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依依——青葱岁月我和她们的故事

作者: 柔情坦克

  日期:2011-9-20 13:18:00
  (001)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我叫郭明涛,性别男。

  我是一个抓住了七十年代尾巴出生的人,离八零后只差几步。
  我籍贯是辽东的一个美丽边境城市——DD市,我就是在这个城市山区的农村出生并长大的。
  我的父辈是传统中国农民,由于受文革的影响,父亲和母亲都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了。
  没有上学读书是他们一生最大的遗憾。
  除了父亲、母亲外,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她们分别大我四岁和两岁。
  上学期间,我们姐弟三个学习的成绩都不错。

  小学时我们三人的考试成绩分别一直都是本班的第一名,这也是父母在全村人面前一直引以为荣的!
  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等到大姐读到初三时,二姐正读初一,我读小学六年(我上学比正常儿童早了一年),这时一直靠种地为生的父母同时供我们三个学生读书就比较吃力了!
  转眼到了六月份,接近了学期末,大姐就要选择报考志愿(那时初三向上报考的志愿有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中专、师范学校等),以大姐的学习成绩和本人愿望是考重点高中,因为一旦考入了重点高中,就意为着一只脚已经踏了大学的校门(九十年代初,大学没有扩招,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有了工作,甚至抱上金饭碗,很多农村学生都以此为契机跳出农门)。

  此时我也面临着考初中挑战,我家当时的条件最多只能供两人读书(我们国家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就一直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能上初中的,要考试,最终也就三分之二的人真正从小学跨入初中,严格意义上说,完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免除学杂费是从温当总理后才得以实现)。
  一天晚上,父母把我单独叫到房间,说要找我谈话,我感到一种不详预感向我袭来!……
  日期:2011-09-20 13:54:54
  (002)
  父母把我叫到房间,他们扭头坐在炕沿上,我站到屋中间。
  父亲点上一支自制的、纸卷的土旱烟,紧锁着眉头一口接一口的吸着烟,一言不发。

  母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父亲,终于忍不住推了父亲一把:“老钱,你倒是说话啊!”
  (我们家并不姓钱,这只是父母相互之间的一个称呼,相当于‘老伴’、‘那口子’。据父母给我讲,这是他们那代人对自己另一半的称谓,据说是源自于知青时代的一部电影《青松岭》中的主人公‘钱广’,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可能会有些印象)
  父亲叹了口气:“还是你说吧,老钱!”
  “你啊,得罪人的话你都让我来讲!看来只能我当这个恶人了”
  母亲转向我:“明涛,我和你爸商量了,你两个姐姐学习都比你好,又都是女孩子,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是明摆着的,只能供两个学生,你看……”

  没等母亲话说完,我心里一下子明白过来了,立即打段她的话,说:“不!妈!我也要上学,我还要读初中、上高中、考大学,你们千万别让我辍学!”
  父亲咳了几声,可能是烟太呛了,也可能是听我的话后的反应。
  母亲和我都不说话了,屋内静了几秒钟。
  父亲抬起头,看看我说:“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我们家的条件摆在这儿,只能做出取舍啊,你是男孩子,将来在社会容易立足,所以……。”
  “爸!只要你让我读书,我新衣服不要了,新书包不要了,玻璃球和啪叽(小时我们玩的带人的圆形纸牌,读piaji)都不要了还不行么?求求你了,我只要上学读书!”我带着哭腔说。
  “我和你爸商量好了,你早点下来帮我和你爸拾弄拾弄地,再学点木瓦匠手艺,过几年我们有钱了帮你盖个新房子,娶个漂亮媳妇儿!……”母亲补充道。

  “不!我要上学读书!”
  我哭着喊道:“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读书,上大学!!!”
  父母都不做声了,屋里只剩下我的哭声。
  突然“砰”的一声,屋门被推开了,大姐和二姐冲了进来,她俩一把抱住了我,也都哭了起来。
  大姐边哭边央求父母说,“爸、妈,你们就让弟弟读书吧,我不读高中了,我去读中专,省下来的给弟弟读书!”

  母亲看着我们,早已哭成了泪人;父亲深深地吸着烟,不断地叹息……
  日期:2011-09-20 14:18:53
  (003)
  1990年夏,大姐放弃了读高中,考取了天津一所邮电职业中专学校上学。
  由于当时的中专定向培养,用人单位直接补助多,她的学费就比读高中要省下了一大部分。
  而正是由于大姐牺牲了自己的理想,让我有了进入初中学习的机会。

  当然,我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了,以全乡镇第四名的成绩进入了乡初中读初一。
  二姐和我在同一所初中,她升到了初二。
  我和大姐二姐,这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比上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父母原有的收入已经不能供得起我们上学,而且还欠下亲戚朋友一大笔钱。
  有时候我在想,人在某种情况下确实是需要一些压力的!家中的现实,不得不让父母去考虑如何多挣钱,提高收入来供我读书。
  忘记给大家介绍我的家乡了。我家所在的DD市位于中国边境,隔着美丽的YL江与CX相望,往南不到三十公里就是YL江入海口,当地的丝绸、纺织业非常发达,再加上味道鲜美的黄海海鲜,九十年代初的DD市很快就在改革的春风中迅速发展起来。
  父母就是在国家政策与我家实际条件相结合的情况下,投身了丝绸纺织的源头行业——养蚕。

  天资聪明的头脑加上国家优惠政策,父母很快就解决了我们家温饱问题,当然,我们上学的学费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1993年,我考上了DD市一所重点高中。
  二姐在我的前一年就考上了这所高中,在她的榜样带动下,我的学习已经超过了她。
  此时的大姐已经在DD市YB区的一所邮电局上班了,成了一名正式职工,那时邮政和电信还没分开,她是负责电信工作这一块。
  我的高中这三年几乎在“读书”和“玩”齐头并进、比肩发展中度过的,因为我没有其的爱好——除了爱玩。电子游戏厅、台球厅、录相厅、旱冰城是我经常去的地方,足球场、篮球场也都经常有我的身影,其他的事——比如喝酒、打架、与女同学搞对象等等,根本找不到我。
  但不管怎么爱玩,我都没有忘记学习,因为读初中前的那个晚上——父母要我辍学时的对话已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知道我上学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姐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改变了她一生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一定要考上大学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大姐、对得我自己的这样的信念。

  所以再怎么喜欢玩,我也从未曾放松过学习。
  还有一点在这要说,我上高三时,二姐已经考了北京的一所重点本科大学。
  通知书到的那一天,全村都沸腾了。因为二姐是恢复高考以来,我们村第一个考上北京的女大学生,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挤了满满一院子,大家都表示祝贺,父母大姐二姐忙着给大家让座倒水,晚上村长还专门请乡里的放映队给放了一场露天电影来庆祝二姐金榜题名。
  在大家赞誉羡慕中,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甚至要超过二姐。
  日期:2011-09-20 14:43:34

  (004)
  进入高三,我便很少出去玩,甚至最后断了玩的念头,一门心思扑在高考前努力上。
  其实,进入高中后,我学习成绩一直还是都不错的,但由于贪玩也确实牵扯精力,所以在高中二年级时成绩有所下滑。
  高一时,我的成绩一般排在全年级的前30名,班级的前5名。但到了高二最惨不忍睹的是,我的成绩排到了班级的倒数第5名,全年级就根本找不到位置了!(我们这一届全年级有10个班,每个班约60人左右,班级的倒第5,大约是全年级的第550名左右吧,呵呵)
  我就是在这样的成绩下升入高三。说句心理话,这并不是我的真实成绩,我的基础还是不错的,每次上课还都是非常认真地去听,而且也都能听得懂。
  而且还有一点在这里必须要说明,尽管我贪玩,但从来没有逃过正式的课,只是在自习课,特别是晚自习和业余时间从来不加班加点学习的!
  虽然我入高三时的成绩是班级倒第5(高二到高三我们没有分班,还是原班人马,只是班主任换了),但当我认识到还有不到一年时间高考、下定决心奋起直追时,我的成绩很快就赶到前列。
  记得那时每月有摸底考试,10月份第一次月考,我就从倒第5上升到第40名(前进了17名);11月份月考我上升到第33名;12月份我上升到第8名(这次进步幅度大);1月份我已经进入了班级的前3名,而且从这个月开始我就没脱离过班级的前三甲,年级的前10名(我们这届高二开始分文理班,文科班6个,理科班4个,我是三年4班学理的,我们班学习冒尖好的同学多,所以我们班的前3名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样的进步幅度,当然引来很多人的怀疑,“羡慕嫉妒恨”的人大有之,特别是那些为了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的同学,每天起五更爬半夜,但成绩始终原地踏步,没什么进展,对我不是嗤之以鼻,就是用卫生球眼珠翻看我,言下之意:小子,就你,也能考这么好,抄袭的吧!
  就连我们教物理的班主任王老师,在1月份的月考结束成绩出来发卷纸时,其他的人都由科代表来发,只有我的由他亲自送来,拿着98分的试卷(满分100分)问我:“这是你自己的真实成绩么?”。我很坦然的说:“是我自己的”。王老师好像是对其他同学又像是自言自语说:“要真是自己的成绩,那考个重点大学真的没什么问题,这可是全年级单项第一名啊!”

  王老师教我们的当年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前年我们几个高中同学在一起聚会时,我听说王老师已经不在了,着实伤感了一阵,因为高三的下半年,他老人家对我确实非常关照,使我的学习成绩提高好多。
  日期:2011-09-20 15:09:07
  (005)
  转眼到了1996年的春节,我们放了不到十天寒假,简单的调整了一下,就又都返回学校,投入到高考前最后半年的冲刺!
  这时的模拟考试已经是半月一次了,题量很大,题型很多。一方面是让我们接触更多的试题,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我们提高临阵的心理素质。

  因为我的成绩提高的让老师和同学们有些惊诧,所以下学期刚开学的几次考试时,监考老师都对我格外“照顾”。
  但让他们失望了,成绩出来后我依然是全年级的前10名以内,确切地说班级第2,年级第5。
  同学们服了!老师信了!
  班主任王老师甚至在全班人面前说:“明涛是个考试型选手,心理素质好啊!”
  到了五月底六月初,准备填报志愿了(那时是先考试后填报志愿),我不知道怎么填,就回家问父母,他们也没给我什么意见,只是说你有能力就报好一点儿的大学,反正家里条件能供的得起。
  这里交待一下,我父母从养蚕做起,后来又做了服装生意,自己家还开了个服装加工做坊,特别是赶上了前苏联解体后那几年,东北地区的服装很多都卖到了俄罗斯,销路很好,利润很大,我们家也就在那几年彻底打了翻身仗,而且可以说提前进入了小康生活:

  在老家盖上了二层小楼,成为我们村甚至是乡里的冒尖户。
  在DD市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了一个二室一厅的房子,主要给在城里的大姐住,后来成为了她的婚房。我想父母没能让大姐读高中、上大学,可能是他们的一块心病吧,所以对大姐特别好,尽管大姐从来没对他们提过什么要求。
  既然父母没意见,这事儿我也不好和大姐商量,怕勾起她的不愿回想的过去,我只好给在北京上学的二姐打了电话。
  二姐给我提了两点建议:一是以我现在的成绩最好报考一类重点大学,努力拼一下,上线的几率非常大;二是选择专业要有前瞻性,不要和大家挤在一起过独木桥,因为你现在努力去争取的专业,不一定是将来有发展空间的。
  我又询问了部分同学,还有王老师。王老师给我推荐了几个学校,他说我的成绩考清华北大也有可能,但没有十成把握,但如果报考浙大、南开、同济、F天、南大、天大等学校上线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最终,我自己决定我的第一志愿报上海F天大学**专业(学校名改变了一下,但相信大家会猜得出来!专业就别说的太具体了,呵呵,隐匿一下),因为上海是我心目中的大都市。每当提起上海,眼前浮现的是东方韵味与欧洲风情并存的摩天建筑,曲折回旋、幽静繁复的老弄堂,发黄的旧月历牌上美人的笑颜,奢华蛊惑的霓虹夜色;耳畔回响的是风花雪月的上海故事,老歌“夜上海”旖旎的曲调,飘荡大街小巷的吴侬软语。我喜欢这座城市。

  第二志愿是浙大,当然也是因为喜欢杭州,其实我知道,F天录取不上,浙大也根本不能录取我,所以第二志愿基本上是扯蛋。
  第三志愿,我报考了北京的一所普通本科的冷门专业,说心里话北京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城市,但主要是因为二姐在北京,如果前两个不录取我,第三志愿的学校是一定会录取我的,这样我就又可以和二姐在同一个城市学习了。
  填完志愿后,离考试的七月7、8、9三天是越来越近了(现在高考改为6月份了),只有约一个月的时间了,模拟考试也就只有一次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同学们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日期:2011-09-20 15:30:06
  (006)
  不知道为什么,越接近高考,特别是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我的心理反而放松下来,每天除了正常的复习外,我偶尔还散散步,听听音乐,也不再熬夜复习了,早睡早起,生活反而规律起来。

  上战场的日子终于来了!考试开始了,母亲也从家中赶了过来,一直在考场外陪了我三天。
  记得一共是考五门,第一天上午是语文,下午是数学,第二天是上午是英语,下午是物理,第三天上午是化学(时间太久了,不知道记得对不对),每门150分,满分750。
  最后一门考完走出了考场,我终于长出一口气,这一年多的加班加点终于有了终点。母亲在门口等着我,我们叫上一辆出租车回家了。
  到家后,父亲和大姐都在家等着我,大姐关切的问:“明涛,考的怎么样?”
  “正常发挥吧”,我淡淡的说。

  我感觉我考的应该还可以,只会比平时好,不会比平时差,但成绩没出来,也不敢妄自说大话,还是等到时让成绩说话吧,谁知道中间会不会出差错?(我们考大学时竞争是很激烈的,替考、换卷纸、高考移民、冒名顶替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再加上语文英语好多都是主观题,那就要看判卷老师的个人喜好了)
  父母和大姐见我不是特别兴奋的样子,以为我没考好,所以不住的安慰我,说什么胜败兵家常事,不行就明年再考等让我宽心的话。
  我不想再听他们说下去,主要也是考完试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我感到特别的累,我和他们打了声招呼,独自到二楼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嘿嘿,这时我们家已经住进了二层小楼,父母在楼下住,我和大姐二姐在楼上各有一个房间)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迷迷糊糊听到大姐叫我去吃晚饭,我说了句“不吃了,你们吃吧”,翻了身又睡着了。
  睡着睡着就感觉耳朵和鼻子特别痒,打了两个喷嚏一下子醒了,床边传来两个家伙的坏笑声音,我一翻身坐起来,大帅和大卫正用头发在调戏我呢!

  大帅和大卫是我的发小,我们都是一个村的。
  大卫和我小学就一个班,后来一起读初中高中,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连参加高考的勇气都没有,会考结束后,他就不去上学了,就等着拿个高中毕业证。
  大帅小学初中时比我们高一年级,初三第一年没考上高中,又复读了一年,第二年和我一起考上的同一所高中,高中期间学习成绩中等,这次参加了高考,按模拟成绩,报了我们本市的一个市立大学。
  我猜可能父母看我心情不好(其实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有点累),又没吃晚饭,特意把他们叫过来的。不过他俩一来我确实很开心,因为从小到大他俩一直是我的好哥们。
  我问大帅:“考完试你累不,我怎么这么困呢”!
  大帅说:“怎么不累,我回来也一直就睡呢,直到晚饭我才起来!”
  大卫问我俩:“这试也考完了,你们两人有什么打算啊?”
  大帅说:“没什么打算,等成绩呗!”

  “别干巴巴地光等着啊,那多浪费时间啊”,我急忙喊到。
  于是,我把在心中早已经盘算好的打算给他们讲了出来,他俩一听都非常兴奋,跳着说:就这么办!
  日期:2011-09-20 22:36:11
  (007)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分头准备。

  我把我的自行找了出来擦干净(高三这一年我几乎没碰我的自行车,放在一楼的仓库里已经全是灰尘了),各个部位都重新检查一遍,补足了车胎的气。
  把运动背囊整理一下,吃的用的喝的装了一大包。
  用了一天时间,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
  晚上,母亲问我:“你折腾一天干什么呢”。
  我说:“你别管了,我明天和大帅还有大卫出去玩几天”。

  “那你爸知道么?”
  父亲现在已经是一家小型服装厂的老板了,在镇上(我们那93年撤乡设镇)建了新厂房,每天都忙着厂里的事,吃完早饭就走,忙到吃晚饭才回来,家里的事都交给了母亲。今天爸说镇上领导有个应酬,他要去陪下,现在也一直没回来。
  “我爸那么忙,你明天和他说下,我们几天后就回来,没有问题的,我们三个大小伙子会照顾好自己,就放心吧!”
  母亲不再说什么,只是用充满着疑问的眼神在看着了,仿佛她看着成长的儿子一下子长大了,变陌生了,让他有些不敢认识……
  第二天我和大帅、大卫骑着自行车出发了,我们先去五龙背,边玩边骑大约用了四个小时。
  那时五龙背的温泉还没有完全开发。我们泡了一会温泉,又野浴了一会儿,晚上睡觉前吃了点方便面和火腿肠,三个人就挤在一个简易帐篷里呼呼大睡。骑车,爬山,游泳,都是大体力运动,我们确实都累了。

  一觉睡到天亮,周围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中的人也都起来了,我们相互点点头,也算打过招呼,然后在小溪里洗了把脸,吃了点东西,收拾下东西,向下一站出发!
  下一站是凤凰山,这个路相对近些,凤凰山玩了两天,又向冰峪沟骑行,路上就走了两天,大帅有点吃不消了,到了冰峪沟,我们先调整了半天,主要是照顾大帅。
  冰峪沟玩了一天,仙人洞玩了一天,又骑了一天车,到了吴姑城,吴姑城没什么好玩的,住了一晚上就向DL市进发!
  一天后到金石滩,从金石滩到老虎滩、旅顺口、老铁山,棒棰岛到森林动物园、海底世界(顺序可能记得不清楚了),在DL市足足玩了一周多时间。
  回头数数时间,已经骑车出发半个多月了,我们三个玩的真开心,不过也都黑了,瘦了,累了。我们决定返回DD市。
  日期:2011-09-21 07:23:09

  (008)
  回去的路我们没有再游山玩水,而是一路顺着黄海大道骑行,两天后到达DD市。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的瞬间,心中暗念回家的感觉真好!
  后面的日子就是在家陪陪老妈、到老爸的工厂看看,帮着干点零杂活。
  七月底八月左右的一天,班长给我说打电话说,成绩出来了,让我到学校去看看。我问她自己考多少分,她说还不知道呢,约我们明天都到学校去看成绩。
  人在盼望中的时间是最难过,比如等人、等车、等航班等等。
  那一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果,直到后半夜我才迷迷糊糊地睡地。
  早上醒来后,我洗漱完毕,简单吃了口早饭,就坐上公交车去学校了。现在还能想起那天是穿了件横版条纹T恤、浅蓝色纱裤和一双拖鞋。

  到了学校后,很多同学都已经来了,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悲,但我看大多数同学都不太兴奋。后来了解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预估分数都太高了。我其实没有什么高的要求,只要能发挥出平时模拟考试的水平就行。
  在学校的公示板前,我看到了班长和我们班的十几名同学,他们都在那儿议论着成绩,看到我来了,一个女同学对我说:“明涛,你这次成绩真好,年级第三呢,把我们班成绩最好的方**都超过去了”。其它同学也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又有人和我说:“没看出来你小子真像王老师说的,是考试型选手,真厉害!”
  我微笑着,暗想我的成绩应该是不错的了!
  分开人群,我往前挤了挤,看到了公示榜的第三个人的名字就是我:

  郭明涛,604分。
  再一看排在我前面的两个人,第一名是我们学校头把交椅:吴**,613分,这个成绩虽然排名第一,但比起他平时考试的霸气成绩还是要下滑20多分。第二名是我们班长:谢**605分,她平时都是我们班的4、5名左右,这次比她平时的成绩要多30多分,而我的成绩则比平时要多20多分。我后面是的第四名是二班平时在年级前三名徘徊的田姓男同学,第五名是我们班平时的第一把交椅方**,这次没考好比平时少了50多分。(以上我说的是理科四个班的排名,不算文科六个班的同学,其实文科班大排名第一名还没有我的分数高呢)

  我转头对班长说:“班头,你才是真正的考试型选手啊,平时真人不露相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