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一个人在西安过年

作者: 南方以南2011

  日期:2011-1-26 12:14:17
  NO.1
  今天是2011年1月26日,离2011年除夕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到了现在,我终于意识到我要一个人在西安过年了。此刻,我居住的城中村,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回家了,忽然变得相对安静起来,少了前些日子的喧嚣烦躁。天气预报说今天又下雪了,但我抬头看窗外,淡淡的阳光。用比较文艺的话来说,那天上的太阳仿佛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一点都不温暖。

  这是我度过的最冷的冬天,作为一个南方人,一个常年生活在亚热带阳光下的南方人,为什么选择来到中国的西北重镇西安生活呢?每个人都有一个隐秘的不愿提及的历史。有的人可能是因为工作来到西安,有的人,则因为犯罪沦落天涯寄居西安隐姓埋名,还有很多我数不上来的理由。相比于这些大理由,我的理由微不足道——我因为爱,来到的西安。

  2009年我认识她,在网络上,在豆瓣。后来,她从西安过去看我,两个月后,夏天就要过去的时候,我北上。其中的过程我往下再叙述。我想说的是,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向,以致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
  2009年的时候,我是一家网站的执行主编,一个地方门户网站。如果按照职业来说,我也算是媒体从业人员吧。这个网站是一个党政报纸的广告部的附属公司。虽然是公司,但依然留着事业单位那种缺乏灵活性的做事习惯。按照那时候我的说法,那地方是属于收养报社老幼病残的地方。说这些,是因为她要来到我这个城市了。
  如果她没有来看我,那我依然会在那网站混日子。也是因为她来看我,我现在才在的西安。我的总结是,如果你真爱一个人,你是毫不犹豫地跟着她走的。就算你有多坚强,或者有多无赖,你不得不承认,你心里有她,那么你可以为她做一切事情。
  所以,我来西安一年有余。
  在西安生活一年多的酸甜苦辣,以及我对西安这个城市的看法,以及我这一年来的职业经历,我会接着慢慢叙述。
  大家将就着看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这个也不是小说。如果你也是一个人在西安过年,可以联系我,四海之内皆兄弟,都是爽快人,而且混天涯的,用文艺的话说,都是有品位的人,也不会有“坏人”的吧,哈哈。
  稍后继续。。。。。
  日期:2011-1-26 13:19:00
  NO.2 西安第一印象

  刚才发帖时忘记加小节名了,NO.1就当是引子吧。刚才发完帖子后,自己炒了昨夜的米饭,加了个鸡蛋和蒜苗,就当是中午餐了。她还没休假,上班中呢。吃完,继续码第二节。
  闲话少说,开始回忆2009年9月末我来到西安时,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
  从我在的南方城市坐火车到西安要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横穿大半个中国。我所居住的城市,名字我就不说了,我从网站辞职出来后的第二天,我电话给她说,我可以去看看你吧?她那时候也是刚回到西安几天,刚租好房子。她说好啊,你不会骗我吧?我看了看我手里的火车票,告诉她,明天中午的票,后天到的西安。
  我自诩东游西荡的人,在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职业混乱期的时候,曾经最东到达华东,最北到达东北,最难达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2008年奥运会期间是在广东的惠州。不过,那时候表面上混的人五人六的,也许是客户好骗,来回都是飞机的伺候,虽然是经济舱,但总比火车强。
  所以,去西安,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还是头一次。上火车的那一天,确切地说是9月22日。我所居住的城市依然阳光狠毒,没有秋天要到来的样子。是我一个好友送我去的火车站,那时候他是一家地产门户网站的策略总监(我的朋友很多都干这个)。上车时,他问我,你为什么要去西安,我说我想去看看她。他又问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还可以一起租房子。我微笑着,也许这一去,我就不回来咯。

  一年多钱,此话犹在耳际,因一语成谶。
  我只是到西安看看,根本没有想过暂住下来。
  再说我那有人。那时候,他已经要和前任老婆离婚。他和她老婆是老乡,因为七姑八婆的关系,他们离起婚来相当的有压力,也很有困难,一直下不得决心。我来到西安之后两个月,他电话过来,说,离了。
  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到西安时已经是夜晚。我记得火车刚到灞桥区的时候,她已经在火车站等着了。和她一起等我的,还有她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我也认识——因为她在我那个城市的时候,她这个同学去我们那里旅行,是我和她接待她的这个同学。因为那时候我工作忙,她和她同学还去了一个海岛住了几天。
  她在电话里嘱咐我,要穿厚外套,因为西安的天气已经冷了。在火车上,特别是过了长江以后,我已经感觉到些许的凉意。
  下了火车,还真迎面一股凉风吹来,我扛着简单的行李(一些南方长穿的冬装和我的笔记本电脑)出了站,见到她和她同学在出站口接的我。后来,我们上了开往雁塔区的公交车。那时候并不觉得西安的公交车人很挤,反正第一次坐西安的公交车感觉还不错,人不是很多。现在想起来,还仿佛是一个梦境——后来我知道的,就是西安的公交车挤的不像话,套用一个笑话就是——好不容易从前门投币上车,瞬间就被挤下后车门了——你说西安的公交车有多挤?要说有多挤就有多挤,一上车就被挤成沙丁鱼,说是沙丁鱼还算客气,说是纸片就绝对了。

  她租住的房子在三环以外,这也是我在西安住的第一个地方,我的城中村生活就此开始。我作为一个南方人,要习惯北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这些鸡毛蒜皮的感慨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慢慢道来。
  进了房子,普通的民房,与印象中的不大一样,没有暖气。根据我在东北干活时的经历我知道北方人家都有暖气片的。但西安的城中村没有,那时候我没在意这个,因为冬天还没到来——那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也会生冻疮的,也会冷得不想洗澡。
  我还在火车上时,她已经买了饭。回到屋子以后,我知道那是饺子和啤酒。啤酒是青岛九度。这是我第一次喝本地的啤酒,但可惜不是汉斯。后来我只喝汉斯,因为汉斯的味道和我家乡的啤酒很接近。
  说说第二天吧,第二天她带我观光,也算是入门认识西安的开始。
  第一站,闻名于世界的大雁塔。
  我们又开始去挤公交车了,这一次,人TMD很堵,我被周边的人蹭的浑身难受。到了大雁塔广场之后,我感叹西安的公交车之挤能与北京媲美,她说,西安的公交车不只挤,还有大量的小偷。
  每个城市的公交车都有小偷在作案。但西安公交车上的小偷在以后的日子里确实令我得不偿失,后悔莫及。这个也在后文慢慢叙述。

  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还真是比较古老,从地名上可以看得出来,东南西北门,各种X家村,古老的城墙,城墙内人为的复古建筑装饰——确实,让我感觉到一股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古都。第二印象是,这里的天气很干燥,到西安的第二天,我的脸干燥得笑起来都疼痛——空气中有一股灰尘的味道。天空灰蒙蒙的,不像我家乡的城市那般蓝天白云,虽然我知道北方的城市大部分如此,但没想到西安的空气质量比我想象的还要污染严重。

  说一说每个外乡人到西安都去看的大雁塔。这个地方,我的第一直觉是,商业化气息太浓重了,西安不愧是旅游城市,外地人来这里旅游的很多。我和她在广场上看了一场喷泉表演,这个让我心生感慨,这喷泉很像我家乡城市的水幕电影。除了对这个喷泉有好感外,大雁塔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我没想到我会在这里一直生活下来。
  其实,谁也不会想到,我也许有一天,会在百里秦川的尘土飞扬中,变成一个离不开面条的善良老人呢。
  后文待续啊,一直写到过年后为止。
  日期:2011-1-26 13:55:00
  NO.3 城中村,洗澡问题

  我住在雁塔区三环外的城中村,村名就不提了,那地方现在正在搞拆迁,好久没路过了,也许已经拆的一栋房子都不剩。我和她搬离此村之前,看村民正在闹,在和ZF拆迁部门对着干。这个村可能因为分配不公,所以很多人家临时搭建板房占面积。我搬离之前整个村子人心惶惶的,街头巷尾贴着村民自发写的各种“大家团结起来抵抗不公拆迁”的公告。

  拆迁这种事在全国各地都一样,原因很多,我也不想过多去了解,就算了解了也只能表无奈,一点忙都帮不上。我对这个已经拆迁了村子印象深刻,因为,我的西安生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以为爱她,所以我愿意留下来。这是来到西安的第一个星期我自己下的决定。既然留下来,那么,我得适应这边的生活。我自诩中国胃,吃什么都可以适应。在华东吃过黄泥螺,在东北吃过大锅菜乱炖,还有什么可以难倒我的?但是,我慢慢发现,有些生活上的困难还是让我头痛,这些问题,我将在本节慢慢叙述。
  我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洗澡问题。
  刚到西安那个月,天气还好,我还能在出租屋里洗冷水澡。但过了十月份,天气转凉,梧桐发黄,就不能在出租屋里洗澡了。每天洗澡是我的习惯,因为我是亚热带的南方人,汗腺应该比北方人发达一些,也就是容易发汗,身上一旦有味儿就受不了,自己都讨厌自己起来。她在村里的澡堂办了洗澡卡,也就是去公共澡堂洗澡。她也要我去澡堂洗澡,我一听就很不愿意,我说,我没这么干过,一大帮男人当面露着蛋蛋成何体统?她无奈,花了大价钱我们去了那种所谓的贵宾澡室。我还记得那时候双人浴是15块,现在已经涨价了,貌似是20块。

  但是,过日子总不能一个星期去两次VIP澡堂吧,所以,她后来就自己去公共澡室了。而我呢,却打死都不愿意去了,我宁愿在屋子里自己热水洗澡——西安的冬天,屋外滴水成冰,我在卫生间里冲着热水哀嚎。其实是一边哀嚎一边快乐着——谁叫你在西安呢,谁叫你在北方呢。既然不愿意去让别人看蛋蛋,那就挨冻着,这是她说的话,但我知道她怜悯我,怜悯我远离家乡,怜悯我为了她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感觉得出来,她也深深爱着我。

  磨叽到这里,不然就腻歪了。本人现在已经习惯一周去一两次公共澡堂了。露蛋蛋不是问题,关键是洗的很舒服。在寒冷的冬天洗个热水澡实在是舒服极了。脸皮是越来越厚了呀,可以顶着光猪身在澡堂里活蹦乱跳了呀。我现在住的附近的一个澡堂里,还有桑拿房,还有人帮忙搓澡——虽然我没让人服务过,而且也不会让人帮着搓,但我觉得这是北方独特的澡堂文化。日本人把泡澡叫做“风吕”,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太舒服了吧。

  能够进入公共澡堂,也证明这一年来我入乡随俗有多大。但是,西安还有很多我不适应的问题等着我呢,比如做饭问题——
  日期:2011-1-26 14:32:00
  NO.4 城中村,厨房里传来饭菜香
  两个人的日子,就从我决定留在西安的时候开始。
  我在这个城中村生活最大的问题是,买菜相当的困难。特别是买肉,我是个无肉不欢的家伙。但这个村子里少有新鲜的鸡鸭卖,都是冰冻过的。冰冻过的鸡鸭积血严重,煮出来的肉很多的杂质,骨头发黑。由此我拼命想念我家乡细嫩柔滑的白切鸡,油光鲜亮的广式烤鸭和芋头扣肉。

  她也吃过我说的这些东西,她也在想念南方的味道——其实她并带着怀念她去南方看我的日子,她和我去我的家乡看我的父母,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在她的记忆里,我的家乡风光能和桂林媲美。说道这,我就不能透露我家乡在哪里了,不然还真被人肉,哈哈。
  我是一个愿意下厨的人,虽然我听说北方男人很少下厨,家里的老大是老婆。女人主内,男人主外。说到这,我顺便提起我的房东。房东阿姨是个大嗓门的女人,每天一大早,先是大吼一声上了楼顶的老公:“老WU,吃饭——!”正宗的西安话。房东叔叔就得屁滚尿流一般下楼来,也是大声地应着“来咧来咧……”。印象里的西安城中村老人都慈眉善目,很老实本分,这也是我喜欢西安的地方——是的,你在这里生活,他们的一点一滴都在你的周围发生,你自然而然的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从住在那个村子开始,我一直习惯自己做饭到现在。偶尔出去吃吃户县软面,吃汉中凉皮还可以,但是,要我天天吃可受不来。其实,她也是南方人,确切地说是吃稻米长大的陕南人。因此,我们自己做饭,做味道南北皆有的菜。
  我记得今年春节她过年回来的时候,带来很多腊肉。有腊排骨,腊鸡腿,腊肠。听说陕南的腊肉是很出名的,不然,前两年怎么会有周老虎出名后,陕南某县打出“看华南虎,吃X县腊肉”的官方广告语?但我在这里声明的是,她不是周老虎那个县的,但地理位置很相近。当然,陕南的生活风俗应该都差不多的。我这么说没说错吧,了解陕南风俗的朋友可以补充。

  既然是说关于吃饭问题,那我得说一说吃的,说实在话,我受不了羊肉泡馍的味道。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泡馍的味道稍微重了点。疑惑我一直自己做口味清淡的饭菜,对于重口味接受不来。大致如此,我和她其实还保持着南方口味的饮食,就是因为都是自己做饭的原因。
  她上班离吃饭的地方太远了,所以,我连带着给她做中午带到办公室吃的饭菜一起——我感觉自己就是个称职的厨房男。如果把这事放在一年多以前,那几乎是不敢想象,那时候的我,一年难得下厨几次?就算蹭饭,也是等吃。但是,此忙碌的小幸福与那时候的幸福是不能比拟的。
  接下来我会说一说我的工作,其实我在西安没有正经的工作,是不是很稀奇?
  日期:2011-1-26 17:15:00
  NO.5 城中村,我的舞文生涯

  既然有朋友说到上了道的事情,那我也说说我的职业吧。当然,我没有混什么黑道白道,也不是孔二狗在黑道风云二十年里说的那些江湖。我只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确切地说,是一个企图靠卖文为生的人。
  为什么在西安的城中村里干起了这个,说起来还有一定的缘由。我是一个二流民族大学的文学院毕业出来的,我毕业离开那学校已经有整整十年了。那学校的名字不提也罢,毕业出来后一直从事广告行业。广告嘛,说白了就是为客户和产品服务,其实也充实着坑蒙拐骗的因素在里面。做广告那六七年,说不上喜欢,也不觉得讨厌。上文说到的0708年职业混乱期的时候,其实也是我帮客户干广告创意的,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干的有好有坏,有些单让客户见不到成效,所以,呵呵。

  后来去网站做什么执行主编,也是因缘巧合的事,因为总编是报社的领导,是家乡人,我在那个城市的人际脉络还可以,各方面都混得开,如果以打工为目的,我帮那些友人打理公司都够我吃饭了,不愁着没事做,而且自己也开了一个广告公司(说实话,就是个空壳子,不挣钱,反而不停地因为税务倒贴钱)。自去了那家网站后,觉得在这种不黑不白干下去,自己迟早闷出毛病来,果断地辞职了,也因此来到了西安。

  所谓连根拔起,也就是这个意思。我在西安没有亲朋好友,也没有人际关系。我那一套已经行不通,所以,对于要不要出去找点事情来做没有下决心。我来到西安一个月之后,朋友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影响了我。
  那朋友其实是同学,睡在上铺的弟兄那种。09年的时候,他忽然火了,因为他写了一本书,小说类的,书名我不说了,反正很火,版税卖了十万,影视版权卖了20万。还和一家很大的影视公司签了上百万的卖身契。其实这么多年我也有我的文字梦想,说白了就是写书。但无奈一直做广告,没那个心力。朋友忽然大火了,他鼓励我,你也写吧,不然老了就玩不动了,你写了我推荐出版。

  正因为朋友一句话,我开始阴错阳差写起书来。
  但是,我不火,而且也知道不会火,就当是没事码着玩呗。
  当然,我写的也是小说。网络小说,我的书在网络上大部分都能读到一半的章节,有些是VIP收费的,而且都是大的小说阅读站点。什么书名恕我不告知,大家知道个大概就好了。话说网络写作的人一大把,靠这个还真弄不到钱,起点上百万的作者,真正弄到钱的有几个?年薪百万的作者凤毛麟角而已。所以,写网文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写出版文,就这么写了一年多,钱没拿到多少,混个不饿死,但其他收获还挺大。

  目前,刚签了一本实体书的出版权,但我觉得结果还是很悬的。出版商都是他娘的黑心人,欠作者稿费不说,就算签了出版合同还不一定能出呢,去年我就碰上这档事,出版商说不出了,就不出了,我TMD想告他们都无门。以致我的那本书还躺在别的出版社那儿等待终审,要想全部出版,得等到今年下半年了。
  时间虽然久了点,但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
  码字不是职业,只是我在西安想尝试的一种职业。如果将来回乡,我可能还得经营我那破广告公司去。
  接下来我说一说我对西安找工作的人艰辛认识。
  日期:2011-1-27 10:02:00

  NO.6 西安是一座很有幸福感的城市
  今天是2011年1月27日,农历廿四。我的女友(也就是文中的她)还没放假,他们公司的老板要到2月1日才放他们回家过年。我一大早醒来,脑子里昏昏沉沉的,抽了一根香烟还没清醒过来。原本要开始码字的,但还是先上天涯来看看这个帖子,既然有朋友喜欢看这个,那么我就继续码下去,就当是我的新书少写几千字了。
  回归正题。我觉得西安是一个工作机会比较难找的城市,也就是新人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大概与这里名牌院校众多有关系。她毕业于非名牌院校,去年刚找工作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听她说起求职时的总总遭遇,那是我没有经历过的。一个岗位十来个人争夺,而且其中不乏名牌院校出来的,因此,老板可选的余地很大,而且,西安的薪水在全国来说只能说是偏低。一个刚毕业出来的新人,薪水就一千出头,能拿到1500以上已经算是很高了。当然,西安不能和京沪广深比,那几大城市消费虚高,工资比西安高出一个头来不算稀奇。

  西安的员工薪水一般,我指的是私营企业员工的薪水,非国营大企业及科研机构的薪水哈。但为什么说西安是个很有幸福感的城市呢,这个我看过一份调查,微博上一家报纸公布的数据,虽然说这种数据有虚张声势并不代表民意,但以我个人的体会来讲,就是,西安的居民消费水平比较有限,物价也算便宜,大家拿到的薪水可以养活自己——幸福感是什么?就是一种自我满足感,收入支出平衡,这就是幸福感。

  我说这些,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哈,我也不是权威机构,只是一个普通的草民的见解。西安的工作不好找,但一旦找到了,也相对地收入稳定。工资越高的地方,人心的欲望就更高,跳槽也更频繁。跳槽其实是祸根,幸福感需要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支撑,如果频繁跳槽,找工作又那么艰难,幸福感从哪里来?
  说一说我的个人经历吧,也是求职的,在西安唯一的一次。那时候,一个人从渠道里想把我挖到河北廊坊去,开出的价码也很高,年薪6万,包食宿,我蠢蠢欲动想离开西安,但最后因为她的关系,我不忍心出走。这事过去后,她鼓励我在西安找一个相似的机构去碰碰运气,我还真上了心,投递了简历过去,后来有了回音,要我过去面试,面试结果他们挺满意,有意要我。面试时,我填的的月薪是3000——这是我最低的价码了,但结果可想而知,我没有被录取——现在想起来,应该和待遇要求太高,我不肯降低待遇要求有关。

  我就是从这个事情揣摩出西安的薪水待遇的,这个可能有点片面,大家可不要拍我啊,如果现在要去再去争取此职位,我开出的价码可能就是2000,或者1800,这个价位在西安应该比较现实。
  我应征此职位的到底是哪个行业,可以稍微透露一点,医疗行业。
  先八到这,等下继续说。
  日期:2011-1-27 10:19:00
  NO.7 集中回答一些朋友的问题
  1.我为什么住在城中村?
  第一是我觉得住城中村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很多年之前,我刚毕业那会儿,也是住的城中村,虽然后来住进了小区里,但我对城中村的生活相当的熟悉。感觉城中村那种鸡飞狗跳的生活很有意思,只要房子干净就成。我的生活要求也很低,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出身,性格也比较坚韧,也学会了容忍。特别是来到西安之后,无依无靠的,就算有困难,亲朋好友都是在几千公里之外,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还不如靠自己,出门靠朋友是幸事,单打独斗靠自己也算是本事(所谓的生存能力),我是这么认为的。

  还有,我来到西安之后,收入不高,我们两人也就够吃够喝,为了将来着想得开源节流,就算将来落户西安,那买房子结婚之类的都得花钱。享受起来自然很爽,但享受过后又该怎么办——我觉得我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
  洗澡费那就不说了,呵呵,我是南方人,一直习惯在家冲凉的,到西安后去澡堂子,只能说是破不得已而为之。
  2.我现在住在哪个城中村?
  雁塔区,至于哪个村子就不说了,希望你们谅解。我是三个月前才搬来这里的,是因为以前那个村子要拆迁了,每天像住在工地里头影响心情,所以才搬来的这里。
  日期:2011-1-27 11:03: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