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

作者: 前村的烟树

  日期:2011-1-3 16:23:00
  写在前面
  一年来,无论是在下班后的夜晚,还是在周末的闲暇时光,我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执着地敲击键盘。我这么拼命地写,是在制作一份和青春有关的纪念品,不为了取悦谁,只为了自己的心。这么说,有人可能会认为我写的是自己的过往,但是不是,我写的只是小说,它源于生活,却又远远高于生活,如果硬要对号入座,那就了然无趣了。

  我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想了解留学生活,那么我为你提供了最真实的记载;如果你喜欢爱情,那么我恰好写到了异国恋(别担心,并不是为了迎合某种品位);如果你喜欢旅行,也可以把我的书当成一本游记,毕竟里面描绘了很多国家。说了这么多,好像并没有什么主旨,我想了很久,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许多像我一样的80后,中国的、外国的,就在书中的匆匆岁月里悄然长大了。

  动笔的时候是出于冲动,一旦陷进去却又停不下来。在那些万籁寂静的夜里,我将每一个字精雕细琢,每当写出一点自以为妙的语句时,就会兴奋得满地转圈、跳舞;呵,我终于理解了,原来写作是会给人带来快乐的。这样的快乐应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创作的快乐,我已经体会过;第二种是读者的反应,正是此刻我所无限憧憬的,对于一个写字的人来说,这就是最高奖赏。当然,这只是我第一次写小说,遣词造句、排兵布阵的功力还远远不够,但,不管怎样,这里所呈现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我用自己最真诚的心磨砺而出的。亲爱的有缘人,你们会看到我的文字吗?会告诉我你们的感受吗?

  日期:2011-01-03 16:43:29
  1、告别苹果树
  这是万紫千红的春天。
  一架波音737客机降落在瑞士日内瓦机场。机舱门缓缓打开,一个小家伙飞快地跃下悬梯,他是七岁的英国男孩安迪,一双大眼睛宛若盛满了两泓碧水,在纯净的蓝天下忽闪着灵气。此刻他穿着小牛仔裤神气十足,那是凯瑟琳姨妈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因为要出远门,妈妈特意洗干净了给他换上。是啊,自出生以来头一次坐飞机、头一次出国,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情呢!在此之前,这个孩子只知道他的奥兰小镇、他的红砖房、他的苹果树,他的黛茜小姐和小朋友们,而现在,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最亲切的东西正渐渐离他远去;今天早上,妈妈像往常一样把他从睡梦中唤醒,拉着他的小手走过熟悉的乡间小路,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送他去学校,而是带着他坐上飞机,冲上云霄,越过大海和陆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

  机场里人来人往,小安迪停下脚步,瞪大双眼打量着这前所未见的新奇场景,心里一百个迷惑不解:“咦,这些人在说什么呢?我怎么完全听不懂!那边的阿姨打扮好奇怪,竟然穿个袍子,只露两只眼睛!”“安迪,快走!妈妈和弟弟在前面等着我们呢!”说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中等身材,一头棕色的卷发,满脸络腮胡,正用温柔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他就是安迪的父亲查理。安迪听话地走向爸爸,小手抓住大手,大手牵住小手,去找妈妈了。果然查理的妻子安妮带着另外两个孩子在不远处站着。安妮金发碧眼、身姿曼妙,这个来自英格兰南部的漂亮姑娘嫁给了邻郡的小伙子查理•布兰克,早早地生下了安迪、弗兰克、尼古拉斯三个儿子。她本是一家公司的秘书,现已辞职,全心全意做好全职太太。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查理的事业顺风顺水、蒸蒸日上,这不,他刚在瑞士谋得了一份工作,拖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举家搬迁。现在,对于这家人来说,英格兰已成为过去,而瑞士即将成为他们的未来。

  日期:2011-01-03 16:49:32
  “布兰克先生!您好,我是约翰,公司派我来接您。您的家具已经运到了,我这就送你们去新家。”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男人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英语,走过来和查理握手。众人上车,宽阔的高速路盘旋在山间,太阳正一点一点地沉到山的那一边。一个转弯之后,前方赫然出现一个大湖,金色的光辉顿时洒满了湖面,波光粼粼,仿佛跳跃着活泼的音符。一阵柔柔的风吹来,迷人的花香立即钻入鼻孔,再行几公里,公路两旁的奶牛正在享用青翠欲滴的牧草,所有的人心都醉了,在这湖光山色之间,旅途的疲劳一扫而空。安妮可没只顾着欣赏风景,她正盘算着房子该怎么装修,家具该怎么摆设,丈夫和孩子该怎么安顿,当务之急还是晚饭该怎么吃,心里着急:“快点让我看到我们的新家吧。”

  汽车终于在山里的一处大宅子前停住了。这幢白房子一共三层,布兰克一家搬进了顶层。一推门,只见宽敞明亮的大厅,四间舒适的卧室,现代感十足的厨房。查理充满爱意地望着妻子:“亲爱的,满意吗?”安妮微笑着点点头说:“只要有你和孩子们在身边,哪里都是我的家,哪里都是一样温暖。”查理轻轻搂过妻子,安妮幸福地把头靠在丈夫的肩膀上,三个男孩围着父母欢呼着、跳跃着,像小疯子一样奔跑。查理在妻子耳边小声道:“我生足矣。”二人相视而笑。

  尼古拉斯嚷着要吃苹果派,安妮知道他饿了,以前住在奥兰小镇的时候,自家院子里就种着苹果树,做苹果派可以就地取材,眼下这里却没有苹果。安妮摸着小儿子的脑袋,温和地说:“明天再吃苹果派好不好呀?今天晚上爸爸请咱们去餐厅。”孩子们都说好,一个个连蹦带跳地出了家门,查理和安妮手挽着手跟在后面,得意地望着他们笑。终于在一家别有情调的露天餐厅坐定,点了意大利蘑菇汤、粟米烤面包、酥皮三文鱼、洋葱汁牛肉、法式薄荷小羊排等。在瑞士的第一餐,心情大好、食欲大好,查理和安妮甚至还点了香气四溢的葡萄酒助兴。天色渐黑,华灯初上,在阿尔卑斯山谷里喝喝小酒、吹吹小风,酒不醉人人自醉,真乃神仙般的日子。

  孩子们已在小床上甜甜地睡去,连绵起伏的大山也睡得那么安详。每一所房子都亮起了温馨的灯,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下,点点的无垠的灯火向天边铺展开去,直至和璀璨的星光溶为一体。安妮站在窗前,不由地看地痴了,心想:“每一盏灯都照亮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一盏灯的背后都有一个幸福的故事。”她是个在海边长大的女孩,懂得大海的美,却没料到这大山深处的夜晚竟也会如此销魂。此时此刻,她被幸福所笼罩,禁不住拉着查理促膝长谈,忆往昔、看今朝、盼明日,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顽皮的姐姐凯瑟琳、祖母留下的旧钢琴、玩了三十几年的泰迪熊——越讲越激动得难以入睡。查理轻轻抚摸着妻子的秀发,第一千零一次讲起他们初见的那个晚上。“还记得吗?那次朋友聚会,我走过去对你说:‘我是个天文学家,今晚满天的星星,我却对它们视而不见,因为在我的心里,你是今晚唯一的明星。’”安妮扑哧一笑说:“我居然被你傻冒的开场白给骗了,答应跟你约会,每天盼着你请我喝茶。”“是啊,在老迈克的酒吧,我终于把你给骗到手了,哈哈。”“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眨眼啊,我就从小姑娘变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可是我觉得你比从前更美了。”“知道你嘴甜,我才不上当呢。美不美都无所谓了,有这三个儿子就值了。咱们的儿子多漂亮啊!弗兰克和尼古拉斯都继承了你的蓝眼睛。”“而安迪的眼睛像你,是绿色的。”“我现在有两个愿望,第一个就是看着他们长大成人。想想吧,有一天他们会长得比你高,有一天他们会大学毕业,有一天一个小宝宝会叫我祖母,光想想这些就让我兴奋不已。”“我们两个劲儿往一起使,总有一天这个愿望会实现。那第二个愿望是什么呢?”“我还想要个小女儿。”安妮不胜娇羞地望着丈夫,倾吐心扉,两抹绯红霎那间绽放在她的双颊。

  日期:2011-01-03 17:08:19
  晨光掠过山野,天地间越来越明亮,一个清新的早晨悄悄来到了人间。安妮拉开窗帘,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房子前面的空地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玩耍。淡蓝的天空仿佛加入了鲜牛奶一般纯净,闪烁着柔丝一样的光芒;漫山遍野的青草地芳香宜人,调皮的小野花探出小脑袋,奔放的红、娇艳的黄、浓郁的紫,你若喜欢得紧,想要伸手采摘,可是一触到那柔软的绿地毯,你的心也软了,还是让花儿自由自在地活在这美丽的大自然吧。远处,皑皑白雪,巍巍山峰,让人不禁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在那山崖之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白,那正是瑞士的国花——雪绒花,它的花瓣洁白无瑕,紧紧护卫着花心,从花蕊上方看上去好似一颗小星星;因隐蔽在这高山之上,世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雪绒花更加弥足珍贵,从前,许多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攀上陡峭的山崖,只为摘下一朵献给自己的心上人。查理极目远眺,只见五颜六色的房子星罗棋布在山坡上,好似点缀在绿丝绸上的一颗颗明珠,究竟有多少,数也数不清了。然而它们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存在着,而是错落有致地分成一堆一堆,每一堆就是一个小村庄。布兰克一家所居住的这个村子叫海格斯,不远处便是另外两个村子——克罗姆和林尔。开车不到半小时便可到山下的伊利普斯镇,两个大孩子安迪和弗兰克已经提前在镇上的学校注册过了,星期一便可入学。尼古拉斯还小,暂时由安妮在家照顾着。从伊利普斯镇往东不远,便到了查理工作的地方,别看它隐藏在山野之中,可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啊。再向东行,便来到了著名的洛桑。上天太厚爱这里的人们了,居然把世间少有的两样瑰丽景色¬——阿尔卑斯山和日内瓦湖——同时赐予了他们。密密层层的房屋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与之成为一体。

  查理和安妮盘算着,等将来孩子大了,就可以去洛桑上大学了,多方便呀。他们还商量着添置些新家具,弗兰克的床似乎太小了,需要换张新的,再给儿子们买几张学习用的小书桌。一整天,夫妻二人忙里忙外,买这买那,忙得不亦乐乎,心中却无比甜蜜,是呀,下一代就是我们生活的希望,为了他们,我们才充满激情、任劳任怨地奔向前方。

  傍晚时分,安妮没忘昨天的承诺,亲自下厨做苹果派。在她的一生当中,曾经无数次地做过苹果派,以前是帮妈妈做,现在是给丈夫和儿子做。一大盘晶莹剔透的苹果已经洗得干干净净,安妮抓起一只,熟练地削去果皮,露出白玉般的果肉,再切成细细的小片,随即倒入锅中,拌入奶油和砂糖,小火慢煮。“安迪,来,帮妈妈做苹果派了!”小安迪马上飞奔过来,问:“妈妈要我做什么?”。安妮在一只玻璃碗中打碎了几只鸡蛋,倒入奶油和砂糖,递给儿子,小安迪马上就拿着叉子搅拌起来。安妮望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心中倍感欣慰,安迪才七岁,已经颇能帮她分忧。这七年来是多么不容易,她与查理结婚以来一直不育,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五年才怀上一子,分娩时孩子个头太大,安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冒着生命危险才把安迪带到这个世界上。有了第一个儿子,第二个、第三个就接踵而至,于是,安妮对这来之不易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倍加珍惜,偏偏这孩子从小便不让人省心,弗兰克早就会说话了,那个当哥哥的却还开不了口,当真让人心急:“这孩子,不会有什么毛病吧?”安迪四岁半的一天早晨,安妮正给他挤牙膏,只听见一个声音说:“牙膏。”这一声虽是细若游丝,在安妮听来却犹如雷声轰轰,旁边没别人,是安迪开口说话了!她激动地摇着儿子问:“你说什么?”安迪嘟囔着:“牙膏,这是牙膏。”安妮一下子把他高举过头顶,激动地大喊:“查理,你快来,咱儿子会说话啦!”万事开头难,安迪自打会说“牙膏”,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学会了很多生活用语,查理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大儿子总算是个健康的孩子。惊喜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安迪上学后,居然异常聪明活泼,黛茜老师也对他赞口不绝,谁能想到不久前他还被误认为是小傻子呢?安妮还沉浸在依稀往事之中,一个清脆的童声说:“妈妈,好啦。”“谢谢你,宝贝儿。”她接过玻璃碗,拌进面粉,制成均匀的面糊,又取出一个几厘米深的大托盘,里面铺上一层面糊一层苹果,再一层面糊一层苹果,如此交替往复,最后才把容器放入烤箱。约摸半小时后,香甜可口的“安妮”苹果派就完工了,弗兰克和尼古拉斯早就像小狗小猫似的凑了过来。

  日期:2011-01-03 17:21:21
  清晨,一滴露珠紧紧抱住细细的青草叶,一阵微风吹过,露珠儿打了个滚儿落了下来。查理站在镜子前试穿安妮烫好的蓝色衬衫。他欣赏着自己那张带有拉丁风情的俊朗面孔,那全拜他的西班牙外祖父所赐,待一切收拾妥当,便狡黠地冲着镜子里的自己挤了挤眼睛道:“加油,小伙子!今天是崭新的一天!”随即意气风发地转身走出房门,妻子早已微笑着递上一杯牛奶麦片。查理以极快的速度享用了美味贴心的早餐,道声:“再见,亲爱的!孩子们交给你了!”又去卧房亲了亲还在熟睡的尼古拉斯,并冲着两个正在洗漱的大儿子喊:“爸爸走了!你们上学可别迟到了!”又走到大厅,吻了妻子,这才出门上班去了。安妮倚在窗边,注视着丈夫飞快地钻进了从英国运来的爱车美洲虎,一骑绝尘而去,那发动机的轰鸣声久久不能散去。安妮暗自祈祷着:“愿他有个好的开始。”送走丈夫,她又忙着伺候孩子,安迪的纽扣系错了位,赶紧给他重系,弗兰克的头发乱得像个茅草窝,赶紧拿梳子给他梳好。两个小家伙乖乖地喝了牛奶,学校的校车便到了楼下。安妮亲自将儿子们送上车,微笑着摆摆手说:“加油,安迪!加油,弗兰克!妈妈爱你们,再见!”两个孩子说:“我也爱你,妈妈!再见!”校车开走了,安妮怔了怔,转身回房拖地板,想到一会儿要给尼古拉斯喂饭,还要洗一堆赃衣服,晚上吃意大利面,肉酱有了,西红柿还要再去多买一些……

  下午四点,安妮早早地站在门口,眼巴巴地望着校车即将驶来的方向。终于,目标出现了,她的心中一片喜悦,饼干和茶水早已备好,小家伙们一定会高兴地扑过来。校车停了下来,安妮激动地迎接儿子,却见两个小家伙垂头丧气地走下车来,像两只斗败了的小公鸡,安迪更是眼中含泪,小身子微微发抖。“出什么事了?”安妮心中又焦急又难受,忙问两个儿子。兄弟俩却一个也不答话,悻悻走进各自的房间,“咣当”、“咣当”两声关了门。安妮忙跟了过去,却怎么也叫不开门,只得取了备用钥匙开锁。只见安迪趴在小床上,已经哭成个小泪人儿,眼泪啪哒啪哒往下掉,枕头湿了一大片。安妮瞧着那个心疼啊,坐过去抱住儿子,拍着他的背说:“好孩子,有什么委屈,告诉妈妈好不好?”安迪不说话,反而哭得更大声了,还不停地用小拳头捶打着床垫。大儿子不开口,只好去问二儿子。弗兰克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紧紧咬住一只铅笔,小脸憋得通红,突然猛地把铅笔戳向白纸,铅笔尖都戳断了,又拿起桌上的数学书,愤愤地做起了题。安妮见孩子才五岁,就能把数学题算得又快又好,心中甚是高兴,可弗兰克还是阴着脸一言不发。安妮百思不得其解,赶紧给学校打电话,却得知安迪和弗兰克认认真真地上完了一天的课,一切正常。安妮六神无主,拨通了丈夫的电话,那头“嘟嘟”响个没完,逼得安妮心焦如焚,简直快要哭出来了。过得片刻,她又拨通电话,几乎哭着说:“查理,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安迪和弗兰克出事了!”“亲爱的,冷静,我马上下班!”安妮这才擦干眼泪,喝口红茶润润嗓子,搁下茶杯便去瞧孩子们,见他们还是刚才那个样子,急得她在客厅踱来踱去。

  日期:2011-01-03 17:51:41
  一辆黑色美洲虎疾驰而来,查理大踏步跨进家门,搂过妻子问什么事,安妮带他来到儿子们的房间,查理见他们这副样子,就让安妮先去准备晚餐,自己陪他们说说话。安迪早已哭累了,呜咽声渐息,查理一把抓起他来,扛在肩头,径直进了弗兰克的房间。“嘿,小伙子们,遇到什么麻烦啦?”二人不语。“跟你们讲个故事吧。”两个孩子一听要讲故事,顿时来了精神。“爸爸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次转到一个新学校上学,班里有个小胖子欺负我,爸爸不高兴啦,跟他打了几架,嘿,你们猜后来怎么着?我们做了好朋友啦。”“学校里没人欺负我们,”安迪腾地坐起来说,“是我们听不懂老师讲话,也听不懂别的小朋友讲话。我下了课就躲在墙角哭了起来。”“回家我就做数学题,虽然我听不懂法语,可是数学比他们好,哼!”弗兰克也说。查理搂过两个小脑袋,说:“爸爸早就知道了,爸爸还知道呀,过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听懂啦。”“那我们也能说法语吗?”“爸爸骗人!”查理笑了笑说:“爸爸不骗人,骗人是小狗。”父子三人打闹了一阵,就欢天喜地吃饭去了。安妮见他们仨竟像没事人似的,纳闷地问:“已经好了?”查理得意地说:“好了,我们以男子汉的方式解决了,明天咱们就去请一位法语老师。”

  安迪和弗兰克有了专门的师傅指导,语言进步神速,才几个月工夫就说起了流利的法语。查理和安妮也买了法语词典学习起来,二人极其用心,不到一年工夫也便克服了语言障碍。从此,一家人在外说法语,在家说英语,两不耽误。他们虽然生活在法语区,但由于德语区在瑞士占了大部分,孩子们在学校也要学德语。
  日期:2011-01-03 18:10:53
  宁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年下半年,安迪被选去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他本来对于音乐知之甚少,歌喉也不怎么样,老师就是看着这孩子实在惹人喜爱,硬把他拉去凑数。这可把安迪紧张坏了,他刚刚过了语言关,还需磨合,再加上天性胆小害羞,哪里见过这等阵势?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默不做声地躲进自己的小房间悄悄练习,晚上睡觉的时候盯着天花板,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剧烈跳动着,仿佛马上要跃出胸膛。这个秘密终于还是被爸爸妈妈撞破了。查理和安妮觉得,这对他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孩子自己能处理好,大人就不必去添乱了。查理一语道破天机:“安迪胆子太小,像个女孩子,我们得设法让他坚强起来。倒是弗兰克很有男子汉气概,凡事都敢于争先。”安妮嫣然一笑,知道他的意思——弗兰克眉眼间像姑娘一般秀气,心里却最像个男子汉。

  合唱整整排练了两个月,安迪也在惶惶不安中度过了两个月,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到了比赛那天,全家人都来助阵。音乐响起,安迪和小朋友们唱起了《这是一只小海船》:
  “ 这是一只小海船,
  有谁不曾航海过?
  噢喂!噢喂!
  它开始一个遥远的航程,

  在茫茫的地中海上……”
  晚上,安妮亲手做了蛋糕,全家人一起庆祝演出成功。查理问安迪:“以后再有什么比赛,还怕不怕?”“不怕!”安迪答得响亮干脆。“好小伙子,像你爸的儿子!”查理拍了拍儿子的肩。
  此后,为了锻炼安迪,查理鼓励他参加了自行车俱乐部、帆船俱乐部。安迪也很争气,在阿尔卑斯山上练山地自行车、在日内瓦湖上玩帆船,参加了多项比赛中均大有斩获,家里的奖杯越堆越多。少年安迪洋溢着微笑,完全不似当初那般胆小怕事。
  除了自行车和帆船,安迪还喜欢呆在车库里帮爸爸干各种机械活。查理并不刻意教他,可他小小年纪,无师自通,简单的汽车故障他居然能自己鼓捣着修。钳子、扳手、螺丝刀、润滑油,使起来却也得心应手。爸爸说他是个小小机械师,他听起来更加得意,修起东西来更加带劲了。安迪的手越来越巧,不仅能做机械活,还慢慢学会了一点木工,反正山林里有的是废弃的木材,拿来使便是。他做了个旧物盒子给妈妈,安妮感动得两泪涟涟。他想做一架木飞机,形状做得像了,却飞不起来,就天天琢磨怎么让它飞起来,终究不能成功,于是退而求其次,改做起了汽车。每天放学后,便用树枝搭车身,然后安轮胎,他锲而不舍地做下去,三年后终于完工,激动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就带着小汽车上了山。他坐进去,从山坡上冲下来,看见山峰和树木都哗哗地向后退去,欢喜之极。下了车,就兴奋得漫山遍野地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叫两个弟弟坐上他的汽车,又叫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来玩,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从山坡上飘出去,一直飘到天上云彩那儿去。

  安迪彻底爱上了这自然,大自然从此便是他的乐园。春天,鸟语花香,他在草地上晒太阳;夏天,流水潺潺,他在湖上玩帆船;秋天,落叶纷飞,他在林中捉迷藏;冬天,白雪皑皑,他在山上打雪仗。大自然锻炼了他的体魄和品格,给了他人生最大的乐趣,他变成了大自然的儿子。
  日期:2011-01-03 18:19:35
  一个秋日,安妮又在做饭,安迪探出小脑袋说:“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你呀,整天就知道疯玩儿,快去快回,马上该吃饭了。”一抬头,哪还有安迪的影儿,不知道又跑到哪里疯去了。安妮倒也不着急,这孩子惦记着吃饭,一到饭点保准回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