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后裔盗墓的传奇:盗墓三爷

作者: 抓老鼠的猫才是好猫

  盗墓也是一种职业,只不过工作环境大多数是在夜晚洞穴之中,时间久了,人们变认为这个职业是见不得光的。我的名字叫何三生,祖上是清朝的王爷后裔,本姓爱新觉罗。宣统帝退位后,没了八旗,我的爷爷随了汉姓,改成何姓。取意和和美美,合家平安。
  没想到我的家庭历经了文革之后,一贫如洗的我最终也会走上盗墓的行当,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传奇。
  日期:2011-12-21 21:36:22
  在百年前清朝的时候,琉璃厂算是北京城最热闹的街道,当时的皇上微服私访也是必来之地。我的祖上经常被皇上安排到琉璃厂,打捞奇珍异画,寻找稀奇古玩。慢慢的,祖上认识了一些盗墓的高手,和他们做生意的同时也慢慢的知道了很多盗墓异事。
  日期:2011-12-22 12:57:18

  听我父亲讲,我的爷爷曾在八国联军之前收集了一大批的古玩字画归纳家中,后来叫人寻得一处古墓,将万贯家财和希奇珠宝尽藏其中。我的爷爷本想大清朝还能东山再起,历经了数载之后,我们全家也变为平民,剃发之后的爷爷接受不了现实撒手而去,含恨而终。
  日期:2011-12-22 12:58:10
  我的爷爷逝世后,留给我父亲的遗产就只有一处大的四合院,还有几个檀木的家具。上面的这些都是听我的父亲讲的,后来的事情才是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日期:2011-12-22 12:59:46
  我的父亲是一个赌鬼,天天睡到日晒三杆,然后去赌场杀个通宵达旦,天亮之后再一身酒气的回家。不过唯一幸运的是父亲从来不打骂我和母亲,更是比较溺爱我,确实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和态度。那个年代都没人记得皇上了,更没有人在意一个王爷后裔。我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正好路过一个道士,白眉长须,一身正气。道士在门口遇见我的父亲出去拿药,拦住急忙奔走的父亲,告诉我父亲:“贫道来自东南山,刚才看见一条祥龙飞入宅中,家里添了男丁吧!”

  日期:2011-12-22 13:05:02
  父亲看眼前的道士年纪已过百,没有入户竟能猜出家中添丁,赶紧把道士请了进来。好茶好水的恭敬的伺候着,父亲把我抱出来,询问我的前途和命理。当时那位道士看着襁褓里哭哭啼啼的小孩,用他的拂尘在我的脸上一扫,婴儿的我立马停止了哭泣。当时我的父亲犹如见到天神一般,嗓子几度哽咽,都快不说不出话来,就差三叩九拜了。

  日期:2011-12-22 13:17:22
  道士收起拂尘,捋了几下胡须,对我父亲说道:“此子天生命硬,长大后会经历九死一生,还会克其父母。”当时我父亲听到孩子会克父母,差点失手将襁褓中的我掉到地上。那个年代封建社会迷信成风,儿克父母不是小事,父亲听后一下子呆住了,他如坠冰窖一般浑身发凉。出了冷汗的父亲赶紧的哀求道士指点迷津,家里一代单传,寻找破解的法子。

  日期:2011-12-22 13:25:15
  道士最后帮我起了一个“何三生”的名字,说我爷爷前世犯过罪孽如今转了我的身上,希望我能避灾消祸,躲过此劫。并送我了一个月牙形的一个挂件,穿了红绳系在我的脖子上,嘱咐我要时刻佩戴,才能逢凶化吉。我的父亲找出来家里唯一的一锭银子,送与道士,他也没有推辞,接过之后就告别而去。
  日期:2011-12-22 14:03:37
  打此之后,我和其他的邻居孩子一样,读书认字,并且天天上房揭瓦,过的自在。脖子上的月牙饰品打小我就佩戴着,也成了习惯,懂事以后我也没有摘过。家境落魄之后,我家也过的极其寒酸,谁也想不到我家曾是大清朝身世煊赫的王爷之后。生活拮据的家庭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痛苦的童年记忆,父亲虽然嗜赌如命,但是那个道士说我的命克父母的事也没有发生。到了我成人,父亲被打成了右派,我们家被抄了干净,恨不得地都被人家挖了三尺。

  日期:2011-12-22 14:15:10
  文革的时候,我们家的身世又被提起,当时父母天天被拉出去游街批斗。本来我的母亲体弱多病,经过几次抄、斗、批之后去世了。本来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突然失去了精神支柱,紧接着我的父亲也病倒了,这对于我的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当时我也没了朋友,身边的红卫兵天天让我学习,并喊我右派之类的。当时家里遭受的打击都难以表达,对于刚刚懂事的我来说,放佛天昏地暗。

  日期:2011-12-22 14:40:16
  到那时,父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告诉了我一个秘密。我的爷爷走时留下了许多古董和金银首饰,家里的桌木和花屏都是前朝的古物,现在剩下的都叫红卫兵给抄走了。在南墙的书柜后面,还留有一个木盒,里面有爷爷留下的族谱和遗产。说完这些父亲就一命呜呼,撒手而去,留下懵懂的我独自在世。
  日期:2011-12-22 19:18:49
  爷爷生前在和平门外早选好了老年房的位置,时代不同,我的爷爷是没有机会能够入祖坟。我的母亲和父亲都随爷爷奶奶安葬在了和平门外,离着我家十几里路的路程。用家里仅剩的那点现金置办了一个算是体面是丧礼,这世上最后一个和我亲近的人也离我而去。当时的我悲痛欲绝,几度晕厥过去,幸亏邻居帮忙,才算安顿好父亲。忙完这些已然过了几日,站在四合院的中间,望着安静又有些空洞的家,我很迷茫,不知道我的明天将会变成的哪样。

  日期:2011-12-22 19:23:17
  想起来父亲临终说南墙还有木盒,我也赶紧进屋寻找,到了南墙推开书柜。古时的家具都是实木打造,份量沉的很,凭我幼时一人之力竟挪不动半分。找来一根槐木粗棒,当做撬棍,费尽全力撬开一角,把书柜移成靠墙三角形,闪出一个人的空子。透过屋里的光亮,看见墙面上挂着一副肖像画,两尺多高,看着泛黄的纸面想必有些年代了。

  日期:2011-12-22 19:42:58
  画上是一个手绘的老者,穿着一身黄衣安详的坐在一个太师椅上,画中的脸面我有些熟悉却又感觉陌生。放在一边没有管它,看着墙上的画像后面竟然有几块青砖,四四方方的砌在那里。我家当时的宅子是石头砌墙的,当时的北京城都找不到几处砖头垒的房子。看来木盒就藏在青砖的后面,我小心翼翼的挨个取下,隐约的看见里面藏着一个精致的木盒,上面的青铜锁正对着外面,发出几丝黄光。

  日期:2011-12-22 19:51:34
  虽然不知道盒子里装的什么,但是隐约的觉着盒子里面的东西不简单,心情也莫名的激动起来。盒子严丝合缝的卡在了墙壁里,我费了好大的劲找了一个烧火钩子钩住青铜锁才拉扯出来。把它摆在八仙桌的正中央,我细细的打量一番,心里幻想着里面藏着什么宝物。开始以为会有宝莲灯之类的神物,后来又认为里面也可能藏着妖魔鬼怪,一直愣在那里不敢打开。想起来父亲曾经说里面是族谱和一些其他的东西,我最后取下了栓子,闭着眼打开了盒子,心想听天由命吧。

  日期:2011-12-23 09:39:27
  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有一本古装书籍和一卷油皮书,看着两件不值钱的物件我好是失落,也不用幻想留给我金条和珠宝了。展开油皮书,正是我家族谱,续到我爷爷这里就是终点了。讲起辈分,我的爷爷是博辈,和宣统帝一个辈分。到我这辈是恒字辈,我的后面是启辈,辈分到这里后面也没有了。家道落魄的我不再关心家族传承,改成汉姓之后一切变得不再重要,我拿起另外一本线装书看了起来。

  日期:2011-12-23 09:48:31
  书是那种自右往左,反过来读的那种,封面上写着《点穴风水》。外表虽然灰尘蒙蔽,翻开之后纸张泛白,字迹清晰,保护的很好。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大清朝风水已破,江山危已,家族唉乎!”细翻了几页,知道此书是我爷爷所书,用毛笔小楷写的风水阴阳。
  日期:2011-12-23 09:56:03
  书中没有多写我的爷爷和家族旧事,大部分记录了爷爷当差时候听到和看到的盗墓之事.叫我看来,这本书更像一本大杂烩,里面写到很多风水先生看宅子的方法,也有看日子结婚动土的,最后还有偏方治病和离奇异事。其实最后几页还留有对后人警示的话,不过当时我对于此书没多大兴趣,看了几眼又放回盒内。
  日期:2011-12-23 10:15:24

  本想把木盒放回原处,忽然看见我摘下来的那副人物画再次吸引了我。浓厚的眉毛,硕大的眼睛和高高的鼻梁,越看越觉得熟悉。些许时辰,看见画里没有任何文字,就是一个消瘦的长者坐在太师椅上祥和的看着前方。画常年挂在南墙那边,不知有多少年头了,画面有些泛黄,具体的细节也变得模糊不清。古时的画哪里有那么多的维妙维肖,虽然画个动物大家感觉有七分像,等画肖像也就像个大概。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男人都留有一样的长发,感到熟悉也说不出个一二来……

  日期:2011-12-23 10:55:03
  收拾完毕,我又费力的让书柜挪回原位,忙完我坐在八仙桌前大口的喘着粗气。心想我爷爷光留些非物质的遗产,如果留有几根金条他的孙子至少不会挨饿啊。守着这么大的四合院,我还得想着怎么解决温饱吃饭,最后决定出去打杂。在当时的年代也没有童工,能去酒楼当个店小二,能在店铺里当个伙计都是难得的差事。最后几经周折,在父亲生前相交的朋友帮助下,我去了一个京戏的茶楼端盘子。

  日期:2011-12-23 10:57:45
  戏院里的师傅见我是个孤儿可怜,好心便收留了我,让我给客人端茶送糕点。就这样,年满16周岁的我有了第一份工作。经历了家庭变故之后,原本上房揭瓦的我也慢慢的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在戏院里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差事。那个戏院在天桥附近,离着我家有些距离,有时候冬天天亮我就得赶早过去。里面的大师傅不落忍,让我也随着唱戏的师傅住了里面,正式成了戏院的一份子。

  日期:2011-12-23 11:17:50
  时间久了,师傅们也比较喜爱我,偶尔也教我几手功夫。大清早是师傅们吊嗓子练功夫的时候,摆好桌椅之后我也跟着学几下翻跟头之类的。师傅本意让我学个角色,以后随着戏院演出挣钱,可是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我都做不来。可慢慢的我喜欢上了京剧,感觉大花脸上的武生在台上好不威风,四面锦旗让他们舞的虎虎生威。最后在武生师傅教导下,我会旋子,连着翻些跟头之类基本功。当时年少的我唯一的梦想,就是能够和师傅们一样登台表演,不过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遗憾,此生注定和京剧有缘无份。

  日期:2011-12-23 16:16:10
  好景不长,当时政治原因让我们戏院最后不欢而散,各奔前程。当时的戏子在社会上的身价是最底层的,似乎和要饭的是在一个阶层,可怜的很。吃了两年饱饭的我再次陷入了贫困危机,生活也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我躲在四合院里,每天都想念着唱戏打鼓的师傅们,更怀念童年时父母在身边溺爱的日子。本想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柳暗花明的日子。等文革终于结束后,我却成了最后一批下乡的知青。

  日期:2011-12-23 16:23:16
  在七十年代,认识汉字就算有文化的人,我又在戏院学读了很多书籍,成为半个先生。响应号召,当然我也为了给自己谋个生路,当时我怀着雄心壮志,依然报名来到了山东一个靠海城市插队。虽然没有像其他知青一样去了边远地区,可也第一次离开北京城,离开我的祖籍家乡。临走的时候我就带了木盒里的《点穴风水》,作为一个家乡的想念,能在月圆的时候回想下家乡和亲人。

  日期:2011-12-23 16:28:26
  当时的那批知青共有17人,下乡前都集中到市里知青班参加了学习班培训,主要听报告学习文件。在统一了思想认识之后,宣布下乡的地点,分发生活用品。下乡那天,锣鼓喧天,大家披红戴花、身挎书包、精神焕发的乘上解放牌大卡车,告别了家乡的热土和欢送的群众,开始了知青的生活。没想到这一去,回来的时候人数已是寥寥无几。

  日期:2011-12-23 17:00:59
  经过两天多的颠簸劳累,终于到了山东一个靠海但是群山环绕的一个城市——江州(此处和以后多用化名,请谅解)。
  对于这个故事和人物背景,很多人对于真假性抱有疑问。我这里不想解释过多,在某些时刻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读者,一个听众。
  把我听到的一些故事,加上我的一些经历,串合起来,形成一个故事。然后用艺术文字的手法再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比较美观或者悦目的小说,在我的成长中留下非常难得的记忆。
  或许等我

  白发
  皑皑,牙齿掉光,回过头的时候还有一些作品让我回忆,让我想念,那时的我会很快乐!
  日期:2011-12-23 18:13:07
  一直在做铺垫……没有切入主题,心中的一些故事一直窝在心底。盗墓快来啊,网络快好啊。铁通不给力,郁闷……后面的故事会涉及到死人和墓葬,胆小者请有个思想准备……
  日期:2011-12-23 19:42:58
  记得下乡第一天,当地的社员和党干部都很热情,帮大家收拾行李,安置住宿,。大家忙里忙外的,场面很温馨很感人。住宿的条件虽然很刻苦,但是大家庭的温暖感染着我们新知青,一切都不觉得苦了。知青都是年轻的同龄人,在车上聊了两天之后都不再陌生,彼此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日期:2011-12-23 19:43:45
  农村住的是土炕,当时五六个人是挤在一张炕上,到了夜晚屋里的味道刺鼻。村子靠海非常近,到了夜晚风声敲打着门栓,熄灯之后的村庄静静的,放佛世界也会沉睡。
  日期:2011-12-24 13:36:48
  经过两天的颠簸劳累,房间里马上就传出酣睡声。我们下乡到村庄的时候赶上丰收秋季,正巧圆月的十五,明亮的月光通过窗台映射到房内,勾起我的思乡之情。不知道北京的师傅们现在是否安好,正想着外面传来几声凄凉的猫叫声。搁平时猫狗的我也见得不少,对它们的声音也习之为常。外面的猫叫声还在持续着,很急促,不是那种”喵..喵“的声音,就感觉像是人用手指去刮玻璃弄出来的声音!

  日期:2011-12-24 13:49:42
  听的我身上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还没等我适应过来,猫叫声又掺杂着女人的哭泣声。大半夜的,墙外有夜猫鬼哭狼嚎是不是邪门不知道,但听老人说过猫有阴阳眼,能看到一些人看不到的鬼怪。本想叫醒身边的小胖子陪我出去看看,推了几下他还是翻身酣睡,没有起身的意思。我蜷缩在被窝里,越听身上越觉得寒冷,感觉是一个女人在外面诉说着自己的哀伤。断断续续的声音刺激着我的神经,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壮了下胆,起来穿上衣服,准备出去用石头扔走它。

  日期:2011-12-24 14:01:48
  第一次写关于盗墓鬼怪之类的小说,写到这里我第一次感觉到压力很大。以前也曾写过职场爱情和黑道传奇,并且在MOP首发过自己的传纪。
  以前书写的一般都是身边发生过的,或者电视电影中经常见到的场景,再就是常听人提起过的故事。写盗墓发现真的很难,里面的一些祭台和机关都是凭空想象的,读者和听众接收起来很难。
  需要很具体的文字和准确的词语来描述道具和场景,僵尸和猛兽之类的也是自己刻画出来,活生生的出现在身边。鸭梨很大...
  对自己说努力吧,永远不会太监,只要给我时间,我会拿出自己全部的实力来打造传奇的《盗墓三爷》!
  日期:2011-12-24 17:11:26

  穿上衣服正欲外出,巧的是外面的猫叫声也戛然而止了。可能是外面的野猫叫春,或者是猫狗打架之类的,没太在意我又沉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人已经穿戴整齐,洗簌完毕了。休息一夜的我没有感觉到放松,反而更加觉得全身酸软,关节疼痛。没多会,村干部过来喊我们去吃早餐。见我们收拾的整齐干净,直夸我们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啥事都有规矩。“我们是毛主席教导的好青年,早睡早起,为革命事业做奋斗!”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大清早的把大家的积极性都带动了起来。

  日期:2011-12-24 20:28:13
  我们赶上秋季丰收的时候下来,地里的农活我们都学着干。插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刨红薯,土话就是“抓地瓜。”公社里给我们分了一亩多地,是一天的工作量。知青们吆喝着、哼着小曲一刻不停,感觉大家能在地里刨出来金子,都干的热火朝天。太阳到正中,刚到午饭的时间,地里的农活就收拾的差不多了。在当时,人们的思想很统一,集体的工作没有偷奸耍滑者,都有股为国效力的猛劲。准备收拾工具回去吃饭了,村里的一个老汉穿着黑色趟绒外衣,急急忙忙的朝着我们奔跑过来。村干部当时和我们在一起工作,那个老汉喘着粗气对他说:“不好了,村里老张家的儿媳妇死了,快回去看看吧!”

  村干部老张撇下手里的搞头就快步往回跑,临走时让我们收拾好工具也尽快赶回去。
  日期:2011-12-24 21:31:18
  我们下乡插队的那个村庄只有百十户人家,庄里发生点事属于放个屁能从庄头飘到庄尾。村庄里大部分都是张姓,死人的这户人家也姓张,儿子娶了一个媳妇没多少日子,昨晚夜里染病死了。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奇怪的是本来准备今天安葬,棺材都准备好了。等启尸入棺的时候,老张家发现死的媳妇身上起了红点,而且屋里一股很大的腥味。当时的村里算是怪事了,没有入殓就赶紧叫来村干部商议如何处置,害怕再有传染病之类的。

  日期:2011-12-24 21:36:43
  村干部先我们几步到了农户家里,勘察了现场也僵坐在那里,抽起了旱烟。我们这些知青属于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正愁着无聊找事解闷呢,听到消息也都扛着工具抓紧跑步赶回来。到了村庄的时候,看见村干部在院子里抽着眼袋,脸上也没精气神。远远的看见我们来了,就招呼我们过来商议,问我们遇到过这类的情况吗?
  日期:2011-12-24 21:43:39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也凑起热闹,来内屋看看这腥味是从何而来。农村的房间本来就小,加上炕占了多半部分,屋里的空闲地方就剩下三个平方左右。昏暗的房间内,站着我们下乡的几个青年,几人就感觉塞满了屋子。我一踏进门就问到了他们说的腥味,是那种河里的鱼在夏天馊了一样,闻多了还有些恶心。赶紧出来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想着屋里哪个旮旯放的鱼时间长了,这才有的腥味吧!

  日期:2011-12-24 21:49:07
  出来的时候看见老张家的老汉正在和村干部解释着什么,大体意思就是屋里没有放过鱼之类的沾水的东西。家里吃饭都是在外间,里屋就是睡觉休息,况且那腥味是从死去的儿媳身上传出来的,怪在这里。正在外面聊着,屋里一个看热闹的知青捂着嘴跑了出来,扶着墙角呕吐了起来。哎,这味道这么冲,看几眼就行了,非得挨不住才出来,这不自找的吗!

  日期:2011-12-24 22:05:59
  跑出来的青年姓胡,年纪长我几岁,我和他在路上交谈过几次,是个外向的青年。他说屋里的死尸身上都是红点,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红点如同密集的虫子一般,这才恶心的呕吐。我也很好奇,人死之后皮肤不也跟着死亡吗,怎么还能生出红点啊!此时的天气属于秋高气爽,人死之后放置一夜不会生出病菌之类的吧!难道是因为死者是女性,而且不是老死的,才导致身上细菌变异,起来的红点。就算勉强说的通,屋里的腥味又该如何解释呢?我隐隐的觉得,昨晚的猫叫声和此事有些关系。好奇心驱使,我决定去屋里看个仔细,看看能瞅出些门道不。

  日期:2011-12-24 22:33:04
  再次进屋的时候,我有了心里准备,感觉屋里的腥味好多了。他们几个人都出去聊天了,房间内就我自己,这次看清炕上躺着一个尸体,已经换上了一身寿衣。脸上盖着一方黄绢,帽子上边缀红顶子,后面挂着两条黄陵。这里的寿衣和北京城的不太一样,看颜色和样式感觉和清朝的官服差不多,套在了死者的身上,看起来还有些肥胖。听说死者看见亲人在跟前,会五官流血恐怖至极,所以在人死之后要在脸上盖一枚黄绢。

  日期:2011-12-25 09:05:13
  张家儿媳的手上已经布满了红点,如同圆圈规律的排列在她的皮肤上。这些红点细看才发现都是一个个的细孔,如同是粗针扎过的皮肤,红色的是还没僵硬的血肉。多看几眼,这些细孔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是够恶心的,真是怪了。
  日期:2011-12-25 09:34:55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