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海眼:北京城的那点故事
作者:
缔娜飘飘
日期:2011-2-25 15:32:13
先啰嗦两句,这个构思已经有很久了,也写了一部分在之前,故事的真实性,北京的老人都知道点应该,我是个很懒的人,但是,明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想我会很高兴,看到白纸黑字自己写的东西摆在面前,当自己的生日礼物的。先感谢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供下关于你们知道的海眼的故事,和北京城古老的神鬼传说,我会找合适的写进小说里,小弟在此谢谢大家了
闲话少续,开始我们的故事吧
有句话说的对,比神鬼更恐怖的,是人心。
引子事出有因
2009年深秋,北京北新桥的某施工工地,虽然在黑夜,但还是在赶着工程进度。
机器在轰鸣,挖掘机在不停的挖着地基,房地产商的时间就是金钱,不顾工人的死活,在深夜还在继续施工。
挖掘机突然停了下来。
“老张,怎么停了,天亮前干不完又不给咱结工资了!”一个一脸沧桑的老人对着挖掘车上喊着,岁月的流逝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李队,好像挖到什么硬东西了,你来看看。”车上的人对老工头喊着。
老人走过去,发现挖掘钻头下面的土里,隐隐藏着些硬物件。
“不管他,继续挖!挖出来看看就知道了!”“得勒!走着继续!”
机器继续着工作着,土里传来了金属的摩擦声音。
“你看这是什么队长。”老张喊来了老人。
一条青铜的锁链被刨了出来,地下的那头还连着个青铜碑。
老人走了过来,看着这一切。“这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值不值钱啊。”
“不对队长,你听着是什么声音。”老张发现了异常。
土坑里的土陷了下去,慢慢的露出了一口古井,井口很大,井口还有残存的青铜碎片,从里面不停的有黄色浑浊的水往外涌,不是传来阵阵海风涨潮的声音。
“这是什么东西到底?不!不!有东西出来了,那是什么!”
日期:2011-2-25 15:34:00
1 地铁惊魂
清晨,暴雨.
北京的深秋很冷,也多风雨,但是从来没下过这么大的雨,一场真正的暴雨.给清早起来的人群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五号线北新桥站,地铁缓缓的进站了,作为第二班列车,人不多,但车厢里还是被乘客带进来的雨水弄的湿淋淋的.
最后一节车厢里只有几个人,冷冷清清的,不期而至的雨水让本来干净的车厢略显凌乱.稀落的几个乘客坐在座位上,把自己蜷缩在大衣里取暖,车进站了,打开了车门,上来了个古怪的乘客,把自己裹的严严的,带着宽边帽子,拉的很底,让人无法分辨出容貌.与其他乘客不一样,他没有寻找座位,而是径直走到了上车侧的对门,靠着车门蜷缩了下来.
"这人是怎么回事,这么腥气啊?卖鱼也不至于坐地铁上货去啊."离他最近的一个男乘客闻到了浓重的鱼腥气,正在独自诧异.
地铁缓缓的开出了车站,车头里,司机和副驾正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昨天我还特意看了天气预报,没说今天有这么大雨啊,天气预报说最近都是好天气啊,下了这么大雨,我都没法骑车来,直接打车来上班的,真是鬼天气,天气预报也没个准谱儿."
"别提了,下这么大雨,我们家老爷子那平房肯定又漏了,下班我肯定要过去一趟,又要干一下午,还说今天早班下午带孩子去买点衣服呢.这半大小子长的太快了."
"恩,可不是,你那儿子,正是又能吃又能长的年岁,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够你难受的了,这点工资还不够养活孩子的,以后还要给他们买房子,这帮地产商,都他妈黑了心了,就会压榨穷苦老百姓钱,政府也不干预下."
"政府干预?那谁给他们钱啊,你可真逗了!咱们就是那起早贪黑的命!你看咱头儿,什么时候给自己安排过早班的!他们可在被窝儿里不知道抱着哪个姑娘正美呢!"
"哎,这年月你怎么着,忍着吧就凑货着,社会就这样,再抱怨大早上起来你不也要来上班吗?少一天头儿就不给你开工资你信吗!"
"这我信,他们还想法扣钱呢!这帮混蛋!"
"哎,不对啊可,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没看见站台呢,你减速度了?"副驾问司机.
"没有啊,按着表上速度来的啊,速度不对也扣钱啊,我跟钱没仇.你别说,平常这会都该进站了啊.我草,这鬼天气我就感觉不好吧."
"不会是鬼打墙吧?"
"你别他妈胡说,我本来就胆小,你还说这,我加快点速度吧还是."
"哎老刘,你看屏幕是什么."副驾发现了检控器里的变化,叫司机也来看看.
屏幕里,那个古怪的男子慢慢的站了起来,衣服散落了下来,起他的乘客惊恐的跳了起来,往其他车厢四散奔逃.他好像发现了监控摄像头,抬头凝视着摄像头."天啊,这是..."老刘无法忘记那个眼神和那张脸,那是一张什么脸啊,如果要形容,那只能是一张鬼脸,是一张夜叉的脸.
他站了起来,用令人惊奇的速度向前移动着,向车头移动.
"咣!"司机身后的车门发出了一声巨响,司机老刘和副驾惊恐的转过头去,看到了他们永远也不想看到的那张脸,一张夜叉的脸!
鬼脸贴在门上,透过玻璃的反光,能清楚的看到老刘的脸因为恐惧变了形.
门被撞开了...
日期:2011-2-25 15:35:00
2 事故录像
北京的早晨总是显得拥挤,忙碌。
雨水很大,突来的暴雨让北京陷入了混乱之中,特别是当人们一觉醒来,发现窗户外面,冰冷冷的世界中突然来了暴雨,这个不速之客,恐怕,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又是一场坚苦卓绝的战争。
而且,还有一个意外,让大家再一次措手不及,五号线,是沟通北京南北的大动脉,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罢了工,在每个地铁站的门口,都贴出了告示,让清早起来匆匆来赶车的上班的人群,惊讶不已。
通知:
由于事故,五号线今日暂停营运,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给您带来的出行不便,还请见量。
没有人出面说明是什么事故,也没有人出面说明五号线会什么时候恢复运营,在地铁站外格外显眼的,只有在寒风暴雨中摇曳的告示牌,和在北新桥地铁站门口鲜黄而醒目的警戒线,阻挡着人们的好奇。
这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毕竟地铁里的事,没有幸存者,没有人能告诉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只有当地铁里的黑匣子被找到的时候,才能揭晓谜底了吧?而且,这些事情,政府也不会让新闻媒体正常发布的,更何况,就算发布了,谁又能相信呢?引发的恐慌,谁又能承担责任呢?毕竟,那个东西,还没有下落,也许,它就在地铁里,孤零零的游荡,也许,它会出现在任何有可能的角落。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明的生物?还是远古怪物?还是,它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
北新桥施工工地。
黄色醒目的警戒线隔断了工地与外界的联系,却隔不断暴雨的冲刷,冲刷着泥土,空气中海风的气味淡了许多,但是还未散去,警察和特警警惕着看着周围的一切,因为昨天夜里,没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昨天加班施工的工人,已经没有人能告诉他们了,他们都不见了,很彻底,很干净,仿佛从来没来到过这个世界。只有监控探头,记录下了这些事情.
一辆黑色的轿车划过雨幕,停在了工地里,一个迟暮的老人在学生的搀扶下,走了下来,寒风中,银白的胡须倔强而刚强,雨水打湿了也依然有形而坚定,岁月,侵蚀了他的身体和容貌,没有改变他的性格和意志。
“你还是出来了,这不是你的世界。”老人楞楞的望着已经被泥土半掩盖着的青铜井口,呢喃着。
两个学生从保卫室拿上了录象,又用口袋装上了掩盖井口的青铜板,放到了车上,走向老人。
“高老,拿好了,外面冷,咱们回实验室吧。”
“好吧,回去,看看录象能告诉我们什么吧。”
轿车划过雨幕,只有红色的尾灯,显得那么飘渺虚无。
气象局会议室。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雨,你们居然预报不出来!你们知道这帮记者都是怎么问的我吗!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希望我从这个位子上下来吗!我告诉你们,我要是下去了,你们会先我一步回家给我呆着去!”气象局局长的肚子被气的一颤一颤的,向着手下的专家怒吼着,刚刚被记者问的手足无措的他,正在发泄着怒火。
“局长,这场雨确实不可预报,昨天的云图上整个华北地区都没有降雨云团,我们查过记录,现在北京上空的降雨云团是在今天凌晨在北京上空突然形成的,而且,在风的作用下,它并没有移动的兆头,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难道要我去这么和那帮鸟记者解释?”局长的咆哮被开门声音打断了。
“局长,您的电话,总理办公厅打来的。”
局长恐慌的去接电话了,剩下一帮专家在讨论着这次问题的由来,不知道是谁,点了句话,让大家想了良久。
“你们不觉得这次的雨和前几年五号线施工时那次暴雨类似吗?”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刘义总算熬到了下班的时间,收好包,整理了下出了杂志社,今天上午的迟到,又被社长骂了一顿,都赖这该死的雨。急匆匆的走出了办公楼,开车往市中心而去,晚上他与高老约好了要一起吃个饭,毕竟能和高老成为忘年交,是难得的机缘巧合,如果不是他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派他去采访高老,恐怕他也不敢相信,在学术界这么有威望的高老,是这么的平易近人,能和他这个小年轻成为忘年交,毕竟高老在中国古文化上的造诣,在现代中国无人能望其项背。
一个朴素的小区,刘义敲开了家的门,高老开的门,毕竟,老伴故去之后,高老一个人确实孤单,老人,总喜欢和人多聊聊。高老虽然上了年纪,但银白的胡须显示了主人的刚强性格。这不就是北新桥工地上午的那个老人吗?
“高老,这场雨不小啊,今天可真冷,您这小屋还真暖和。”刘义在门口抖了抖雨水。
“跟你小子说了多少回了,叫我老高就行,进来吧!看给你冻的,没舍得开空调吧?”
“嘿嘿,油太贵了,光涨不降谁受的了啊!在您这暖和多好,省油!”刘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你小子,进来,咱爷俩今天好好喝点暖和暖和,不过,先要给你看点东西。”
“您又找到什么好东西了?”
“我想了想,我那几个学生死读书,见不得这些的,而且恐怕他们也不信,他们胆子小,经历过的事也没你多,来,你看看,看看能找出什么头绪,这些东西咱俩还是有的说道的。”
高老从一个档案袋里取出了光盘,放进了DVD,刘义扫了一眼,上面有国家安全部绝密的公章,刘义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来今天没白来,老头给他看的应该是干货,是许多人想看都看不到的绝对秘密。
屏幕上出现的是段监控录象,显示的时间是今天凌晨。
“这不是个工地吗,今天早上的录象还是,出什么故事了又高老?”
“小子你就好好看吧,我想,这就是今天反常暴雨的由来。”
屏幕上的挖掘机停了下来,机器上的人下去不知道在看着什么,突然,周围围观的工人显得很慌张。
“这是挖出什么来了他们,别在是什么文物。这,这是什么东西高老,我操,这,这不是人吧?是个,怪物?”刘义的脸色苍白。
屏幕上出现的东西让刘义没有了那种随意,他无法理解屏幕上的东西,那,应该是个魔鬼,不应该来自这个世界,工人们倒下了,很干脆,没有任何挣扎的能力。
“小子,就是这个家伙,你听说过北京城的海眼吗?我想,那个家伙又回来了。”
屏幕定格了,一张恐怖脸,令刘义感到了莫名的恐惧,一张鬼脸,这,是属于夜叉的脸。
日期:2011-2-25 15:40:00
3 文革往事
"高老,您说那个是个什么玩意?海眼?我记得以前听我家老爷子说过点,不过那会还小,再往下问我家老头就说那不是个小孩子该知道的故事,就不和我说了,好象那阵子因为这事还有红卫兵出过事吧?在北京老人里传的挺广的还."刘义的脸色依然很难看,那个东西给人带来的震撼确实强大.
"恩,你还记得以前和你聊天,有的时候会谈起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事吗?"
"记得啊,您总是不愿过多的谈起您在那时的事,您在文革时期遭到过迫害,不愿过多回忆也是可以理解的啊.’
"其实好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毕竟那个时代,是你们现在这些小年轻无法理解的,有多混乱,其实,我当时遭到的迫害,也是由这个海眼而起的."
"啊?不会吧?高老,您开玩笑呢吧?"刘义无法把两者联系到一起.
"真的,你不能理解那个疯狂的年代."高老眯着眼睛,靠在躺椅里,缓缓的叹了口气,"那个年代,还好过去了,我都不敢想象,再那么过几年,我会不会随着我老伴而去."高老的眼睛有点湿润了,仰过头去,看的出来,他不想在刘义这个小辈面前过多表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在努力的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人老,心不老,还是那么的不服输的劲头.
"您的老伴,高老."刘义欲言又止,毕竟让人不舒服的话,作为朋友,是不该说的.
"对,就是在那场浩劫中,为了保护我,才去的."高老喝了口茶,慢慢的打开了话匣子,"那年,文化大革命正在高潮时,红卫兵各处破四旧,破坏了很多文物,也许是命中注定的吧,他们发现了北新桥下的那口古海眼,外面看着是口青铜古井,很有年头,那个红卫兵队叫什么来着?首都红卫兵东城区纠察队,都叫东纠队,他们觉得那口井在那,上了年头了,就算旧物件,非要给填平了,井口上有青铜板掩盖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拉开了青铜盖板,看见了里面的青铜链,那些孩子啊,年少不明事,有住附近的老人劝阻他们,说那个链子拉不得,是老祖宗镇压妖龙用的,他们说老人说的是反革命言论,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的红卫兵是不怕一切反革命牛鬼蛇神的,就把老人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拉到广场批斗,后来老人就没回来,上了岁数了,禁不住他们那么折磨的。他们找了几个胆子大的男孩子,开始往上拽链子,开始的时候没什么,慢慢越拽声音越大,是海风海浪的声音,他们那个头子,岁数不大,让几个身手好的孩子下去看看,绑着绳子下去的孩子,再拽上来的时候,没一个还能说话的了,全疯了,受了很大的刺激好象。那个红卫兵头子也慌了,还是个孩子呢,就说下面有反革命敌特,让把井口拿黄土掩盖上了,埋的时候还有黄水往外溢呢."
“高老啊,后来呢?您怎么因为这个事受到了牵连了呢?”刘义不解的问。
“那会我在北大教授中国历史,知道我对这方面了解的多,他们就把我找去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个普通的井,井口青铜板上的字,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
镇龙压妖
刘泊温姚广孝立
那是明初的东西,就是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北京的海眼。我就把海眼的故事告诉给了那些孩子,结果他们不信,还说我鼓动人心,企图颠覆无产阶级红色政权,拉回学校开始批斗我,一直持续到了文革结束。而我的夫人,也是在那会儿,为了我,被他们折磨死的。”高老的声音哽咽。“后来,因为有红卫兵出了事,在当时查了好一阵子,牵扯了敌特,反革命,总之许多现在想也想不明白的关系在里面,后来,好象政府出面终止了调查,毕竟这些事情,是不能被公众所知道的,以免造成恐慌。慢慢的,历史就被掩盖了起来。”
“高老,那,他们不相信的那个事,在历史的记载上,确实发生过?”刘义的好奇心被钩了起来。
“是的,这是个很长的故事,要从北京城建城开始了,恐怕我要给你好好上上课了,来,我们边吃边说,人老了,饿的快了。”高老从躺椅里起来,走到厨房拿出了准备好的饭菜。
“高老,那,画面上的那个东西,真的是从井里出来的?”刘义指着画面上的怪脸。
“是的,他就是海眼里的那个怪物,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龙。”
刘义无法把屏幕定格中的那张怪脸,和传说中的龙的形象结合起来,这张脸,太恐怖了,分明是一张鬼脸。
日期:2011-2-25 16:00:00
4 北京旧事
高老拉着刘义走到客厅,把菜摆上桌子,菜不多,但看的出来,老头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每样菜都弄的很精致.
"高老,您这手艺是真不错啊."刘义看着高老准备的饭菜,摸着肚子乐了,确实,在编辑部的一天,饿坏了他了.
"行了小子,知道你也饿了,你就别和我拘着了,开动吧咱俩,边吃我边给你讲讲这些与海眼有关的故事。”高老倒了两杯白酒,坐了下来。
“北京城别看你住了这么多年,但是里面的故事你应该是真不知道,北京内城是元朝至元四年修建的。明朝洪武元年把北面城墙拆掉,缩进五里,重建了北面城墙。永乐十七年把原来的南面城墙拆掉,往南推展了一里多,重建了南面城墙,就成了现在北京内城的样子。北京外城是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的,但是,洪武元年修建北京城的时候发生的事,是让现在许多史学家都无法相信的。”
“您快说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以前看明史的时候这段历史也是混乱不清的记载的。”刘义看着高老,这故事对他有莫大的吸引力。
“北京城叫做幽州你知道的,但是北京城这个地方最早叫做苦海幽州,就是相传当年哪吒闹海,打死龙王太子和寻海夜叉的地,龙宫被哪吒一闹,元气大减,慢慢的海水褪去,才有了后来的这块地。后来,明太祖洪武元年修建北京城的时候,把北京城修建成八臂哪叱城,也是有原因的。”
“到底是因为什么啊高老,您就别抻着我了。”刘义又给高老添上了酒。
“你小子啊,就是好奇。洪武元年,明太祖想给燕王修建北京城,便派了工部大官去修建。工部大官也知道这里面的故事,赶忙奏明了皇帝,说:“北京这块地方,原来是个苦海幽州,那里的孽龙,十分厉害,臣子是降服不了的,请皇上另派人去吧!”朱元璋一想,这话也有道理,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能知神,下能知鬼的“能人”,是不能修建北京城的。后来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和燕王朱棣的军师姚广孝便领旨造城。刘伯温、姚广孝领了“圣旨”,就到了现在北京城这块地方来,俩人同时受到了哪吒托梦,说是非他不能镇住龙王,于是俩人便商定,把北京城修了个八臂哪叱城,来震住老龙。”
“那后来呢高老?最后那龙王怎么样了?”刘义听的很认真。
“你小子,急什么。”高老喝了点酒,慢慢的话也多了起来,“后来龙王气愤不过,自知又不是刘姚二人的对手,便令龙子龙女化做俩个水袋子,去吸走北京城的水,想困死城中百姓,但刘伯温姚广孝二人确有神通,算出老龙王的计策,便叫帐中大将高亮,于中午时分在西直门等着龙王,刺破水袋,然后径直回复午门,不可回头,高亮领军令前去西直门,果真见到龙王幻化的老人,二话不说提枪就刺,刺破了一口水袋,拨马头就往午门而去,快到午门时,高亮觉得应该安然无恙了,便回头看看,结果被身后巨浪卷走了性命,后来百姓为了纪念高亮将军,便在西直门外修建了座高亮桥,也就是后来的高粱桥。这也就是北京城建城时高亮赶水的故事。”
“那北新桥的海眼呢高老?”刘义已经开始着急想知道后面的事了。
“后来龙王就带着那一袋子水逃到了玉泉山,但是高亮刺破的那一袋子是苦水,龙王拿走那一袋子是甜水,这就是为什么玉泉山的水甜的原因,后来皇宫里的水就都是取自玉泉山了。后来北京城建完,刘伯温回南京复命,留下姚广孝辅佐燕王,龙王带龙子回城寻事,在北新桥海眼欲出来害人,姚广孝在岳飞岳王爷显圣的帮助下,制服了龙王龙子,把龙王镇压在北新桥海眼之下,铸造了青铜井口封闭海眼,还在边上修建岳王庙。龙王问姚广孝,什么时候才可再次出来,姚广孝告诉他等这变旧了你才能出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地名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会旧。”
“原来海眼是这么回事啊,那为什么这次会这样呢?这个东西怎么会出来的呢?”刘义不解的问。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岳王庙被当做四旧给推了,哎,这些都是文物啊。今天我去了北新桥了,那个施工工地在施工的时候不小心把海眼的井挖开了,没有了镇压之物,怕是里面的孽龙,就出来了。我想这也就是今天会突然天降暴雨的原因了。”
“原来是这样,那,这个怪物,不,是龙,不能一直在外面吧?这要害死多少人啊。”刘义开始了自己的担心。
“这个,我还没有好的想法了就。”高老无奈的摇了摇头。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高老去开门,一个人湿漉漉的站在门口,出示了证件,是国家安全部的,看了看里面的刘义,高老明白了。
“这是我干儿子,有话直说。”
“高老,恐怕您还要去一趟,那个东西又出现了。”
日期:2011-2-25 20:49:00
5 防空洞
"那个东西又出来了,真是,一点也不消停."高老眯着眼睛缕着银白的胡须,"好吧,你先下楼,我收拾下和你去现场."
来的男子快步下了楼,高老转过身,对刘义说,"小子行了别吃了,我带你去开开眼,去现场看看去,不知道这又是哪出事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