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机关笔记
作者:
良苦用心2011
日期:2011-6-5 15:31:00
机关笔记(纪实小说)
题记:在机关工作几十年,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风和雨,许多往事总是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一直想写点什么,记录一下机关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所闻所见所感所悟。于是,便有了写机关笔记的想法,纪实性地反映机关的一些原生态状况。虽属纪实,但毕竟是文学,必定不能当真,请勿对号入座。其实,生活比文学更残酷,也更精彩。
一、干部推荐(一)
组织部要到机关来推荐局机关班子人选,而且是在机关内部和下属单位干部中产生,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整个系统传开了,许多人都在跃跃欲试,要知道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几十年来,好像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或者叫明规则吧,局机关中层干部想提拔进入局领导班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曾经担任过局党委书记的一位老领导就公开说过这样的话。要想提拔,可以,到下属单位去吧!
实际上,这次干部推荐,真正有竞争实力的机关里就那么几个人,谁行谁不行,大家心里有数,领导心里更清楚。
新来的局党委书记姓华,五十多岁,平顶头,国字脸,体态福相,看起来平易近人,到机关还不到两个月,他许多人还叫不上名,对不上号,更谈不上了解。办公室几个人他算是熟悉了,因为办公室在机关里地位特殊,要为领导服务,天天文来送往,请示汇报。那天,刚好办公室耿主任到他办公室汇报工作,他示意耿主任坐在他对面,说:“耿主任,最近组织部要来推荐干部,充实局班子力量,你知道吧,要好好把握机会啊!”耿主任急忙说:“谢谢领导提醒,还请领导多多关心!”
耿主任当然知道这次推荐干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他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可以说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好好把握。他已经满四十岁了,在办公室岗位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放弃了多次调任市政府工作的机会,在局里前后服务了三、四任领导,虽然受过不少委屈甚至打击、排挤,但感到心慰的是,工作成绩得到了大家的公认,领导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思想意志得到了长期的磨练。论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在机关也是数一数二的,完全能够胜任班子副职岗位。但他知道,经验告诉他,仅有能力和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看局党政领导的意见。今天华书记的话,似乎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第二天一上班,史局长就把耿主任叫到他的办公室。(待续)
日期:2011-06-06 17:32:29
二、干部推荐(二)
局长办公室里,史局长正靠在椅子上,瘦弱的身体整个都埋在里面,紧锁眉头,想着任何与耿主任展开今天的对话。
说实话,这些年耿主任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他过去担任副职还是现在担任正职,都是一如既往,毫无怨言。由于他和前任书记关系搞得很僵,甚至一开会就争吵,作为办公室主任的耿主任夹在他俩人中间,左右为难,但始终坚定地支持他的行政工作。为此,前任书记总是找机会处处为难耿主任,总想把他从办公室主任的位置拉下来,以安排自己的亲信替换掉他,从而架空局长并彻底操控机关行政工作。甚至利用机关机构改革之机,组织人员整理耿主任的黑材料,象文革时期那样,最后在党委会上引起大多数党委成员的强烈反对,使会议不欢而散。
其实,关于他和前任书记的职务分工,市委早有定论:书记负责党委工作,局长负责行政工作。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找他们谈过话,但前任书记仍然坚持已见,说在机关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就是要管行政工作,并拉拢班子个别成员形成小团体,公开与他对着干。
作后一名深得市领导器重的年轻干部,他很想多干出一些成绩出来,但许多工作又处处受阻,难以施展拳脚。特别是在他刚刚升任正职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称职的、可靠的、有一定资历的办公室主任来帮助他维持机关日常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那他就很难迅速开展有效地工作,尤其是推进重点工作,他要是有后顾之忧。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他把耿主任叫到家中,商谈办公室主任的人选问题。当时,耿主任说了自己的顾虑,不想卷入他和书记的是非当中,推荐办公室的另一位同事当办公室主任,并答应办公室有什么中心工作到时可以帮帮忙。但是,他没有同意耿主任的意见,并恳请耿主任帮帮他,说两年以后有机会推荐耿主任担任局领导副职。
想到这里,史局长不由得后悔起来,责怪自己当时要封什么官许什么愿呢?也许是心情迫切之下的一种真情流露,一时感情冲动之为,不能当真,也不能承认,何况这种承诺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当然他自己的老婆不能算,当事人又不好公开说。现在关键是要稳住耿主任,先谈谈再说,以免下午开党委会统一班子成员思想后,他知道了就很被动,让他从心里看不起自己,不利于今后的工作。
“史局,有事找我?”耿主任一进门忙问。
“对,你先坐下来再说。”史局长从椅子上坐直,递给耿主任一支中华烟,两人都点着抽起来,相视一笑。两人年龄差不多,平时私下里都很随便,没有外人时他也不摆什么架子,今天便是如此。
“你可能也听说了,明天组织部就要来我们这里推荐局班子副职,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万一民主推荐没有推荐上,也不要有情绪、发脾气,下次还有机会,机关科室还有几个副处级岗位空着,准备下一步再配备。”史局长一边笑着说着,一边心里盘算着,并注意着耿主任作何反映。心想,因为办公室主任位置得罪人,尤其是大多是为他担当得罪人,很难民主推荐上,何况下午开会还要班子成员做工作,以确保既定人选推荐上去。再说,有意说出下一步人事安排,也好使耿主任看到还有希望,对这一次推荐就不会太较真。
“谢谢史局,也请史局支持我一下。如果推荐不上,说明我没有群众基础,我不会怪任何人,这一点请史局放心。”耿主任应道。他心里很清楚,史局的话只是没有明说这次没有考虑推荐他,但是他想努力一下,碰碰运气,万一推荐上了呢,还是要史局支持,所以说些感谢的话、表态的话,权当应急之策。
“那当然,以你的能力和水平,也完全能够胜任局班子副职岗位,关键要看明天推荐情况怎么样。”史局长随便附和着说。(待续)
日期:2011-06-09 15:14:34
三、干部推荐(三)
下午党委会召开前,史局长先跟华书记通了气,再分别找局班子成员谈话,以免开会时意见不一致。这也是机关研究重要问题尤其是人事问题的一惯做法,工作做在会前,真正上会研究不过走走形式。按常规,书记分管人事,这些工作应该是书记做,只是华书记刚来不久,许多事情包括他自己分管的人事工作还都是听史局长安排。
一切如史局长所愿,党委会顺利通过了他提名的人选,各党委成员并被要求做好各自分管部门和单位人员的思想工作,以确保明天提名人选顺利推选出来。
对这种强加人意的做法,个别党委成员心中也有意见。虽不好公开反对,但私下里也表露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会后不久,就有几个领导给耿主任暗示,叫他也做做工作,表示虽然公开场合不好支持他,但无记名投票时他们会考虑的。
像任何一次干部推荐时一样,打招呼、打电话、发短信的拉票战迅速在整个局系统蔓延。有帮人打的,也有自己打的,还有领导打的。晚上,耿主任在家里也接到一个电话,是局下属单位舒主任打来的,说他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想趁这次机会调到机关里来,请耿主任帮忙在机关里为他打打招呼。耿主任边应着边想,这人是不是求官心切,病急乱投医呀,哪有跟自己的竞争对手打招呼的。听说这个人在上一次推荐干部时,史局长帮他也这样打过招呼,叫一位很有威信的机关干部帮他做做工作,这位干部还真的按史局长的意思帮他打了不少电话。许多人接到电话后都不得其解,因为大家正准备推荐这位干部,而这位干部反倒推荐别人。结果这位干部被推荐上了,而舒主任没能如愿,一时传为笑话。
第二天上班后,就有好几个同事跟耿主任透露,昨天晚上接到不少电话,有个别人以党委名义打招呼的,有领导为内定的人选亲自打的,有的人甚至扬言要志在必得,提醒他注意。耿主任只好一笑了之,并一一谢谢同事们的好意。
上午八点半,干部民主推荐会在局大会议室准时召开。按照惯例,局机关全体人员和局下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会议。
主席台上,华书记和史局长分坐在组织部水副部长两边。先照例是书记、局长说一番恭维、感谢的话。什么感谢市委、组织部长期对局系统干部的培养和关心,感谢水副部长亲自带队来局推荐考察,然后再进行自我表扬,说什么这次干部推荐,说明局系统的工作和干部队伍是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组织部的充分肯定的。要大家充分认识这次干部推荐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按照组织部和局党委的要求,慎重投上自己的一票。只是没有明说要推荐内定人选,大家一听心里就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打招呼,也是干部推荐时党委所谓驾驭局面的一惯手段。表面上看,既不违背干部推荐任用条例,又让人听了抓不到把柄,就是上级领导听了也不能说什么。接下来就是请大家欢迎水副部长作重要讲话。
水副部长个头很矮,坐在桌前就像扒在那儿。他从座椅上欠了一下身,对下面点了点头,便开始介绍这次干部推荐考察小组的成员,强调这次干部推荐的目的、意义,介绍推荐考察程序、方法,并宣读了干部推荐任用条例中的副处级干部任职条件,要求大家抛弃个人恩怨,从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工作出发,公平、公正地进行推荐,同时请大家配合考察小组完成好这次干部推荐考察工作。
会议依次进行投票、统计,结果出乎意料,也实乃情理之中。(待续:考察风波)
日期:2011-06-11 19:03:28
四、考察风波(1)
小会议室里,水副部长和考核小组人员正在向华书记、史局长反馈推荐情况。按照得票多少,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人事科的杜科长、办公室的耿主任以及下属单位的舒主任。而这次推荐局副职岗位只有两人,按照组织部到局系统推荐干部的通常做法,都是确定等额人选进行考察,照这样下去,舒主任就不能列为考察对象。
史局长得知这样的推荐结果,非常气恼,但又不能过于外露。毕竟是大家公开投票选出来的,他总不能把人家耿主任强行拉下来吧,何况他没有这个权力。他这人心气高,肝火旺,自己费尽心机操作的事,岂能就这样黄了,何况自己跟舒主任再次许诺过了。上次推荐闹出了笑话,这次可千万不能控制不了局面,否则人就丢大了。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只有求助水副部长了。急忙媚笑着说:“水副部长,您能不能考虑增加一个考察名额,进行差额考察。”
水副部长没有马上回答史局长的话,而是朝华书记看了看。华书记知道是在问他的意见,便说:“我到局里时间不长,对局系统干部的了解还不深。既然史局长有这样的想法,肯定有他的考虑和道理,我没有意见。请水副部长最后决定。”
“没有意见”往往是事情还没有最终决定时的一种最佳表态方式。既不是完全同意,又不是明显反对,何况前面又有理由,决定权又不在自己。
水副部长听后点了点头。心想,这俩个人一个年轻气盛、直来直去,一个谨小慎微、圆滑老练。史局长是一门心思想把舒主任提拔到局里来,之前也跟他多次汇报过。华书记虽为书记,但刚来,与这些干部没什么感情,提谁不提谁都无所谓,犯不着得罪史局长,也就做个顺手人情。
现在该是要水副部长自己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候了。如果舒主任进入了前两名,当然只要等额考察。现在问题是舒主任排名第三,只有差额考察,他才有希望。作为上级组织部门的领导,水副部长当然知道内定人选落选后面临的压力,不能不考虑他们的要求,更何况史局长和舒主任与他关系都还不错。于是便说:“你们的要求,我们考察组再研究研究,然后向部里请示一下。”
史局长一看情况有所转机,马上喜形于色,连声道谢后与华书记离开了会议室。
很快,考察组就做出了差额考察的决定,并分组找人谈话。
这时,局机关里又开始热闹起来,相互之间议论着。在机关里,干部提拔始终是个最热门的话题,谁也不会公开嚷嚷要当什么官,甚至可以说些不屑一顾的话,但谁也都想混个一官半职,提高一下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这种既有“面子”又是“里子”的事,暗地里大家都是较着劲,谁也不服谁。
走廊里,刚谈过话后的老干部科刘科长就开始“放炮”了,边走边气愤地说跟人说:“凭什么都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我们为什么不能考虑?”刘科长是年近五十岁的女同志,虽徐娘半老,但仍喜欢逞能好强,什么事情都想争个高下。年轻时自认为有几分姿色,也深得某些领导的“赏识”,为此还曾在党委会上公开为她要官,引来班子成员的一阵调侃。
也有几个年轻人心生嫉妒,说自己的科室接触面小,没有办公室、人事科跟局下属单位负责人接触多,当然只推荐他们了。
知道一些内情的人,更多的是在议论耿主任和舒主任谁上谁下的问题。有的说,应该都让年轻人上,像耿主任这样综合素质比较好、能力强、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重点提拔。也有的说,现在提拔干部是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公开推荐,实质上早已内定,纯粹是走走形式,别把这种考察当真。还有的说,别看史局长平时对耿主任很器重,那是史局长存有私心,要耿主任为他多干点事,关键时候还得看实质性关系。言外之意是,史局长与耿主任只是工作利用关系,而与其他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耿主任在办公室里也听到些议论和反映,有来真心祝贺的,也有逢场作戏的。这个时候他只能在办公室待着,哪儿也不好去。这时,电话响起,是人事科的人通知他去谈话。
通常,在所有人谈话结束后,最后由水副部长与考察对象亲自谈话。(待续)
日期:2011-06-12 18:47:46
五、考察风波(2)
考察组成员分成三个组,分别找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局下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局班子成员谈话,也就是口头推荐,当面询问你推荐的人选及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包括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小会议室是临时作为水副部长的谈话室,他已经分别找局班子成员谈过了,现在开始找考察对象谈话。耿主任轻轻推开会议室的门,进去跟水副部长和另一个工作人员礼节性地打过招呼后,便在他们对面坐下来。
一见面,水副部长开门见山地说:“耿主任,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部研究同意,你和另外两位同志被列为这次局副职岗位人选考察对象。想听听你本人的想法。”
“感谢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也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受组织培养多年的机关干部和共产党员,我一定服从组织的安排,自觉接受组织的考察。这次如果能走上局领导岗位,我将决不辜负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在新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如果考察没有选上,也决不气馁,将努力克服不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如继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请组织上放心。”耿主任作着表态性的回话。他心里很清楚,三个考察对象中,只有他是在没有组织支持的情况下,硬是通过大家推荐上的。但眼下还得说些违心的话,不想这么说也只能这么说,必须这样说。
“你能这样考虑很好,每一位考察对象都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组织上会非常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考察对象,也会对每一位考察对象做出公平公证的评价。请你谈一谈对另外两位考察对象的看法,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水副部长在肯定耿主任想法的同时,又开始发问。
这是一个对竞争对手如何评价问题的考察,回答必须慎之又慎。既不能抬高别人,更不能贬低别人。评价过高,相对来说就会把自己比下去了。评价太低,就会给人产生故意打压别人的嫌疑。分寸掌握不好,就容易给自身带来被动,将直接影响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耿主任略加思索后,实事求是地对另外两人一一做了评价。
实际上,这两人在背后一直在说他的坏话,甚至诬陷他,他也有耳闻。舒主任就曾经到处说,史局长与前任书记搞不好关系,责任在他。人事科杜科长更是极尽挑拨之能事,向史局长打小报告,说他在财务报销时乱审批。一气之下,他找到史局长要求杜科长当面说清,结果杜科长却拿不出证据来。更有甚者,有一次,检察院在一个局下属单位调查办案,杜科长便在机关里造谣传谣,说他被检察院带去了。他听说后,非常生气,立即打电话到杜科长家询问此事,杜科长只好向他道歉。杜科长还说局里一个领导拿了这个单位两万元钱。这个局领导那能容忍有人这样造谣诽谤他,便要求局党委必须彻查此事,还自己一个清白。结果,杜科长向这个局领导当面检讨,保证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当然,这些事,今天这个场合是不能说,说了也是白说。在机关里,一些人就是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飞短流长,目的就是败坏别人的名声,以此排挤、打压对自己有威胁的人,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
谈完话后,华书记把耿主任叫过去,吩咐他中午安排几份盒饭,叫他也留下来,一起陪水副部长一行吃个工作餐。(待续)
日期:2011-06-14 10:44:18
六、考察风波(3)
从组织部进行干部推荐、考察到最后确立拟提拔任用人选,中间还有许多程序要走,不确定因素很多,活动空间也很大,特别是像这次局副职岗位“三选二”的情况,最终总有一个人要落选下来。可想而知,背后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人事科杜科长的表姐最近可是没有少为杜科长忙活。她到组织部工作差不多有两年了,人很泼辣,喜欢交际,跟组织部的几个领导和管干部的几个实权科室的人也走得近。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在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这次推荐前,她很早就从部里得到消息,便开始做工作,在部领导面前表达杜科长的强烈愿望,恳求部领导给予关心。在私下里还跟将要去考察的人打招呼,请求关照。
考察一结束,她又开始打听起考察情况来,有事没事经常往几个参加考察的科室跑。她知道,上部长会议研究,考察情况如何报告非常关键。表弟小杜她最了解,由于他所在的科室比较有实权,平时办事总是要人求,背后又喜欢说人闲话,得罪不少人,工作又不是很突出,肯定有不少人对他反感,给他提意见。必须尽快摸清情况,好采取应对之策。工作做得早,关系又拉得近,或许对某些问题,就可以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或者能换一个角度去写,表达的意思也许就绝然相反。她不仅在部里频繁活动,还经常在市纪委进进出出。因为,组织部在干部考察中还要征求市纪委的意见,考察干部的廉洁情况,核查干部有没有违纪问题。这可是一票否决,绝对不可小视。
舒主任在这方面可遇到了大麻烦。因为分配不公,领导比职工拿的多,就有职工向市纪委举报,结果查出了几百万的小金库。作为单位法人,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市纪委责成局里要对他进行严肃处理。有案件在身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按照党纪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是不能提拔的。史局长便把这事压了下来,故意拖着不办,更没有提交局党委会研究,而是反过来做工作,要求市纪委尽管结案,不要对舒主任进行处理,以便为这次提拔扫清障碍。
为了使这次考察顺利过关,史局长有意向组织部隐瞒了舒主任的违纪情况,并加紧跟有关市领导说情,以求改变市纪委的决定。同时,仍然没有放弃做耿主任的工作。因为耿主任排名在前,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如果主动放弃,实际上就是等额考察,那么他推荐舒主任的压力就小得多。只要市纪委不追究,这次提拔就没有问题。
史局长再次把耿主任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耿主任,据我了解的情况,这次干部推荐考察,你得票很高,考察时大家对你的评价也不错,给组织部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也为下一步重点培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史局长先试探性地说着,想看看耿主任的反映。
耿主任听到史局长说什么“下一步”之类的话,当时愣了一下,但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话中有话,也故意不去问明白,想听听史局长“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意思。便说:“谢谢史局和大家对我的肯定。这次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确实不想失去。我想,既然大家推荐了我,总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吧,还是想争取一下。请史局能够理解,在适当的时候帮我说说话。”
史局长一看耿主任没有明白他的意思,继续说:“这次如果能够提拔,那当然很好,可是毕竟名额有限啊。”
“不知史局想跟我说什么?”话已至此,耿主任不得不问。
“今天把你叫来,就是想跟你商量。你也知道,杜科长是曾经参加干部公开选拔考试入围的干部,现在也应该考虑他。舒主任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现在年龄大了,想到局机关里来退休,这次也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所以,局党委研究,这次主要重点考虑安排他们俩人。下一步局机关里几个副处级科室职位人选马上也要配齐,我想再安排你。”史局长只好把真正的目的说出来。
“史局,这样类似的话,我记得两年前你曾跟我说过,你不记得了?”果然不出所料,既然史局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耿主任也就顾不了许多,想提醒提醒史局长不要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其实,当时耿主任也不是冲着史局长的承诺才继续干办公室主任的,只是盛情难却,推之不恭。
“有吗?我绝对没有说过。我难道有什么把柄落在你手里?”史局长恼羞成怒,突然脱口说出这么一句话。
耿主任一怔,心想,他怎么不承认呢?又怎么能这样说呢?也罢,总算真正看清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便起身要走,说:“你不承认也就算了。这次我是被大家公开推荐上来的,说明公道自在人心,也不是随便凭什么所谓的组织和个人意见就能左右的。不想你能帮帮忙,相反,你却事前事后总是想阻拦我。你也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不要总是单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办事,不要太自私,做人做事得讲良心!我想,这不是你我说放弃就放弃,我只能等待组织部最终的研究结果。”
史局长万万没有想到耿主任会据理力争,完全不计后果。他气得目瞪口呆,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说不出话来,看着耿主任愤然而去。
耿主任回到办公室,想着刚才的那一幕,真是又气又急,不觉为自己担心起来。他心里虽然出了一口气,但也知道今天谈话的后果。以他对史局长的了解,史局长无论如何是不会同意他任副局长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是出乎他的意料。(待续)
日期:2011-06-15 00:11:07
七、考察风波(4)
史局长叫耿主任到办公室谈话的事,很快就在局机关里传开,而且传出不少版本。有人同情,替耿主任担心。也有人幸灾乐祸,开始落井下石。
一天,耿主任到市委办公室开会。散会后,在走廊里碰到郝副书记的秘书小王。王秘书跟他是多年的老朋友,一见面就说:“耿主任,我正有事要找你。”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