应作手术。由于夫君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此时,他是根本无法去重庆大医院作手术的,可是为了能找最好的医生来作手术,医院建议请重庆市急救中心的脑外科专家来长寿。
经过医院领导和脑外科主任的商良,医院最后决定请重庆市急救中心的专家火速赶往长寿区医院,为我夫君作开颅手术。
日期:2012-02-10 13:49:49
第一部
2005年7月29日晴
3开颅手术结束
在等待重庆专家来长寿作手术的同时,长寿医院也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三位专家一到医院,就进入了手术室。
手术是从凌晨一点半开始做的,我们家人、朋友、同事、战友,特别是游书记和肖政委,在那么热、那么累的情况下,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同时,还不断地安慰我家两边的几位老人,直到五点钟天快亮时,我们好不容易才劝他们回去休息。当晚,区公安局叶局长因为生病住院,没有赶来医院.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