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手艺之捕蛇人的故事

作者: 中华亮亮哥

  日期:2011-9-27 21:45:58
  今天几个朋友去野味馆吃蛇,吃着吃着就谈到蛇的话题,首先大胖说现在的蛇都是家养,完全没有鲜味,一条一条看起来粗粗壮壮,其实都是tmd填鸭式喂法的产物。
  整个条型的化肥.
  大胖老家是湖南人,他爷爷以前在武汉王家墩飞机场做维修工,于是全家搬到了机场,在机场外围圈了一小块地喂猪,那地方没有人打理,有很多树林和荒地。
  有一天他爷爷正在家里听收音机,来了个老人要水喝,老人浓重的湖南口音让爷爷倍感亲切、于是爷爷跟老人闹了闹家常。老人每年过冬前都会来一次机场,时间久了两个老人慢慢熟络起来。爷爷也慢慢知道老人的来历和一身捕蛇的主传本领。

  老人告诉爷爷他是祖传的捕蛇人。
  每年在蛇冬眠钱,他都会抓一次蛇,而且祖训规定一年只能抓一次。然后将蛇卖的药铺来换取来年的开销。据说如果将蛇卖到餐馆或另作他用,就会招来横祸。
  约莫有几年时间,老人都没有来,爷爷一直很想念老人。就拖其他的湖南老乡打听捕蛇人的情况。
  终于从别的老乡哪里知道。。。。。。。。。
  捕蛇人抓蛇前要拜蛇王的木头像,蛇王就是一种碗口粗,额头上写有王字的大蛇,跟老虎额头上的王字一样吧。据说蛇王万般变化,能大能小。后面我的帖子会专门交代蛇王的故事。
  然后焚香祷告,通过特殊的方式占卜出今年抓蛇的数量。还会有种情况占卜出今年不宜捕蛇,如果不听占卜,会有横祸。干什么事都得有个度啊,要不老天爷都不饶他啊!

  捕蛇人的装备很简单,一种用臭虫(听说现在很多地方臭虫都绝种了)和蜂蜜做成的黑色药丸,能解百蛇之毒(不过对蛇咬到虎口和大动脉无解),貌似秘方告诉给爷爷,后来爷爷去世后就一直没有找到。
  一副六块装的竹片腰牌,可以伸缩,以防蛇捆腰。
  一个涂满蓖麻油的蛇皮袋,用来装蛇。
  一把小匕首,用于割破被蛇咬的伤口放毒血,还有其他的作用你知道的。
  捕蛇人的鼻子很灵,他们会闻蛇的味道,通过追踪,他们会选择一个蛇味比较浓而且比较开阔的地方,就近用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树叶,吹口哨。

  口哨的声音很奇怪,人听了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蛇听了,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就像被催眠了,在老人周围一动不动。
  吹完口哨,老人会念一段咒语,仿佛是要超度哪些被抓的蛇样。
  念完咒后,老人从容的走到一条一条蛇身边,将蛇捡到蛇皮袋中。
  当然抓的蛇不能超过之前占卜的数。
  另外祖训中还有规定五种蛇不能抓,第一种是正在进食的蛇,第二种是没有成年的小蛇。第三种是身上有伤得蛇,第四种是非常漂亮,颜色很鲜艳的蛇。第五种是正在交配的蛇。

  我只模糊的记得爷爷说过蛇是有灵性的动物,时间久了的蛇都会有一定的修为,修为越久的蛇越漂亮颜色越鲜艳,当然毒性越强。其它几条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记得以前天涯上有个抓蛇的帖子解释过为什么进食的蛇不能抓地原因。
  老人严格按照祖训抓了五十年的蛇,在他六十七岁那年,算命的说他今年有个坎,老人就想金盆洗手,又怕这门手艺失传,于是托人在老家过继了个干儿子,这货以前在广州做搬运,见过世面,又很聪明,老人很喜欢,不到半年干儿子就可以出师,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中期,物价飞涨,大伙都富裕了,买补品的人也多了,尤其这种野生名贵的蛇药用价值又高,味道又鲜美,简直一天一个价。

  干儿子看到卖一次蛇的钱可以换取大把大把的票子,于是瞒着老人,隔三差五去捕蛇,也不占卜,每次都是抓到蛇皮袋装不满为止。
  日期:2011-9-27 22:25:00
  不过好在干儿子还有点孝心,每次卖完蛇,都会给老人带一些补品,老人毕竟孤苦一生,临老添了个孝顺儿子,心情和气色也好了很多。
  虽然知道这货违反祖训,但是还是没有责怪他,只是每天早晚在蛇王像前帮干儿子祈福。
  干儿子,有了钱,买了个二手捷达,在老家盖了二栋三层的小洋楼,那个阔气,四里八乡出尽了风头。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干儿子有了钱,那里有风头往那里赶,慢慢就被人盯上了,话说盯上的他的几个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其中一个为首的叫小蛋,长的矮墩墩,胖嘟嘟的,尖脑袋,活脱脱一个鸡蛋。这货更不是好鸟,早年捣腾一些假草药在城里卖,挣了点钱,在歌厅发廊把自己玩废了。

  后来混迹赌场,慢慢练就了一把牌技。
  小蛋伙同几个和他一样的丑烦番薯,骗了老人干儿子一把。
  日期:2011-9-28 0:22:00
  老人的干儿子到底怎么被几个无赖骗得了,其实同很多故事情节一样,人不能癫狂。老人的干儿子虽然违背了一年只抓一次蛇的祖训,但是还不敢吃蛇和卖蛇给酒店。每次抓到的蛇都卖到了中药堂,当时大多数中药堂属于国营,收药价格过低而且付款程序又拖拉。严重与市场脱节。小蛋以前倒过药,认识不少私人药店老板。
  以高价收蛇为突破点,慢慢就跟老人的干儿子混熟了。起先请干儿子喝酒,后来慢慢带他去歌厅玩,当时还没有会所,在城乡接合的地方,歌厅还是很拉风的。

  在歌厅介绍了一个小姐冒充县长千金与干儿子认识,在美色和诱惑面前。干儿子这货彻底堕落了,刚开始只是跳跳舞,喝喝酒。后来发展到嗜赌如命,夜夜笙歌此处省略一千字。
  那个假县长的千金早就不知所踪了。
  房子也卖了抵债,身体也跨了,干儿子又搬回了茅屋,看着墙角的蛇皮袋,这货突然想到了师傅,想到了师傅的一句话。
  日期:2011-9-28 18:44:00
  干儿子那货,隐约记得师傅说过,“请出蛇王,永不愁粮”。
  “请出蛇王,永不愁粮”。请出蛇王,怎么个不愁粮,看来还得找师傅。

  干儿子,整整了衣衫,跑到村口找亲爹,借了点元钱,买了些土产,顺了几封腊肉。
  来到师傅家,师傅气色很差,躺在床上,睡的很沉。整个屋里散发着一股子霉臭味,干儿子其实本质不坏,望着熟睡的师傅,想着自己挣钱后有段时间没见师傅,一股热泪就涌了出来。
  不知什么时候,师傅醒了,看着久违的干儿子,老泪纵横。
  干儿子扶起了老人,发自肺腑的叫了声“爹”。
  干儿子将屋子收拾干净,晚上整了一锅菜,满屋充满腊肉的香味,老人的心情也好了起来。破例开了瓶酒。

  干儿子,给老人满上酒,愧疚的说了声“爹,以后我一定让您老享上清福”。
  便深深叹了口气。
  老人对干儿子近期的一些事也有所耳闻,于是安慰干儿子“只要人没事,其他咱都可以挣回来”。
  沉默良久的干儿子用牙缝挤出了几个字,“爹,蛇王”。
  老人猛的一震,摔掉了酒杯。

  蛇王、、、、、、、
  日期:2011-9-28 19:18:00
  老人叹了口气,将桌上酒瓶里的白酒一饮而尽后娓娓道来:相传蛇分四等
  初为蛇,次为蛇精,再者为王,最后蛇升天变龙成仙。
  普通的蛇经过修炼,吸收天地灵气之后会变成蛇精。前文提到颜色艳丽,炫目惑人的蛇很有可能是蛇精的一种。
  人有好坏之别,蛇精也有正邪之分,邪蛇,盗吃牲畜,食人脑髓,幻化惑人。
  正蛇,会进行二次修炼,造福于人,行善积德的同时,还会保一方百姓平平安安。天涯很多帖子都说在东北那嘎调很多人都信蛇仙,其实在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对蛇的崇拜超乎你的想象,甚至于有的地方超过了中华图腾龙。

  咱不扯远了,蛇精进行再次修炼以便提高修为,通过机缘巧合,比如吃了山上的千年人参万年灵芝也会对它的修炼有所帮助。
  当蛇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道行的提升达到在一定高度就可以号令群蛇。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蛇王。
  日期:2011-9-28 19:47:00
  想要成为蛇王的蛇精需要经历七七四十九个劫难,功德圆满后蛇精的额头会长出一个“王”字,这个时候新的蛇王诞生了。

  而蛇王介于妖和仙之间,想要变龙成仙的蛇王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个浩劫和天雷天火。
  蛇王一般会幻化为一条很小的蛇,甚至可以说小到精致的小蛇。躲在山洞和百年老树里,为什么了?它需要随时躲避天雷和天火。
  之前不是常有报道说哪里的老树被雷劈了,里面烧死条大蛇啥的,那都是在成仙途中遇难的蛇王。
  更重要的是,当上蛇王,一定不能危害做祸,否则会毁道行,不但永世不能变龙成仙,弄不好还会引来正义之士的屠杀,只能在畜生道里轮回。
  当然有时调皮的蛇王也会幻化成书生的摸样,到人间游历。遇到着将会大富大贵,封王拜相。
  日期:2011-9-28 21:14:00
  清末重臣曾国藩就是修仙失败的蛇王转世,直到今天台湾和港澳的书籍里都有记载曾老先生是神蟒精。
  蛇王对于我们凡人来说,遥不可及。
  老人的干儿子带着疑惑的问:“爹,真的有蛇王吗”?为什么您老说“请出蛇王,永不愁粮”?
  老人眉头紧锁,罢了罢了:本来我还想把秘密带到棺材里,看来是天意,
  你是我儿子,我也该告诉你我们捕蛇一门的来历和秘密。
  老人姓柳,祖上原姓尨,祖籍湖南永州(永州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十大旅游胜地、二级铁路枢纽、二级公路枢纽、三级航空枢纽、是黄盖、怀素、李达、秦光荣的故乡)同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是患难之交,后因躲避战乱改姓柳。
  柳宗元我想各位看官应该不会陌生,先生才华横溢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所做《捕蛇者说》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刻画的入木三分。
  也让孔子老先生的那句:“苛政猛于虎也。”千古再次传唱。
  记得小时候上语文课文言文,最怕就是背诵《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下面补发一下经典,来唤起大家童年的记忆。
  捕蛇者说:  
   唐·柳宗元 选自《柳河东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日期:2011-9-29 0:07:00
  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官N代。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
  祖,皆为北朝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大唐建国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
  密切,仅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
  月满则亏,到了永徽年间,柳家由于暗中支持李氏皇族而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
  害。(大家也可以理解为站错队)
  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父亲也都只做到县令一
  类小官。
  也许是祖上显灵,看到几个子孙不太成器,所以到了这代赐予了柳宗元非凡的智慧和远大的抱负。
  可惜的生不逢时,怀才而不遇明主,加上强盛的大唐王朝早已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加深,朝廷腐败无能,蕃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
  立志革新的柳宗元在改革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由此引出了同捕蛇老人的先祖的一段故事。

  日期:2011-9-29 11:48:00
  话说柳宗元初被贬为邵州刺史(现湖南邵阳市,刺史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
  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隋,唐两朝的州司马可不是什么肥差,就是一虚职,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市长助理。
  当时的永州更不比如今,有旅游业,金融业,有政府政策支持,高额财政投入。
  那时要啥啥没有,国家的税收又多,遇到不好的年景老百姓吃喝都成问题。就这么一个烂摊子对

  被贬永州的柳宗元来说是人生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胸怀天下的他从上任始就希望能励精图治,造福百姓。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国家病入膏肓,很难
  凭几个人就力挽狂澜。加上刚直不阿的柳宗元很难同当时其他的官僚打成一片,平时的工作更不好开展。于是乎柳宗元将精力转到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柳宗元游历交友的同时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留下了《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不朽作品,也为后期成为柳州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垫底了基础。

  话分两头,在扯多了柳宗元和永州各位看官估计又会急了。
  日期:2011-9-29 19:46:00
  哥先讲个故事,庄子·杂篇·列御寇里有篇文章,原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我想大家大学的课本里应该有这么个章节。
  文章啥意思了,大意说有个叫朱泙漫的哥们,拜支离益为老师,学习杀龙的本领。交了很大一笔学费并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学成。可是,由于他找不到龙。所以就算他有盖世的本领也没处施展。
  这哥们学的就是屠龙术,其实当时龙已经很少了(大家不要怀疑,龙确实是真实存在过的生物),至少普通人无法找到,因为找龙还需要寻龙诀。

  而教朱泙漫的老师支离益同样空有屠龙的技巧却无找龙的本领了。
  大家一定会想,怎么会这样,看官不要急,容我慢慢道来。
  大约4000多年前,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
  大禹在治水和勘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恶龙和猛兽的侵害。于是伯益便组织了一支由奴隶和族人组成的敢死队,以便应付恶龙和怪兽的攻击。(当时龙还没有位列仙班,另外大家请记住伯益这个人,他就是大名鼎鼎威震华夏的秦始皇的先祖,所有赢姓人的始祖。)
  言归正传,每次人与兽的博弈都以人败而结束。且伤亡惨重。
  大禹十分痛心,便祈求上苍,最后上天念其治水的功绩,天授了一套斩妖屠龙的本领到敢死队里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捕蛇老人的先祖,一个寂寂无闻的奴隶。

  日期:2011-9-29 20:10:00
  奴隶生就英雄,得了屠龙术后更是如虎添翼,带领大家剿尽当时所有的恶龙猛兽。
  大禹治水成功后,念其屠龙斩妖的功绩,赐姓:“尨”。
  这个尨与龙同音,远古的姓氏,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指多毛的小狗。大禹赐他“尨”意思是希望他以后见到龙,不要轻易动杀念,记得放下心里和手里的刀。(尨比龙多二划)
  大禹赐姓后,捕蛇人的先祖也归隐山林,2000年后,尨氏后人遇到了到深山求学的支离益,便将屠龙术传授与他。

  日期:2011-9-29 23:16:00
  看官会问,传他屠龙术为啥不教他寻龙诀啊,为啥,因为尨氏也不会,他所在的年代,蛮荒初开,人类生存的空间很有限,治水也好,开荒也好,说白了都是跟野兽争地盘。
  当年尨氏始祖帮大禹治水的时候,不去找龙,就会有恶龙来袭击他们。寻龙诀用的上吗。
  不用寻龙诀尨氏就干光了恶龙猛兽,要会那玩意你还真想龙灭种啊。
  后来玉帝听封,只要是修行圆满的善龙都有机会升入仙班。龙族的兄弟谁不想早日升天成仙,还有谁没事出来祸害人类,没升仙的潜藏在深渊和海底赶紧修炼。

  后来尨氏一直居住在永州九疑山上,帮助大禹神守护着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舜的墓群。
  你想啊中国人历来把舜帝看做是中华道德文明的源头。因而,埋葬舜帝的九嶷山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圣山,永州也就成为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们不远万里来寻之地。
  在这块风水宝地好好生活多滋润,还谁费那力去跟龙过不去啊。
  话说没机会屠龙吧,尨氏的族人把祖上传下来的本领也荒废了不少,到了唐朝中后期垫吧垫吧也就留了点皮毛。什么天雷诀,斩龙破啥滴只记得,却没有几个后生会使。
  好在屠龙术毕竟是天授神技,所以在九嶷山打头老虎,抓只豹子,逮几匹狼还是轻而易举的。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尨氏族人住的村子附近经常会发现一些异蛇莫名其妙爆头而亡。

  日期:2011-9-30 19:39:00
  异蛇就是前文柳宗元《捕蛇者说》里提到的那种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简单点说就是身上一串白一串黑依次相间的蛇,永州当地人都称其为“白龙蛇”。据说这玩意碰到草木,草木立马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法医治蛇毒,只有等着挂。
  想想这么厉害的蛇为什么会在尨家村附近爆头而亡,不光让我们各位看官也会觉得奇怪,其实就算在当时,村子里也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
  直到有一天,村子里救了一个叫耗子的捕蛇人。
  耗子家住永州城外,家里也没有田地。主要是靠平时抓几只野鸡,逮几只野兔拿到城内换取点生活费。

  虽然耗子没有什么本事,但好歹也算半个猎人
  。
  年初,太医用异蛇做药,治好了一个皇族的命。你别说,异蛇虽毒,但是药用价值极高,功效大,一时间洛阳纸贵,一条异蛇可以顶十斗米。十斗米是多少,一斗为十升,一升现在重1.25斤,而在古代为1.5公斤;你算算,那有多少米,可以够一家三口半年了。
  后来皇帝老爷直接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组成捕蛇队,(用蛇来)抵他们的赋税。永州刺史抓住这次讨好上面的机会,在永州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件事,一时间永州人都争抢去做这抓蛇的差事。
  耗子也不例外,他逮了几只甲鱼贿赂了捕蛇队的小吏。摇身一变以猎人的身份混了个副队长,也算捕蛇队里的二把手。
  其实从古到今,只要行政岗位和有油水的差事都要靠关系,你没关系,那就只能整点硬通货。
  日期:2011-9-30 20:07:00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也该耗子走运,至从摊上好差事后,人也越发精神了。跟着捕蛇队逮蛇,不但顺利完成州府和皇帝老爷交代的任务。私底下还弄点夹带,当时异蛇比现在天朝的石油还坚挺,只涨不跌,最高峰一条异蛇可以在永州城内换栋宅子。

  那些达官贵人看到皇族对异蛇需求的那么大,也趋之若鹜私底下也四处出击高价收购。
  州府看到捕蛇市场的钱景这么大,禁是禁不住,干脆一口气成立了十只捕蛇队。准备直接控制终端,也顺便在任上好好捞一笔。
  所谓物极必反,正当耗子准备大干一场,闹点银子娶房媳妇。一场灾难悄然而至。
  日期:2011-9-30 23:23:00
  那天耗子刚领到月俸,就跑到龙兴寺(唐贞观年间所建,建国初期还有,现在改为地区军分区的福利房了。)上香许愿。

  耗子怎么会去龙兴寺去还愿了,说来还有一段渊源,儿时的耗子,个子小,身体单薄,而且老生病(所以得来耗子这个名号),耗子的母亲怕他养不活,就把耗子送到龙兴寺,希望佛爷能保佑小耗子平平安安。因此耗子从小就跟佛接下了缘。
  当时永州境内道家盛行,有名的寺庙不多。不过龙兴寺主持是金刚罗汉转世,不仅道法高强,而且慈悲心肠,济世为怀,所以香火比较旺盛。
  耗子刚添完香油,求了个平安符,准备找摆卦的和尚问下姻缘,结果撞到一个人。
  观此人器宇轩昂,威风凛凛,一副文人打扮周身却透出征战杀伐的气势。
  耗子当就吓的迈不开步子,浑身颤抖。

  来人轻扶起耗子,忽然传来老主持浑厚的声音。
  柳宗元见到老主持,忙施一礼。
  打扰贵寺,希望能跟主持学法论禅。
  耗子呆呆的站着,好像记不起来寺庙是为了问姻缘。
  第二天,官府的捕蛇团就出发了。
  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所有蛇有可能出没的地方,说来奇怪,连续半个月,别说异蛇,连条蚯蚓也没有看到。
  当捕蛇队返回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透着失望。
  日期:2011-9-30 23:42:00

  由于连年捕蛇,永州的蛇数量大减,几条成精的老蛇,看着同胞被屠,坐不住了,精心密谋了对人的反击。为什么捕蛇队看不到哪怕一条蛇了,因为蛇精在召集群蛇开会。一场人蛇大战即将上演。
  蛇精幻化成人入城散布永州有蛇王,蛇王所在的地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和名贵药材。
  翌日,永州城人人都在唱:“请来蛇王,永不愁粮”。
  蛇精在散布谣言的同时还托梦给当时州府的一把手,告诉他,州府大人就是这批宝藏的主人,吃了那些药材还可以长生不老。
  州府大人一觉醒来,春心荡漾,对手下说出一二,马上召开动员大会。

  捕蛇队第二次大扫荡开始了,为首的不是以前的老队长,而是州府大人的心腹,一个独眼的道人。
  看到道人,耗子和几个老猎手隐隐约约的感到不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