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打工故事:一入江湖岁月催,一入天涯深似海

作者: 倒车前行

  日期:2011-3-26 18:02:00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做汽车销售这行纯属误打误撞,但是到今天,我不得不离开,这是一个我四年故事的结局,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吧。也让我八一八我所知道的汽车江湖,和这里面光怪陆离的“明规则”——有些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现在我已经不做这一行,离开汽车的圈子,回老家休息。过去的几年看起来,像小说,也像连续剧,电影,让我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慢慢写下来,狠狠地八一遍。我尽量把发生故事里每个人、每件事写清楚,但是也不希望各位看官太对号入座。这个圈子不大,玩得也就是那一票人,总有时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在这个江湖里面,玩不下去了,被出局也算是正常。只能说这几年的日子,就这样写个回忆录吧。
  如果没有这些年汽车市场的火爆,也很难想像到我经历这一切的精彩,我开着车能够在我们小县城里兜风这个事情,肯定都是个浮云。虽然现在的我,车不新,人不老,钱不多,也不知道做点儿什么小生意,但我估计到会有一天,我会把车再卖掉,换一种活法。

  在此之前,我只是个落魄城乡青年,如果没有赶上这几年的高光景,我也许在老家的菜市场里蹲着卖卤味卤菜,捧着古龙的小说,也许跟老家的那帮哥们吃喝把妹,也许还可能帮兄弟打架进去了。
  现在我今天的生活不能算富足,至少烧汽油还是很贵的。现在我坐在包厢里上网,写老故事,骂骂社会上不公平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我怎样改变生活。但过去的在4S店打工的日子,已经改变了我。
  日期:2011-03-28 17:47:27
  四年多前,离开学校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有志青年,怀着满腔热血,希望改变社会,改变沈国。但现在过的是有些懒散的日子,回头想想这几年,那些曾经被我坑蒙拐骗的人,真的有些对不起。
  但做汽车销售这行,没有忽悠是不行的。表面上,我们是在销售,实际上都是靠骗,不是你骗我就是我骗你,谁能赚钱多,谁能爬得快,就看谁的骗术更高、运气更好。骗也是这个圈子的基本技术,甚至是艺术!
  特别想起来,那些看人卖车的故事,那些极品的“经典案例”甚至用违法犯罪的手段搞定“生意”,现在想起了真的是太龌龊!当然,和我们唱对手戏的那些买车的人,也都不是善良的人,我们跨越了道德底线,在车来车往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

  日期:2011-03-29 14:53:42
  我上的是汽车技工的大专,那个时候,大专已经被人瞧不起了。毕业前夕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学汽车技工的,无非是去修车,或者是到奇瑞或者哪条流水线上做个装配工。说起奇瑞,其实也是纯粹因为靠老家近,能不能进去还真不好说。
  在学校的招聘会上,拿着一叠简历四处转,四处扔简历,也看到4S店来我们学校招聘,居然还有招店长的。心里从来就没想过我会成为汽车销售,一直愣愣地想着,这里鸟不拉屎、学艺不精,怎么可能招得到“店长”!这4S店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我倒是很想加入他们,凑个热闹,当个群众演员。挤进去喝个倒彩、煽个风、点个火什么的,纯粹是唯恐天下不乱。

  记得负责招聘的是一个30岁出头的男人,短发精干、口才好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当时我听到他对周围的人说,汽车销售的收入要比其他工作高很多,是白领中的白领。
  说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放弃了之前自己的傻逼想法。招聘男嗡嗡地又介绍企业文化,又介绍什么四季空调的舒适工作环境……我基本上没听进几句,挤进去只是为了投一份简历,因为听说收入高,是“白领中的白领”。
  日期:2011-03-30 17:09:03
  我们念的是大专,学费不便宜,不过好一点的是,学校会安排我们去一些单位实习。
  我们一拨同学被发配到汽修行吃苦去了,另一拨跟老师关系好的同学,分配去4S店维修实习。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和老师混得不怎么熟,所以只好和一帮同病相怜的同学去了汽修行。
  我倒没介意在哪儿,毕竟都是年轻人,空了吹吹牛,一起看球赛什么的。几天下来就和师傅们混熟了,一个体型微胖的师傅大我四岁,和我关系最好,我也亲切地叫他老张。后来才知道,老张之前在道上混,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一年半以上的样子),出来后学了手艺就在这家汽修行里混上了。

  修车行没有4S店那些框框条条的东西,就讲资历,老张来的时间长,修车行上下都挺尊重他。老张表面上不怎么说话,但也乐意带人,我就跟着他屁股跑。从一开始给老张递扳手做起,充当起临时学徒,我也开始对车间里琳琅满目的保养用品产生了兴趣。
  老张每每把这些养护产品往发动机里倒时都很严肃地告诉我,一定要重视这些瓶瓶罐罐,这些养护产品以后就是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几次看他示范后就大致明白了,比如机油,一般保养时候买的机油都会比实际加的多一些,而老张并不会把原来的机油放完,忙的时候,一天省出个几桶机油还是不费力的,积攒多了封好,下一个客户来再假装开封。
  其他的让我找个具体的 例子再说。
  日期:2011-03-30 19:45:31

  那边在4S店实习的同学说,他们的日子多好过多好过,工作清闲又人模狗样的,看起来4S店倒是真把他们当人使唤。我们在汽修行里,却已经开始在车底钻进钻出地修车起来。几个好事的同学凑在一起抽烟说不实习了,打算着提前回老家混事。
  我没什么打算,本来也没觉得自己回老家能有什么发展,现在对老张人也好,对这些偷奸耍滑的师傅也好,也是又反感又感激。反感的是汽修行生人熟客两个价,这个也太明显了……还是说机油,街坊开黑车的熟人过来换,就是进货价,打上我们这些实习生的免费劳动力。要是遇到城里开过来的,出了点儿鼓掌什么的,一桶机油卖到200多以上也是正常。还不正常的是帮忙“检修”。

  特别是,面对车辆故障六神无主的半老司机,又是给大师傅们递烟,又狂吹嘘自己京A车牌如何如何的……尽管都是说好话,但这些都在师傅满口的“正义承诺”中把司机宰个“鸡毛鸭血”。
  老张的话,一直让我记忆在心:“混在这行当里,不骗不蒙不坑不奸,压根没法生存。”我不去适应这个环境也不行,本来学得就不精。现在干修理也只是该,不干这行估计就只能滚蛋了。
  日期:2011-03-30 20:32:26
  记得老张给我派的第一个“简单”的活。
  有一辆老款的进口帕萨特,空调滤芯本来是可以吹吹继续使用,老张提示我在检查的时候偷偷拿其他车换下的、有点儿脏和锈烂的空调滤芯递给客户看。客户跟老张聊上了瞄了一眼就点头更换了。老张就接着说,其实这个滤芯已经破损的很严重了,就算这次修好了,也容易在短时间内再出问题,还不如这次就换个新的。其实很多秘密就在这个“换”字上,对于我们这些维修工来说,修零部件往往既费时间,又赚不了多少钱,而换一个零部件,简单快捷,赚的钱又多。

  就这样的忽悠之下,用一个崭新的空调滤芯,换了一个六七成新的原装货,倒手还能再卖一把钱。实际上,一般客户看到零部件到了非换不可的程度,都会点头埋单,屡试不爽。
  最后账单上还多了“油路清洗费”和“发动机清洗费”两样。这个时候,按照老张的示意,我出面跟客户解释,这两项清洗油路和发动机更是对车辆有好处。客户有些迟疑,结果是客户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把这两个费用结了,一共多收了400多。
  老张满意我的表现,甩了200块钱给我,这也我的修车收入,“赚”的第一笔钱,也是最后一笔。当天的200块,被几个吵着要回老家的同学喝掉了……还贴了几十块!
  日期:2011-03-30 20:40:57
  把没毛病说成有毛病、小毛病说成大毛病,“小病大医”也是汽修行最常见的做法。原本几十块钱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用老张师傅的话说,往往是“非修不开、非换不可的严峻地步,否则就是存在安全隐患”。
  这个时候,再吝啬的车主多半都会变成乖乖的绵羊,任我们宰割。(可是汽车本来也就是个生死攸关的要命东东……)看着这些诚惶诚恐的车主,最后无一例外的总是多花几百块,为自己的无知买单,我也很同情这些无知的车主,可是却也无能为力。

  日期:2011-04-01 22:28:29
  说到实习,其实都是假的……最多也就是把课本上的名字和实际车辆上的零部件对上号。
  在老张那里一个多月的实习结束后,谁都得各自找工作去,当然还有小部分能留下来继续当学徒的。因为是学艺不精,或者是还想再学点儿老张的“老道”吧。
  还记得第一次跟老张拜师的时候,他抽完一根烟,恶狠狠地说了一句“门道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间长了,也会无师自通。”我实在是对工作没什么想法,就回学校了。
  就在我还苦恼继续在北京混日子,还是回老家的时候。那个时候家人还是不是催问我回不回老家,似谈非谈的女友也跟我关系飘摇。其实,说什么女朋友,其实也就是一起吃饭、打发寂寞的床友,感情若有若无的谈不上。大概是去北京花大钱、念大专之前的那段暗恋,伤到了自己……不谈!
  对了,插播预告:后来发生的男女之事算是猛料,写到后面的时候再慢慢八卦,其实这个时候经历的大学恋爱什么的,实在不算啥。

  回学校还不到一周,我苦恼怎么去选择的时候,老张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让我帮忙修理一辆事故车。
  日期:2011-04-01 23:07:37
  我坐上学校门口的20路车,一路颠到老张店里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一辆撞得变形的老款捷达5速,也算是电喷中的老爷车了,很惨地被拖到门口,看起来也不是我们能修好的样子。
  后来才知道老张打发其他几个小工回去,让我来帮忙,只是为了捞一笔,少几个人分钱。
  后来才彻底明白,保险公司来人之前,老张找我只是为了彻夜把那辆事故车来个“零件大换血”,特别是那个神奇地没撞坏一点儿的发动机。还是老款捷达做工更耐操皮实些。
  也是后来才彻底彻底的明白,保险公司的人经常在老张这里“修车”。

  那天晚上,老张教会了我不少实习时候都没学到的技术,当然,烧氧焊那会儿也累了大半天,把我眼睛灼得直淌眼泪……做了换血和复原之后,老张塞给我500块钱,让我别吱声……我俩都一宿没合眼,才算是赶完收工。
  早上的时候,老张抽完两包烟,请我去吃早点。我记得太清楚了,一人一碗豆腐脑,漂着香菜和卤汁,太香了。我多加了两根油条、一碗小馄饨,我才算是身上恢复精神。
  这次也是我最后一次跟老张见面。新买的香烟抽起来,老张话匣子慢慢打开,我才知道老张的过去。
  日期:2011-04-01 23:32:15
  接着说老张的故事。
  之前老张犯事进去了,也是跟车有关,好像是跟几个朋友一起走私车。弄点儿赃车,发到北京郊县,或者是河北交界的地方。大概是五十年国庆的时候,全国上下都比较紧张,老张几个人大半夜遇到的突击检查,一下人车都被扣下。
  一扣下,就把一车人给难住了。给道上的几个朋友电话来捞人,结果也没信。听老张说那几个朋友也不是不仗义,确实是那阵子风声太紧,有人躲起来,有人怕出头。结果就老张一人扛着进去了。

  那个时候走私车也不是什么死罪,但老张在里面还是呆了一年左右才被弄出来,好像也没定什么好像是走私偷逃税额的罪名。
  我一听就一点儿都不困了,全醒了,立刻对老张充满敬意起来。
  现在老张干个修车铺,可算是走了正途。
  日期:2011-04-01 23:39:52
  再后来,我才知道那晚"修"的车,走了报废,估计保险公司亏了不少。又听其他小工说,老张空手套白狼,把发动机、零配件转手转了一万多,也有说赚了两万、三万的……这个就是后话了。

  至少这位“不会玩点儿小伎俩,不算是好师傅”的老张师傅,给我指了另一个方向。
日期:2011-04-08 17:47:18

  继续说修车那晚,老张跟我聊天,知道我想回安徽找工作、靠家近,因为我说了我姐嫁得远,他就给我牵线往南方找工作。在北京混了三年,就要离开这个地方,当时还真的有点儿依依不舍。可是,每次听到北方人说江浙就算是南方了,我还是挺不习惯的。
  然后就是老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给我摔了一个电话,说上海有家4S店,招懂汽车的销售,不懂也行。肯吃苦耐劳,腿脚勤快,长得不赖就行。我一听,就想到了学校招聘会上那个“精干男”,那个“白领中的白领”。加上当时我也不想老钻车底下修车,一身的机油味,手指甲里永远是乌漆吗黑。
  于是就这么决定去了“南方”。

日期:2011-04-08 18:05:32

  后来进去了才知道,这家4S店当时也可以说是上海汽车销售的黄埔军校了,培养出来的销售人员遍布上海各大4S店,放在现今,大多数更是成为了各家店的销售主力。正好那几年汽车市场火爆,大部分4S店也缺销售,我算是赶上了好时节了。但或许就是这个好时节,让我能看到的肮脏玩意更多,也让我明白为什么别人说每个销售顾问的笑脸背后,都有一把磨得亮锃锃的刀。
  来之前老张也意味深长地劝诫:4S店的水很深,特别是做销售,尽管我有一张刀子嘴,但依然长着豆腐心,我必须要比在修车行宰人的时候更狠更坚决,否则生存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没太多概念,姑且先去试试吧,上海到老家怎么着也要比北京到老家近得多,4S店的工作好混的话就做下去,要是不好再打道回府也不迟。
  就这样,我在浦东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经历。
日期:2011-04-08 18:34:13

  火车一路南下,我从北京漂到了上海。经过老张层层关系的交待,我没费多少劲就找到了那家4S店,至于是哪家店,在这里我就不透露了,我来这是曝黑幕的,不是想被人肉的。

  这是一家多品牌经营的4S店,展厅里摆着许多不同品牌的新车。店里的工作人员西装革履,来来往往忙碌着各自的事情。再看看当时的我,拎着行李,灰头土脸,浑身上下一股汗臭味,活脱脱一个民工。
  一位范姓的经理满脸热情的接待了我,他把我领进一间办公室,给我倒了一杯水,然后像面试流程一样,问我一些与汽车有关的知识,有了在修车行的底子,我一改来时的拘谨,口若悬河地一一解答了范经理的问题。
  范经理似乎对我的对答如流很满意,接着又向我介绍了汽车销售的概况和4S店的大体架构,他鼓励我说,4S店是靠个人业绩说话的,如果你做的好的话,晋升渠道很明显,几年时间做到销售经理不是太难,之后还有销售副总监、销售总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在一阵恍惚中,我似乎看到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得益于老张的关系,范经理给我安排了比一般销售见习生都好的待遇,当时的底薪1000元。现在看起来,还不算低,之前已经有网友爆料说还有最低800底薪起……想想现在东西这么贵,入门还是这么低的工资,想想就知道做销售的不容易!(这也许跟4S店卖车时的唯利是图不无关系……)
  下午安顿下来,范经理就带我在店里转圈,熟悉熟悉环境。在销售部,范经理给我介绍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年轻师傅,姓丁,销售主管,范经理交待说:“小丁,这小孩你带吧,以后照顾着点。”

  就这样,就算入了行,入了门。
日期:2011-04-08 18:52:46

  当我的同学还在四处奔波,为找一份工作而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我成为这家4S店里的一名底层的业务员,穿着公司定制的标准制服,勒着脖子系好领带,人模狗样的。有时候我自己也会想,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吧。
  丁师傅在汽车销售行业摸爬滚打了五年,一直是店里顶梁柱级的业务经理,也是有五六个人小团队的销售组长。当时我想,跟着这么个优秀的师傅,一定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很多“销售圣经”,立志做个最佳员工。
  为此,我还特意买了本传说中的神书,1968年、奥格•曼狄诺、在44岁时写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定价5元,购于宿舍附近的盗版书摊,后来他们改卖服装了。
  当天晚上,我自掏腰包在附近酒楼摆了一席,请丁师傅和几个同事吃饭,酒过三巡,我正式地倒了三个满杯,一杯杯敬过师傅,喝掉,再恭敬地递上一条烟。就这么一个过场,拜师就结束了,我正式踏入4S店销售之门。

日期:2011-04-08 19:24:21

  之前我没什么销售经验,丁师傅跟我强调说:“一般新顾问,如果以前没做过,公司规定前三个月只能看和听,不能单独接顾客。所以你暂时还是跟着我和几个同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下面介绍下4S店。
  大家知道的4S店是汽车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也就是展厅销售,这其中又分很多步骤。比如客户开发、接待、咨询、产品说明等。每一个流程、每个品牌的主机厂商都有很详细的细节要求,当然,最基本的工作,还是日常工作流程。
  (礼仪是岗前培训)比如接待流程的重点就是要把展厅5s搞好、把车擦拭干净、要求每天熨整西装衬衫,衬衫一定要扎进裤子里,甚至连手如何摆放、如何鞠躬、鞠躬多少度、如何微笑、如何引路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还有咨询流程又有关于提问技巧的课程,关键就是把客户的需求挖出来。这些活学活用、因人而异的问题,实际上也就对应了不同方式进行销售的“钥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