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一个狗血凤凰男艰难的自我救赎心路日记:凤凰男日记
作者:
杨关三
日期:2011-1-30 9:42:00
写这个题材的想法,由来已久,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在大学四年时间里,饱经心理转变期的郁闷和迷茫,甚至是绝望。经历过黑暗的人,当然明白夜的漆黑,如无底的深洞,吞噬一颗单纯而毫无免疫力的心。
他们曾经荣耀过,优秀过,甚至被人群前簇后拥过,考上大学后却迅速被大学生活击溃,堕入卑微敏感的自我世界。如何再拾自信,走出那片泥淖,是这个基数庞大的群体必须、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同独生子女一样,已经日渐成为一个现象,一个社会现象,一个复杂而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毕业若干年后,我才敢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我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自我救赎的路。但是,我很明白,这样的选择和那样的选择,不过是须臾之间。而有的人,选择了另外的路。
2004年,一个叫玛jiajue的卑微男人,一个农村出来的凤凰男,一个在家人看来孝顺、懂事、引以为傲的孩子,以他的方式,告诉这个冷漠的社会,他来过,他要走了。
所有看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即便在狱中,在死期来临之际,在那样一个时刻,玛jiajue的文字仍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暴戾和天杀。他回想起他的妈妈,他的哥哥,回想起他的村子和邻居,回想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他对这一切是那么的眷恋和深沉的热爱。他不过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卑微的孩子,他不过是背负了家庭荣耀和希望的凤凰于飞的小男孩,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毅然挥刀?
这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事件,他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人群基数,这些人要么自我救赎,要么像玛jiajue一样自我了结。而“社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难道不值得每个人深思吗?造就玛jiajue的不单单是他自身的性格,整个社会有脱离不了的干系,尤其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社会评价标准,甚至说人性、人文,更是值得反思。
我的一个老友,人称路过天涯的,他一直坚持写小说,要写人性。这跟我的想法惊人的相似。我试图写一些人内心的东西。但是,社会告诉我,去你妈的,写人心,谁看?这就是这个操蛋的社会带给我们的幽默。文学圈的彻底娱乐化,让我不胜悲凉,但是我却走在娱乐化的路上。哈哈哈,大笑三声,以作纪念。或许,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苗子,就这么被社会成功改造成了一个娱乐明星,不遗余力的想着炒作,想着出位,想着成名。
自从我们的社会戴上了“商业”的帽子,我们的一切包括你的内裤、你的背心,你的内心,你的精神,就无不商业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志向远大,不屑于小隐和中隐,于是只好把自己隐藏在娱乐圈的朝廷里,试图有朝一日还原一个纯真的文学圈。
哈哈哈,再次大笑三声。这孩子,疯了!
跑题了,我靠,怎么说到人性上了?这年头,谁他妈的还有人性啊。
日期:2011-01-30 11:11:52
正文开始
回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就像吃了毒草的老牛,不停的反刍,胃肠和食道痉挛着,苦不堪言。尝试着把这毒草打包,通过下三路排泄出去,总不可得。它就深深的隐在胃中,时刻供你反刍上来,让你咀嚼。
有人说,那些美好的记忆。。。。。。
回忆有美好的么?不过是自欺欺人,毫无根据。但凡给你留下深刻记忆的东西,要么是深深的教训和痛楚,要么是想象中的不可得。前者是恐惧,后者是无奈和遗憾。回忆怎么会有美好的呢?
就好比女人,一个男人的生命中会遇到若干女人,大部分你都不记得她们的音容笑貌,只有两种女人会时时记起。
一类让你纠结、后怕、欲罢不能,想忘记却偏偏记起;
一类让你魂牵梦绕,想记起,想得到,却偏偏失去。
这就是你所谓的深刻记忆。
春风得意的人,比如那些影帝影后们,他们回忆起自己跑龙套时的辛酸,大都眉飞色舞的拿来调侃自嘲,仿佛跑龙套是一件美妙的差事,这是多么扯淡。而对那些跑了一辈子龙套,当了一辈子群众演员的人来说,这些回忆,他们宁愿选择忘掉。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后的将军可以坦然笑对自己的往事,但那些白骨呢,他们已然永久的死去,连回忆都没有了。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种将回忆后置的凄美,也足够残酷。
当然,我既不是影帝,也不是名将,更不是美人。我只是一个从绝望堆里爬出来的人,回头看看身后的漆黑,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过往记录下来,时时警醒自己,也希冀能给那些仍在黑暗中爬行的人一些希望。
那些有勇气自嘲的人,那些敢于调侃自己不堪过往的人,那些自揭疮疤的人,必然已经踩着自己的过往,在原地站立了起来。
那些正身处绝望中的人,请记住我一句话:你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日期:2011-01-30 15:57:28
2005年的冬天。
我叫赵横日。
这座城市刺骨的海风吹透了我单薄的身体。此时,我正在赶往招聘会的路上,手里夹着十几份简历,和一份《都市报》的招聘版。招聘版上但凡跟中文、文字、文案、文员沾边的招聘岗位,统统被我画了圈圈。这些圈圈,大部分都变成了叉叉。
这场招聘会是年前最后一场。我必须把手里的简历全部递出去,才有可能广种薄收,获得一两次面试机会。
中文系四十六个人,有四个人去了报社,三个人去了电视台和电台,两个人保研,班长周肇峰早早就被学校留下,进了学生处。除了这十个人,剩下的三十六人,大部分人考研、考公务员,只是成绩还没出,他们也都做两手准备加入了求职行列。
我既没考研,也没考公务员。我只想赶快找到一份工作,离开中文系,离开大学这个伤心地。我在这里,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呆。对于一个已经煎熬了三年半的人来说,有什么比离开这个死地方更好的选择吗?
我最后一次跟家里要了钱,一千六百块。拿着这笔钱,我花七百块置了一身西装,六百块买了一部手机,二百块疯狂的印了一堆简历。简历上,贴着二寸照片,照片上的我眼神迷茫,表情僵硬,生挤出来的一丝微笑挂在嘴角,这丝微笑里没有自信,甚至连自嘲的勇气都看不出来。我自己审视着,这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高中孩子,这不是那个回到村里就被光环笼罩的榜样孩子。
简历上的其他位置,苍白的很。特长一栏,空白,好像在等着用人单位自己去发现,我是诚实的,或许这可以算我的特长。奖励一栏,也是空白的,我一次奖学金也没拿到,一次优秀班干部也没评上,虽然我在班里当了两年多的班长。处分一栏,也是空白,但是我在面试时并没有隐瞒我被留校察看一年的事实。
前几次招聘会,招中文的岗位实在少的可怜,除了报社、出版社、广电单位,有什么企业会大量需要学中文的呢?所以当那些考研、考公务员的同学加入了求职大军中后,使得本就紧张的岗位职缺更加抢手。我手里的简历逐渐一份一份的散发出去,面试的电话却依然很少。
在一场不落的参加了每次招聘会后,我总共接到了三份面试通知。第一份是一家超大型的白色家电企业,招聘企业文化建设员,当我紧张的坐在人事经理面前告诉她,我在大三被留校察看一年时,她干脆的结束了面试,很生气,说我在浪费她的时间。
第二份面试机会,跟我的专业最沾边,是一家杂志社的广告部招聘文案写作。当我如实的告诉面试官我在学校的处分后,他很严肃的跟我说,本杂志社虽是企业性质,但是有很浓的事业单位色彩,有政治污点的人是不可以的。留校察看,居然是政治污点。他让我意识到,这个处分是一滴墨水,炭黑墨水。
最后一次面试机会,现在想想好笑,却真实的被我遇到了。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做多晶硅的,当时这个行业很炙热,招聘董事长行政秘书。公司老总亲自面试,是个女的,四十多岁,海龟。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她,我的污点。我说,我大三时被留校察看了一年,因为打架。她很欣赏我的坦白,说公司就喜欢坦诚的员工。我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看来还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对我来说是天生的本性。然后她问我,那你很能打吧?酒量也很大吧?我摇摇头,说,我从小不会打架,酒量也很差,开瓶就醉。她失望的哦了一声,然后问了我一个窘迫的问题:那你那方面行不行?这么直白的暗示,让我很尴尬,我想都没想过。
我投出去了上百份简历,目前就收到了这三份面试通知。当时,家里比我还着急,唯恐我找不到工作。那天,父亲打电话来,跟我说,他刚刚在新闻上看到今年的就业形势很差,说很多大学生没毕业就先失业了。我只好笑着跟父亲说,我是班长,成绩又好,放心吧。其实,我心里担心的要命,我必须在年前就解决工作的问题,否则寒假回家很难跟家里人说。
我在农村老家,是所有人艳羡的对象。从小学开始,一直高中毕业,成绩都很好。从小懂事听话,从不给家里惹麻烦,村里人现在教育孩子都拿我做榜样,每次我回家他们都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说大学生回来了!父母在一旁听了,笑吟吟的接受村里人的恭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为了父母那点极容易满足的虚荣心,我也要找到一份工作,留在这座海滨大都市。我知道父母不求我别的,他们只要知道在外面混的不错,他们就幸福了。
大三那年,我因为打架背了处分,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会不会通知父母。学校最终没有通知家里,我才放心下来。
现在,我需要一份工作,让他们安心。
日期:2011-01-31 14:14:55
每次参加招聘会,就像进了农村骡马交易大集。黑压压的人头,身体互相挤压,只能侧身往前钻。双手把简历高举过头顶,唯恐不小心掉在地上,被踩成废纸。
这次招聘会是年前最后一次,来的人格外多。我想,跟我抱着一样想法的人占了大多数,那就是要在这里完成自己的第一次就业。我掏出五块钱买了门票,挤进了现场。《都市报》招聘版上的圈圈,就是我的目标。
当我挤到最后一个圈圈面前时,已经十一点多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东西。我把简历双手递过去,接简历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她旁边坐着一位大概四十上下的中年女人,看样子是经理。女孩子回头看了女人一眼,问,杨姐还接不接了?刚说完,就咯咯的笑了起来。杨经理拉了拉她,说,再笑,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女孩子没理会经理,看了我一眼,说:你的西装很别致的。
我低下头,一看,西装的三个扣子全部挤掉了。我急忙拉了拉,脸红的热乎乎的。
“这样挺好的!”那个女孩子又说话了。当时,我根本不可能预想到这个叫唐木的女孩子会成为我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
杨经理接过我的简历,看了两眼,就跟其他简历放在了一起。这摞简历大概有一尺多高,我猜,少说也百八十份了。还好,他们收下了。一般的招聘单位,他们会在招聘会现场就淘汰一部分简历,看专业不对口的直接拒收。
完成了最后一个圈圈,我长长的松了口气。不管有没有面试机会,我总算把能投的全投了出去,除了有两三家直接拒收简历外,其他的都被放进去了。临近中午,招聘单位陆续撤离,会场渐渐冷清下来,地面上像散了市的骡马大集,一片狼藉。我站在大厅里,翻开《都市报》招聘版,那些圈圈还在,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又要变成叉叉。
这时,打扫卫生的大姨提着一个硕大的编织袋进来了。她挨个摊位收集着废纸,我以前从来不知道,有很多简历当场就被招聘单位扔进了垃圾桶。这一堆堆的简历上面依附着每位求职者微薄的希望,现在却被当做垃圾,运到了废品收购站。废纸或可卖钱,但是这些希望却毫无分量一文不值了。
我不忍去那些摊位的垃圾桶里翻看到底有没有我的简历,这太残酷了,还是抱有一线幻想吧。看不见等同于不存在,这是典型的唯心论,可是,在我这好使。我匆匆的离开了会场,回到学校。当简历被当做废纸开始论斤卖的时候,大学生的文凭是否还是那么一字千金?
我先去了学校旁边的一家杂货铺,买了几枚扣子和一箱方便面。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只有一百块钱当生活费。这也是我不考研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压根就没想再在学校呆哪怕一秒钟。
这个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与我有隔膜,不像家乡的杨树,春天来了可以用返青的枝条做口哨;也不像家乡的榆树,春天来了可以采摘榆钱;更不像家乡的槐树,初夏时节可以打槐花蒸饼子。这里的法国梧桐,这里的娇嫩草坪,都草木无情。
我需要一份工作,逃离这里。
日期:2011-01-31 18:12:54
接下来的日子,我只能装作很耐心的等待。
一个周之后,如果还没有面试通知,那么所有的圈圈都将变成叉叉。
张落雪不用像我这样四处投简历,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早早的被学校保送了北大研究生。她将离我越来越远。而她现在却是离我最近的人,她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
从招聘会回来,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碰见她。她穿着雪地靴,牛仔裤,羽绒服。一条红色的围脖,却一点也不俗气,反而把她白皙的脸庞映的更加妩媚。我极少敢这么仔细的观察一个女生,她不一样。她怪我不多穿点衣服,冻得哆嗦,一点也不舒展。除了她,没人这么关心我。她看见我掉了扣子的西装,说,你回去换件衣服,我给你缝扣子。
我乖乖的回去换了衣服,把西服拿给她。她问我招聘会的情况,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反正把简历都投出去了。她说,你的简历太简单了,不过这样也好。
是啊,我不能像有的人那样,非要在简历上写自己是班长,学生会干部,拿了什么奖。结果,一个班上几乎所有人都是领导,都是班干部,都拿奖学金。
张落雪说,你可以把你的作品附上去。她说的作品,是我发表在报纸上的一些小文章,主要是写童年回忆的几篇。可我现在极不愿意回忆自己的过去,尤其是大学四年。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失忆,忘记所有的过往。
我说,“这些东西改变不了什么。”
张落雪笑了,“改变要一点点的来,你现在就差一个机会。”
是,我需要一个工作机会,从头开始。我急切的想要参加工作,离开这里,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一定好好努力,不再让自己受别人的白眼。
张落雪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但愿吧。
招聘会过去了四天,仍旧没有消息,我的心渐渐开始慌张。这时,班上的人没空去上课,每天都奔波来回,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回到宿舍里,空气依旧凝固。他们跟我没话说,我也不主动跟他们交流。宿舍里,陆续有人接到面试通知,住我下铺的赵忠娃已经找到了工作。
赵忠娃跟我一样,也是来自农村。他跟我又不一样,他从不招惹谁,在宿舍、在班上都是一个极安静的人。课余时间,他做了好几份家教,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从不参与同学的讨论,也就没有人去招惹他。我有时候宁愿从一开学,就像赵忠娃那样,做一个平凡安静的人,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做一团空气。赵忠娃因为和我都是农村的,他没有特意靠近我,也从未参与别人的讥讽,只这样我就很感激他了。
算了,不想这些了,我只要找到工作,很快就会脱离这里,再也不用每天想着怎么说,怎么活,靠看别人脸色的阴晴来判断自己的得失。
第五天,就在我失去希望时,我接到了魔法盒子的面试通知。
魔法盒子,一个很奇怪的公司名字,是一家广告公司,据说在本市极有影响力。这次他们招聘的是文案策划。没想到,我投出去的最后一份简历,居然给我带来了希望。我想起了在招聘会现场的那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此刻,她们令我倍感亲切。
打电话的是那位杨经理,看来她是魔法盒子人事部的经理。
在我即将绝望时,我抓住了一根稻草,看到了希望。
日期:2011-02-09 08:02:35
周一,一早。
我穿上西装,一身单薄的出门,去抓那根稻草。
公司在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这里高楼林立,遍布着很多写字楼。我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成为出入这里的一名白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走进大厦,上了电梯,按了十六楼的按钮。
这座写字楼的十六楼整层,全部是魔法盒子的办公室。这是一家很大的公司,我这么认为。我进了指定的会议室,里面早就坐了十几个人,跟我一样都是等待面试的。我靠近门口坐了下来,这里所有的人都将是我的对手。我不知自己靠什么超过他们,博得公司的青睐。
他们中,有的人已经跟别的公司草签了就业协议,来这里不过是为了多往自己的篮子里放几枚鸡蛋,好让自己有挑选的余地;有的人,跟我一样,把这个机会当成救命稻草,要拼命地抓住。拼命,对,只能用这个词,因为我除了努力,没有别的资本可以击败这间会议室里的十几个竞争对手。
九点,杨经理进了会议室,她很面善,说话温柔,不急不慢,让我紧张的心渐渐放松下来。她说,今天是第一轮面试,只需答一份书面问卷。过了一会,一个年轻的女孩进来发试卷,并不是我在招聘会见到的那个。
试卷大概有一百道题,题目很杂,但是几乎没有专业知识。都是问一些很随意的问题,比如列举自己最喜欢的三本书,比如喜欢做导演还是做演员,比如喜欢喝咖啡还是喝红茶等等之类的。那时,我并不知道公司招聘开始流行做性格测试,几乎所有大公司在面试之前都要进行这么一轮所谓的测试。答完试题后,自己感觉很没底,不知道答案到底对不对。其实,现在我明白,这类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会议室里的这十几个人,最后只有一个人可以留下。所以,我们彼此都视别人为威胁,考完后几乎没有说话,就各自回去,等待着下一次电话通知。没底,完全没底。
我再次接到杨经理的电话,是周四。她很和蔼的通知我,让我准备一下公司第二轮面试。挂了电话,我几乎要蹦起来。我进了第二轮!我通过了测试!电话里,杨经理还通知我,如果有书面作品,一起带来,因为第二轮面试是策划部经理面试,要看专业水平。
我赶紧把自己在《都市报》上的几篇文章拿出来,小心的剪辑好,放进文件袋。没想到,自己在大三苦闷时回味快乐童年的这些文章居然发表了,今天居然能给我带来用处。我心里暗叫侥幸,要不是当时张落雪鼓励我投出去试试,我今天就两手空空了。
再次坐在魔法盒子的会议室里,当初的十几个人,变成了三个人。也就是说,今天很可能要三取其一。有了手里这几篇东西,我心里稍稍踏实了些。第一个人被人事部的那个小女孩叫了出去,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坐在会议室里,墙上的表滴滴答答的,时间过的很慢。我们就这么干坐着,等着下一个。
十几分钟后,人事部又来叫人,我被叫了出去。
在人事部的办公室,杨经理身边还坐着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他自我介绍说是公司策划部经理,叫马前程。马经理旁边还有一个人,也是男的,看起来比马经理年轻不少,他自我介绍说是策划二部经理于扬。
三双眼睛盯着我,我拘谨极了。我告诉自己别慌,可牙根还是咯咯的蹦。还好,杨经理很和蔼的问我,大学期间有没有发表过作品。我说,有的。于是,赶紧拿出了那几篇文章,递了过去,马经理和于经理接过去,大概的扫了几眼。
马经理扶了扶眼镜,和善的伸手示意了一下,笑着说,“别紧张!这样吧,你给讲个笑话吧。”
我听了,更紧张了。前面几次面试,从来没有这样的面试内容。三位考官,听一个应聘人讲笑话!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本来就没有什么笑话,我从来都是别人的笑料。
我愣了好一会,终于想起了一个笑话:
甲:你看我的头像牛逼吗?
乙:像!
我讲完了,杨经理、马经理、于经理三人也愣在那里。我局促的捏着西服衣角,看着三位。突然,杨经理先呵呵笑出了声。我不知道是她听明白了我的笑话,还是我讲笑话时的拘谨的神情太搞笑。
接着,马经理和于经理也附和着笑了几声。
这是我遇到过的最怪异的面试方式,可能跟我应聘的岗位有关系,文案策划。文案策划需要脑筋急转弯式的灵感吗?
后面,马经理和于经理作为专业面试考官,问了一些关于文案写作方面的内容,我记不大清楚了。现在,我只记得自己的那个笑话。
从魔法盒子出来,在公交车上,我反复回想着面试过程有没有失误。我的工作和前程不能毁在一个笑话上吧?
我不知道。
日期:2011-02-09 09:49:46
快要小年了,找到工作的同学,陆续给自己放了寒假。
我仍在等待魔法盒子的通知,如果年前定不下来,我怎么回家跟父母交待呢?宿舍里,赵忠娃回老家了,唯一一个能跟我说说话的人走了。剩下的郝伟和孟代强,跟我一样也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我不知道他们面试的是哪家,他们在宿舍除了趴在电脑前对玩CS,就是出去喝酒吃饭。我不会玩游戏,也不跟他们出去吃饭。当然,他们不会叫我。我如同空气一样,透明稀薄。中午本想睡会觉,可是他们把电脑的音箱低音炮开到了最大,嗒嗒的开枪声和被爆头的惨叫声混着他们的叫骂声,弄的我根本无法入睡。我只能用不停地翻身来抗议,可是他们视若不见。我不想跟他们说话,不想跟他们交涉。
我索性起床,去了图书馆。
图书馆早就放了假,不对外开放了。我想给魔法盒子杨经理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可是我觉得这样太冒失,说不定会影响自己的印象分,于是作罢。
再过两三天,春运民工流和探亲流即将开始,到时我想回家都买不上票了。我想了想,小年后公司忙着年底工作,应该不会再安排面试了吧。于是,我去车站买票。我从小到大,还从未在外面过过年。一到年底,那种归家的情绪特别浓烈。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